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小学)试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
2020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
(
小学
< br>)
考试时间:
2020
年
10
月
31
日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
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不予评分。
一、
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9
小题,
p>
每小题
2
分,
共<
/p>
58
分
)
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用
2B<
/p>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
黑。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
吴老师通过和学生聊
天来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
生活经验,再结合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分层教学。吴老师
p>
的做法表明,他关注(
)。
A.
学生发展的可变性
B.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C.
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D.
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
2.
于老
师认为,
小学与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浪费时
间和精力,还不如
利用那些课程时间进行语文和数学课。
于老师的看法()。
A.
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
B.
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
C.
忽视了学生均衡发展
D.
忽视了学生主动发展
3.
赵老师写板书时写了一个错字,
王亮站起来大
声说:
“老师,字写错了。”赵老师生气的说:“多什么嘴!你
是老师,我是老师?坐下!”王亮默默地坐下了。自此,
在课堂上,再也没有学生敢指出
老师的错误了。对赵老师
的做法正确的评价是(
)。
A.
维持了课堂纪律
B.
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C.
维护了教师尊严
D.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学校每次安排杨老师参加集体学习与培训,
她总是
拒绝,还说:“我年龄这么大了,还学什么啊!”杨老师
的言行表明其缺乏(
)。
A.
专业发展意识
B.
专业发展能力
C.
团结协作意识
D.
团结协作能力
5.
某教科所开发的在线课程因针对性强、收费合理
而广受好评。孙校长得知后,推荐学生购买该在线课程。
他在全校教职工
大会上说:
“自愿购买,如果因为经济条
件无法购买的,可由家
长向班主任解释说明。”孙校长的
做法(
)。
A.
正确,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意愿
B.
正确,考虑了困难家庭的承受能力
C.
不正确,学校不应该向学生推荐收费课程
< br>
D.
不正确,学校应提供多种课程供家长选择
6.
某小学修建新教学大楼,要求每名新生
家长缴纳
3000
元集资款,并承诺在学生毕业时如数返还。该
校做
法(
)。
A.
正确,学校承诺返还集资款
B.
正确,家长应支援学校建设
C.
不正确,学校不能非法集资
D.
不正确,学校应当返本付息
7.
强强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让<
/p>
12
岁的他和弟弟单
独居住。强强父母的
行为(
)。
A.
正确,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B.
正确,有利于改善家庭物质生活条件
C.
不正确,父母不得让未满
16
周岁子女脱离监护单
独居住
D.
不正确,
p>
任何未成年人都不得脱离监护人的监护单
独居住
8.
小学生秦某在课间休息时玩手机,班主任李某以<
/p>
学校不准带手机为由没收其手机,一直没有归还。班主任
李某的做
法(
)。
A.
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
正确,教师有教育教学的权利
C.
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
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
9.
面对办学成本的不断增长,周校长计划将自己捐
资举办的民办学校转型为营利性民办学校,
通过向学生收
取合理学费,来保障教育质量。周校长的做法(
)。
A.
合
法,校长享有处置学校财产的合法权利
B.
< br>合法,利于保障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C.
不合法,捐资举办的学校其财产应当归国家所有
D.
不合法,捐资举办的学校不得设立为营利性组织
10.
某学校收了
1057
< br>万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该钱用于
()
。
A.
学前教育
B.
高等教育
C.
实施基础教育
D.
实施义务教育
< br>11.
某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秋游,活动前与学生家长
签
订了学校免责协议。活动中,学生孙某不慎摔伤。对此
事故责任的判断,正确的是(
p>
)。
A.
学校已签协议,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B.
学校是监护人,应承担监护人责任
C.
学校组织校外活动,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 br>
D.
学校所签协议无效,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权
决定特别行
政区设立及其基本制度的是(
)。
A.
中央人民政府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该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
玲玲的圆珠笔不见了,
赵老师
让同学们在教室里
帮玲玲寻找。当发现圆珠笔在婷婷课桌的抽屉里时,赵老
师劈头盖脸地把婷婷批评了一通。对于赵老师的做法,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缺乏公正对待学生的意识
B.
未能做到教育的即时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