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中期总结
-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研究
>
成果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
动手实践能力和热爱校园,增强主人翁的意识。通过认识、
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
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
和丰富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
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发展对自然
的
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进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积累课程实施经验,
“突出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
习领域,紧紧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
“认识与完善自
我”三个维度,将包括校情、学情、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团队活动、社
区服务
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
互补的加以整合,
共同构成内容丰富、
形
式多样的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对于当前我校的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
.
科学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科学兴趣、道德品质形成的最佳年龄段,可塑性
强,也是孩子与生
俱来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盛、最突出的时期。综合实践活动校
本课程所研究的内容新颖,
与学生的生活亲密接触,
有着较强的动手实践性,
有
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思维品质习惯的形成。
通过学校教育渗透科技意
识、
环境意识,
< br>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视自主探究和主
动实践,
并在积极指导下能使城郊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人格
和社会责任感等得到良好
的训练和培养,最大限度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育人
价值。
二、课题研究内容
我校自
2008
年建校以来就有目的地开发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p>
型校本课程。
我们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研究时,
p>
把
“关心自我,
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作为研究选题方向,以不同年级学生为对象,
通过校本
化课程的开发引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科学素养研究,
通过对地方
< br>人文、
地理资源的深度挖掘研究不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 br>以此进行综合实
践活动的项目确定的研究、
实践活动与学
科课程的关系研究。
重点构建了
“行为
习惯训练”、“乡土文化研学体验活动”、“主题式、节日体验式活动”这三大
综合实践
活动校本化内容体系。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式”校本化综
合实践课教学模式
。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
一
)
提高教
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
、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相关资料,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
2
、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
、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
中的问题,集体
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经常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
5
、课题组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
验,积极撰写教
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
及时地
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
做到有继承、
有突破、有创新。<
/p>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
形成我校研究
特色。
1
、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
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
< br>、研究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
够充分认
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搜集、整理、
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
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
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目标的达成,取得的成果
(一)“行为习惯训练”成就《成长的足迹》校本课程
(
1
)“行为习惯训练”的构建基础
我校始终快乐学习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学
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学生思
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近十年来,坚持在小学阶段以“晨
间活动”的形式,对
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
在管理上,
学校以以争创
“文明班级”
为载体,在班级之间、学生之中开展纪律、活动、卫生三项竞赛活动,并不断完
善“文明
班级”的考核内容,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
(
p>
2
)实践性《成长的足迹》校本课程
p>
近几年来,
我校以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主,
以学生
“问题行为”
为切入口,
以起
点低、贴近学生校内外生活为“内容”取向,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
学生开展良好
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出题
制订了学生在校内外的道德文明评价细则,
通过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对学生的各
项指标进行评价,
学生开展的活动都有明确的评价规则。
学校在此基础上编制了
《成长的足迹》
校本课程。<
/p>
此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参与实践活
动的积极性,
得了老师你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乡土文化体验研学活动”
综
合实践活动的资源非常丰富,开发者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提高
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校利用自身的优势、
结合本地独特的乡土资源优势,
开展了
杨家埠文化行动研究,
和研学旅行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锻
炼了学生动手参与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水平。
1.
杨家埠文化行动研究
该活动的基础保障。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分工合作网络体系,
开辟了校
外活动实践基地,成立
“杨家埠文化”教育教学团队,对校本课程《杨家埠文
化》
< br>进行研发,
同时将杨家埠的民间工艺融入到校园文化,
进
行文化内涵的渗透。
组织实
施。学校课题组主要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以
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进行课堂体验与主题活动拓展。具体措施:制定《杨家埠文
化课程标准》,编写《杨家埠
文化教师教学用书》;《杨家埠文化》课程实施:
“听、赏、做、悟”学教材;“名家”
进课堂;“选修、必修”齐头并进;加强
学科渗透;综合活动拓展:
“专题班队会”、
“开放周”
“
主题活动月”、
“科
技文化艺术节”
、
“五个一”
。
二是以实践活动基地为<
/p>
“杨家埠工艺传承教育”
的平台,开展
社会实践活动:现场看一看、动手做一做、亲手放一放、动笔写一
写、假日传一传。三是
以家庭实践为“杨家埠工艺传承教育”的有效补充,形成
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组织亲
子沙龙活动、家庭手工美化专题。
p>
该实践活动的实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寒亭区民间工艺的特色魅力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
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的情感,
p>
达成了传承民间手工精华,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2.
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
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
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
在与平常不
同的生活中拓展
视野、
丰富知识,
加深
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
道德的
体验,
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p>
研学丰富了
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小学每年
的
4
月份都会组织学生到浞河进行研学旅行,
< br>学校
制定活动的具体方案,
班级根据方案要求合理划分活
动小组,
写出调查报告。
此
项活动拉近
了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
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
实
践活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学校根据学生历年的研学旅行开
展情况,
开发了研学
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行动指南,作为校本课程
供学生学习。
(三)“主题式、节日体验式活动”
(
1
)主题式体验活动
我校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少先队主题式系列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
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 br>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