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桥优秀教学设计
-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桥优秀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桥》这篇课文是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微型小说,塑造了一位普
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黎明的
时候,洪水肆虐,村民们惊慌失措,党支部书记以自己
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
生命桥。他不徇私情,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自己
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
梁。
本
课有
27
个自然段,
按事情的起因、<
/p>
经过、
结果分为三个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
为第
1-6
自然段,
主要写了黎明的时
候,山洪暴发,村民们惊慌失措,奔向背面那座窄窄的木桥;第二部分为
7-23
自
然段,写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安全过桥;第三部分为第
24-27
自然段,写老支书和儿子献出
了宝
贵的生命。
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山洪暴发时,村民们慌不择路,老支书如山般站在桥前,形成
第一次冲突:老支书用自己的威信镇住村民的慌乱,为顺利逃生赢得先机。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两次矛<
/p>
盾中:当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因党性原则,“揪”出抢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当
只剩下老
支书和小伙子未过桥时,两人为推让对方过桥而再次冲突,但都不幸遇难。这一
个个矛盾都让读者心
中充满疑问。直到小说的结尾写了“老妇人”祭奠的情节,才解开所
有的疑惑:原来,老支书和小伙
子是一对父子。这一悬念在最后一刻揭开,给人以强烈的
情感冲击,让读者被共产党人高尚品格所震
撼,被父子之间无言的亲情所震撼,这样的品
格和情感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这也正是小说情节安排
的巧妙之处。
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
和人物,本文很显著地突出了小说的特点。一是环境描写。文章共五
百多字,其中一百多
字都在进行环境描写。例如:开头用五个自然段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像泼。
像倒”“
像一群受伤的野马”“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等,这些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
危机感,对于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渲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人物刻画。小说往往是通
过对人物的刻画来感染读者的,本文主要刻画的是老支书的形象。当洪水来临之时,他与惊慌失措的
村民对比,
“他不说话”
“他像一座山
”,他此时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大山,更是村民心目中的靠山;
“盯”“揪出”“吼”等
动作描写刻画了老支书的威信与担当;最为突出的是老汉下命令时的语言:
“桥窄!排成
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短短几句话却将当时环境的紧急、老汉的果断表现出
来
了。在特定的环境运用特定的语言,刻画出了老支书镇定果敢的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
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
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短句
子的表达效果很多同学不会关注到;对于共产
党员面对危险时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的理解会不够深入,也理解不了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目标
1.
会写
“咆、哮”等
8
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
< br>11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
的短句。
3.
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
能找
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关注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描
写,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
2.
关注环境描写,初步体会这些描
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
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第一篇小
说《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
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微型小说,(师板书:微型小说)它曾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78
页,放声朗读课文。(生自由读)
二、交流预习,检测字词
1.
学生交流
2.
重点强调字音:“势不可当”
<
/p>
“蹿上来”(“势不可挡”与“势不可挡”意思相近,但读音
不同
,“当”的读音不要读错;“蹿”读第一声。)
3.
指导书写:“呻吟”“祭奠”。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养成习惯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了生字词,再通过交流,互相学习
和促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
惯和方法,并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
小说
的主人公是——老支书,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他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预设:组织村民过桥、揪出小伙子、推小伙子上桥、被洪水吞没
2.
根据
我们梳理出来的情节,再加上故事的起因和结果,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预设:黎明时,洪水肆虐,老支书
组织村民过桥,他揪出儿子,等村民过桥后又推儿子过桥,结
果父子俩都被洪水冲走了。
【设计
意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关键情节,并借助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使学生在概括中习得方法,为下一步深入研读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四、品味言行,解读人物形象
(一)畅谈印象
1.
读完
这篇小说,
你觉得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形容。
预设:
舍己为人、
不徇私情、无私、勇敢……
2.
在作者的眼中,老支书像什么?(像一座山)
(二)自读感悟
为什么他像一座山?请同学们默读
课文,画出描写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并在旁边写
上批注。
< br>
(三)学生汇报交流
1.
句子一:桥窄!排成一队,不要
挤!党员排在后面!
(
1
)仔细读一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p>
预设:三个感叹号,感受到老支书着急的心情,指导朗读。
语言特别简练,因为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只能简短地发布命令。
(
2
p>
)这三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
预设:不可以,第一句话告诉大家原因,第二句话告诉大家怎
么做,第三句话提出要求,他们是
因果关系,所以不能换。
(
3
p>
)指导朗读,读出坚定有力的情绪。
(
4
)教师
小结: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老支书判断准确,思路清晰,命令简洁,这才是沉着冷静、
临
危不乱的老共产党员啊!(板书:沉稳如山)
2.
句子二: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
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
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p>
1
)这一揪对于小伙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预设:将站在最后,很有可能无法逃生。
(
2
p>
)这一吼你看到了老支书怎样的态度?
预设:没有犹豫,非常果断。
(
3
p>
)这一揪一吼让你们看到的是怎样的老汉?
预设: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公正如山。(板书:公正如山)
(
4
p>
)指导朗读。
3.
句子三: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
1
p>
)这一推、一吼又让你有什么感受?(父爱如山、父子情深)(板书:父爱如山)
(
2
)他们是什么情况下推让的?
出示: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
3
p>
)指导朗读。
(
4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动作描写来
刻画出一个尽管深深地爱着儿子,但在紧要关头却公正无
私的老支书形象,这形象不正是
如山一般高大吗?
(四)关注题目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桥》。读到这里,你觉得这个桥
指的是什么?
< br>预设:表面是指的是村民逃生的木桥,更是指老支书为村民们搭建的生命桥。
【设计意图】借助细节描写感受人
物形象。引导学生聚焦老人的言行,深入感知老支书如山一般
的形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体会特定环境下特定的语言,初步感受小说“源于生活”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聚焦环境描写
(一)回顾情节和人物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老支书面
对肆虐的洪水,做了哪些事情?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
象?
预设:
情节:
组织村民过桥
揪出小伙子
推小伙子上桥
被洪水吞没
人物形象:沉稳如山
公正如山
父爱如山
(二)聚焦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