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数形结合”,巧解小学数学问题

绝世美人儿
615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02: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关辛)



妙用“数形结合”,巧解小学数学问题


-


小学数学论文


-


教育


期刊网




妙用“数形结合”,巧解小学数学问题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中心小学(


312000




罗海明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 想方法之一,


而且“数形结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抽象思 维和形象思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千般好,


数形分离万事休。”可 见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一、注重“形”与“数”之间的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数”与“形”之间的结合。


通过“形”来


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其首先进行仔细观察,


进而得出计算关系,


而这种计算关系


则涉及 “数”。


根据数学问题中”数”的结构,


构造出与之相应的集合 图形,



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


规律来 研究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化抽象为直观,


易于显


露出问题的内在联系,


同时借助几何直观审题,


还可 以避免一些复杂的数字讨论,


在这里我们暂且称之为“以形助数”。


“以形助数”其实是指在数学学习的过


程中,

< p>
经常会有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量关系,


而我们往往可以借助图形使< /p>


之形象化、直观化,把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形,避免繁杂的计算,获

< p>
得出奇制胜的解法。



“以形助数”

< p>
中的“形”,或有形或无形。若有形,则可


为图表与模型;


若无形,


则可另行构造或联想。


因此“以形助数”的途 径大体有


三种:一是运用图形;二是构造图形;三是借助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小学阶段


常用第一种或第二种,


第三种则在高学段中偶尔有出现。


那么“以形助数”该如


何运用到课堂中去呢?




【例


1


】计 算如图


1


所示图形的面积。






首先让 学生审题:



1


)从整体上来看,图< /p>


1


为一个什么平面图形?(


2

< p>
)图


1



有几个三角形,


它们的特征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最终得出


如下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分析:


要求梯形的面积,< /p>


那么就需要知道上底、


下底以及高这三个条件。

< br>由图


1


可以看出,该梯形的高是


6


厘米,那么解题的关键就是求出上底以及下


底的长度,


或者求出它们二者的长度和。


在左边的直角三角形中,


其中一个内角



45°,由此可知左边这个直角三角形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梯形高的左边部


分与下底相等。


同理可 知,


右边的小三角形也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此梯形


的上底与高的右边部分相等。


然后按照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含义推出该梯 形上下底


长度之和为梯形高,即为


6


厘 米,因此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得(上底


+


下底)×


高÷2=(6×6)÷2=18(平方厘米)



< /p>


【例


2


】如图


2


所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12


平方厘 米,计算圆的面积大小。




首先提出 两个问题:



1


)图

< br>2


中包括哪两种图形?(


2


)两 种图形各自的面积计


算的基本公式是什么?




解题思路分析: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若要计算圆的面积,那么解决


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先求出


r


。在图


2


中,三角形的底以 及高都是圆的半径,图




中阴影部分 三角形面积


S=r×r÷2=12


(平方厘米)




r2=12÷2=6


(平 方厘米)



所以圆的面积为


6π=6× 3.14=18.84(平方厘米)




二、借助图形想象,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


有些数学问题看似无从下手,


如果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想象,


由题目的抽象语言表


述构想出相应的图形并与图形联系起来思考,


常能得到非常新颖、


巧妙的解题方


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 路。



【例


3


】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数比乙数大


7


,甲数比丙数、乙 数比丁数


都大


5


,甲、乙两数的积比丙 、丁两数的积大


140


,求甲、乙两数的积。

< br>


这道题超出小学的知识范畴,直接求是有困难的。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将


“数”化为“形”:


画一个长方形,


长 为甲,


宽为乙,


把长方形的面积想像为甲、

乙两数之积,阴影面积为丙、丁两数的积,空白面积为甲、乙两数的积比丙、丁


两数 的积大


140


。如图


3





解:由图可知


140


-5×5=


115




115


=5×23=5×(丙+ 丁)




所以,丙+丁=


23




根据已知条件,甲 数比乙数大


7



所以,丙-丁=


7



< p>


=



23+7


)÷2=


15





=15



7



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