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说课稿.doc
-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
说课稿
以下是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前
n
p>
项和的公式》说课稿,仅
供参考。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
掌
握公式的运
用。
B
、能力目标:
(1)
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
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
、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
力。
(2)
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
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
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
/p>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情感目标:
(
数
学文化价值
)
(1)
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寓于
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
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第
1
页
/
总共
8
页
(2)
通过公式的运用,树立学生
大众教学
的思想意识。
(3)
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
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树立学生求真的
勇气和自信心,
增强学
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
情感。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引导式。
教具: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几节,我们已经掌握了
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
及其有关性质,
今天要进一步研究等
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提
起数列求和,
我们自然会想到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
神速求和
的故事,
< br>小高斯上小学四年级时,
一次教师布置了一道数学习题:
把从
1
到
10
0
的自然数加起来,
和是多少
?
年仅
10
岁的小高斯
略一思索就得到答案
5050
,这使教师非常吃惊,那么高斯是
采
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
?
如果大家也懂得那样巧妙
计算,那你们就是二十世纪末的新高斯。
(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
反映,然后将此问题缩小十倍
)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一例题。
例
1
,计算:
1+2+3+4+5+6+7+8+9+10.
这道题除
了累加计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解法呢
?
小组讨论后,让
学生自行发言解答。
第
2
页
/
总共
8
页
生
1
:
因为
1+10=2+9=3+8=4+7=5+6
,所以可凑成
5
个
11<
/p>
,
得到
55
。<
/p>
生<
/p>
2
:可设
S=1+2+3+4+5+6+
7+8+9+10
,根据加法交换律,
又可写成
S=10+9+8+7+6+5+4+3+2+1
。
上面两式相加得
2S=11+10+......+11=10
×11=110
10
个
所以我们得到
S=55
,
即
1+2+3+4+5+6+7+8+9+10=55
师:
高斯神速计算出
1
到
100
所有自然数的各的方法,
和
上述两位同学的方
法相类似。
理由是:
1+100=2+99=3+98=......=50+51=10
1
,有
50
个
101
,所以
1+2+3+......+100=50×10
1=5050。请同学们想一下,
上面的方法用到等差数列的哪一个性质呢
?
生
3
: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若
m+
n=p+q
,
则
am+an=ap+a
q.
二、教授新课
(
尝试推导
)
师:如果已
知等差数列的首项
a1
,项数为
n
p>
,第
n
项
an
p>
,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
如何来导出它的前
n
项和
Sn
计
算公式呢
?
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自己完成推导,并请一位学生
板演。
生
4
:
Sn=a1+a2+...
...an-1+an
也可写成
Sn=an+an-1+......a2+a1
两式相加得
< br>2Sn=(a1+an)+(a2+an-1)+......(an+a1)
n
个
第
3
页
/
总共
8
页
=n(a1+an)
所以
Sn=
#FormatImgID_0#
(I)
师:好
!
如
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
,公差为
d
,项数
为
n
,则
an=a1+(n-1)d
代入公式
(1)
得
Sn=na1+
#FormatImgID_1#
d(II)
上面
< br>(I)
、
(II)
两个式子称为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公式。
公式
(I)
是基本的,
我
们可以发现,
它可与梯形面积公式
(
上
底
+
下底)×高÷2
< br>相类比,
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
a1
,
下
底是第
n
项
an
,高是项数
n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公式中出现了
几个量
?
(a1
,
d
,
n
,
an
,
S
n)
,它们由哪几个关系联
系
?[an
=a1+(n-1)d
,
Sn=
#FormatImgID_2#
=na1+
#FormatImgID_3#
d];
这些量中有几个可自由变化<
/p>
?(
三个
)
从而
了解到:
只要
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公式
(I)
和
(II)
的一些应用。
三、公式的应用
(
< br>通过实例演练,形成技能
)
。
1
、
直接代公式
(
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
/p>
即用基本量观点认
第
4
< br>页
/
总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