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建议
-
小学语文备课建议
为了增强语文学科备课的实
效性,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避免
课
堂出现
“虚”、“闹”、“杂”、“碎”、“偏”等问题,现
提
出如下备课建议:
语文课程目标是
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有
明确的要求。<
/p>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分四个阶段。
就每个学段的要求而言,
《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提出了涉及读书、理
p>
解、积累、拓展四个方面能力的要求,而且针对每一项能力分列了若
干非常具体的条文。还应该注意的是:同一内容的要求,虽然分散在
不同的学段,
其表述形式和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可一旦将各年段的要
求联系起来,
那便是一个纵横联系、
有主有次、
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
就拿理解能力的要求来说,每个学段的要求,可
以分成三个方面:第
一是对词句的理解;
第二是对篇章的理解;
第三是对不同体裁文章的
理解。而对这三项中每一项,
《语文课程标准》又分别在不同学段提
出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断变
化、拓展、提升的要求。比如对词
句的理解,
低年级的要求是<
/p>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
的意思”;中年级的要求
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
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p>
能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
累,理解生词的
意义。”而高年级的要求则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
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p>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
和自己
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由
此可见,
< br>《语文课程标准》对理解的要求是一个分层次、分项目、纵
横联系紧密,逐渐提升
的目标和要求体系。
我们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
其中的要义,
只有领会
了其中的要义,
准确把握了课程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定
位才准确。
只有领会了课程目标,
才知道我们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方向,
p>
才能明确每一节课的目的任务。
树立并强化目标意识对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至关重要,
漠视或偏离目标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较大的
负面
影响。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确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
目前,教师备课中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及表述均存在问题。
<
/p>
1.
在教学之前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部分教师认为讲完规定的
教材内容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2.
不能清楚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
于笼统,对于学生
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
最终达到怎样的目标水
平,
没有具体明确的表
述,因此不具有可测性。
3.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的
整合,但一部
分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却将知识与能力目标、
过
程与方法目标、
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项表述,这种表述割裂
了“三维目标”这个整
体。
4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很少考虑学生状况。不因学生已有的知
识储备、
实践体验、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规律不同,其教学
目标有所不同,而是千篇一律
。
良好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标准:
第一
,
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
果
(
包括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和情感或态度)
。
教学目标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
/p>
应陈述通过教学学生会做什么或会
说什么。
第二,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
具体,
< br>可以观察和测量,
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
用一些行为动词将会
做什么和会说什么具体化,目标陈述就可具体化。第三,教
学目标的
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映记忆、
理解与运用(包括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在态度领域的目
标应尽
可能反映接受、反应和评价三个层次。
怎样表述教学目标,<
/p>
使教学目标明确、
具体、
可测、
可评?
1
.
采
用显性行为动词,用以表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p>
如说出、写出、认出、记住、说明、解释、区分、辨别、朗读、背诵、
概括、修改、独立阅读、写话、作文等等。
2
.对于不好用外显性行
为动词表述的目标,
可以用
内隐性行为动词加上有关说明或实例来表
述。如“开始体会到拼音识字的乐趣,乐于拼读
。”“乐于拼读”就
是“开始体会到”的有关说明。
3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
结果的限制
或范围等。如“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
不同用法”,
< br>“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就是影响学习结果“体会句号
和逗号的不同用法”的特定
课堂情境。
4
.表现程度。指学生对
目标
所达到的最低表现程度,
也就是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
果所达到
的程度。如“正确朗读课文”,“正确”就是“朗读课文”的表现程
度。
【示例】
《离开妈妈的小黄鹂》教学
目标:
1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对
照
生字表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
并在游戏活
动
中巩固生字,
积累词语。
2
.
运用想象、
编口诀等记字方法,
记住
“她”
“老”
“送”<
/p>
的字形结构,
并在识记过程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
.
观
察字帖,
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地书写三个汉字,
初步体会汉字的形体
美。
4
.在随文识字过程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体会小黄鹂懂得关心他人,是只可爱的小鸟。
《鲁本的秘密》教学目标:
1
.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
着问题一边读书一边画出表
现鲁本在搜集麻袋过程中付出艰辛的词
语和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词析句,并根据课
文内容展开想象,
用语言描述具体场景,体会到鲁本完成愿望的过程是艰辛的。
2
.抓
住重点段落中的重点语句,
体会鲁本在付出艰辛的同时是快乐与幸福
的,并领悟文中插叙的作用。
3
.再现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
享鲁本
愿望实现时荡漾在母子之间的爱的幸福。
三、加强文本的解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 br>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
深入的文本
解读不
仅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全面培养学
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
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反映出教师在解读文本或指导学
生解读文
本时,还有诸多的问题。有的不从文本出发,有的不知从何入手,有
的过于概念化,有的把文本肢解,有的生硬地挂靠政治,有的不区分
文体之
异,
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
我们认为,
文本解读的随意与乏术,
使语文课堂即便采用了正宗的语文教学
手段,
也有隔靴搔痒之叹。
有
了深入的
文本解读才有精彩的语文课堂。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
(一)走进课标,准确定位。
语文教
师首先要明确,
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是课标下的解读。
语
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
是文本解读的指南。
文本解读的
根本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
与价值观”,所以解读文本应从这三个维度入手,在备课过程中应认
真思考文本包含了哪些知识点,
有哪些能力训练,
何
处可以让学生经
历思维,体验喜怒哀乐等情感过程。何处可以潜移默化的习得学法,
p>
习得写作方法,
文本给予我们何种人生指向等等。
< br>要将课程标准的要
求在文本中找到落脚点。
解读文本,首先是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之用意。教师只有把握
教材的编写
意图,
了解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才能进行准确的文本解读,
p>
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
进行阅读教学。第二是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思想。
“与作
者对
话”
,
是教师品味、
探究文本的过程,
是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内,
使
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
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
真正
走
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
< br>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
质性的重点内容,
才能给文本的
价值取向准确定位。
教师只有自己首
先走进了文本,领悟了文本
,教学时才能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
“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
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
方法。否则,任何的生搬
硬套,不论动机如何良好,
只能导致两
种结果,牺牲学生和败坏这种
理论的声誉。”第三是与学生对话,感受学生的感受。文本
解读的最
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
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我们既不能把
学生的读书收获全
部当作是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全然不顾文本的
价值取向;
又不能一意
孤行,
理所当然
地把教师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解
读文本,有
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
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
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找
准阅读切入点。深入文本,找准
阅读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意义;精心设计问题
,由问题统
领全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1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使课堂教学少走弯路。
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从什么地方开始
对话,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选好切
p>
入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激发学生读、疑、析、议的
关键。切入点找准了,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
点。
选取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p>
一是从题眼切入。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
条理、内容。教师
在教学时,
就可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
开启学生阅读兴趣之门。
如
《母
爱》
《比金钱更重要》
等。
二是从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人物表现切入。
一篇写人的记叙文里,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例
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
质。
教学时从主人公精神品质或人物表现切
入,
层层深入地对课文进
行剖析,
深入
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去探究、
去发现
。如《勇敢的少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三是从中
心句切入。中心句对文章起
总括全段,提纲挈领;总结归纳,深化内
容;
“引子”的作用。
把握住各段的中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
容。
因此找准了中
心句这个突破口,
在把握重点上就更准确了。
如
《神
奇的鸟岛》、《海底世界》等。四是从文章的线索切入。线索主要是
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
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p>
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
抓住了文章的线索,
就能加深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
教学
就不会
走弯路。
五是从疑难点切入。
在
静心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有所质疑,
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难点入手,会更加快捷地找
到矛盾的突破口,
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民主与互动。
六是从
兴趣点切入。
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趁兴而学,
往往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摆脱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利掣肘,形成自
学、自
主、自能学习的最佳状态。
选
择阅读教学切入点必须注意:一是切入点要小,视野要大。切
入点越小,学生的思考指向
越明确,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
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
p>
二是要透辟深刻,
切点中
肯。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
这个切入点
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
有一定的深度,
同时还要充分
考虑学生的理解
最近点。
否则就会切而不入,
< br>事倍功半,
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
弄巧成拙。
p>
2
、精心设计问题。
著名教育家钱梦龙说过:
“我在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
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
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
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其实,对文本的解
读,在
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这些问题的产生
与设计,
< br>呈现与表达,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教师的问来表现。
在阅读教学中,
精心设计几个好的问题,
常常是我们备课中
最费心思
的重点工作,它无疑又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所在。
<
/p>
目前,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存在一些弊端。
主要表现是设计的
问题零碎,
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一堂课提出十几个,
甚至几十个问题,
形成了“
满堂问”的局面。这些问题有的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如“今
天学第几课
< br>?
”“这课的题目叫什么
?
”“
你们喜不喜欢上语文课
?
”
等等;有的
是可以乱猜答案,根本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如“……对不
对
?<
/p>
”“……好不好
?
”“……是不是这样<
/p>
?
”等等;有的是被分解得
极细的支离破
碎的问题,
答案就明显地摆在文本中,
学生只要答一个
字或一个词就可以了,
这类问题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
p>
力,既缺乏科学性,更缺乏艺术性。
因此
,要减少问题的量,提高问题的质,问题的设计就要有一定
容量,
每个问题要能包容课文相当一部分内容,
可使大问题联系小问
题,可使上一问与下一问形成连环。目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面对
要解决的主问题,<
/p>
一些教师常常低估学生群体智慧的力量,
当学生思
维卡壳不能深入的时候,
教师由于缺乏引导阅读和启发思维的有效手
段,问题的难度一降再降,学生几乎无“坡”可爬,无疑可答。教师
最初设
计的问题已不知去向了。
一般说来,
我们判定一堂课的问题设计是否恰当有三个标准:
1
、
能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能否促进学
生的思维活动。
3
、
能否加强学生的双
基训练。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
考虑学情,
在
学段目标引领下设计好阅读思考的问题,
既要有一定的
思维含量
,
又不要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
另外,
问题的表述指向要明,
语句要浅显明了,简练准确。
通过
“主问题”
的设计,
要减少课堂上
“连问”
、
“追问”<
/p>
和
“碎
问”
过多
的现象,
用
“牵一发动全身”
的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
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
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
同学和老师进
行对话,使
学生读得充分、想得充分、悟得充分,师生进行交流、评
价,
进
而使得语文课堂上人人有话说成为可能,
努力打破语文课堂
“代
阅读”
“零阅读”的尴尬局面。主问题设计的好,学生的学习目
标就
明确了,学习内容就清晰了,学习环节就简单了。
主问题的设计一般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
、
据课题设计问题。
这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质疑导读方法。
即抓
住课题中的有关词语质
疑设问来导读。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思考五壮士“壮”
在
哪儿?这一问题可较直接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2
、抓重
点字、词、句设计问题。注意课文中用得比较特别的字,
如“春风又
绿江南岸”
的
“绿”
;
体现人物、
景物特点,
事件性质等的词,
如
《养
花》中的
“乐趣”;课文中的中心句、修辞句、过渡句,含义深刻的
句子,如《白杨》中的设问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
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3
、从重复或矛盾处设计问题。
课文语言所以要重复
,所以会前后矛盾,必有作者表情达意的蕴意,
抓住这些来质疑,能较深入地体会到文章
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卖
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冻死饿死在街头,为什么却“两腮
通红,
嘴角带着微笑”?
4
、从细节或
空白处设计问题。
“细节”和“空白”
都是文学作品浓淡相宜、
疏密有致的艺术表现方法,
从此处寻问往往
耐人寻味。如《少年闰土》中,
“我”
“日日盼望”和“飞
跑地去看”
的细节与鲁迅和闰土相处时,
他们每天分别做些什么
等的空白,
都值
得去问一问,想一想。
5
、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发问。再如《少年闰土》
为什么倒叙开头
?为什么详写与闰土见面的原因?这类问题最能窥
视到作者构思的匠心和表达的深意。<
/p>
(三)走进细节,突出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文字,进行文本的拓展和训练,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
文素养。
一篇课文,要教学的知识点很多,作为教师,要
进行正确、合理
的文本解读,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去发现文本的精华、细节,这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