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弋阳县南岩镇中心小学
郭东海
摘要:这是一例关于小学生攻
击性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求助者是一名
11
岁的
四年级男生,因学校生活不适应加之不良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形成攻击性行
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过收集基本资料,综合考虑求助儿童的特点,商
定了阶段性
的咨询目标,在家长配合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咨询师采取
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
治疗,减少直至消除求助幼儿的不良行为,帮助其重新
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模式,并对求
助者行为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解决方法
都进行了较为深入详尽的分析和探索,取得了
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
一、
一般资料
张杰,男,
11
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由该生班主任教师领来咨询室,
言称无法管教。身高大约
1.40
米左右,看起来很
瘦弱,脸色苍白,头比较小,
但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高中毕业,以做不锈钢窗户为
生,母亲初中文化,
在家做家庭妇女。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族无精神疾病史。<
/p>
心理测验结果: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
IQ
分值:
108
二、主诉
< br>张杰称,
“讨厌老师,瞧不起人,对我不公平”
;
“讨厌同学,大家老是欺负
我,看不起我”
:
“现在没兴趣学习”
;
“我没欺负人,
都是别人先惹我”
;
“别人欺
负我,我
就要反抗,不然就吃亏了”
。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因为是独生子,家里非常疼爱,尤其是爷爷奶奶,更是凡事都由
着他。孩子三岁时,爷爷奶奶帮忙带过大概一年时间,像小皇帝一样伺候着,后
来父
亲发现这样不行,
夫妻两人坚持自己带,
与老人分开住了。
p>
孩子读幼儿园时
就比较好动,坐不住,与同学相处不太好。读小学时
,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
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
体性活动,显得不
合群。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
到反感,
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因为经常怄
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课也不听。作业不会,也不会问
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为此已经转
< br>学三次了。曾怀疑他智力不正常,带他到南昌医院看过,可医生说他智力正常。
平
时在家喜欢一个人呆,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父母管教,就与父母争
执,有时会
与邻居吵架。
班主任处了解到的情况:该生成绩特别不好,
又喜欢上课脱鞋(他左脚有六
个脚指头)
,
同学不愿和他相处。
他就经常故意拿同学的东西,
或者故意
打同学,
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和他一起玩耍。
可是他又不会和同学相处,
一旦同学惹
了他,他一定
要报仇,非要把同学打一顿回来不可。有一次,他竟然拿起一瓶刚
买的可乐向同学使劲砸
去,还好同学躲过了,结果把教室的玻璃砸了一个大洞。
其实就他课堂表现来说,
只要你抓住机会表扬他,
他也会很高兴,
露出
会心的微
笑,会表现的更积极一些。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因为课前我都要求他们预习,
熟读课文和生字。
我叫他站起来读生字,
因为只有五个生字,
所以他全都读对了,
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我当时就叫同学们好好表扬了他。
当他听到同学们的大声表
p>
扬“占浩杰,你真棒!
”时,脸上顿时阳光灿烂起来。那一刻,我真
觉得他很可
爱。可没过几天,他就又掀起了一个轰动全校的大事件:那天刚做完操,一回
到
教室,
班长只是批评了他几句,
说他
做操不认真,
他就抓起班长的红领巾使劲往
下拽,
当时班长都被他勒得差点喘不过气来,
同学们赶快告诉了数学老师钱老师
p>
(当时我这个班主任去开会了)
,钱老师叫他赶快放手,可他就是不
放手。这时
钱老师只好拿起讲台上的竹棍吓唬他:
你再不放手,
我就打你手了!
可占浩杰还
是不放手,
这时钱老师就生气地打了一下他的手,
没想到他突然伸出双手来
抢钱
老师的棍子,钱老师一不注意,棍子竟被他抢走了,钱老师想抢回棍子,可怎么
p>
也抢不回来,
钱老师又叫来英语老师帮忙抢棍子,
< br>可俩个老师都抢不过来,
钱老
师还差点被他拉摔跤,
p>
这时钱老师火冒三丈,
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
就打了他一
下,没想到他竟骂起老师来,说老师是神经病,是猪。后来我闻讯赶来,他
平时
会听我的话,
可这次我也抢不回他手中的棍子,
也叫不到他去办公室,
我只好请
来德育室的童主任
处理这事,
童主任毕竟是个男老师,
又人高马大的,
终于把棍
子抢掉了,
可请他去办公室时,
他就赖在教室地上不走,
后来只好请来他爸妈把
他接回去教育一周。
现在他情况有所好转,
但对学习更不感兴趣
了,
隔三差五还
是和同学打架。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
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
个性孤僻、
较难适应外部
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
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
床资料,
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
强度和典型心理与
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
疾病历
史、
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
了儿童精神障碍,
例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
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攻击性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
人的行为都有
趋利避害
的特点,
之所以选
择某种行为,
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
该生学
习效果不理想,
加上平时爱打
架惹事,因而在班级里没威望、没
朋友,长期受冷落;有时同学和老师也往往会
由于思维定势。
使
他承受一些不公平的指责:
有时老师不能一视同仁,
对该生要<
/p>
求过严,
动辄惩罚,
从而更引发其强烈的
不满情绪,
借攻击行为来发泄并谋求被
承认和尊重的需要。
p>
2
.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
3
.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减少求
助者的攻击行为;
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
增强
< br>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 br>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
建立良
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
为上,
无论是攻击性
的行为倾向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
学习成绩的下降,
都是因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
式
所直接导致的。
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
都是在其成长经历
的背景下和个
性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习得和形成的。
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
还是行为的异
常,
p>
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
而行为的不断
重复和
强化,
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
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
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
< br>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
目标性、
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
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
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极易导致反社会
和攻击型人格的养成。
另外,
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
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还
有他所处的年龄阶
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
、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责任:
(
1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真实资料;
< br>(
2
)积极主动地和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p>
(
3
)完成双方
商定的作业。
权利:
(
1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p>
(
2
)有权利了
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
3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
4
)有权提供转介或中止咨询;
(
5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
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
1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
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
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
;
(
3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
1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br>(
2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
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
保密例外。
权利:
(
1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
2
)有权
利选择合适求助者;
(
3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和中止咨询。
义务:
(
1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
2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
规定;
(
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
4
)尊重求助者并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
咨询时间及费用
每周
1-2
次,每次
< br>60
分钟左右,由于是学生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