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地名由来

玛丽莲梦兔
645次浏览
2021年02月27日 23: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counterparts)


住在通州知道通州--通州地名的来历



jlart



发表于



焦点房产网



北京业主论坛



阿尔法社区论坛



2007-06-09 22:59:49


【顶楼】



1


、果园



清 代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个果园,这个园子归一位姓王的果木庄头所有,果园里除了看园



子的没有人住,依照主人的姓氏,这个地方就叫王果园,后来,果园没了,搬来好多人住 ,


到清光绪初年,就简称为果园了。



2


、次渠



金 口新河自董村下游段有个东石村,


是座古老的大村,


最早叫东市 ,


元代的时候金口新河从


村中流过,


这 个村子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在水陆并行入京线路的居中地位,


来来往往的商


人旅客们都在这里住店购物歇息,也相当于是现在的商业区,,逐渐变成了 集市。



接着便是次渠村,也是个颇具规模的大村子,有


3000


多口人,在村子北面曾经有一片广袤


的湖泊,湖中生长许多鞭蕖,也就是荷花,茂盛非凡,也算是当年京城东南部一个很错的旅


游风景区,


加上村里还建有宝光禅寺,寺里有锭光佛舍利砖塔,见光优美,

< p>
是古代游览好去


处。由于水陆运输双经此村,经济发展,来此定居者多,所 以形成较大居民聚落。因村北金


口新河所经过的湖中盛长莲花,


村名古称茨蕖。





有覆盖之义,


《新唐书


·


高丽 传》


载:




依山谷,以草茨屋





茨蕖



是指茂密的荷花覆盖着湖面。由于多次的洪水 带来泥沙淤塞了


金口新河,因此茨蕖村北面的湖泊逐渐淤浅变小,莲花消亡。民国二年(


1913


年),改茨


蕖为次渠。



3


、小圣庙



从东关大桥一直向南都是当年卸粮食和货物的码头而装卸人的客船码头,则在货船码头之


南,


永顺镇的小圣庙转村及大棚村一带。


小 圣庙又称小神庙,


位置在的运河西岸


(老运河道)



也就是现在的滨河路一代,


庙里供奉着掌管着水的 老龙王,


来往旅客多在此上香,


有的为一


路平安而上岸祭拜,再上船南下。香火十分旺盛,表明在这里上、下船的人很多,来往的人

多了,


自然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就得跟上了,


于是形成 不小的市场,


渐成一个较大的村


庄,以庙而名。



旁边的大棚村是由关帝庙前的大茶棚而名,来往商旅于此上香饮茶,再登船或 者上京。



4


、梨园



这 个地方历史就早了去了,相传唐朝的时候,


这儿就有一个大园子,为姓李的所有,园子里


种着果木、花草,有看园子的人住。这个地方还有过出土,


19 75



8


月发现金代石椁墓两


座,有陶器、瓷器等


60


多件,还有唐、宋铜钱 多枚,墓主人叫石宗壁,墓志上写着葬于通


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


说明金代的时候,


这个地方可能叫



台头村




到了明代,


迁徙民至此,


一看因见园中有梨树,就称为梨园了。



5


、九棵树



这个地方清代已经成为村落了,主要是赵、张、金、苗四大姓,这个村落位于进出通州城大


路旁,从该地到旧通州城南门共植有


99


棵树,所以就叫做九 十九棵树村,


1936


年前后,简


称九 棵树。



6


、古城



这 个地方原来归胡各庄乡,原来离通县县城十里地,现在近多了。



这里原来是通县的首都。西汉初年(前


206


年)置路县在此 ,东汉改为潞县(因为有潞水的


原因)



潞县的上级渔阳郡的政府机关也在这儿,


建有土城。


东汉建武 中


(公元


40


年前后)



因为闹了兵变,城毁了,政府搬家了,一点点的,成了普通的村落。



因为这曾是潞县故城,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



7


、离新华联近的村子



李老公庄





这个地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那时候,宫里有个姓李的太监(俗你老公),侍候领< /p>


导侍候得舒服了,就给了他一块封地,这个地方人越来越多,


形成 村子后曾称为李公庄,清


末,改成了李老公庄。



8


、离新华联近的村子



半壁店





这个地方明代已经成为村落了。


那时候,


这儿有座古庙,


村民们都在古庙的西侧沿路定


居,因为地处在 交通线上,所建的房子有一半开店铺买卖,所以被人们称为半壁店


(一半儿


是店铺)。



9


、中山大街



先说这条街,是因为它在通州曾最显赫,


地位象今天的新华大街一样,


它东起车站路,


西到


通惠南路(西门),全长


1540


米,宽


6


-< /p>


10


米,现在看来不起眼了,但它在明代就已成街


了。雍正七年(


1792


年)


建设通州到朝阳门的石道就经过这儿,


1937


年到

< p>
1940


年铺了混凝


土路面,成了京津公路的一段 。


这条街因为位于新城内,


曾称西门大街,光绪年间改为新城< /p>


大街,


1913


年前后因其位于新城内西 仓以北,更名为新城北街,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


念他,把通州这条主街更名为中山大 街。



10


、新华大街





中山街可能很多新来通州的朋友不 太知道,


但新华大街没人不知道。


比起中山街六七百

< p>
年的历史,新华大街可是小弟弟,它才五十多年。





原来,通州城内,城中心位置,有 一条东西的通惠河支流,叫做万寿宫的臭沟,


1952



6


月,


政府动员社会力量,

< br>将臭沟清淤,再把城墙砖拆下来,砌成直径


1.5


米的砖 拱下水道,


最后再用城墙土填平,筑起水泥路面,然后是沿新城北城墙向西伸展,


1955


年全线通车。


总长

< br>3700


米。





这条街,


1966

< br>年曾改称为反修路,不久又恢复原名。





后来,又修了几次,扩展了几次,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11


、八里桥



这个地名来历倒不复杂,它位于离通州城西八里的通惠河上,故名。



八里桥原是通州到北京的必经之路,


当时是从现在的中山街出西门


(这个西门在现在的西门


以前),出城之后走上一段向北拐,过八里桥,去北 京。



现在说说通州城的格局,通州最早是一座方城,南到玉带 路,北到通惠河,西是商业街、车


站路一线,东到东关大街。后来发展了,又在旧城西南 ,扩出一片新城来,这就是为什么有


新城南关、


新城东里等地名 ,新城南城墙与旧城基本平齐,北边只到现在的新华大街,


西边


到现在的西门一线。新城乾隆年间就有了,什么时候扩出来的?没查到,。


< p>
现在的问题是八里桥的八里是到旧城还是新城??也想请教一下方家,


有朋 友说,


量一量不


就知道了?我想没那么简单,

< br>因为年代久了,


很多路由也就变化了。


而且咱们的先人爱 说个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