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搜集的航天知识资料.
-
航天知识
1.
从天谈起
天
又称太空、空间、外层空间。目前尚无确切范围。一般指距地面
100km
以上的稀薄的大气层
以外的空间。
(
又一说为
75km)
天是继海、陆、空以外的第四疆域
,是一个待人类开发的新疆域。
2.
天与航天的区别与关系
天
(
p>
太空
)
是自然客观存在,航天则是有人的参
与,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过去有
“空”与航空,现在则有
天
与航天。
< br>
3.
人类对太空的想往和追求
自古中国就有
嫦娥奔月
的传说,
敦煌莫高窟有着
飞天
的壁画。
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箭的
国家。公
元
10
世纪已有火药用于火箭的文字记载。
14
世纪末,中国明代工匠万户手持风筝试图借助
火箭的推
力和风筝的升力飞上天,虽然失败了,但他是人类第一个利用火箭升空的人。后来人们为了
纪念他,在月球背面有一个环形山以
万户
命名。
4.
从幻想到科学──航天科学的三
位先驱
(1)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于
1903
年发表了
《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
p>
一文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式,
奠定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的理论基础
。
他还证明了脱离地球引力必须使用多级火箭。
齐奥尔科夫斯基
有一句名言: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
决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
间。人类首先将小心翼翼穿过
大气层,再然后去征服太阳系空间
。
(2)
美国的戈达德
戈达德在理论和实验上都为火箭作
出过卓越贡献。
1926
年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虽
然这枚火箭只飞行了
2.5s
,达到<
/p>
12m
高,
56m
远,但这是火箭技术非常重要的开端。
(3)
德国的冯·布劳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纳粹德国在波罗的海边的佩内明德建了一个秘密导弹工厂。
冯·布劳恩带领<
/p>
一批科学家在那里研制出现代导弹的鼻祖
V-2
< br>。
V-2
导弹在二战中被成批生产并用于实战,主要用来
轰炸伦敦。
5.
为什么人类对进入太空这么感兴
趣?
从
现代的眼光看,太空有无可替代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航天器
(
卫星、飞船、空间站
)
相对地
球表面
的高位置资源;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环境资源;太空的高真空、高洁净、高能粒子辐射和大范围
高低温变化的环境资源。
(1)
空间高位置资源
航天器居高临下俯瞰全球,
在军事上和民用上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表
1
列出了几个不同高度的
飞行器可观察到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
/p>
表
1
几个不同高度的飞行器可观察到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
早在<
/p>
1945
年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就预言,在地球赤道上空
放置
3
颗地球同步定点卫星
就可进行全
球通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地球变得愈来愈小,人类可以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
和利用。据有了这种太空高位置,人类文明就前进了一大步。
(2)
航天器内微重力环境资源
卫星或空间站能环绕地球飞行是由
于其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
因而卫星或空
间
站内呈现微重力环境
(
其
)
,
这种环境在地面上和飞机作抛物线飞行时仅能出现几十秒时间。
航天器
内长时间的微重力环境在地面上无法模拟仿真,是独一无二的太空
资源。
(3)
太空高真空、高洁净、高能粒子辐射、大范围高低温变化环境
这些环境与微重力环境结合
起来的综合环境,对特殊材料的制备,完美晶体的生长,生物工程及
药品的制备和提纯,
高质量冶炼等都可获得地面上难以得到的结果。
由于在太空大气极度稀薄,对电磁波的全频谱辐射的吸收、折
射、散射基本上不存在,因而是天
文观测的理想环境,由此出现了太空望远镜和空间天文
学这门新学科。
6.
航天包含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