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萌到你眼炸
731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17: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2019年春节放假安排)




2015-2016


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材



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教学 ,让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这个目标所指的实例,主要是现实生 活中的具体事例,联系实际事例(如电梯的升降、


风扇


叶片的转 动、对折一个图案)可以直观感受物体的平移运动、


旋转运动,以及轴对称的平面


图形,


积累一些有关物体或图形的运动变化的初步体验。


本单元继续教学平移、


旋转和轴对


称,


其内容与第一学段有较大的差异。


课程标准要求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水平平 移或竖直


平移,在方格纸上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把简单图形旋转

< br>90


°;通过把图形对折,找


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p>


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或者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


图形。


上述的所有画图与操作活动,


其 目的都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的含


义,锻炼他 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目标





1.


进一 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


90

< br>度。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体会轴对称 图形的特征,


会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


称轴。





2.


使学生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


使学生在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的与变换 的兴趣,进一步感受


对称美、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平移与旋转。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图形平移和 旋转


90


°。



教学



措施





1.


以折 和画为学习活动


,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br>






2.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


,


把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






3.< /p>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


,


主 动学会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



课时安排



4


课时



20 15-2016


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教材



简析





经过


20


以内的数、


100


以内的数、


10000


以内的数三个循环的认数教学,学生已经获

< br>得了许多数的知识。


他们联系实际,


体会了数的意义,初 步建立了数概念;


学会了表示数的


方法和技能,会认、读、写一 万以内的整数;感受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数表达


身边的物体有多少个


......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也会经常接触到较大的数 ,需要用


大数来表达和交流,


这就要求拥有大数的知识。


已经认识的数以及已有的认数活动经验,


使


学 生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大数的条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十进制计数法。


包括万级和亿级的计数 单位和相应的数位,



位数的组成和读、


写方法,


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 应用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


能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


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应用整数,


并为进行多位数的


四则计算以及认识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



目标





1.


使学 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


千亿以内 的数位顺序表;


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


能正确 读写多位数;


会用


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 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




< p>



亿


作单位的


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


四舍五入



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使学 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目描述


生活中一 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据、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


维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p>
3


.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独立思


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


认识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计数 单位和数位顺序;






2.


理解多位数的组成,掌握多位数 的读写方法;






3.


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


1.


中间有零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p>






2.




四舍五入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



措施





1.


从学 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学生的认数活动。





2.


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主动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




< /p>


3.


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 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一方面,


认识比一万大的数是由于生活和 生产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对大宗物品的数


量进行统计, 这就需要用到较大的数,需要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


另一方面,

认识了这


些数以后就能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描述、


分析有关的生活现象,


培养对数学


学习的积极情感。




< p>
4.


适时引入近似数,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注意不同学科的知识的融 合,体现数学


的文化价值。



课时安排



7


课时



< /p>


2015-2016


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



简析





本单元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 编排,


是整数乘法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


三位数乘两

< p>
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十分相似,


把它们的教学分开编排,


主要是受认数教学的


限制。


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积不会满一万,


可以在认识万以内数阶段里教学。


三位数乘两 位数


的积经常会超过一万,


只能在认识多位数以后教学。


相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而言,


三位数乘


两位数 的计算更容易发生错误,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习惯,细心运算、及时检验得数。另外,


在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


还会出现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的情况,

如两个乘数的末尾


都有


0


(几百几 十乘几十)


,以及相应的积的变化规律。所以,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编排一个


单元,教学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



教学



目标





1.


使学 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


100


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 口算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 p>
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


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p>





4.


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 p>
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 /p>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教学



措施





1.


注意 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 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3.


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 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6


课时



< /p>


2015-2016


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



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把整数加、减法限定 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范围内,把整数乘、除法限


定在三位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的范围内 。


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更大数的四则计算,


提倡使 用计算器。


计算器是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


能够十分便捷地得到 计算结果,


而且价格


便宜,


已经相当普 及。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


既不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把学生


从繁琐、


沉重的笔算负担中解脱出来。


鼓励学生有条件 地使用计算器计算,


是数学课程改革


的一项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 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


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


紧接着认识 多


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


进行 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


中的一些规律。


认识计算器是使用 计算器的前提,


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


探索规律为计


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



教学



目标





1


.增加 用计算器计算是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计算器在工作和生活


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学生适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


.使学 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


并通过计算 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 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


到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 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



措施





1


.在介 绍计算器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


再通过学生 动手尝试操作,明确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在教 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


生产中的价 值。





3


.在介绍计算器功能,认识计算器键盘的作用和操作方法时,注意让学生尝试操作,


在相应的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性学习,培养数感。





4


.教材 安排了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计算器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以激发学生 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课时安排



4


课时



< /p>


2015-2016


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



简析





四年级上册里的解决问题策略,< /p>


利用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



列表



等形式整理条件


和 问题。


本单元的解决问题策略,


通过画示意图表示实际问题里的 数学信息,


借助图画直观


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列表和画图都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


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正

< p>
确理解题意,


帮助分析数量之间的联系,


形成解题 思路。


由于列表和画图的整理形式与方法


不同,


把它们分开编排有利于教学。


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每一种方法,体会其思想,


学会


其技能,体验其应用价值,逐渐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





在第 一学段的教科书里,


曾经出现过直条图、


线段图以及其他形式的 示意图,


这些都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