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框架
-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框架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1.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教育、科技优先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
1.
2.
3.
4.
5.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核心)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
着眼于终身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学生观
“
以
人为本
”
的学生观
1.
学生具有独立意义,以学生为主体
a.
调动主观能动性
b.
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之上
c.
学会对自己负责
2.
学生是发展的人:多用形成性评价
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
自我意识的提升,常表现为叛逆。
故需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主动发展的意识、
教育公正
1.
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过程中的机会
2.
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
身心发展水平
第三节
教师观
教师的责任
•
•
•
•
p>
根本职责: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递人类文化
塑造青年品格
把学生的潜能转化为现实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
2.
3.
4.
5.
复杂性
:目的是促进全面发展、
任务多样、对象有差异
创造性
:因材
施教、不断更新方法、应变机智
主体性
:教师自己就是一个榜样;
示范性
:为人师表
劳动时间的
延续性
;劳动空
间的
广延性
: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影响
教育影响有
滞后性
;教育成果的
间接性
6.
个体性
与
群体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1.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指导学习方法、关注人格健康成长
2.
课堂的忠实执行者
课程的建设开发者
3.
教书匠
教学研究者与反思实践者
4.
学校的教师
社区型教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行为要求
•
•
•
•
对学生:尊重、赞赏
对教学:帮助、引导
对自我:反思
对同事: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
2.
3.
4.
5.
终身学习
勤于反思
研究教学
交往合作
创新实践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
关注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学生
教师专业素养
1.
职业道德
2.
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实验性知识、文化知识
3.
职业心理,包括爱心、情绪调适能力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
概述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2.
3.
4.
5.
方向性
:坚持社会主义
公共性
:教育与宗教分离,使用通用语言文字
p>
保障性
: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渠
道筹措为辅
平等性
终身教育
教育法律关系
•
主体: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
客体:联系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
或义务的中介,如财物、教育行为、智力成果
•
当权利与职责相联系时,法律关系
的主体就不可以随意放弃该权利
教育法律责任
1.
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2.
民事责任
3.
刑事责任
教育法律救济
1.
行政渠道
a.
行政申诉。教师提起的,应在
30
日内处理
b.
行政复议
2.
司法渠道
3.
仲裁渠道
4.
调节渠道
第二节
教育法
1995
年施行,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
教育基本制度
•
•
•
•
•
学校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制度
继续教育制度
教育考试制度
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
办学条件
1.
2.
3.
4.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有合格的教师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场所与设施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员工制度
1.
管理人员:教育职员制度
2.
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教育资金
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
第三节
义务教育法
最新
2006
年施行
•
•
•
•
•
•
•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br>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教育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适龄儿童
免试就近入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置实施
特殊教育
的学校或班
级
为促进
均衡发展
< br>,不分重点与非重点校,也不分重点与非重点班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
不得开除
实行
校长负责制
第三节
教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