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考点归纳完全版

玛丽莲梦兔
602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08: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宝藏阁)




第一章



教育观





考点归纳





1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


.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 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重点提示





一、素质教育





1999


年,


国家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 p>
下文简称《决定》


)






《决定》


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规范,


成为当前我


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指出:

< br>“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


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 br>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人。






2


.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


真正实现



两全



的目标,


即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


.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

< br>“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


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


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4


.素质教育的要求





《决定》指出:

< br>“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


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

< br>尊重学生身


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


实施素质教


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 /p>


中小学教育、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和高等 教育等各级各


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5


.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





《决定》指出:

< br>“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


的各个环节中。



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①政治 素质教育,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对学生进行民族、阶 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


和态度的教育。


我国目前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


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就属于政治素质教育的范畴。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通过辩证唯物 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国情、


国内外形势教


育等,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


分析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思


想方法,确立正确的思想信仰 、理想动机、信念追求、民族精神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


主要是按照德育总 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教育学生遵守社


会行为规范,

< p>
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


他人和国家的关系,


养成良 好的道德修养和


文明行为习惯。





④民主法制素质教育,


主要是使学生 了解中国的民主法制理论与内容,


知法


懂法,依法行事,树立较 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意识。





(2)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 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包括


基础文化知识、基础科 学知识,以及识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计算


能力、


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等,


为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


活、职业岗位选择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和技能的基础。





(3)


审美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具有正 确的审美观点,


形成感受美、


鉴赏美、



造美的能力,


能够在工作、


生活中分 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善于以美的品位去完成


工作,以美的心灵去 面对社会和人生,以美的思想去创造生产和生活。





(4)


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一方面是要运用各种 适当的方式,


锻炼学生的体魄,


增强学生


的体质,


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方法;


另一方面,


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


和普及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证 他们健康成长。





(5)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良好个性品质 的发展,


包括顽强的意志力,


积极的情感,

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成就感、荣誉感以及面对困难、失败的


承受 能力等各种正常心态的发展培育和心理失衡、


心理矛盾、


心理疾 病的自我调


整与自我矫治。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康 的心理和善于控制、


把握自


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 /p>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使学生素质全 面提高和发展,


最终主要落实到学科课


堂教学之中。

< p>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


学科课堂教学,< /p>


应该努力从多方面


人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1


.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


.构建紧密的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





3


.全方 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


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 学习的良性循环;





4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5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三、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 式。





教育现象有三个内涵:





1


.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 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


存在物.它是可感知到的、可认识的。

< p>




2


,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


式、各 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





3


.构成教育现象的一个重要规定性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 客观存在。


社会中的观察、


模仿等学习形式,

< br>虽可获得零星的知识技能,


但不属于教育现象


的范畴。< /p>





























第二章



学生观





考点归纳





1


.理解



人 的全面发展



的思想。





2



理解



以人为本



的含义,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

< p>
.运用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因性别、民 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4


.能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 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


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点提示





一、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 基


石。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人的社 会关系的发展,


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


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 制程度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


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


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


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


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


而是指全


社会的每一 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


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 的基础上,


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


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


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



的目的,



全面发展教育



又是实现



人的全


面发展



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 。





“< /p>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指人的

< p>


完整发展




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


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


我们通常所说的



人的全面发展




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


解为诸多要 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1


.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 /p>


人类在劳动中产生,


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


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


建立在 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人的劳动形式的丰富和多样其实质是人


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多维展现或生命活动外化范围和程度的扩大、


提高,


它反映


和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全面的提升,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的占 有。





2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地拓展、


张扬、


提升人 的


一切能力,


如人的体力、


智力、


自然力、


道德力、


现实能力和内在潜力等。


因此,


能力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其中,


体力和智力的 发展,


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 以



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劳动从来就是社会的劳动,< /p>


因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


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 br>”



个人的全面性,


就是



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从这一意义上说,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 /p>


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 往和全面的关


系。


因为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


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交


往、全面的联系。





4


.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 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


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人的个 性的全面发展,就是指这一






的全面发展。


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


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 涵。





5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


到了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剥削制度被消灭,


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





6


.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


不可


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





方面:一方面,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另

一方面,


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

< br>真正的人的全


面发展必须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


是全社 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部分


阶级、

阶层和个人的片面发展,


更不是某一个体或社会集团的特殊嗜好的畸形扩

< p>
张和繁衍。





二、



以人为本


”< /p>


的含义




< /p>


所谓以人为本;


洪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


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


强调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


它是


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


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 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三、



以人 为本



的学生观





教师要树立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就要坚持: 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


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 的人。在



以人为本



的新形势下,


在素质教育中,


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教师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


持全面发展的教育;

< br>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需要尊重,


< /p>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p>
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四、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是以


人本主义



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


尊严、


情趣、


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 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



以实现完整人性为

< br>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







五、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


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 独立个体,


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遗传、

< p>
后天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影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 br>教育要真正


做到



以人为本


”“


以学生为本



,就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


内容,


制订不 同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习 能


力以及自身素质,


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 性地教学,


发挥学


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


,从


而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章



教师观





考点归纳





1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


.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 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重点提示





一、教师专业发展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 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


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 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


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精神、


专业


理论与专业实践知 识、


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 /p>


熟的过程。





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


要 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


(


所教学科


)< /p>


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


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 ,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



临床



学习。





(3)


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4)


教 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成为


一名研究型教师。< /p>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自 我反思:梳理问题,明晰视野,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


心要素。

< p>




(2)

< p>
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3)


利用书报、网络在资源共享中 前进。





(4)


专家引领:借力登高,登高而望远。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

< p>
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培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


.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





(1)


新旧比较适应变化。





(2)


重在互动,注重过程。





(3)


尊重个体差异。





(4)


倡导方法。促进学习。





二、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



这一术语于


l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



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



朗格朗


( PaulLengnand)


正式提出。





1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 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贯穿于


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 习过程。即



活到老,学到老







2


.终身教育的特点





(1)


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


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


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


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实现了从


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 规教育。


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


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 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


贫富差别、


种族性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


民主化 的特色,


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


使具有多种能力的一 般民众能


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


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


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会生存必须会学习,



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 出的新课题。





(3)


广泛性





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


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 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


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p>





(4)


灵活性和实用性





现代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


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


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


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


己的特 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三、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 社会、集体、


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


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1


.教师职业的内涵





(1)


揭 示了教师职业素质的独特性,说明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


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 系的专门性道德,


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


应具 有的。





(2)


揭示了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素质不只是教师在职业

< p>
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还包括教师从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 化而


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


.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





教师职业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表 现形式,


它是有了教师职业劳动之后,



一些教育家、


思想家总结概括而成,


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出 来的。


教师职业素


质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 稳定的道德观念、


行为规范和道德


品质的总和,


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


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3


.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 、


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 职


业纪律、


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良 心、


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


构成,


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定本质和规律,


同时又互相


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模式。





(1)


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

< br>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


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p>


职业理想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素质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p>
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体 现了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


要实现这个理想,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献身教育 事业;


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p>




(2)


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 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就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


就是要


求教师把职业责 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


献。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


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3)


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 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


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 ,


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


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 /p>


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4)


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 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


条例、


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 定;



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从一点一滴做起;


虚心接受批评,


勇于自我批评,


善于改正错误。





(5)


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 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

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主要 应做到以下几点:



苦钻研业务,


不断 更新知识;


要懂教育规律;


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 p>
勇于实践,


不断创新。





(6)


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


就是教师在对学生、


学生家长、


同事以及对社会、< /p>


学校、


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 评价能力。





(7)


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 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


为。





(8)


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


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


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

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

< br>教师要更新理念,


转变角色,


提高素质,


为适应形势的需求,


教师观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



)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 促进者,指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


来,

< br>成为促进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的,


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

< br>健康发展的


主要力量。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 代性的角


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 p>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


要 任务,


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


而应 成为学生学习


的激发者、


辅导者、


各种 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


学生





上,从而真 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 /p>


2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 要引导学


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为他们设置不同的路标,


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


前进。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的



道德说教者



、< /p>



道德偶像



等 传统角色中解放出


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优良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 我调适、


自我选择。





(



)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 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


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


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



)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 发者





新 课程倡导民主、


开放、


科学的课程理念,


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


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


教师必须在课

< p>


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 实施中的执行者,


而更应成为课


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第二章



教师权利和义务





考点归纳





1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


.熟悉 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3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 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归纳





一、教师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所享有的权利,


表现为教师可以自主作出一定的行为,


或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


在必要的时


候可请 求国家以强制力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七条对


我国教师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教学权一





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教育教学权,


这是教


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它主要指教师可以依据其所在学校


的培养目标组织课堂教学;


按照课程计划、


课 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


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 ,在教育、教学的形式、


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自主改革、实验和完善。非依法律规 定,任何组织或


个人均不得剥夺在聘教师的这项法定权利。





2


.学术研究权





教师有从事教学研究、

< p>
学术交流、


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中发 表


意见的权利,


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 利。


教师在完成现


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科学 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撰写


学术论文或者著书立说,


依法 成立或参加学术团体、


发表自己的观点、


开展学术


活动等权利。





3


.指导评价权





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 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指导评价权,


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 权利。


教师有权依据学生的身心


发展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特长、


就业、


升学等方面的发展 给予指导;


教师有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和恰如其分 的


评价;


教师有权运用一定的方式、


方 法,


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不得非法干预教师这项权利的行使。





4


.获取报酬权





教师有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


休假,


这是教师的基本物质保障权利,


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的权利和劳动者休


息权利的具体化。


它主要包括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 国家法律



及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


按 时足额地支付工资报酬;


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医


疗、退休等 各种福利待遇和优惠,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等权利。





5


.民主管理权





教师有权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 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


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 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这是教师


参与教育民主管理的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具体适用。

< br>保证教师此项权利的行使,


能够调动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


它主要 包括教师享有对学校及其他教育行政部


门工作的批评权和建议权;


教师有权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


工会等组织形式及其


他适当方 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讨论学校发展与改革等方面的重大问 题;



师有权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民 主与法制意识,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


设;教师有权参 与教育的民主管理。





6


.进修、培训权





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 的权利。这是教师享有的接受继续教育,


不断获得充实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它主要包括教师有权参与进修和接受其他多种


形式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调 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


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



辟多种渠道,


保证教师进修培训权的顺畅行使;


教师有权参加达 到法定学历标准


和达到高一级学历的进修或以拓宽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等。


学校和教育行政


部门应当作出规划,


采取各种方 式,


开辟多种渠道,


为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创造


条件,提供机会,切实保障教师权利的实现。





二、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的规定所承担的必须履


行的责任,


表现为教师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行为。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的义务作出的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遵守宪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 德,为人师表。宪法和法律是国家、社会


组织和公民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教师要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更应当模范地遵


守宪法和法律,


自觉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也是法律要求教师应 尽的基本义务。





2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所以,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必须贯彻国 家


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


遵守教 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制定的教育


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制订的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


履行


聘任合同中约定的教育教学工 作职责,


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


保证教


育教学质量。





3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教师的 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工作,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教师在


教育活动中有义务对 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


民族团


结教 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


的社会活动。


教师应自觉地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


将德育工作落实于 教


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不仅是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师


的职责,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义务。





4

< p>
.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义务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应关心爱护 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促进学生


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法制观念,不


歧视学生 ,更不允许侮辱、体罚学生。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


要给予纪律处分的 学生也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压服。教师违反本法规定,侮辱、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p>
5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





教师有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


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 成长的现象。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


是全


社会的共同责任。


教师应当在学校工作和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活动中 ,


对侵犯


其所负责教育管理的学生的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予以制 止,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也 应当对社会上出现的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现象进行批评


和抵制,这既是全社会 的责任,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6


.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 平的义务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专

< p>
业性较强的工作,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胜任工 作,


跟上时代的发展


步伐,就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道 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三、教师教育行为





教师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外显性的 活动或动作,


是教师教育方法、


措施与手段的总和,

< p>
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外在表现。


它对儿童


认知发展 、


人格发展,


特别是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恰当的教


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


健康起着消极作用,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 。











第三章



学生权利保护





考点归纳





1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 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权利的保 护等实


际问题。





重点提示





一、学生的权利





学生权利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学生作为公民享有的法律赋予公民的权


利;另一个是学生因特 定的学生身份而享有的相关法律赋予的权利。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 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 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


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


在学业成 绩和品行上获得


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


对学校给予


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 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


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p>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权利依

学生就读学校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





奖学金、


贷学金的规定主要适用于高 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


学位证


书的规定主要适用于高等 学校的学生等。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权利





1


.教育法之外的法定权





教育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的各项权利。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


规定的隐私权。


又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 法》


规定的婚姻权。


再如体育、卫生行政部门赋予学生的身心健 康的权利等。





2


.新颁布的法定权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



两免、一补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以


免交杂费。





二、学生的义务





学生的义务是指学生依照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

< p>
法规,


在参加教育活动中


必须履行的义务。依学生 就读学校的类别与其年龄,学生的具体义务各有差别。


我国现代教育基本法,

< p>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四十三条对各级各 类学校


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生的基本义务专门作了规定,包括下列四个方面内容:


(1)


遵守法律、法规;


(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


为习惯;

< p>
(3)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 /p>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


构的管理制度。除《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规定的学生义务,义务教育阶段学



生还要履行下列义 务:


(1)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履行身为学生的义务。


(3)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履


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























第二章



教师职业行为





考点归纳





1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2


.理解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


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 、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3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 岗敬业、关


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重点提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





教育部


2008

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以下方面,对中小学


教师职业行为提出了规 范要求:





一要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 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不传播、

散步损害国家主权、


安全和社会


公共利益的言论;不传播宗 教和宣传封建迷信。




< p>
二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育人为本、做


人民满意教师的理念,勤奋工作,尽职尽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


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


奉献与获得之


间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认 真完成备课、教课、作


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的教学工作,并积极承担教科研任务。做 到未备课、无


教案不上课,不旷课,不随意调课或私自找人代课。





三要关爱幼儿。


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关心爱护全体幼儿,


尊 重幼儿


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幼儿。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坚持在< /p>


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采取适当方式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


促进幼儿全面、


主动、


健康发展。

< p>
对幼儿严慈相济,


做幼儿的良师益友。


保护幼儿安 全,


关心幼儿健康,


维护幼儿权益与尊严。

不偏袒、


歧视、


讽刺、


挖苦、


辱骂、


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杜绝侮辱幼儿 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


施 教。培养幼儿良好品行,激发幼儿创新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严谨公布幼


儿考试成绩 ,


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


幼儿排列名次;


不得按考试成绩给


幼儿安排座位、考场。严禁对幼儿有偿补课和有偿家教,不 私自在校外兼课、兼


职,不组织幼儿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五要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 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有良好


的仪表,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不在 上课前饮酒;不在课堂上吸烟、


使用通讯工具;不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打牌、下棋、上 网聊天或玩游戏;不参



与赌博活动。不得透露各类考试内容或 组织、参与幼儿考试作弊;不得在招生、


评估考核、


职称评审、


科研教研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向幼儿或


家长谋取私利。





六要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


掌握先 进教育教学方法,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和手段,

< br>潜心钻研业务,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及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专


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不


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要把



修身、敬业、爱生



作为自觉行为,通过教育


叙事、师德反思、业务自传、校本研修等方式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道德


水平。不得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二、新《规范》的亮点





教育部正式公布印发新修订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之前在征求意见


稿中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



保护学生安全

< br>”


被正式列入新规范的第三条关爱学


生中。


与旧规范相比,


新规范亮点颇多,


包括明确提出中小 学教师应保护学生安


全、终身学习等。





(1)“


保护学生安全



首次纳入新规





此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 工作的新形势作出的更加科学和有针对


性的修订。


值得一提的是 ,



保护学生安全


< br>被首次写入了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


中。


写入该内容是在 明确



保护学生安全



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精神。


教育部前新


闻发言人王旭明 表示,教育部早在


2004


年就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修


订工作,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由专家、教师及教育部官员组成。此次修订是我国



1997


年以来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的首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


和教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在前期 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


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2)“


终身学习



被单独提出





在新规范中,


终身学习



被单独提出。实际上 ,随着社会形势发展,中小学


的课本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再也不像以前一成不变。同时 ,社会的进步也要求


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p>


如果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终身学


习。














第一章



科学常识





考点归纳





1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重点提示





一、中外科技发展史





(



)


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











1


.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比西方早


50 0


年。





2


.《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标志着古代数学体 系的形成。




3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4


.南朝 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


专著《缀术》成为唐朝 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 /p>


5


.近代前期的李善兰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理论,在《垛积比类》 中,说明


了高阶等差数列的理论。书中的


李善兰恒等式



为当时数学界所瞩目。




6


.华蘅芳的《代数术》,介绍了西方代数学、三角函数、微积分及当时欧


洲刚出现的概率 论。





7


.近代后期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素数论和微分几何学


的研究上作出了显著成绩。





天文学、地理学





8


.夏朝开始有了历法。





9


.商朝 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10


.春秋时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 最早记录


(


公元前


613



)






11


.战 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而且能够测定


一年中的季节;书中 的《石氏星表》测定了


120


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 /p>


的星表。





12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测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





13


.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编制了《大衍历》。





14


.< /p>


元代郭守敬制成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天文仪器


——


简仪,


比欧洲发明同


类仪器早


300


多年;并编制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与


实际时间只差


26


秒。同时,郭守敬还主持了规模空前 的天文测量工作。





15


.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16


.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





17


.春 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提出四诊法。





18


.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 中医学理论的



基础。





19


.东 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



望闻问切

< p>


四诊疗法,成为


中医临床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 为



医圣







20< /p>



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剂,


五禽


戏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21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22


.唐 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

颁布的药典。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养生学的完整体系。





23


.唐 朝时,



药王



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24


.北 朝时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书中


介绍了农、林、牧、 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


生产等宝贵思想。

< p>




25


.元代的《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26


.元 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


替简单工具,用水力 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27



明代 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

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徐光启被誉 为



中国近代科学先








28


.当代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 了籼型杂交水稻。





建筑学





29


.战国时期的鲁班已经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 有许多发明创


造,被后世土木匠奉为祖师。





30


.隋 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31


.唐朝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严 整,建筑宏伟,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


作。





32


.秦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


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工程之一。




33


.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4



近代前期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



张铁路。





35


.< /p>


1937


年茅以升设计建造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近代桥梁建 筑史上


的一座丰碑。





36


.粱思成是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 和教育家,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


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设计。











37


.< /p>


东汉时,


蔡伦改进造纸术,


制成能书写的 纤维纸。


被时人称为



蔡侯纸








38


.目 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


(868


)


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


经》。





39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的活字是胶泥,此后


又出现了木活字 。





40



唐代,


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 。


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是唐初孙思


邈提出的硫黄伏火法。


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


火 药广泛应用。




< br>41



战国时,


人们就利用磁石 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


——


司南,


后又出现了指南车、


指南鱼。


北 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并应用于航


海。

< p>




(



)


近代世界的科学成就





1


.波兰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


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 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



意大利 伽利略于


1632


年发表了


《关于托勒 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


话》



论 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

< br>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



近代科学之父



。并开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标志着


物理学的真正 开端。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


.英国牛顿于

1687


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

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经典力学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


括和总结,


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


实现了物 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而海王


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定 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4


.英国达尔文


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


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 类认识的飞跃。





5



英国瓦特于


1769


年开始改良蒸汽机,


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



型蒸汽机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


人类开始进入蒸 汽时代。


人们开始用煤作燃


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





6

< p>


19


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美国爱迪 生一生创造发明达


1000


多项,被人们称为

< br>“


发明大王



。这些发明创造促 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从此


进入电力时代。





7


.爱因 斯坦于


l905


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原 理,相


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

20


世纪人类思想


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8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量子 力学是研究微观世


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 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量子理论


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 理学的基础。




< br>9


.西门子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


过海底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艺,是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10


.汤姆孙在


1897


年发现物质结构的第一种基本粒子


——


电子。






11


.美 国发明家富尔顿在


1807


年制成蒸汽汽船。

< br>




12

.德国工程师本茨在


1868


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内燃 机汽车。





13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在


1800


年制成伏打电堆,不久又发明伏打电池,


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电流。





14


.德国工程师尼奥托在


1876


年制成第一台 四冲程循环的煤气内燃机,使


汽车和其后飞机的问世成为可能。





15


.德 国机械工程师戴姆勒在


1883


年制成第一台汽油机,


l886


年又制成世


界上第一辆四轮内燃机汽车 。





16


.英国发明家帕森斯在


1884


年制成 第一台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7


.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在


1897


年制造了第一台柴油机。





18


.英国工程师贝塞麦在


1856


年发明转炉炼钢法。





19


.< /p>


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在


1837


年发明了电 报机,


l844



5

< br>月


24


日,


拍发出


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20


.美国发明家贝尔在


1876


年发明电话。





21



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在


1895


年发明无线电报。


l899

< p>


3



28


日,


他成


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 br>




22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在


1866


年制成了 安全炸药。





二、科学常识





(



)


物理学常识





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牛顿提出的物理学 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


被誉为是经典物


理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指的是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个定律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

< br>指的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


成正比,


跟物体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 /p>


F=ma






牛顿第三定律,


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 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在同一条直线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建立的 描述电场与磁场的四个方程。


在麦克斯韦


方程组中,

< p>
电场和磁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


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


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之一。





3


.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


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


分为狭义相对



(


特殊相对论


)


和广义相对沦


(


一般相对论


)


。相 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



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 关。


狭义相对论和相对义相对论的区别是,


前者讨


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


(


惯性参照系


)


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


加速度的 参照系中


(


非惯性系


)


,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


E=mc2


,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


中所释放的能量,


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


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


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4


,分子运动论





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 发来阐述热现象规律的理论。


它的基本内


容是: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


在着相互 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


实际上,构成物质的单元是多 种的,或是原子


(


金属


)


,或是离子


(


盐类


)



或是分子


(


有机物


)


。在热力学中,由于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


以统称分子。





5


.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 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


不论发生何种变化,


无 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从一部分物质传


递给另 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

< p>
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


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 向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



)


化学常识





1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p>


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





在公元前


450

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这个词语。





2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的同一类原子总 称为元素。到


2007


年为止,


总共有


118


种元素被发现,


其中

< p>
94


种存在于地球上。


原子序数大于


82


的元素


(


< p>


Bi


及之后的元素


)< /p>


都是不稳定的,会进行放射衰变。原子序数在


83


以下的某


些元素,如原子序数为


43

< br>和


61


的元素


(


即锝


Tc


和钷


Pm)


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


进行衰变。





3


.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小单元,


它是能 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原有的一切化学


性质的较小微粒。


分子一 般由更小的微粒


——


原子构成。


按照组 成分子的原子个


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 ;


按照电性结构可分为有极分子


和无极分子。

< br>





4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


(

< br>正、负电荷


)


的原子或原子团。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 也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带正电荷的离子称阳离子,


带负电荷的离子称阴离


子。





5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 p>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



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 无机化合物,


或者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


或者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





6


.化学品





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


都属于化学品。




7


.化学键





化学键是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


(


或离子


)


问强烈的相互作用


力的统称。





8


.分子间力





分子问力是不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


主要有氢键、


范德华力、


亲水作用/ 疏


水作用等,


这种作用力比化学键弱,


容易打开或重新组合,


但是是形成分子空间


排列和架构的重要作 用力,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9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 物质的过程,


涉及分子中元素的交换和化


学键的转移、


形成或消失。


化学反应形成的改变既可令很多独立的分子结合,



可将一个较大型的分子拆开成为很多独立的小分子,

< br>甚至是同一分子内有原子移


动,即使原子的数量没有改变,但仍会构成化学反应。





10


.质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


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


其总质量始终保持


不变。或者说,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但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


质,所 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11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

< p>
也不会凭空消失,


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12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是物质的属性,


它不是凭空产生或消失的,


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上.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也可以表述为,


在一个没有净电荷出入其边


界的系统,其中正负电荷电量的代数和保持不 变。





(



)


生物学常识





1


.细胞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的含有细胞核


(< /p>


或拟核


)


的原生质所组成,是生物体的结 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


是生


< br>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真核细胞,反之,无成形细胞核的是原核细胞 。





2



DNA




DNA


,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 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


的材料,有时被称为


“< /p>


遗传微粒







在繁殖过程中,父代将自己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


性状的传播。因此,


DNA


被称为



遗传微粒







3


.基因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


DNA< /p>



RNA


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


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


A


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


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4


.人类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共有

< br>22


对常染色体和


l


对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又分为


X


染色体



Y


染色体。含有约


30


亿个


DNA


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


碱基,组成碱基对的碱基包括


A



T



C


< br>G






5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 变化的总称。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两个方面。

< p>
物质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


过程; 能量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


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


代谢,


是 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并且

< br>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


又叫做分解代谢,


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


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


释放出其中的能量,


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


化过程。





6


.克隆技术






克隆< /p>



本意是无性繁殖,


它不靠性细胞而是生 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


它是利


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 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的后代的过程。克隆羊



多莉



的诞生便是应用了克隆技术。





(



)


地理学常识





1


.太阳系





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 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


统叫太阳系。





在太阳系中,

太阳是中心天体,


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


绕太阳 公


转。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和海王星。





2


.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 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银河系是我们地球和


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


是一个拥有一、


两千亿颗恒星,


除仙女 星系外最大的巨星


系。





3


.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


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


一光


年等于


94650


亿公里,或


632 40


天文单位,或


0



307


秒差距。





4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


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 的一种气候现象,


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


正常情况


下,


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

< br>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



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 种模式每


2



7


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


逆转,


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 转而向东走向美洲,


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


出现所

< p>
谓的



厄尔尼诺现象


”< /p>






(



)


现代新技术< /p>





1


.生物工程产业





生物工程产业是以现代生命技术的 四大组成部分


(


微生物、酶、细胞、基因


)


为基础,逐步形成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基因重


组、


生物芯片及生物计算机等为基本内涵的工程产业。


这个产业将改造和创建若


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质,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 变化。





2


.生物医学产业





在疾病诊断、医疗手术、人工合成 材料新成就的基础上,在


21


世纪人类能


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脏器


(


心、


肺、


肾、


脾等


)


骨骼、


血管、


知觉


(


视、


听、


嗅、味、触


)


的移植和再造技术,从而使新的医疗技术达到能对人体各单位进行


有效替换和重建的高水平,生物医学产业必将成为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3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是传统海洋生物学发展的一门新兴研


究领域。


目前,


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


主要是以 海洋生


物为对象,


综合应用基因工程、


细胞操作技术和细胞培养等技术手段,


进行海洋


生物遗传性改造 ,


或生产对人们有用的海洋生物产品。


随着神经生物学、


海洋生


态学、


海洋工程学、

< br>电子学,


以及遥感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不断向海洋生物技术


领域渗透,并与之相结合,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范围将逐步拓宽。现在,人们正


在研究 的内容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开发、


生产和改造天然海洋产物,


以便用作


药物、食品、新材料;二是定向改良海洋动物、植物遗 传特性,为海水养殖业提


供具有生长快、品质高和抗病害的优良品种;三是培养具有特殊 用途的



超级细



,用来清除海洋环境的污染,或者生产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物质。





4


.纳米技术





就像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 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



物理内涵。当物质到 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


1



100< /p>


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


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 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


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


纳米,而 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5


.软件产业






21< /p>


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业务空前活跃,软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成长将加快步伐;


大量遍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

< br>信息库、



识库将普遍建成并广泛应用。基本软件、应用 软件、智能软件、专家系统等软件


产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将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 位。





6


.智能机械产业






21< /p>


世纪,传统的各种机械工具将广泛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和人工智能机


械产业结合。这个产业提供的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机、智能工具


(

< br>智能汽车、


船舶、火车、飞机、航天器等


)


、智能生产线、智能化工厂等等,不仅在体力上,


同时也在脑力上部分替代人 类的各种劳动,


使人类的智能获得新的解放,


从而人

< p>
类可以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7


.太阳能产业





21


世纪 ,人类将面临能源紧缺的困境。除寄希望于核能源之外,现实的选


择是:发展太阳能技术 ,研制和生产各种太阳能跟踪、捕获、转换和存贮装置,


在地面和太空中更多地搜集和利 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建立起高技术的太阳能产


业。





8


.空间技术





空问技术是探索、


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


又称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目的是利用空间飞行器作为手段来研究发生在空间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现


象。





空间技术自


20


世纪


50


年代崛起以来,


以其辉煌的成就对国际政治、


军事产


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经济、文明作出的贡献举世瞩目。几十年来,空 间技术取


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各类卫星大显神通。我国也成功地研制出了神五、神六、


神七载人飞船,并成功地实现了太空漫步。














第二章



文学常识





考点归纳





1


.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2


.了解 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重点提示





一、文学常识





(



)


上古神话




< /p>


1


.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 现象所幻


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


.上古神话的生要内容有:





(1)


解 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 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


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


.记载 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



)


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贾谊 ,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其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


屈原赋》等赋,开



史论



之先河, 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


.刘安,封淮南王。其主要作品为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


补天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等故事均出于此。





3


.司马 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其主要作品为《史记》,又


名《太史公书》,全书


130


篇,包括


12

< br>本纪、


30


世家、


70


列传、


10


表、


8


书。





4


.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 雀东


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



)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三曹,


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 p>
曹植。


曹操著有


《观沧海》



《蒿里行》



曹丕著有《典论》及 诗歌《燕歌行》等,曹植有《名都篇》、《白马篇》、《洛


神赋》等传世。





2

< br>。



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于、


阮璃、


应场、


刘桢。



竹林七贤


< br>: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


.诸葛 亮,字孔明,号卧龙,封武乡侯。著有《诸葛亮集》,《出师表》


即出于此。

< p>




4


.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


都出于 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


.陶渊 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我国古代杰出的


田园诗人。



《陶渊明集》


传世,


代表作有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归


园田 居》、《饮酒》等。




< p>
(



)


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王勃,字子安,



初唐四杰



之一

< p>
(


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其主


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 有名。他




四杰


中成就最高。





2



贺知章 ,


字季真,


自号四明狂客。


其主要作品 为


《咏柳》



《回乡偶书》

< p>





3


.盂浩然,字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





< p>
。其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


.王维 ,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其主


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 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




中有画





画中有诗







5


.李白 ,字太白,人称



诗仙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主要作品为《梦游


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 夜吴歌》、《望天门山》、《将进酒》、《望


庐山瀑布》等。





6


.杜甫 ,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



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主要


作品为《兵车行》、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



三吏


”(

< br>《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 br>)




三别

”(


《新婚别》、


《垂老别》、


《 无家别》


)


,结为《杜工部集》。





(



)


宋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范仲 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其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


等,结为《范文正公集 》,属豪放派。





2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



唐宋


八大家



之一。其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


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公集》。他的《六一诗


话》是 我国第一部诗话。





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主要作品为《赤壁


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诗文结为


《东坡七集》,词则有《东坡乐府》。





4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 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



唐宋八大




之一,中国


11


世纪的改革家。其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


《元日》、《泊船 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





5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


“< /p>


小李白



。其主要作品为《书愤》、《示


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


9000< /p>


多首传世。





6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 》、《声声



慢》等,结为《漱玉词》。她是古代最重要的女词 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


者。





7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 轼并称



苏辛



,人称



词中之龙



。其主


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 等。宋


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



)


元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关汉卿,号已斋叟。与郑光祖、 白朴、马致远并称



元曲四大家



。我国


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其主要作品为《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单刀会》等。< /p>





2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 /p>



之一。其主要作品为杂剧《汉


宫秋》、 散曲《天净沙



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其为元散曲作者 中成就


最高者之一。





3


.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 ,这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


(21



)



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



)


明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施耐 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


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 体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2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 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其


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3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其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


神魔小说, 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4


.兰陵 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


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 黑暗。





(



)


清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


.洪异,字昉思,号稗畦。其主要 作品为《长生殿》,描写唐明皇与杨贵


妃的爱情故事。





2


.孔尚 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其主要作品为《桃花扇》。





3


.蒲松 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其主要作品为《聊斋志


异》。





4

.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其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





5


.曹雪 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其主要作品《红楼梦》


(


高鹗续后


40



)


为最 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二、外国文学史





(



)


古希腊






1


.荷马





作品/论著:荷马史诗


(

< p>
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






体裁:史诗;





备注


(


地位 /意义


)


: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后世作家探索素材、借鉴艺术技 巧


的源泉。





2


.赫西奥德





作品/论著:《工作与时日》;





体裁:叙事诗;





备注


(< /p>


地位/意义


)


: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 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





3


.伊索





作品/论著:《伊索寓言》;





体裁:寓言;





备注


(


地位 /意义


)


:对法国拉封丹、德国莱辛、俄国克雷洛夫等寓言作家 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





4


.柏拉图





作品/论著:《文艺对话集》;





体裁:对话体;





备注


(< /p>


地位/意义


)


:希腊文学作品中出色的散 文作品,对欧美一些重要的文


艺创作者、理论家产生影响。





5


.亚里士多德





作品/论著:《诗学》;





体裁:美学论著;





备注


(< /p>


地位/意义


)


: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 论著作,为西方文艺理论中现


实主义的发展奠基。





6


.埃斯库罗斯





作品/论著:《俄瑞斯忒斯》三部 曲


(


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


)


、《普罗米


修斯》三部曲;





体裁:戏剧;





备注


(


地位 /意义


)


: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希腊悲剧作 出


创造性贡献,因而埃斯库罗斯被称为



悲剧之父







7


.索福克勒斯





作品/论著:《俄狄浦斯王》;





体裁:戏剧;





备注


(< /p>


地位/意义


)


:索福克勒斯被誉为



戏剧艺术的荷马



,其创作标志着希


腊悲剧进入成熟阶段,《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爹德称为



十全十美的悲剧







8


.欧里庇得斯





作品/论著:《美狄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