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
[
真题
] 2017
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
与能力》真题
单项选择题
第
1
题:
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
A.
学生的主体
B.
学生的差异性
C.
学生的创造性
D.
学生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
A
第
2
题:
<
/p>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
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
)。<
/p>
A.
文化传承功能
B.
文化创造功能
C.
文化更新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
参考答案:
D
第
3
题:
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儿童”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康德
D.
洛克
?
参考答案:
B
第
4
题:
<
/p>
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
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
1
A.
说服教育
B.
情感陶冶
C.
榜样示范
D.
实战锻炼
参考答案:
A
第
5
题: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
A.6-12
周岁
B.6-14
周岁
C.7-12
周岁
D.7-14
周岁
参考答案:
B
第
6
题:
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
)。
A.
志愿服务劳动
B.
社会公益劳动
?
C.
勤工俭学劳动
D.
自我服务劳动
?
参考答案:
D
第
7
题:
<
/p>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教师节讲话中
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其内
容是(
)
。
1.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2.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
3.
做学生
提升能力的引路人。
4.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
/p>
5.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
引路人
A.1234
B.1235
C.1245
D.1345
参考答案:
C
2
第
8
题:
<
/p>
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
)。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参考答案:
B
第
9
题:
<
/p>
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
停滞不前。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
A.
高原现象
B.
抵制现象
C.
遗忘现象
D.
挫折现象
参考答案:
A
第
10
题:
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
激发学习兴趣
B.
引起有意注意
C.
丰富学生想象
D.
突出概念本质
参考答案:
D
第
11
题:
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
择(
)。
A.
比较难的任务
B.
非常难的任务
3
C.
非常容易的任务
D.
难度适中的任务
参考答案:
D
第
12
题:
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
于(
)。
A.
移情
B.
共情
C.
同情
D.
反移情
参考答案:
A
第
13
题: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罗杰斯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参考答案:
C
第
14
题:
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
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
(
)
。
A.
行为性目标
B.
普遍性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生成性目标
参考答案:
C
普遍性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
< br>意识形态、
社会政治的需要,
对课程
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
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
p>
旨或教育目的。
行为性目标是指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
行规范与指
导的目标,
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
为变化。
表现性目标是指为
4
p>
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
结果开放。
注重学生
个性化和多元化反应,
其目的主要是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
然生成的课
程目标。
第
15
题:
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体现了
( )
教学原则。
A.
启发诱导
B.
循序渐进
C.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D.
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
D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
实际情况、
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
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的发展。马老师
从小
军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体现了这点。
第
16
题: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杨老师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地
进行了补充讲解。这一教学过程具有
(
)
。
A.
预设性
B.
生成性
C.
启发性
D.
随意性
参考答案:
B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
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
据不
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题干中,
教师在复习导入新课时,
发现
学生对相关知识掌
握不牢,于是调整了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讲解,
这一过程具有生成性。
p>
第
17
题: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
最大的不足在于
( )
A.
操作性不强
B.
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
C.
评价关注焦点单一
D.
不容易实施
参考答案:
B
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强调,
目标的选
择不仅是课程开发必须采取的第一行为,
而
5
且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由此可见这种模式过分强调预设性目
标的重要性。
第
18
题:
以下符合
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的基本要求是
( )
A.
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
B.
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C.
在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
< br>
D.
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答案:
D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p>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
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
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在小学到高
p>
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第
19
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学生学,体现的教
学原则是
( )
A.
教学合一
B.
量力性教学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循序渐进
参考答案:
A
陶行知指出“教师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教学原则。
第
20
题:
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
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
( )
A.
高效教学
B.
因材施教
C.
教师主导
D.
集体活动
参考答案:
B
班级授课制,
通常称为课堂教学,<
/p>
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
班,
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
按照学校的课程表
p>
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
式,
也是国
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缺点有忽视个性发展,
最不利于因材施教。
简答题
6
第
21
题:
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br>问题的特征。
在解决有关问题时,
个体经常受到问题的类
型、
呈现的方式
等因素的影响。
(2)
已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在
头脑中的储存方式决定了
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3)
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影响问
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
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
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
原型启发。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
知风格和世界
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详细解答:
第
22
题:
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br>班主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
班主任要构建良好的
班级合作。
第一,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
;
第二,
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
形成班级领导
核心。
(3)
善于正确树立学习榜样的威信。
(4)
班主任
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
活动。
详细解答:
第
23
题:
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选择访谈对象
(2)
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3)
正式访谈包括:
第一、初步接
触
;
第二、进行提问
;
第三、注意记录
;
第四、结束访谈。
< br>
详细解答:
材料分析题
第
24
题:
材料:
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
场上打篮球,突然,小海和小冰扭打在一起,吴
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严厉
地看着他俩,一言不发,看到吴老
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
,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
了,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出手,丢人不
p>
?
我现在不追究谁
7
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
处理
?
”他们相互看
了看,说:“我们
自己处理。”几分钟后,他俩言归于好,并向吴老师承认了
错误。
问题:
(1)
< br>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
(2)
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br>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中,
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同时遵循了
疏导性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值得肯定。
①吴老
师在
处理冲突时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难
免会犯一些
错误,
学生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
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问题。
材料
中,吴老师
的做法体现了这点。其次,学生是独立的人,材料中老师尊重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处理问题。
②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从
提高学生认识入手,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材料中吴老师让学生认
识
到了打架的错误之外,
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行解决,
遵循了疏导性
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
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
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p>
使教育者对学生的
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材料中吴老师遇到学生打架,
并没有粗鲁的
制止,而
是尊重学生,让其自行解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规范,打架是
不对的行为。
p>
作为老师,
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学生冲突,
< br>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
(2)
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沉着
< br>冷静面对。
不要急于下结论发脾气。
第二,
要机智果断应对。
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第三,要公平
民主处理。不因个人情绪迁怒于学生。第四、善于总结引导。教育
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
在处理冲突事件时,
要注意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影响教学。
详细解答:
第
25
题:
材料:
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
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
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地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上
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p>
?
”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宏
亮而又流利
地读完了。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
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
。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用手比划着朝小鹏
“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
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
地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
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
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
问题:
(1)
< br>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
(2)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
______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