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456-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育人目标重构研究——以某大学附属小学为例

绝世美人儿
924次浏览
2021年02月27日 20: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后天)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育人目标重构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 例



1.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 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 br>1


)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期 间,


XX


学校推行了“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初步地实现了“ 以阳光文化孕


育阳光少年”的初衷。


但不可否认的是,


之前推行的培养“阳光少年”育人目标局限于学生


近期的发展指向(主要 是小学毕业以后)


,且并未凸显出


XX


作为一所名校在育人目标的设


计上应有的高远立意。


有鉴于此 ,


我校提出培养“未来领袖”的育人目标,


以引导每一个学


生志存高远、


走向卓越与学会合作沟通,


从 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这与培养每一个


学生具备合作担 当、


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是相契合的。


综上,

< br>我校将努力以培养未来领袖为


出发点,培养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全面改革与重构学 校整体的育人体系。





2


)课题界定



核心 素养:


是指学生在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 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


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 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


具稳定性与开放性、


发展性,是一个 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


是个


人能够适 应未来社会、


促进终身学习、


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


体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运行良好的社会。


(林崇德,


2016




育人目标:


亦即“教育目标”,

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是学


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 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


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

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王坤庆,

< p>
2009




未来领袖:


本课题对领袖或领导持广义的理解,具体即“领导是一种行为、


一个过程,


领导


力是一种引领改变的能力,

尤其是能引领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能力或是组织和影响人们


实现某种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作为一种一种影响力,



是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的统 一,所


以,


它不等同于职位权力运用的能力,

< br>不只是具有领导职务和权力的人的专利。



(奚洁人,< /p>


2013



由此我校将育人目标设定为培 养“未来领袖”,


绝不仅仅是要培养少数优秀学生成为


国家、< /p>


政治组织或行业组织的领袖,


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学生“在以后


的专业领域、


社会工 作岗位上的影响力以及服务他人、


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

< br>力”。




< p>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一,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质进行研究。林崇德(


2016


)指出,为了应对


21


世纪特别是


知识经济的挑战,经合组织(


OECD



2003


年发布的研究成果报告中将核心 素养分为能互动


地使用工具、


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


能自主地行动三大类。


此架构兼顾了个体与符号


(工


具)使用、自我发展,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基本能 够涵盖多


个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充分借鉴。

< p>


褚宏启(


2016


)强 调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


素养”,


不是“全面素养”。


第二,


核心素养要反映“ 个体需求”,


更要反映“社会需要”。


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 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第四,核


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 ”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林崇德



2016


)通过对世界


各组织、


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 内容体系进行比较,


进而指出核心素养内容的设置需要注重以


下 方面:第一,价值取向上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第二,内容维度上兼顾


传统基本素养与现代关键素养。


第三,


指标命名与内涵界定上着 力于实践取向与行为结果描


述。



第二 ,


对小学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的研究。


就小学核心素养研究而言 ,


以学校探索实践研究


为主,


如基于培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了补充和




完善,并建构起了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 一体的“亲亲课程”体系(谭劲,


2016


< br>;


清华


XX


进行了“1+X” 课程的深度整合,具体即进行学科内的渗透式整合、学科间的融合


式整合、超学科的消弭 式整合(林长山,


2016



;重庆市 巴南区鱼洞二小设立项目学习的课


程目标体系,在每个年级都建立了固定的学习项目(黄 瑞、孙曙,


2016



。就小学育人目 标


研究而言,


多以学校育人目标的“广告式”介绍为主,


如北京市西城区银河小学的育人目标


为“自立自理、

< br>勤奋好学、


快乐健康”;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的育 人目标为“爱在史


分、花开四季”;成都市郫筒二小华西校区的育人目标为“习字崇文, 整体育人”。



综上言之,


我国核心素 养领域研究成果丰硕,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就研究现状而言,理 论与


实践研究相割裂,


理论研究者多是止步于核心素养理论研究 的层面,


主要是廓清核心素养的


内涵、


本质等,


而很少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与实证研究;


而实践研究者 多是以介绍、描述自


身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成就为主,对取得的经验与成就较少从理论上进 行总结、概括与提炼,


也很少反思与探究这种经验的不足之处及解决之道。


要言之,


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缺少


持久而深入的 对话与合作。


此外,


就小学育人目标而言,

为数不少的学校制定的育人目标既


较为空泛笼统,


缺少必要 的分解;


又没有契合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


同时也忽略了时代发 展


的新需求。





4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具体包括:



第一,


有利于学校内部要素的融合与整体提升。


以“培养未来领袖”为目标,


以培养核心素


养为手段,


实现学校内部要素的有效融合与全面提升,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 各项工作的育人


价值。



第二,有利于 教师树立核心素养的观念意识,进而将核心素养融进一线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第三,有利于


XX


逐步形成既契合本 校历史传统,又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



< p>
2.


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


)课题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在


《智力的结构》


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


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 产及创造出有效产


品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七个方面( 后来增加至九个)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 —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内省智能、


自然 探索智能、


存在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用更加多元丰富的 手段来促进


学生的发展。



< /p>



2


)研究目标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探索并培养未来领袖必备的核心素养。



第二,以培养未来领袖为目标,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手段,全面改革课堂教学、教育管理、 校


园文化、教育评价、教师发展等环节,重构学校整体育人体系。



第三,学校将探索与家庭、社区、企业、政府、高校等的合作方式,试图通过多种途 径和渠


道在不同领域上建构系统的核心素养培育环境。





3


)研究内容



首先,基于培养未来领袖的需要,探索并建立相应 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其次,


基于该 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教师


专业发展研究、学校环境创设研究、家庭—学校—社会(包括社区、企业、 公共机构等)合


作研究。




4


)研究假设



其一,


培养未来领袖与培育核心素养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亦即未 来领袖是对具备核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