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趣味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
改变模式
体验成功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趣味教学模式的初试
【
容提要
】
拓展儿童
“空间与图形”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
“空间与图形”是教师觉得学生最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能较好地
灵活掌握的学生一
般不到三分之一,其大部分学生学得死,学得苦,
成绩不理想。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
/p>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倾向。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
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因此
,教
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
正的主人”
,以促进
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
关健词
】
几何图形
趣味教学
新一轮
课程改革强调: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
调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
/p>
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引导学生
对
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仅是新课标指明新的重要任务,
p>
同时也是提
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
那在课堂中如何教学呢?
《实施纲要》
明确提出: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
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
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
现状与原因分析
在这之前,
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以了解学生和老师对几何
教学的看法。这是一份就目前的几何教学情况向学生和老师的问卷,
在我校的师生中
随机抽取了近
100
个样本,
旨在从一
个层面上了解学
生和老师对几何学习、教学的态度。问卷的主要容如下:
1
、数学教学(学习)容的选择
p>
本次调查给予了学生和老师一些可以选择的容,
容
< br>1
是代数问题
的教学(学习)
,
如:四则混合运算;容
2
是几何图形的教学,如:
圆锥的认识。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p>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四则混合运算
圆锥的认识
一样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接近
70%
的老师、学生
选择了容
1
,从中我
们可以看出,学生
、老师对几何图形的教学都有一些畏难情绪
2
、原因分析:
选择容
1
的学生、老师继续答卷,就几何图形的教学(学习
)难
谈自己的看法和希望,统计如下:
扇面 4
空间形象感知能力
差
公式记背枯燥
生活体验有限
< br>
从统计结果看,老师(学生)认为几何图形的教学(学习)枯燥
无味,对空间的形象感知能力差,而在小学,不失时机地学习一些几
何初步知识
,
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
对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
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p>
3
、对今后几何图形教学(学习)的期望
调查中,有
80%
的老师(学生)希望
教学(学习)更具趣味性,
这也反映了来自老师和学生的心需要。
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
在传统
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几何图形的教学往往都是在背背记记公式,
套
用
二、
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改革
本课题从
p>
07
年的
10
月份
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将有关
“空间与图
公式计算中过来的,学习过程缺少有价值的思维训练,创新意识、实
践能力的培养更是缺
失,
这也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约了学
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如何走出这种误区,
在空间几何图
形教学中提升
趣味性正是我们下步研究的重点。
形
“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学
习研究,力求把课题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
,
使课堂教学呈现
趣味性。培养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营造“快乐、开放、
”
的教学气
氛,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更好。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种教学方
p>
式阐述在趣味性教学中的作用:
1
、直观。几何教学的直观,主要是通过学生视觉器官进行观察,来
获得
形体表象,
发现形体特征的一种手段。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指导学
生由实物直观过渡到图像直观。
通过实物直观,
来唤起和组织日常概
念的积极因素,排除具体事物的某些非本质属性(如颜色、
重量、材
料等)
抽象出事物的几何形状,
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实际事物的感觉、
知觉和表象,建立初步的形状表象。图像直观比
实物直观抽象些,它
可以摆脱实物直观的种种局限性,
突出对象
的一些重要因素,
加深对
直观对象的本质认识。例如,在建立长
方形概念时,通过对火柴盒、
课本、
纸箱等物体,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面,
排除对直观对象的材料、
色
彩、
面的光洁度等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引导学生把观察的注意力
集
中在这些面的边和角上,
从长方形的实物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图
形,
然
后对图像再进行直观。这样,学生对“长方形有四条边和
四个角,且
对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本质属性,才能有比较明确的
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
段,在直观性、主体感和动态等方面确
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如教学
“圆的认识”时,多媒体先演示不
同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圆形)
的车轮在行
进中的状态,
帮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道
理。接着演示一些丰富的具体事物,使学生形成表象后再隐去非本质的东西,
只留下圆形
的外形。然后再演示圆的形成过程:
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
把
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
使其作圆周运动
。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圆是怎样形成的,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
而且渗透了
“在
平面,
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
。学生在概括掌
握几何知识的同时,
在头脑中也摄入或强化了关
于圆形大小及位置关系等方面的
表象,
这种表象对几何知识的建
立和保持都起着支柱作用,
它的积累促进了学生
空间观念的发展
。
2
、操作。是让学生的视觉、触觉
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活动,使生动
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大脑,促使大脑进行积极的分析
、综合。在学
习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时,也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
空间观念的形成,
只靠观察是不够的,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
操作实验活动,
让他们去
比一比、
折一折、
剪一剪、
拼一拼、<
/p>
画一画。
学生对做、剪、拼、画、量、
摸等活动,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表
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一方面把注意
、观察、记忆、思
维等一般智力汇集起来,
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
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主
导作用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
限度的发挥。例如,在教学
三角形角和的性质时,应该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三角
形三角
度数的和。
得出初步结论后,
再
通过把三角形纸片的三角翻折或撕拼
成一个平角,对发现的结论加以验证,以加深印象。
在教学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也可以让学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
p>
出图形的面积;再把这些图形的纸片,通过剪拼、割补等方法变换成
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面积,并通过讨论、比较,找出简便的方法,
概括出这些图形的面
积计算公式。因而,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
直观教学结合学生动手实践,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几何知识,
发展空间
观念。
p>
案例
1
:
<
/p>
(
1
)一长方形的纸折起来以后的图形如
下图,角
1=20
度,求角
2
的度数
师:你能想出角
2
< br>是几度吗?
生:……
师: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这角
p>
2
与遮住的角、
看见的角有什么关系呢?<
/p>
想不出来是吗?拿出一纸折折试试吧。
生:学生很快动手折纸
师: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
甲生
:通过折纸,我知道折出来的角
2
与遮住的角一样大,它们和角
1
合起来
刚好是
180
度。
……
.
(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并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而
不局限在单独
的观察中。
)
(
2
)把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如下图(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
面积。
学生一般
情况下会直接去想这个阴影部分可以分割成什么图形呢?而思维就会
停顿于此。
师:
你们观察的时候有没有想一想重叠在一起
的部分展示的是什么,
原来两个是
相等的梯形,现在有了一个重
叠的部分……
生:对,
剩下的部分面
积也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下面这个规则的小梯形的面
积相等
。
(阴影面积计算中要教给学生用
等量替换的方法,把直接无法求出的用相等的
部分来代替。因此观察中要注意找一找面积
相等的一份。
)
3
< br>、概括。概括是将同一类的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集中起来,结合为
一般的类的属性
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几何知识教学中,它是在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