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教案
-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主讲人:李勇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
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
、使学生不
断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
各位家长,你们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
情况,关心学
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二、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良好的
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
要时期,随着
生理、
心理的发育和发展、
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面对社
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
< br>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作
用,就必须了解小学
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给孩子以教育和帮助。
三、那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
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
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
< br>其准确性、
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
,
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
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
用。
2.
注意水平有限:
刚刚进
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他们随
着学习活动
的进行,
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
和教师的要求将
注意指向学习对象,
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
不断地发展。
但一般来说,
小学生的注意水
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给与指导。
3.
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
在小学
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
忆明显得到
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
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p>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
确的界限。
有时候,
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
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
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会经常
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 欺骗”。对
此,家长要充分的理解。
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家长应当着
力保护和慎重对待
。
5.
以形象思维为主:
p>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开始时,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
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
入,
他们开始能
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
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
甚至掌
握一
些抽象的概念等。但从总体而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6.
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
,
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都比较稳定,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
/p>
自己的情绪,
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蔽起来。
在整个小学阶段,
学生的情绪情感是比
较单纯的。<
/p>
7.
自我意识更加明确:
p>
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
体的存在。
与中学生相比,
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多地
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尤其是权威人物
的评价——主要是教师
和家长。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
而对于同学的意
见则
不太在乎。从总体上说,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
客观、
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从以上
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如下:
感知觉充分发
展,注意力有限,记忆力逐步提高,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高,以形象
思维为主。
其次,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协调性
。
这一时期是发展和谐个性、
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性的
最好时机。
其三,具有开放性。与同学、老师
、亲子的关系融洽,这有利于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从而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其四,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
四、了解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家长们又如何有效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呢?
(一)首先家长要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
p>
有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三天两头和孩子谈话,怎么孩子对自己总是敬而
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可见,真正有效的沟通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必须是心与心的沟通。
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
鼓励,
贬低多于欣赏,
威胁多于启发,
命令多于商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
孩子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怎
么可能产生
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要达
到心与心的沟通,关键要优化亲子关系。
家长要主动地把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制的、紧<
/p>
张的亲子关系,
变成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种优化过程我建议从这几个方面
进行。
1.
转变观念:一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的人。二是要有正确
的人生观、
成才观。
不要逼着孩子去考
100
分,而要让孩子有高尚的人格,
度过能够
充分发
挥自己潜力的幸福快乐的一生。
2.
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应能力:善于了解和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
点。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会出现与成人不同的看法。能做到理解孩子,就是一个能注意孩
子年龄特点善于沟通的好家长。
其次,
还要注
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沟通的方法。
当
孩子幼小的时候,
家长更多地要带领他、
教导他,
而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就要更多
地与他商
量,再大一些,家长则应该学会向孩子请教,主动地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最后
,还要理解
孩子是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
2.
建立运行机制:有的家长自己高兴了,就整天和孩子泡在一起;工作忙了,情绪不
好,就很长时间不理孩子,这种冷热病,最不利于和孩子建立巩固的联系。因此建议,每到
p>
星期六,家长先和孩子一起把一周的功课都复习一遍,洗干净全家的衣服,
< br>打扫好屋子。然
后静静地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
3.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
长要十分注意自己
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
生活条件差而争吵,
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
4.
还应保持家校联系
使各种教育达到达到整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
四、帮组孩子学会学习。
每位家
长又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习也是孩子的任务之一,因此在家庭教育
中,家长如何
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呢?
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
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
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
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因
此,
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
更为重
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
良好习
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
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
子。
1.
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