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推荐)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总结
-
综合素质题型(总分
150
< br>)
一、
选择题:
(
29*2=58
)
p>
二、
材料分析
题:
(
14*3=42
)
1
)
2
)
3
)
职业理
念的角度(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评价老师的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价老师的行为
阅读理解:一般包括两问,一是某字词句的含义,二是结合全文理解某句话的
含义或文
章整体主旨。
三、
写作(
50
分)
:一般不少于
1000
字。
考点一:中小学教师劳动的特征
1
、复杂性:
考察方式: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
、创造性:
考察方式:
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上不断更新
教育机智
3
、主体性和
(
示范性
)
——
每时每刻都在体现
考察方式: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
、延续性和广延性:
考察方式:
时间:延续性
——
夜深了,老师还在批改作业
空间:广延性
——
课堂、办公室、家访
5
、长期性和间接性
考察方式:
长期:
< br>滞后性、
迟效性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
启蒙老师
间接:不直接创造财富
6
、个体性和社会性:
考察方式:
劳动方式:个体性
——“
我的课堂我做主
”
劳动成果:群体性
——
众多老师
的共同影响
考点二:教师观
角色转变:
1
、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
考察方式:·
教学方面: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育人方面:道德培养、情绪情感
2
、建设者与开发者:
考察方式:
建设者:从有到优
——
改变现有课程
开发者:从无到有
——
开发新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
、反思的研究者:
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
4
、社区型开放教师:
学习型社会,走向社会
(2)
答题步骤:
< br>第一步:
先读题干
(
回答什么<
/p>
——
分析、
评述、
建议
;
有几问
;
运用什么知识
——
职业理念、职业道德
)
第二步:
分析材料
(
关键信息
——
时间,
地
点,
人物,
事件
;
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
第三步:组织答案
总:总体评价
分:原理
+
分析材料
总:怎么做
(3)
答题技巧
第一,分析材料过程中,将原理写在旁边,与材料
逐一匹配。
第二,组织答案过程中,紧密联系材料
——
你的每
一句分析都源于材料本身。
< br>第三,
先写好答题提纲,
确认理论与材料严格匹配,
p>
再落笔作答
第四,分条列点,标志词明显,字迹工整。
< br>第五,将最有把握的内容写在最前面。更多教师资
格综合素质备考资料,请查看<
/p>
材料分析题第一个:(道德理念: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
以人为本
”
的学生观
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
生观的核心是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p>
”
。
“
以人为本
”
的学生观,我们可以总结为
“
两独一发
”
。
p>
“
以人为本
”<
/p>
的学生观包括: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
/p>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p>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
是有培养前途的,
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
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因而对教
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
将学
生完全否定,
要看到学
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
行发展。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
/p>
作为发展的人,
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学生
是不是能
生活的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的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
;
是不
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
所在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
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
作为完整的人而
存在的学生,
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
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p>
要把学生作为
完整的人来对待,
就必须反
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
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丰富学
生的
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
/p>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别差异,
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
追求安
全趋同,
整齐划一的弊病,
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p>
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
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
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
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
的个体独立性,
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
要客观的看待
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成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3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
学校和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
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分为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是教师
行为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激起
学习动机,
教会学习的方法,
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道德人格品质发展等方面。也就是在材料题中教师两方面的做法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p>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
求老师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
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
即要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
< br>应该灵
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
、
校本课程的建设。
这一点在材料中的关键在
< br>于教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主动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总结经验,
并形
成规律性的认识。
这一点在材料当中的体现
关键是教师怎么处理
实际教学问题的。
(4)
从学校与社
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
应走出学校,走出课堂,为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2.
教师行为转变
(
这一方面在材料
中比较容易对应
)
(1)
在对待师生
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
/p>
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p>
采取容错
教育、赏识教育。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
/p>
教师的本质就在于引导,即不直接把要教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自己得
出。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