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
48-49
页例
1
、
“练一练”和第
52<
/p>
页练
习八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
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
正确列式解
答。
2
、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
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
画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
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
问题的方法,感受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过程和特点,
进
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激发学生养
成检验的好习惯。<
/p>
教学重点:
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的策略。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需求,引出策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小宁和小春共有
72
枚邮票。两人各有邮
票多少枚?
引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认为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指出:仅靠一个条件,我们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
1
2
、出
示例
1
,激发需求。
补充一个条件出示(例
1
)
:
小宁和小春共有
72
枚邮票,小春比
小
宁多
12
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提问:
现在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72<
/p>
枚、
12
枚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
)
引导:这个例题你会解答吗?刚才的假设对吗?(原先假设是两
个数量相等,现在告诉我们两个数量不相等,数量关系变得更复杂
了。
< br>)
启发:
用什么方法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能使我们看得更清
< br>楚、直观呢?(画图)
指出:画图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二、自主探究,体验策略。
1
、尝试画图,感知策略。
(
1
)尝试画图。
<
/p>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着画一画,
如有困难,
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
2
)交流评价。
选几位同学画的图,提问:你对这些图有什么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两个量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两条线段左端
对齐,便
于比较,而且要表示出所有的条件和问题。
(
3
)示范画图。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完整地画一遍。
2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比划,完善和修改自己画的图。
引导:
你能看着图,
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图
和文字相比较,
有什么优势?(更清楚、直观地看出条件和问题。
)
2
、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
1
)看图分析,列式解答。
< br>
引导:只要看图就能完全理解题意,可怎么求出两人各有多少枚
呢?你能从图上找到方法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有困难的可以同桌交流。
展示交流,让学生看图说说每步算式表达的意思。
方法一:小春减少
12
枚,就和小宁相等了,总数
也要减
12
枚,
变成
< br>60
枚,
60
枚正好是小宁的<
/p>
2
倍,可以先求出小宁有多少枚。再
加<
/p>
12
枚就是小春的邮票数。
72-12=60
(枚)
小宁:
60
÷
2=30<
/p>
(枚)
小春:
30+12=42
(枚)
方法二:小
宁增加
12
枚,就和小春相等了,总数也要加
< br>12
枚,
变成
84
枚,
84
枚正好是小春的
2
倍,可以先求出小春有多少枚。再
减
1
2
枚就是小宁的邮票数。
72+12=84
(枚)
小春:
84
÷
2=42<
/p>
(枚)
小宁:
42-12=30
(枚)
方法三:把
小春比小宁多的
12
枚平均分成两份,每份
6
枚。将其
3
中的一份送给小宁,
两人的邮票枚数就变得相等了,
总
数还是
72
枚,
先将
< br>72
枚平均分,再分别求出小宁和小春各有邮票多少枚。
12
÷
2=6
(枚)
72
÷
2=36
(枚)
小春:
36+6=42
(枚)
小宁:
36-6=30
(枚)
(
2
)引导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三种解法的异同点。
(板书:不相等的量→相等的
量。
)
指出
:三种解法都是先设法使两人邮票同样多,不同之处在于第
一种是“去多”
,第二种是“补少”
,第三种是“配平”
。
(
3
)验证答案。<
/p>
引导:我们用不同的解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个过程也是一
种检验。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检验?(把得数带入原题)
p>
指出:
看来我们既要检验两个数量的和是不是
72
枚,
又要检验它
们的差是不是<
/p>
12
,只有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三、回顾反思,内化策略。
引导:
回顾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
我们主要应用了什么
策略?
(画
线段图)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解题策略(板
书课题)你觉得
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四、
巩固应用,深化策略。
1
、完成“练一练”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