初中生物试卷
-
初中生物试卷
20
20
年
10
月
01
日
一、单选题(共
30
题;共
60
分)
1.
小明自制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要使模
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的时间,该生态瓶最好放在(
)
A.
床柜上
B.
阳台上
C.
冰箱里
D.
阴暗的角落
2.“
如果你去天山,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 琢
似的雪莲
”
,从这段话可知雪莲生长
的环境是(
)
A.
低寒山区
B.
干旱的地方
C.
高寒山区
D.
寒冷的湖泊
< br>3.
我们说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
(
)
①
地球上的可耕地是有限的,并且
越来越少
②
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
且污染的越来越多
③
生态环境
p>
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A.
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4.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m
、
n
可分别代表蝉、螳螂
B.
图乙是
24
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
a
点积累的有机物比
b
点多
C.
图丙表示
3
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Z
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D.
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
5.
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
利于身体散热。这一事实可作什么特征的具
体实例:
①
适应性
②
应激性
③
p>
遗传性和变异性
④
竞争性
< br>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态位的分化
B.
生态位分化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
C.
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内竞争的结果
D.
两个物种之间的竞争总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排除
p>
7.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
、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
A.
促进植物的呼吸
B.
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
加快蒸腾作用
D.
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功效
1 / 1
8.
诗句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主
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
A.
氧气
B.
阳光
C.
江水
D.
温度
9.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
系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0
.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
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
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
则会引起(
)
A.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1
.
如图,曲线
a
、
b
、
c
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
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若
a
是生产者,则
c
< br>是分解者
B.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
a→c→b
C.
若
c
灭
绝,则
b
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
该生态系统由
a
、
b
、
c
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12.
在
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
/p>
下列能较好地
体现该生态系统中某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1 /
1
A.
B.
C.
D.
13.
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物质的转化或流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
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那么下列哪一
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
(
毫克
)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
A
—→B—→C—→D—→E
B. E
—→D—→C—→B—→A
C. D
—→A—→B—→E—→C
D. C
—→E—→B—→A—→D
1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图像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
1
大、小草履虫的关系是捕食,因为
曲线表现出此消彼长
B.
图
2
中,
a
、
b
、
c
三个地域中,生
物多样性最高的是
a
C.
图
3
中,假设丙、丁、甲、乙构成一条食物链,甲增加,则丁减少、乙增
多
D.
图
4
中,昆虫与鸟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鸟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16.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 1
A.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如已看到图
1
中甲所示的物像,要想看到乙所示的物像,应将装片
往右下方移动
B.
图
2
中的
②
< br>具有切断食物的作用
C.
图
3
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的呼气状态
D.
图
4
所
表示的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
17.
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
链,
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
→
甲
→
丁
→
丙
B.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
C.
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
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
甲具有的能量越多,
则乙
获的能
量越少
18.“
桑基鱼塘
”
是桑茂、
p>
蚕壮、
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如图所示
)
,
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p>
)
A.
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
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
D.
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19.
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
它指标,以下是他们
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1 / 1
A.
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
图二是根据图一绘制的图示,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D
可以是猫头鹰
C.
图一中若利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
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
→
乙
→
甲
→
丙逐级增多
20.
如图
依次表示
4
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
①
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
②
表示
③
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④
表示能量金字塔。
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
以下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
A.
图
①
中若甲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乙的
数量也会增多
B.
图
②
中食物链为:丙
→
乙
p>
→
甲
→
丁
C.
图
③
中若没有了甲则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
D. <
/p>
若丁体重为
10
千克,则至少需要
100
千克的甲
2
1.
如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不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太阳
→
草
→
牛
p>
→
细菌和真菌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用相同,但
结构不同
1 / 1
C.
草是牛的主要食物,
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p>
D.
若草场上放
养的牲畜太多,
会严
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
恢复原样
22.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
一段时间内羊和狼的数量变化如以下曲线图所示
(实线表示羊的
数量变化,
虚线表
示狼的数量变化),分析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
确的是(
)
A.
羊和狼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狼和羊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D.
保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是大量捕杀狼
23.
下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
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 B
为消费者,它和
C
的关系为消费关系
C.
C
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
若
ABC
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24.
p>
下图是某水库中甲、
乙、
丙三种生物在某一
时间段内相对数量的关系图。
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个完整
的食
物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除图中所示生物外,
还应包含非生物成分
B.
若水库内第三营养级
的生物获得
15
千焦的能量,则最多要消耗含<
/p>
1500
千焦能量的第一营养级生物
C.
因某种原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
内丙生物将发生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
少
D.
如果水库被污染,体内积蓄污染物质最多的是乙
25.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p>
(
)
生活的适应。
A.
沙漠
B.
水中
C.
陆地
D.
空中
1 /
1
26.
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其中甲、
乙、
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的甲示分解者
B.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
< br>→
甲
→
乙
D.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7.
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疹)也没有
患病,学生丙
(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
A.
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
B.
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C.
学生乙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D.
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
28.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
个体内的
DDT
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
←
丙
←
乙
←
丁
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29.
某同学拟探究
“
土壤湿度对
蚯蚓生活的影响
”
,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br>(
)
A.
在甲容器中铺适量湿润土壤,在乙容器中铺适量干燥土壤
B.
在甲乙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比较相似的蚯蚓
10
条
C.
将甲容器放在明亮处,将乙容器放在阴暗处
D.
实验结束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30.
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万物生长靠太阳
”
,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
B.
“
南橘北枳
”
,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