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文主要内容
-
观潮课文主要内容
篇一:观潮课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
观。
《观潮》
课文全文描写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
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p>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
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
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
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
观潮台屹立在江
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
堤上早已人
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p>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
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br>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
些,只见白浪翻滚,形
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
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
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
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p>
注:
《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p>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资料袋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
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
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湾外阔内窄,呈喇叭形,
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
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
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观潮
课文重要词语解释:
p>
天下奇观
——
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观
横卧
——
横
躺的意思
笼罩
——
像
笼子丝的罩在上面
屹立
——
像
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若隐若现
——
形容隐隐约约
人山人
海
——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p>
水天相接
——
水和天相连
< br>
山崩地裂
——
指发生强烈地震时的响声,
本课涌来描写潮水的声音,
带有夸
张的意味。
其他词语: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反义词:鸦雀无声)
风平浪静(反义词:风号浪吼、惊涛骇浪)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汹涌澎湃
漫天卷地(近义词:铺天盖地)
风号浪吼
颤动
钱塘江观潮图片:
钱塘江大潮图片
1
钱塘江大潮图片
2
钱塘江的位置(地图)
篇二:四年级小学课文《观潮》教案
(
p>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
辑修改!
)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p>
《观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
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
潮来时、
< br>潮退后的景象,
写出大潮这一壮丽的
“
< br>天下奇观
”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在这
篇课文中,作者运用生动细腻的词
语、生动的比喻紧紧地抓住大潮的声音、景象两个方描
写,逼真的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
动人心魄的气势。
2
、说重点
本单元
的重点训练是要继续培养学生
“
抓住主要内容
< br>”
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
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
,抓住主要内容。抓住大潮的特点
—
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
和形
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
、教学目标
p>
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三点教学目标。
p>
(
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
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
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
2
)学习
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p>
(
3
)
学会生字新
词;
通过语感训练,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
4
p>
、说教具: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录音机、投影片、录像等教学教具,目的是充分
用电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说教法
p>
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
伟壮美的景象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 br>
三、说学法
p>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
“
边听边看,边读边思
”
的方
法来学生,即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
想
,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学生采用听、看、读、思、品的方法
学习
。
四、说学情
我班学生虽没去钱塘江,也没观赏
到千军万马奔腾的潮水,但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
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想像丰富,而
且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
他们的特点,
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
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
,
我们学习了
《观潮》
一文,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结
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
(二)逐段分析课文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p>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我紧接着提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天下奇观)
“
p>
天下奇观
”
四个字说明了什么?从哪里知道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中心
词
“
< br>天下奇观
”
理解钱塘江大潮是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教给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
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p>
在学生经过合作交流,
他们对
“
天下奇观
”
的体会后,
我
随后用充满激情的语气说道:
“
钱
塘江
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
“
天下奇观
”<
/p>
,那一定壮丽、雄奇、令人神往的。遗憾的是老师没
见过,
你们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
”
好,
那我们就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以快速的动作放好
投影片,用语言渲染气氛。
)学生兴趣勃勃地,迫不及待地观看录像。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
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
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
人群,
登上了海塘大堤。
这时潮来了没有?我们看
到了什么?随着录像的播放,我用生动语言向学生介绍,
并提出问题,
让他们思考。自由朗
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依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江面很平静
??
)
3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
p>
1
)同学们,潮来时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现在让我们随着录象细细
观赏一番,不过
要边看边听边想,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此时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看完后小组讨论。
(
p>
2
)
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
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描写的?
(板书:
声音、<
/p>
形状)
潮来时是先听到的?还是先看到的?为什么?声音是怎样变
化的?请用
“”
在课文中划出有
关词句
。
(依照检查学习情况,相应板书:
“
闷雷滚动
——
越来越大
——
山崩地裂
”
)
p>
(
3
)
江潮由远及
近滚滚而来,
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是怎样描写的?学生轻声朗
读课文。并按要求用
“____”
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词句。
学生自由组合检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
报并相应板书:
“
一条白线
——
白色城墙
——
白色战马
”
。
< br>
(
4
)
p>
指导朗读第三、
四自然段。
语气由缓到急,
语调由平静到高昂,
读出潮由远到近,
由小到大的声势来。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读表达出来。
4
、学习第五自然段
p>
大潮奔腾而去,这时的江面又是什么情景呢?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学生
通过学习读、划、议,明白潮过之后江面才恢复平静,江水涨了两丈来高。
(板书:恢复平
静)
5
、总结全文
p>
刚才我们一起去观看了钱塘江涨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真不愧为天下
奇观。
6
、布置作业(略)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
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
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p>
本篇板书我按照观察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
潮来后设
计的。
附板书设计:
22
、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