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小学导学案设计
审核人:
()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章(组)
四
主备人
教学内容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望庐
山瀑
教材分析
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
我国的诗词源远流长,
但由于古今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历史
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上
的距离,诗歌创作时的社会时代
背景,
诗派诗风的多样性,
等等,
都造成了学生与古诗词的
距离,
或是理解上的困难,或是情绪上的排斥。
具体来看,一部分学生
对于诗歌这一
体裁比较喜欢,
也具备一定的感受力,
但很多学生古
诗
词积累甚少,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
古诗词鉴赏并未
入门。
(一)
、
大胆初读,
走近诗境。
(二)
、
点拨诵读,
感悟诗境。<
/p>
(三)拓展思维空间,张扬学生个性。
联感受、理解、领悟与扩
展,始终把学生的吟诵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
和创
造能力放在首位;
示范引导,<
/p>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
互
动合作,开放发散,
拓展创新,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和
谐发展。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式、方
法
教学准备
课时数
教学难点:
< br>理解诗句含义,
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
初步理解诗的意<
/p>
境和蕴含的哲理。
以读促悟
教师:课件
学生
:
字词卡
2
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
p>
、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
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
、出示诗中带斜线的作用?登
/
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2
、
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
要想学
一首古诗,要先
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1
、检查生字。
2
、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
察教师运笔,重点区
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
指导记忆:
< br>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
“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
字。
四、品读诗句
1
、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
么呀
?(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
、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
白日指什么?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
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
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
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
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
“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
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了什么
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
3
、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
述了怎样的情景?
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指名,评,读出气势。<
/p>
4
、
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
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
话连
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
齐读。
p>
5
、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
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
想什么?
6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