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备课教案全套(76页)

温柔似野鬼°
555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05: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它们的拼音)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备课教案




课文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


穿戴、打扮”等


19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 br>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 的句子。



课前准备



1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


.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



3


.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 p>
2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


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

< br>下?



2


.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


.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


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 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


.学生试读。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 p>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


.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


.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 /p>


a


.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


,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 br>“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


.学生写字。



3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 br>2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 需


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


.第一自然段


a


.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 p>


b


.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讲述。



c


.大家一 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


.配乐朗读这一段。



2


.第二、三自然段。



a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 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


是怎么知道的。



b


.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 /p>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


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

< p>
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

< p>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


一只小鸟、


蝴蝶或者一只猴子,


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课文 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 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


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 ,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



下课了,


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p>


朗读有关句子。



4


.第四自然段。


< br>a


.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


.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 的情景,多么


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



c


.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 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


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 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课文


2









金色的草地



学习目标



1


.认识生字“钓、拢”


,会写“耍、装”等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


一本正经”等


14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


玩乐的 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


喜爱。< /p>



3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


.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


.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


些 什么?



2


.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


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


.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

读几遍。



2


.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寥(


li


à


o


)沙、绒毛、 假装、钓(


di


à


o

< br>)鱼



观察、花瓣、合拢(


l< /p>


ǒ


ng



、手掌 、有趣



三、读书感悟



1


.第


1


自然段

< p>


a.


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 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


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 形,羽状分裂,花黄色,


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


.第


2


自然段



a.


二年级上 学期我们学过


《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文,


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


播种子的?



b.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


“我们”是怎么 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


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


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


师生共同评价后,


再推选一对学生表


演。

< p>


d.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 情景?



四、学生描述。


< p>
e.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


2

< br>自然段,


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


读 ,师生共同评价。



3


.开满黄花的草 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


历一回,齐读


1



2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

< p>
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


“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 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


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 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


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 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


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


学生读课文。


< br>b.


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


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


提示帮助学生理


解。

< p>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


,草地就;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d.


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 /p>


e.


齐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2


.那一天,去钓鱼的我 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


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


齐读第


4


自然段。



b.


我们 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


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


文中小朋友说蒲 公英和我们一


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三、总结课文



1


、朗读课文。



2


、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


性 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


动、 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


会找到 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四、完成作业:



1


、熟记田字格中的字。


< p>
a.


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


,上面是“而”


,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 状。



“绒”


,左边是“纟”


,右边是“戎”



“戎”字左下不是“廾”




“钓”


,右边 是“勺”


,不是“勾”



< p>
“瓣”


,中间是个“瓜”


,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 凑些。



b.


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文


3






爬天都峰



学习目标



1


.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


似乎、忽然”等< /p>


12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 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


难的过程。



4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 的品格。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



2


.教学挂图。


3


.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


,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 ,谁愿意


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 p>
2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你收集的


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


.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p>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 p>
1


.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 同桌互听互读等。要


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


.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


(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


1

< br>米的狭长光


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


.按“爬山前


-


爬山 时


-


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


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



教师范写


“辫”


字,


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学生描一遍、

< p>
临一遍。



2


.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


.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


.把课文第


2


段描 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


.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

难。



2



(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


脑中的 “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 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


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 br>1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我”心里是 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


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 p>
?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


”以及语


气词“啊”


“哩”等,读 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


.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


8



10


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


指名朗读 。



3



“我 ”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


3



7


自然段,想想


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a.


出示第

4


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

< p>
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


3



4


自然段。



4



“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


6



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 p>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 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


、< /p>


“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


7


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


6

< br>、


7


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 p>
1


.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 是受到“我”的勇气


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


.读爸爸的话,讨论:


“汲取”是什么意思,


“ 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




量的?



2


. 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 p>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

< br>也能克服。



四、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


.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


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


.集体交流。





课文


4*





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


.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


.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 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


有这么一群孩子, 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


乐又是什么呢?今天 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


(板书课题)


< br>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


子反复多读几遍。



2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


帮助 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


.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


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


.讨论:



a.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


槐米有什么用处?



c.


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


.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


.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 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


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 ,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


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 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


3


句写男孩

的,男同学读;第


4


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

< p>
5


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



通过课文的诵读 ,


我们认识了槐树,


认识了槐乡的孩子,


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四、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 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


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 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


较充实 。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


划。



2


.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 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


.发现一 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


.读“认”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 /p>


6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 生活。



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


< br>2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 br>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 /p>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


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

< p>
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


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


阶 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


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


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


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 /p>


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


摘了多少卡片,


增长的见


识和受到的教益;





d.


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 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


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


.共同评议。


a.


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


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 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


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 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 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


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 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


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 br>


b.


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 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


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


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p>





第二课时



一、习作·指导



1

< br>.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


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3


、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 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a.


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老 鹰捉小鸡”


、扔沙包„„



b.


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


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 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


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 琴、小提琴„„



d.


家务劳动家庭帮 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


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



3


.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 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 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


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 文作范例。



4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


.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6


.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 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


清楚。



7


.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

< p>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


实物投影仪展示优 秀习作,


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二、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


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b.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


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三、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四、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


.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

.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


发 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


.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


.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


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


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


.齐读巩固。



二、读读认认



1

.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


.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


.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 /p>


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


.齐读巩固。


5


.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三、读读背背



1


.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


.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


神,跃 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


子,读准 韵律。



3


.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 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


.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

< p>
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

< p>
.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四、展示台



1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


以什 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


出特色 。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


.班长或 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

< p>
.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


.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



“毅力奖”



“才艺奖”



“创造奖”



“能< /p>


手奖”



“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完成习作。



2


.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


.导入



通 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


了蒲公英 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


己的课余活 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


趣与大家分享 。



2


.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 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


活。



3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


.评议




1


)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p>




2


)选拔优 秀,颁发小奖品。






3


)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


.导入。



2


.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 br>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


.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


.生拟定提纲、评议。



5


.生起草。



6


.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


.生各自修改。



8


.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

.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


.指名横着诚。



3


.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


.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

.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


.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


.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


.齐读巩固。



5


.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


.师范读古诗。



2


.师引导。



3


.生模仿读。



4


.比赛读。



5


.师生合作、表演。



6


.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


.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


.了解展示准备。



3


.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


.评选优秀展示组。



课文



5







灰雀



学习目标



1


.认识“桦、胸”等


5


个生字。会写“郊、散”等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


散步、胸脯”等< /p>


14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 br>


3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 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


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



2


.教学挂图。



3


.多媒体课件。


< br>4


.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


.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


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 p>


3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


“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 /p>


2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


s


à


n


)步”




“胸


(xi< /p>


ō


ng)



(p


ú


)




“白桦(


hu


à)树”

。注意“诚”


“病”


“蹦”读后鼻音。


3


.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 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


.课文哪 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 13


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


1


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


.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 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 解“婉转”



“来回跳动”



“惹人


喜爱”




3


.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4


.巧妙结尾、设置悬 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


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 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


.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 ”



“者”书写时笔画




要舒展。



4


.学生描红、摹写。



5.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


.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


和它们打 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


哪儿去了呢 ?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 /p>


1



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



10

< br>自然段,


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


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 /p>


找一找、读一读。



2

< br>.屏幕出示课文


3



5



7



9


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


些话的意思。

< p>


a.


学生交流。


哪句话 特别有体会,


可以说一说,


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



b.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 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


括,是什么?板书:爱。

< p>


3


.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 ?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


4



8



10


段。



a.


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 来的!


”教师运用手势,


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 br>


b.


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


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 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


.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 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


爱鸟!


< p>
6


.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


3



10


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 /p>


1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 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


.学习课文


11-13

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


.读 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


鸟?鸟怎么 会说话呢?”等等。



4


.小组讨论, 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列宁尊重孩子,理解 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


为鸟 儿重归自然、


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


拿起书来,

< p>



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


.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


.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 br>2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课文



6




小摄影师



学习目标



1


.认识“摄、媚”等


8


个生字。会写“突、按”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


立刻、人行道”等


12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 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


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



2


.教学挂图。


3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


习 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


.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


sh

< p>
è)




联系生活实际说 说“摄影”是怎么回事,


“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


.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二、初读课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


.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



j


ū)躬(


g


ō


ng





“胶(


ji


ā


o


)卷”



轻声字“停当(

< p>
dang





“打量(


liang




、注意:摆弄(


n


ò


ng


)声母是


n




3


.给课 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


15


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 写信的那部


分内容属于第


1


自然段。< /p>



4


.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


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 br>


5


.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识字



1


.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


.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


、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




旁“两”



。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


.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 /p>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


1



11


自然段的

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 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


.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


.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 重点语句。



a.


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 。


相机理解


“鞠躬”



“打量”



“摆弄相机”


、< /p>


“赶紧站”


等词语。




b.


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 起来”


,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


怎样的?引导 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


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


爱和关怀。



d.


引读第< /p>


10


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

< p>
“孩子,回来!我给你


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


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 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


.练习分 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


.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



3


.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 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



“一定”等词表示的

< p>
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


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课文



7


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


.认识“考、秦”等


5


个生字。会写“著、藏”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


著名、地质学家”等


20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 p>
3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 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


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p>





课前准备



1


.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


.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


.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 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


些疑问?我国著名 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奇 怪的大石头》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


.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


.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


y

< p>
ǔ


n


)石、大坑(


k


ē


ng





卧进、突兀(


w


ù )


、旅行、考察、秦


(q


í

< p>
n)


岭、流域(


y


ù)< /p>


、遗(


y


í)迹、



研究、震(


zh


è


n


)惊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


.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b.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


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 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 后一个纪。约从距今


250


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 /p>


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 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


成冰块)

< p>
,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

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


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c.


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


.认读要写的字。



2


.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 家。



“藏”字


17

< br>画,第六笔为“┖”




“卧” 字,左“臣”


,右“卜”


,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


.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 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


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 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a.< /p>


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老 师提出的问题。



b.


教师板画石头< /p>


(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


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



讨论:



a)< /p>


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


“孤零零”




b)


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 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


四光,小伙伴 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c.


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 /p>


因之一)



三、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 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


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 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 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


“听了老师的回答,


你的疑问解 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 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


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


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 /p>


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

< p>
里。



c)


李四光回家乡 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

川带到这里来的。



b.


对这块巨 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


.完整地朗读课文。



2


.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 p>


3


.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 p>
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




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 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


为人类作贡献。





课文



8*




我不能失信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 p>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


是 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 /p>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p>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

.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


几 遍,把课文读顺畅。



2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


.讨论疏解:



a.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


完 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 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 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


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

< br>.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


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 /p>


.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


.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


.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


]


讨论深化





1


.读了 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


想。



3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


家也能像宋庆龄 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


流读后 感想。



2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 悉的人的一件事。



3


.自主发现引用 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


.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


.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 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 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


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 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


.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



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 像或图片,


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


.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 /p>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


1



2


名。



4


.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

.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


.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


“故事大王”们肯 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


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 p>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



1

.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


“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p>


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 br>




2


.学生畅谈感想。



3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 将他


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p>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 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


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 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


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 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 /p>


1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 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


口头填写下表。



人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


.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 绍“值得写的事”──


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


.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 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


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


.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 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


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


.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

.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


.师生共同评议。



3


.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 p>
4


.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


.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 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读文猜人



1

.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


家 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


.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



3


.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 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 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

.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


.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

.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 br>2


.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


指名读句子。



b.


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


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


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

< p>
间。



1


.齐读句子、体会。



2


.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 p>


二、读读背背



1


.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

< p>
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


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 /p>


.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 p>


3


.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


.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 出感情。



5


.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


.齐读巩固。





7


.交流 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


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


一个成 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


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 个成语故事──《闻鸡


起舞》




2


.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 读通顺。



3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


.各自再读。


5


.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


.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 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


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 努力这个意思时,


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课文



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习目标



1


.认识“促、忆、异”等


7


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


10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 br>


3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


.课文插图。


2


.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


.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 p>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夜书所见》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


.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 /p>


2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 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 写了什么吗?



3


.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


.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 指点。



3


.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 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

< p>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


.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


.自由 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


.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


.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 说生动。



4


.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 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


产生怎样的心情?



5


.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 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


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



2


.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 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


.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 br>2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提问:你了解这首诗 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


.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a

< br>、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b


、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c


、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


.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


.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


.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 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 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 /p>


3


.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 的情景,能交流一


下吗?



4


.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


.自由朗读,达以成诵。



2


.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3


.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



六、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1


.出示生字: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



2


.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


.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



七、拓展活动



1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 /p>


.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




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



10




风筝



学习目标



1


.认识“依、歇、丧”等


5


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


12


个生字。能读写“精


心、希望、依然” 等


13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


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


.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


小风筝展览会。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


.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


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


.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

< p>
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


.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 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


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


.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 /p>


5


.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 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 /p>


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 p>


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


.学习第


2


自然段。

< p>


a


、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


、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 什么吗?



c


、想一想:角色转换,想 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


、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


、结一结:


(师)原来做风筝的 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


、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 p>
2


.学习第


3


自然段。< /p>



a


、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 想干什么?



b


创设情境: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


展示放风筝画面。


c



引导表达: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 放风筝的画面,


你们看到了什么,


与大家交流交流。

< p>


d


、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 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


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


、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


样的感受。



f


、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 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


.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


、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


、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


、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五、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 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


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


1


自然段至第


3


自 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


.学习第


4


自然段


< /p>


a


、读一读:用心读读第


4


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


、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


、试一 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 br>d


、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 ”


的快乐或难受。



2


.学习第


5



6



7



8

< br>自然段



a


、师问:假如你高高 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

、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


5



6



7



8


自然段。



c< /p>


、生读: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


、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 的情感来的?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


.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


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


.学生交流。



四、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亲自动手做 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


下做风筝、放风筝 的快乐。





课文



11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


.认识“钥、匙”等


8


个生字,会写“扇、邮”等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


留意”等词语。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对秋雨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积累好词佳句,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 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前准备



1


.配乐朗诵录音带。



2


.生字、词语卡片。



3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


.引发生活情感: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


.引入课文:有的同学喜欢下雨,因为„„,有的同学讨厌下雨,是因为„„ ,有


一个人就十分喜欢下雨。



(板书 课题:


11


.秋天的雨



齐读课题)他为什么喜欢雨呢?


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配乐朗诵,初步感知



1




朗读激情:打开课本,倾听配乐朗读,初步感受文字的美和文中的情感。


2


.设问感知:同学们,现在你有点喜欢秋天的雨了吗? 你喜欢它的什么?



二、逐节朗读,想象动情



1


.你最喜欢哪段课文?赶快去读读,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3


.朗读展示:营造乐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


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4


.想象画面,感悟语言文字。



a


、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什么?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在老师或同 学有感情的朗读


下闭上眼睛想象)



b


、以评促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片金黄,真美!„„你的眼前出现了金黄、火红,


更美!你的眼前出现了紫红的、雪白的、淡黄的„„美极了!



c


、直观感受,语言训练:这么多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眼前,你会用四个 字的词来说它


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缤纷„„)


< /p>


d


、感情朗读第


2


自然段,读出秋天的热闹、绚丽多姿。



e

< br>、秋天的雨给果实带来了什么?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f


、感情朗读第


3


自然段,让 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喜爱、向往)有滋有味地读。



g


、如果你是秋雨,你准备给小动物带去什么?



h



小动物们听到你们的话了吗?它们在干什么?指名学生多 人次地朗读第


4


自然段。



三、习写生字



1


.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a


、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 什么话要提


醒大家?



b


、练写生字。



2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四、课外作业



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复习检查



1


.学生听写生字新词。



2


.同桌互相批改,当堂订正。



二、出示填空,回忆内容



出示课文第


1



4


自然段 的开头每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


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


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


___ __________




秋天的雨, 藏着


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


_____________

< br>。



三、谈话启发,拓展活动



1


.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秋天给我们带来什么。





2


.引发兴趣: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秋天吗?现在,你最想干什么呢?


是画一幅秋天的画。还是写一首秋天的诗?



3


.学生自由组合,动手创作。教师指导学生可以以课文结尾句为开头句,也可以撷


取课文中的语句编一首诗歌。



四、展示交流,赏评作品



1




由创作 者介绍或朗读自己的作品,要求表现出自己喜爱、或赞美等感情。





课文



12*


听听,秋的声音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


.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


.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

.准备录音机


1


台、实物投影仪


1


架(或小黑板


3


块)

< br>。



教学设计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


.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


带)




2

< br>.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


.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 p>
4


.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 同,想知


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


.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


多读几遍。



2


.感知内容: 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


.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


、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 可仿读,可


评点。



b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 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

< p>


_______



< /p>


蟋蟀振动翅膀,



q

ǘ



q


ǘ”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



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 叮咛:



_______


< p>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 感情地读,


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 br>


4


.配乐朗读。





a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


、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


.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


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


.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

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

.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


制 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语文园地三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



2


.搜集秋天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


.图片、录像引入。




1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 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


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


) 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


乐趣:小伙 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


黄黄的叶子 ,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


帮助学生丰富 秋天的印象。




< br>3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


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 /p>


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


(通过音乐 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拓展习作思路。





4



教 师小结:


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


.小组交流。


师:


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


怎么想的就 怎么说。


(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


.集体交流。



1


)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听了这位同 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生:他说秋 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


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


来 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


(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


)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 进行评价。



师: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 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 人(随机板书:景、人)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 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


以写秋天里的 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


.教师小结。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


.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


想 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


.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 /p>


[设计意图: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鼓励学生自由表


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此部分的设计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最

< p>
终写出优秀的文章。


]


四、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


.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2


.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


.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


情 ,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


然 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


互相 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课文



13




花钟



学习目标



①认识“怒、暮、燥”等< /p>


8


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


14< /p>


个字。能正确写“争


奇斗艳、芬芳迷人”等


19


个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


喜爱的部分。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③学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称,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①语言引述 :鲜花是我们都喜爱的。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交


流一下你知道哪些 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好吗?



②直观感受:老师搜集了一 些有关花儿的资料,想欣赏一下吗?(展示多媒体课件)



③读 题引疑:


这些花儿不仅美丽,


而且在它们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 呢,


(出示课题,


读题读后有什么疑问吗?


二、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a


.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读通句子。



b


.朗读展示。营造乐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 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


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 多人次多形式地读)



c


.引导发现。 朗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些花儿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能和大家


交流一下吗?(交流 要点:一是花儿开放的样子不一样,二是开放的时间不一样。教师


可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 引导。若学生发言先说花儿开放的样子不一样,可顺势让学生接


着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 ,然后说说这方面的感情发现并结合指导有感情朗读。若学生


先说到花儿开放的时间不一 样,也可让学生先找出各种花的不同开放时间。



< p>
d


.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惊喜、诧异、喜爱等)再入 情地朗读


全段课文。



e


.再引生疑。读了这段课文,同学们又会自然地生发出哪些问题呢?(主要是“为

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②顺势深入,探究解惑。



a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 /p>


b


.交流并朗读“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和“ 还有的花,需要昆


虫传播花粉,„„”等句子。



c


.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和牵牛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 系。



三、据理推测,合理想象



①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时候开放,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②全班交流。



四、当堂作业




①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a


.出示生字卡片,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b


.书写生字。





②填写句子,体会表达。



填写课文中用不同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句子,并自己仿一句。



五、课后延伸



①学生自由结合,继续 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搜集的资料翔实,丰


富,为下节课的拓展活动作准 备。



②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新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①学生听写词语。



②同桌互改。



二、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①出示花开 放的“时间表”


,让学生根据提示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的说法。



③交流搜集的各种花儿开放的时间。



三、学习最后一段



①朗读课文最后一 个自然段,说说这位植物学家的做法妙在何处。



②引发兴趣: 我们也搜集了各种花儿在二十四小时内的不同开花时间,如果让你把


这些资料展示给他人 看,你想采用怎样的方式?是设计一个花钟呢,还是做一张各种花


儿不同时间开花的资料 卡?



③学生自由组合,动手设计创作。



四、展示作品



①由创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同学欣赏、评点。



五、交流体会



回顾学习过程,说说自己产生了哪些新的经验或体会。





课文



14


蜜蜂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 /p>


10


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


“无论、试验、纸袋”等

20


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 p>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

< br>奥秘的兴趣。



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 br>。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


探究一下昆虫世界 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 ,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


.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


.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 法。



c


.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 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


.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 br>c


.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


.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


.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 或句子。



c


.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 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


.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


猜一猜。


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 ,


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


什么?

< br>


f


.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 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

.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


要 注意些什么。



b


.书写后,教师用实 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 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


.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


.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


.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 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


.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


.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 的蜜蜂,中途中会遭


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 多人次说)



c


.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 想象是否有道理。



d


.教师深入引导 :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


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 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


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


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 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 :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是不是又产生了一 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 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


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a

.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


.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

< p>
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 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


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课文



15




玩出了名堂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 /p>


6


个生字。会写


“堂、镜、闲”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名

< br>堂、浪费、镜片”等


17


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 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


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p>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


伟大 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今天,


我们要学的课文,


题目就是


“玩出了名堂”


(板


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


.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

< p>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 br>读通句子。



b


.读完以后,想 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 况。



b


.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 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 br>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


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五、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 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 /p>


b


.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 感想。



③交流讨论。



三、抓住以下要点:



a


.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 br>b


.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


.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 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朗读


“他用 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体会感情。



a


.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 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


.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