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年级语文课本重难点知识汇总
-
小学各年级语文课本重难点知识汇总
一、拼音
一年级上册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
e er an en in un
ü
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一年级下册
字母表:A
a
B
b
C
< br>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p>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 br>P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p>
v
W
w
X
x
Y
y
Z
z
二、古诗
一年级上册
1
、
咏鹅
(唐
/
骆宾王)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
、
画鸡
(明
/
唐寅)
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
、
静夜思
(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悯农(一)
(唐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
1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
村居
(清/高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
、
所见
(清
/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4
、
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1
、
赠刘景
文
(北宋
/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意: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只有那开败了菊
p>
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 br>那就是橙子金
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
、
p>
山行
(唐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意: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
,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
于二月花”的感叹。
3
、
回乡偶
书
(唐
/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4
、<
/p>
赠汪伦
(唐
/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1
、
草
(唐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意:原
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
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
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
宿新市徐公
店
(南宋
/
杨万里)
< br>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大意:
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
p>
经落了,
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
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
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p>
2
、
望庐山
瀑布
(唐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
4
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
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
前。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
,
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
天外落了下来。
< br>
3
、
绝句<
/p>
(唐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大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
一行白鹭在
p>
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
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5
、敕勒歌
(
北朝乐府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年级上册
1
、小儿垂钓
(唐
/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苺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5
萧萧梧叶送
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p>
,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4
、望天门山
< br>(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两句大意: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p>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
/p>
两山。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
起
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5<
/p>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两句大意: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
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
无,非常奇妙。
6
6<
/p>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遂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大意:浩
月当空,照耀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上,山泉清冽,淙
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 br>
7
、绝句
< br>(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大意:微
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
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
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
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8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
、庚申正月游齐安
(北宋
/
王安石)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三年级下册
1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
装饰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
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
这把剪
刀裁出来的啊!
2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大意: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
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
p>
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
一时之间
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
映入眼帘。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
p>
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8
3
、游
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大意是:
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
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
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
像春天的阳光
,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
报答得尽?
4
、乞巧
(
唐
/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5
、嫦娥
(唐
/
李商隐)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意: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
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
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6
、古诗名句:
9
①
万壑
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唯)
(描
绘的是古木参天、杜鹃声声的森林景色)
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
唯)
(描绘
的是夏日时节、白鹭黄鹂在水田、林木之间飞翔、歌
唱的情景)
③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雨过山村》唐/王建)
(描绘的是雨中山村的景象,村路环
曲、板桥横斜,小溪沿岸,
则是翠绿的竹子,
偶尔还从附近的茅
舍里传来几声鸡叫,
打破了
小山村的沉静)
④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br>(
《曲江二首》唐/杜甫)
(描绘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
蜻蜓在水面翻飞的夏日美景)
⑤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
两声。
(
《破阵子》北宋/晏殊)
(描
绘的是池塘美景,
斑斑点点的苍苔分散在池边,
树木枝间的
p>
黄鹂在欢快地鸣叫。
)
7
、
写月亮
的诗句: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古朗月行》唐
/
李白)
②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扬州瘦西湖月
观亭清代郑板桥亲
书联)
③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
(
《月夜忆舍弟》唐
/
杜甫)
④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
(
《送杨秀才游蜀》唐
/
张祜)
10
8
、
写
友谊的名句: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br>(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
/
王勃
)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p>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③久旱逢甘
雨,他乡遇故知。
(
《四喜诗》北宋/汪洙)
< br>
④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无名氏)
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物轻人意重
,
千里送鹅毛。
)
(
《临
江仙》北宋/邢俊臣)
[
补充
]
: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
(
春秋
)
孟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
战国
)
庄子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
态。一贵一贱,交
情乃见。
——《汉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
唐
)
张九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唐
)
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
恩》
四年级上册
1
、题西林壁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2
、
游山西村
(南宋
/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意:
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
丰收年景款待客
p>
人,菜肴尽够丰盛。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
出现
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意: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
由黄鹤楼出
p>
发,
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我伫立江边,
p>
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
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
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4
、
送元二使安西
(唐
/
王维)
谓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意: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
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
加翠色欲滴。朋友,请再喝尽这杯
醇香的美酒吧,
等你西行出了
阳关之后,
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
厚的老友了。
12
4
、
过故人
庄
(唐
/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大意:老
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
的村庄,
四周
绿树环抱,
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子,
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
快到重阳佳
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四年级下册
1
、
独坐敬亭山
(唐
/
李白)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大意:天
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
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
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
厌弃诗人,远离而去,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
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p>
2
、
望洞庭
(唐<
/p>
/
刘禹锡)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3
大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
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
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
青的田螺。
3
、
p>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大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
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
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
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
事又要插
秧了。
< br>4
、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
大)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大意:
白天锄地,
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
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
织之事,
也模仿大人的
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p>
5
、
名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使至
塞上》唐/王
维)
(意思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
远的河滩
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
)
14
②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
《将至桐城》清/王士祯)<
/p>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
《登快阁》
北宋/黄庭坚)
(意思是: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
更显清澈
,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
)
④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
虚)
(意思是: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
上,明
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
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⑦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p>
(
《鸟鸣涧》唐/王维)
⑧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惠崇春江晓景》
北宋/
苏轼)
< br>
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约客》南宋/赵师秀)
⑩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
《社曰》唐/王驾)
⑾
独出门望前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村夜》唐/白居易)<
/p>
五年级上册
1
、望天门山
(唐/李白)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中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