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巡山小妖精
965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16: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中国的孩子)



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



一、单元知识体系:



学生已学完整数 、小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会较多的数量关系式,学会


用字母表示数。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丰富学生解 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


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


学科的重要基础。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 ,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1< /p>


、例


2


: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 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


方程。




3~



7


: 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整理与练习:


理清知识脉络,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 p>
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


题的意识与能力。(合计建议8课时)



二、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 性质解方程。



三、单元教学难点:


等 式性质的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材编排特点与建议:



1


、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


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


本 单元教材首


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


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


两臂不平


衡,


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 ,



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中要注意的是:教材使用了“质量” 这个词。质量与重量


是不同的。


质量是指含有多少物质,


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重量是由于物体受到重


力 作用产生的,是可以变的,比如在地球上与月球上同一质量的重量也不相同。


天平与其它 称不同,


我们说秤计量物体有多重,


天平都说的是计量物体的质 量是


多少。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含有未知数”



“等式”

< p>
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


“含有未知数”


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


在第


1

< br>页的两道例题里,


学生陆续写出了


等式,


也写出了不等式;


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


也写出了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




x+50=150



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 他们理解


x+50=150



2x=2 00


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可以让学生对另


外两道题写出的


50+50=100



x+50



100



x+50



200


不 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



自己的解释,


学生对方程的理解会更深刻。


教材接着安排讨论


“等式和方程有 什


么关系”,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

< p>


“练一练”


的第1题,


让学生判断的同时,


明确这道题里有以


x


为未知数的


等式,


也有以


y


为未知数的等式,


使学生对“未知数”有正确的理解,

< br>防止把未


知数局限为


x


,把方程 狭隘地理解为“含有


x


的等式”。


< /p>



2


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第


3


题都是看图列方程,


编排这些题的目


的是体会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方法,


从而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概 念,


并为以


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 p>
注意的是在几个部分数相同时,


它们相


加用乘法比 较简便。如2


x


=500


, x+ x


=500


,


如果遇到多个相同加数时,


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如在关系式:买


4


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要


16.8


元,列出

的方程是


4x=16.8


。如果少数学生列出的方程


16.8÷x=4


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


倡;


绝不能列出


16.8÷4=x


这样的方 程。


因为后者仍然是过去列算式的思路,


利于学生体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对以后的教学也是有弊无利的。



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


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 方程。


这样


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 一致。


《标准》从学生的长


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 /p>


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


程。因此,本单元安 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



第一段是等式的


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结果仍然是等式;

< br>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


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


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


< p>
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仍然用天平的直观情境来教学等式的性质。


教 材设计了四组天平图,



组左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前的等式,< /p>


右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后的等式,


从左边的


等式到右边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质。教材精心设计每组天平上物体的质量,


第一组 图写出的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


在左边的天平表示


20=20< /p>


以后,


右边天平


的两边各加


1



10


克的砝码,看图填 写


20+


()○20+()。学生在两个括号里


都写“10”,在圆圈里写“=”,联系天平两边各加


10

克都变成


30


克,而天平


仍然平衡 的现象,


体会填写的等式是合理的。


这样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两 边都加


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第二组图写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

< p>
x=50



x+20=50+20


的变化和比较中,对等式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数有进一步的感受。第


三组图写出的 等式两边都用字母


a


表示砝码的质量,圈出

a


克砝码并画上箭头,


表示去掉它的意思。


联系已有经验,


这里的


a


代表 许多个数,


这组天平图与等式



概括了 众多等式两边减去相同数的情况。


第四组图在方程


x+20=7 0


的两边都减去


20


,不但又一次表示 了等式性质,而且与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


这道例题的


8


个等式中,



7


个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写“=”组成等式,


这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等式有没有变化。


右边的四个等式分别让学生在括号里填


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的数,有利于发现等式的性质。


< p>


5


教学等式的另一个性质。教学时有两点应注意 :



一是让学生正确理解


图意。


上面一组天平图的左边原来是一个质量为


x


克 的物体,


又添上一个质量相


同的物体;右边原来是一个


20


克的砝码,又添上一个同样的砝码。这表示天平

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乘


2



下面 一组天平图左边原来是


3


个质量都为


x


克的物


体,现在只剩下


1


个这样的物体;右边原来是


3


20


克的砝码,现在只剩下


1


个< /p>


20


克的砝码。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除以

< p>
3


。二是等式两边同时


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


0


,这一点学生能够接受。因为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多次提

< p>
到除数不能是


0





4


和例


6


教学解方程,解方程的关键是方程的两边都加(减)几、乘(除


以)几 ,教材对此有精心的设计。例


4


看图列出方程,学生先从图中能 得到求


x


值的启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去掉


10


克的砝码。


联系等式的性质与方程


x+10=50


的特点, 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


10”的道理:



等式的两边都减去


10



左边就剩下


x



x


的值只 要通过右边的计算就能得到。例


6


在列出方程以后,让


学生联系已有的解方程经验和有关的等式性质,


思考“方程两边都要除以 几”这


个问题,


并解这个方程。


这些设 计都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


让学生主动学习的


教育理念。另外 ,例


4


的编写还注意了三点: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强调等式变换时,

各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


二是求 得


x=40


后,通过“是不是正确答案”的质疑,引导学生根据 “左右两边是不是相


等”进行检验;三是在回顾反思求


x


值的过程基础上,讲了什么是“解方程”。


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时反复 使用的知识。





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是教材编写时认真思


考的问 题。


用好教材设计的两道题,


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处是第


4


页“练


一 练”第


1


题,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


x


,方程的左边已经加上


25


(或减去


18


),右边应该怎样?这是刚开始教学解方程时的设计。通过 在方框里填数,在


圆圈里填运算符号,



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


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


理 出解方程的关键步骤。


学生在方框里填数一般不会有问题,


在圆 圈里填运算符


号可能会出现错误。


要通过交流和评价,


帮助他们正确掌握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


或同时减去相同的数。

< p>
另一处是第


6


页第


7


题,


简化解方程过程的书写,


浓缩思



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安排的。如解方程


x-20=30


,在方程的两边


都加


20


这一步,省写了虚线框里的内容:


x-20+2 0=30+20


,直接写出


x=30+20


这样做能使解方程的思考流畅、


书写简便,


从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时要让


学生体会简化的 过程,


重点讨论圆圈里填什么符号、


方框里填什么数以及为什么 。



8


页“练一练”第


1


题、第


10


页第

< p>
2


题的编排意图与上面相同。



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解决的都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 找到


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 同。


列算式时的数量


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

< br>已知条件作为一方,


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


通过已知数< /p>


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


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

< br>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


共同参


与运算。



在寻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一是联系生活经验,按照事情的发生


与发展线索,理顺数量关系。如买


1


件上衣和


1


条裤子 一共用去


86


元,原有的


图书借出


56


本还剩


60


本 ,


付出的钱数减电话机的价钱得找回的钱数,


妈妈的岁


数减小红的岁数得妈妈比小红大的岁数。有了这些等量关系,列方程就方便了。

< br>二是暂时不要鼓励对数量关系的发散性思考,


也不要提倡列出的方程多样,


确保


把握和应用事件里的最基本的等量关系。这对以后的教学十分重要 。



教学解方程的时候,


渗透列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4


求天平左边正 方


体的质量,



6

求长方形试验田的宽,


都是先列出方程再求解。


这两道例题 的教


学重点是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有两点好处:


一是初步体会


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是继续体会列


方 程的依据是实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4


的相等关系是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


等,


学生已经比较熟悉。



6


依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


是对等量关系的一次


引导。教学的时候,既不要冲淡例题的教学重点 ,又要让学生获得这两点体会。




7


首次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三个内容:



一是怎样寻找数量间的


相等关系,


二是这个问题为什么 列方程解答,


三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


格式。


这三个内容中,


第一个最重要,


另两个内容都能 在第一个内容中得到启示。



这道例题的相等关系是从“小刚比 小军少跳


0.06


米”得出的,把文字叙述

的相差关系改变成数学式子表示的相等关系,就列出了方程。


在这里要注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写设句——列方程——解


方程¬¬¬


----


检验写答”。特别要提醒学 生规范地写设句,自觉得进行检验。



在交流中让学生思考还可 以怎样列方程,


对学生的多种解法,


教材对此表示


肯定,但并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试一试”辅助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在分析“蓝鲸的体重是一头非洲象的


33


倍”这个条件的基础上,


以填空的形式得出等量关系。


其他解题活动由学生独立


完成,逐渐熟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




7


和相 配合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解决


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里都有一个关于“相差多少”或“几


倍”的已知条件,


只要抓住这个条件分析相差数或倍数的具体含义,< /p>


就能找到实


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练习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有了扩展,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有、



方形的周长公式、单价×数量< /p>


=


总价等,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寻找和应用等量关系


列方程。



教材在整理与练习中,

还安排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提高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体会 初步的数学模型思想。



13


页的第< /p>


8


题,


分四步引导学生探索并运用规律:


第一步,先写出


3


组连续的自然数,分 别求和;第二步,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


么规律,


用语言表达这 一数学模型;


第三步,


直接运用发现的规律列方程解决问


题;第四步,拓展规律,运用连续


5


个奇数的 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列方程解决问


题。



五、学生可能的错误与困难:



1、学 生一开始解方程时不能正确书写格式,等号不能对齐。算出结果后,


不能正确进行检验。



2、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没确定等量关 系式就开始写设句,


设句不完整,


算出


结果后会不自觉地加单位。



3、


不能 根据关键句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许多发展性的关系式有所遗忘。


这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强调与练习,


我以前的 教学是要求每人解


完方程后把检验的过程也写下来。


列方程解应 用题之前先写出数量关系式。


慢慢


地让学生形成习惯达到一定的 技能。



六、精彩的课例推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贲友林“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




(江苏省


2009


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 比二等奖)《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包


括上课视频



“列方程解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大家可以到“小学数学教学网”上去查看:




“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1


2


页,练习一第


1



3


题。



教学目标:



1.

< br>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


的关系。







2.


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 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


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


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发展抽象思维。







3.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认识相等关系,初步理解等式



1.


出示例


1


天平图(两边没有砝码)。< /p>



提问:认识天平吗?天平是用来做什么


的?



2.


在天平的两边加上砝码。提问: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可能想到:一边托盘内放了两个重


50


克砝码, 一边放了一个重


100


克的砝


码,两边 一样重。



追问:


不看两边托盘内放的 东西,


你知道两边一样重吗?能用语言描述两边物体


的质量关系 吗?



学生回答后,


提问:

< p>
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板书:


50 + 50




100




追问:为什么用等号连接?



指出:像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就是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二、



认识方程



1.

出示例


2


天平图中的指针部分局部图(第一幅图)。



提问:


看到这时的指针位置,


你有什么想法?如果用式子来表示,


还会选用等号


写 等式吗?为什么?



2.


出示完整的天平图。



提问:


你能用语言描述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怎样用式子表示?


(板书:


x + 50




100




追 问:


x


表示什么?



3.


依次出示例


2

< br>第二、三幅天平图。



要求:先用语言描述天平两边物体 的质量关系,然后用式子表示。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x + 50




150



x + 50




200





4.


出示:


2x




200





提问:根据这个式子,想一想天平两边的物体是怎样的?你能描述出来吗?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出示教材第


1


页例


2


的第四幅天平图。



5.


将式子分类,认识方程。



引导:


我们来看刚才根据天平图所写的几个式子。

< br>在黑板上集中呈现


5


个式子的


卡 片:


50 + 50




100





x + 50




100





x + 50




150


x + 50




200





2x




200


谈话:


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请大家独立思考,

< br>再在小组


里先说一说。



学生的分类可能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将式子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大于 号、小于号或等号)分成三类。



引导:按照你的理解,你能找出哪些是等式吗?



学生口答,教师请学生根据他们的发言在黑板上移动式子卡片,将式子分类。



指出:


根据大家的意见,


我们可以把这 些式子分成三类,


也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


两类,一类是用等号连 接的式子,都是等式;还有一类是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


的,都不是等式。



教师对黑板上的卡片位置作如下调整:



50 + 50




100




x + 50




100


x + 50




150





x + 50




200


2x




200





将式子按照是否含有字母


x


分成两类。



指出:这里用字母


x


表示未知数。



让学生在黑板上把另一套式子卡片分类 排列,并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方式排列:



50 + 50




100




是否含有未知数



x + 50




150


x + 50




100


x + 50




200


2x




200


在学生交流了两种分类方法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所分类的式子卡片思


考:你能把两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对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吗?


< p>
学生对黑板上的式子进行调整。教师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标注类别序号。




谈话: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这些式子分成了四类。请观 察这几类式子,


说一说每组式子有什么特征?




学生描述后,教师指出:正如你们所描述的,像第③类式子这 样,含有未知数的


等式是方程。



6.


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依次出示前三道式子:


6 + x




16



36 - 7




29



60 + 23




70


,学 生逐一


做出是否是方程的判断,并说明理由。(在学生对“


60 + 23




70

< br>”做出判断后,


教师将这道式子板书在算式卡片的第②类中)


出示第


1


题的其他式子,学生判 断哪些是方程。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等式。


结合学生的判断,教师指出:方程中的未 知数,既可以用


x


表示,也可以用


y< /p>


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反思: 根据刚才的练习,你发现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课件结合“练一练”第


1


题进 行动态演示:先是将所有的


等式画上集合圈,


再闪烁显示其中的 方程式,


将方程式画上集合圈,


集合圈中的

等式渐渐淡化直至消失,出现文字“等式”与“方程”,如右图:



教师引导学生再结合黑板上对式子进行的分类,理解:方程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等式中,一部分是方程。



7.


完成 “练一练”第


2


题。



学生写一些方程,再在小组里交流。



三、



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思想




1.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图略)。



学生先用 语言表述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再 列方程。


2.


完成“练一练”第


3< /p>


题。



学生先用语言描述图中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四、



课堂总结(略)



五、



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

< br>1



3


题。



说明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本课教学设计,


基 于对教材编写


意图的理解,


强调从数学建模的角度开展方程的教 学。


以天平为形象支撑,


结合


具体的问 题情境,“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


析、写出式子, 再通过分类,比较式子的异同,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由具体到


抽象,逐步感受,理解方 程的含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并不是由教师机械地传授


甚至告诉学生,而是用数学符号提 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





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小学生往往把运算中的等号看作是“做什么”的标


志。如在算式“


3 + 2


”的后面写上等号,往往 被理解是执行加法运算的标志。他们


通常把等号解释为“答案是……”。


而实际上,


应把等号看作是相等和平衡的符号,


这个符 号表示一种关系,即等号两边的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在


3 + 2


5


之间


建立了相等的关系。


本课设计,


首先着力帮助学生构建对相等关系和等式的理解,


而不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


从而为后续认识方程,

< br>体会列方程是表示现实情境


中的等量关系,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建立良好 的基础。




方程,对小学生来说,不 仅是形式上的认识,也是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过


程中建立模型的过程。

< br>全课教学过程,


教师在出示图的基础上,


都是引导学生先


用语言描述,即把日常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进而转换成符号语言。如“试一试”


第二幅图,学生很容易列出形如“


20 - 12




x


”的式 子,这样的式子反映的是学


生仍然停留于算术思路。


让学生先用 语言描述图意,


从直观的图中抽象出文字语


言表述的数量间的相 等关系,


然后让学生进一步用数学式子表示。


在多次经历这


样的活动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基


本过程,顺利实现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 /p>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一、



知识体系



本单元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 ,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一


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 某个方向上的位置,还在二年级(上


册)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 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


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此 外,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时相关

的找点、


描点知识也为本课的学习积累了操作层面上的经验。


如果说这些已有知


识、


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

< p>
对应学生的生活常识的话,


那么本课学习的一个


重 要任务就是把类似于


“第几排第几个”


的生活化描述方式加以提 升,


用抽象的


数对来表示位置,


也就是 数学化的表达,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抽象思维能


力。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在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六年级的


确定位置对应是的极坐标系)


从 长远来看,


这部分知识还关涉到物理学中


“维数”


的数学表达。



二、



教学建议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 已经学习过用“第几排第几个”及类似的方式来描述实


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 p>
在教学例


1


时应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学生的这一经 验。



体可以分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


)呈现教室里的座位场景,让学生用已有的经


验描述某个学生 的位置,


同时产生正确、


简明地描述位置的需要;



2



介绍


“列”



“行”的规定;(


3


)将实际场景抽象成“行、列”的方式排列,确定第几列是


从左 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些都是人们的约定;(


4


)学习用数


对表示位置。小军坐在第


4


列第


3


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4



3


)”这句话表明


了三点:



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二是在数 对中先表示第几列,


再表示第几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 ,先写出


x


轴上的数量,


再写出


y


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


不会和中学里 的数学知识发


生矛盾。


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


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


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 把两个数隔开。



2


.呈现丰富的情境 ,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时, 教材给出了公园平面图,标出了行数


和列数。在明确书报亭的位置是(

< br>2



3


)后,教材放手让学生用 数对表示其他


7


个地点的位置。


这给学 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材还有意识地安排了类似儿


童乐园 和书报亭这两个位置,


用数对表示时前一个数相同,


后一个数不 同;


类似


饭店和水池的位置,


前一个数 不同,


后一个数相同,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体会两个


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三、



教材练习的处理



在练习中,教材注意 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练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比如,


练 习三中让学生确定厨房瓷砖和会议室地砖的位置,


这里根据实际,


列数


和行数指的是方格,


而不是方格线上的点,


确定位置的方法本质上与平面图是一


致的。教材还在“你知道吗”介绍了地球 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位置的方法,拓宽


学生的数学视野,


让学生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了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


输入列 数和行数制成表格。


教材还在练习中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


让学 生确定棋


子的位置。



教材还注意联系 学生已有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是联系平面图形的


知识,像


16


页第


1


题、

17


页第


2


题,让学生根据图形确 定顶点的位置或根据数


对确定的位置,判断连成的图形;二是联系方位的知识,根据数对 描述路线,像


19


页第


4


题;


三是联系用字母表示数,


感受数对之间的联系和 简单规律,


像第


5


题。


四是联系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或旋转后顶点所在的位置,< /p>



20


页第


7< /p>


题。



四、



相关教学案例



一、



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



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






出示例


1


主题图,


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 军的位置。


(学生可能认为小


军坐在第


4


组第


3


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 /p>


3


排第


4


个)< /p>







质疑:


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 /p>


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


(第一



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


4


组第


3


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


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


3


排第


4< /p>


个)







提问:


怎 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


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


(学生可能 想


到:


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


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


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 规定去说)







提问:


你 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



意引导学生体会:


如果有一个约定,


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


就不会表达不


清了)







揭示课题:


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


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



认识列、行,理解数对







1.


对照座位示意图认识列与行。







讲解: (出示教材第


15


页的座位示意图)习惯上,我们把竖排叫做列 ,横


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 br>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用这样的


方法来描述,小军 就坐在第


4


列第


3

行的位置上。(板书:第


4


列第


3


行)







提问:(在示意图的第

< p>
2


列第


4


行的位置上,点 出小明)小明坐在这个位


置,他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板书:第

< br>2


列第


4


行)

< br>






提问:小丽坐在第


5


列第


2


行,你能在图中找出小丽的位置吗?(学生指< /p>


出小丽的位置,并板书:第


5


列第


2


行)







自己在 图中找一个点,


并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这个点的位置,


和 小组


内的同学交流。







反馈:


会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了吗?


(要求学 生举


例说明)







2.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谈话:


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


并且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物体所在 的位


置。既然大家约定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位置,就不会引起误解。


那能不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达呢?(学生可能会想用字母分别表示列和


行)







讲解:大家想出的办法很好。其实 ,我们可以进一步规定:用一个数表示第


几列,再用另一个数表示第几行,那么,小军的 位置就用两个数来表示就够了。


你能知道是哪两个数吗?(


4< /p>



3


)习惯上,我们用一个数对来表示:



4



3


)。







提问:数对前面的一个数


4


表示什么?


3


呢?< /p>







提问:


你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小明和小 丽的位置吗?


(学生用数对表示,


并说


明每一个数对的含义)







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指出位置 ,另一人说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3.


完成教材第

< br>15


页的“练一练”。




1




在图中找出第


2


列第


4


行的位置,找到后,在图中用笔涂出来,并用数


对表示,填 在书上的括号里。








2





6



5


)这个数对在图中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三、



巩固练习,发展智慧







1.


完成练习三第


1


题。

< br>






出示教室座位图,并标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1




说一说:



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或同学的位置,并组织交流。








2




比一比:同桌合作,在图上指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同桌尽快用数对


表示出这个同学的位置。比比谁的反应快。








3




猜一猜:


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好朋友所在的位置,

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同


学是谁。







2.


完成练习三第


2


题。

< br>






出示题目。








1




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


请看,


小明 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


砖,请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讨论:


你发现表示这四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

< p>
(前一个数相同,


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列;后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 同一行)







3.


课 件出示练习三第


3


题。







出示题目。








1




说位置:


这是学校会议室的地面图,


同座位 的同学相互说说每块花色


地砖的位置。(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




2




写数对:能用数对表示出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吗?(学生完成后,组织

交流)








3




找规律:观察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全班交流。







4.


拓展应用。







出示右图。







谈话: 如图,“光”字的位置可以用(


C



2


)来表示。说出下面类似于数对的


每组字母和数各表示什么汉字 ,并连起来读一读:(


B



3


)、(


A



5


)、(


C



4


)、(


E



2


)、(


D



1


)。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齐读:



“我们爱数学”。







提问:你爱数学吗?为什么?











四、



自主总结,生成问题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课后


去探究?







出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谈话:“神舟六号”之所以能顺利地返回,也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


地球这么大,


怎样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


并和其


他同学交流。







相关视频资源: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材分析



一、单元知识体系:



在四年级(下册 )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


10



内自然数的倍数,


100


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要理解公倍数、


最小公倍 数和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


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例1、例2:教学公倍数。主要是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


最小公倍 数的方法。



例3、例4:教学公因数。包括两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


大公因数的方法。在练习五里还安排了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 的比较。



实践与综合应用:


利用邮政 编码、


身份证号码等实例,


教学用数字编码表示


信息。



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我国古代曾经用“ 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也介绍了现代人们经常用


“短除法 ”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阅

< br>读这篇材料后,


如果学生愿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允许的。但是,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使用短除法。编排的一道思 考题,是可以


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重难点:



会求10以内两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编排特点与建议:



1

< p>
、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


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


然后让学生发


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


从 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公因数和最


大公因数的教学 同样如此。


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经历公倍


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

< p>
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



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 实际背景,


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


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看例1,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下面几个环节:第一,准备好必要的图形。要


为学生准 备长


3


厘米、



2


厘米的长方形,


边长


6

< p>
厘米和


8


厘米的正方形,


也要


准备边长为


12



18



24


厘米等不同的正方 形。第二,经历操作活动。让学生按


要求自主操作,


发现用长< /p>


3


厘米、



2< /p>


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正好铺满边长


6


厘米的


正方形,


而不能正好铺满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


在发现结果的同时,


还应引导 学


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


这是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


第三,


把初步发现


的结论进行类推,< /p>


先自己尝试看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


再在小组里交流。< /p>


不难发现能正好铺满边长


12


厘米、


18


厘米、


24


厘 米等的正方形;在此基础上,


还应引导学生思考


12

< p>


18



24

< p>
等这些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第四,


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


“公有”。


第五,


判断


8


是不是

< br>2



3


的公倍数,


让学生通过反例进一步认识公


倍数。理解概念的外延。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教材 在练习中安排了


一些实际问题。


如第


2 5


页第


7


题,


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策略通过列举找到答案,


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


8


题也可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


题,


但也允许学生用列表的策略列举出答案。


29


页第


10


题让学生先在图中画


一画找到答案,也可让学生联系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


11


题为学生提


供了彩带图,学生可以在图中画一画,也可以直 接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思考。



2


、提 倡思考方法多样化,让学生探索找公倍数和公因数。



本单元只 教学两个数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和两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 数。


因为这些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


在约分和通分时应用最多。


只要这些基础知识扎


实,即使遇到三个分数的通分,学生也能灵 活处理。本单元要求在


1



100


的自


然数中


,


能找 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 br>,


二是只要求在


1


< p>
100


的自然数中


,


能找 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


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



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 个原因:


一是


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


突出对公倍数和



公因数意义的理解;


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 数的算理


理解有困难,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 br>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


应提倡思考方


法多样化。< /p>



比如例4,


8



12


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学生可能会分别写< /p>



8



12


的所有因数,再找一找;也可能先找出


8


的 因数,再从


8


的因数中找


< p>
12


的因数,


或者先找出


12


的因数,


再从中找出


8

< p>
的因数。


可以让学生理解各


种方法的个性特点,从 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在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之后,

< p>
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出来。


要让学生经历填


集合 图的过程,明确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 p>
对于两个数有特殊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如


25


页的第


5


题,


29


页的第


6


题,教材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 规律。如


25


页的第


5


题是在


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安排,


两个 色块分别呈现最小公倍数的两种


特殊情况。


左边的色块里,


每组的两个数之间有倍数与因数关系,


它们的最小公


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右边的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练习五第


6


题是初步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后安排的。


左边色块里,


每组的两


个数之间也有倍数与因 数的关系,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


右边色块


里,


每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

< p>


这些特殊情况,


在通分和约分时会经常出现。< /p>


教学时可以按色块进行,先分别求出同一色块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


数,


再找出相同的特点,


通过交流内化成求最小公倍 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技能。



注意的是,


学生有倍数与因数的知识,


能够理解同组两个数之间的倍数、


因 数关


系,


以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规律。


由于新教材不讲互质数,


也不


教短除法,所以两 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


1


,这些< /p>


特殊情况,


只能在具体对象中感受,


不宜 深入研究原因,


更不要出结语让学生记


忆。


为了拓宽学生对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认识,


教材在


“你知道吗”


栏目里介绍了


“辗 转相除法”


求最大公因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


数 ,


并介绍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


在阅 读这篇材料后,


如果学生愿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 p>
是允许的,


但不要


求全体学生掌握和使用短除法。



3


、通过调查、交流和尝试,感受数 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教学


“数字与 信息”


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时,


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交< /p>


流参与活动,


感受数字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课前调查的内容有:



1



110



112


、< /p>


114



120


等特殊电话号码是什么号码;(


2


)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居住地 的邮政



编码;


3


)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 p>
4


)生活中用常见的数字


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


5


)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课后调查的内容有:(

< p>
1



去邮局调查有关邮政编码的其他信息;(


2


)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字编码。


教学 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开展交流活动:比如,为什么有些编号的开头是


0

< br>?怎


样从身份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等等 。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做一做”中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尝 试用数字编码表


达信息。比如,为某宾馆的两幢客房大楼的房间编号,为一年级新生编号 ,还安


排了与方位和距离联系的问题,用编码表示家大约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 p>


四、学生可能的错误与困难:



1


、在填集合图的时候学生错误较多,多处重复、遗漏。(需先找到各自己< /p>


的倍数或因数,圈出公倍数或公因数,才能开始填写。)



2


、不能完整、全面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与公因数,出现遗漏现象。 (主


要原因是学生自己省略了找公倍数与公因数的过程。)


< /p>


3


、不能运用公倍数与公因数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精彩的课例推荐:



居云慧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展示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举数游戏,


每位学生发一个数卡,


根据要求举数,


不仅


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 巩固了新知活动,


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将思维一


步步走向深 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情境在动手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


会求两个数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并会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


因数。



2


、能力目标:⑴在探索公 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


测、


操作、


归纳等数学活动,


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主动探索简捷方法,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⑵学会用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情感目标: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 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


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趣引入





































1


、欣赏学习园地图片。




2


、学习园地需要经常更换,学校决 定给学习园地贴上瓷砖,有两种瓷砖可


供选择。



3


、课件出示长


18


分米, 宽


12


分米的长方形,边长


6


分米和


4


分米的正方


形 。



设计意图



生活情境的创设,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自然 地引出数学问


题,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一)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


.猜想



在不切割的情况下,要铺满整个长方形,选择哪种瓷砖?






2


.验证






同桌合作铺正方形。






3


.交流






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而边长是


4


厘 米的正方形不能铺满。






用除法算式表示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每排铺了几块,铺了这样的几排。


(板书除法算式。)






用除法算式表示边长


4


厘米的正方形每排铺了几块, 铺了这样的几排。


(板书除法算式。)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感知怎样的小正方


形能铺满, 怎样的不能铺满,为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4


.想象



根 据刚才铺长方形的过程,


先独立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


也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小组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 流。板书(


1



2


3



6




想象的过程实际给学生思维抽象提供了平台,


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抽


象出能铺满长方形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长 和宽的关系。





5.


揭示概念。






1


)讲述:像


1



2



3



6


既是


12


的因数又是


18


的因数,它们就是


12



18


的公因数。(板书课题:公因数。)


< /p>


其中最大的


6


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






2


)提问:


4< /p>


为什么不是


12



18


的公因数?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1



出示例


4



提问


8



12


的公因数有哪些,


最大的公因数是几?你能 试


着找一找吗?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2


)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找


的。课件同步演示。




3


)引导比较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有了前面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


法,完全有能



力自主探索出找公约数和最 大公约数的方法。在学生找出多种方法的基础


上,引导比较,注意方法的优化。



(三)用集合图表示









学生尝试用集合图表示。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


学号游戏。


2


.练习五第


1


题。



层次分明,


形式多样的练习,

不仅及时巩固了新知,


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


中将思维一步 步走向深入。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第四单元《认识分数》教材分析



一、单元知识体系:



学生在三年级教 材里初步认识了分数,


其中三年级


(上册)

教材是一个物体


(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下册 )教材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


分之一、几分之几。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及运用分 数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通 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不仅可以扩展学生对数的认识,


而且有利 于提高学


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p>


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的意义,


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多,

< p>
大致分成五部分编排。



例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例2


~


例5:真分数与假分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例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 p>
例7


~


例10: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与小数相互改写。




整理与练习: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合计建议10课时)



二、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 ,分数单位及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


应用。



三、单元教学难点:



单位“1”,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四、编排特点及建议:



1、教学分数的定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单位“1”、平均分、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定义里的三个主要内涵。

相对于后两个内涵,单位“1”较难理解,是教学分数意义的关键,是必须突破


的难 点。




1


的 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结合图说说 写出


的每个分数的含义。引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


的感性材料。


第二步告诉学生,


被平均分的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


都可以用自然数

< p>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第三步回答“大象”卡通

< p>
提出的问题,再认各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实例

中去。


第四步揭示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由于在前 三步的教学中建立了


单位“1”的概念,最后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2


、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 /p>


在例


2


之前,


学 生接触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2

< br>和例


3


陆续引


出分子和分母相等 以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然后把以前认识的分数和例题里新


认 识的分数进行比较、分类,得出真分数和假分数。





2


以分数单位为知识生长点,通过推理表示出 假分数。利用“5



1/4


是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看图写出


5/4


,理解


1


个圆只能表示


4



14



表示


5



1/4


需要


2


个圆非常重要,


不仅直观感受


5/4


的意义,


而且有利于


以后认识带分数以及假分 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3


继续教学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学生经历四分之几到五分之几的扩展,< /p>


对其他分母的分数意义也能理解了。



3


、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表达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地球表面有


7110 0


被海洋覆盖,


地球的表面是整体,把它看作单位“1”;被海 洋覆盖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占整


体的


71100


。事实上,分数的应用不局限于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范畴,还经常用来



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体会分数能表示两个同类数量的关 系,



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正是例


4


、例


5


的编排意图。




4


利用直观的图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分数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


.



会思考是这道例题的教学要求,


要抓住分 数的意义,


体会黄彩带与红彩带的长度


关系。

< br>“试一试”是例题的延伸,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长度的关


系。




5

< p>
在红彩带的下面画绿彩带,


体会“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 br>5/4”这个关


系的含义。


以画促思是例题的编写特点,


如果让学生先猜一猜画出的绿彩带比红


彩带长还是短,并说出理 由,既能激起兴趣,又能引发思考。“试一试”把花彩


带的长与红彩带的长相互比较,< /p>


提出了两个问题。


体会两个问题不同,


辨 清各是


什么彩带与什么彩带相比,才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



提醒学生



解决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必须分析谁和谁比,


找到作为单位“1”的数量。



4


、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6


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 试一试”“练一练”里应用这种关系,



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和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历来是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地突破难点,


例题里安排两次


分饼活动,分饼活动里的数学问题,是两种分法的本质区别。理解数学问题,能


使分饼活 动在头脑中留下清楚的印象。


3



1/ 4


块是


3/4



,3


块的


1/4


< br>3/4



.


让学生观察


3


÷4=3/4



3÷5=3/5,从数学现象里发现规律,用两种形式表


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先用语言讲述和用数量关系式表示,


在充分的交流中理解


新知识。


再写成字母组成的等式,


并从除数不能是


0



推断分数的分母不能是


0



建立新知识的数学模型。两种表达形式,前一种具 体详细,后一种概括简明,可


以看成理解分数与除法关系的两个层次。

< br>


“试一试”



“练一练”



2


题都是把较小计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 计量单


位的数,在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知识时,曾经解决过这些实际问题。现在再< /p>


次出现这些问题,有两点变化:



一是用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较大单位的数写


成分数;二是改写的范围不局限于进率是


10



100



1000


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


位,还扩展到时 间单位的改写。




要注意的是



练习八里的第

< p>
4



.


这两个问题既不相 同,又有联系。在分别


解答两个问题后,要进行比较,看到它们都是平均分的问题,都用 除法计算;由


于问题不同,两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不同。一个是


1÷5,另一个是


2÷5.



5


、先特殊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 p>


7


和例


8


主要教学带分数的知识,


包括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假分数化成带分


数的方法。假分数等于


1


或者大于

< br>1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 母倍数的假分数能写成带分数。例


7


和例


8


按这样的思路编排。



有一点需要 指出,


本单元只教学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不教学带分数化成假分


数。


因为小学教学里不进行带分数的四则计算,


不需要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更主


要的原因是,


教学带分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假分数,


因为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


数,容易感受假分数的分数值。体会数值的大小,是建立数概念不可缺少的。

< br>


6




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分 数化小数的方法是例


9


教学的数学知识,


只要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子除以分母,


商写成小数就可以了。


这些对学生来说是不困难的。


有些分数的


分子除以分母的商是循环小数,如“试一试”里的


5 /6


,教材中有“除不尽的保


留三位小数”的指示。

< p>



10


教学小数化成分 数,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只要回忆起一位小数表示十


分之几、


两 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等知识,


把小数写 成分


数是很容易的。



五、学生可能的错误与困难:



1、找不准单位“1”,不知道用哪个量当被除数。



2


、不能正确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精彩的课例推荐:



1


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实录



2


特级教师张齐华执教“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实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黄爱华



一、




感知


1/4


1


、回忆旧知



(课件出示


1/4




师:这是什么数?



生:这是个分数,


1/4




师: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