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
学》一年级上册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
2011
p>
年版)
》
(以下简称《标准(
2011
年版)
》
)的精神
和要求编写的,通过了全
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于
2
012
年
9
月起正式使用。
教科书的编写,设计了“例题”
“试一试”
“想想
做做”
“你知道吗”
“思考题”等栏
目
。在“例题”里着力教学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包括重要的数学事实、经常使用的数学
方法
、
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与策略等,
是课堂教学传授数学知识
的最主要板块。
“试
一试”一般紧接着例题编排,或是例题所教
学的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扩展,或是例题教学
的知识、
思想、
p>
方法的首次具体应用以及变式应用,
总之是例题教学的继续、
延伸。
“想
想做做”
里编排与例题密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深入体会并理解例题所
教学的知识
内容,
初步应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起到帮助学生巩固
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作用。
“你知道吗”体现了教材内容设计的弹性,为学生提
供一些有
趣的阅读材料,如数学史料、数学背景材料、简单的数学游戏等供学生选择阅读
,以开
拓学生的眼界,丰富数学知识。
“思考题”体现了教材的
因材施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
提供一些难度稍大、要求稍高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在研究并
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
得更多的数学发展,包括思维与智力的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
高,良好情感与坚强意志
的形成。
教
科书不是直接给出许多静止状态的数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理解
或发现知
识,不断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指向一个个具体数学知识的学
习活动是教
材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教科书设计了“茄子”
“玉米”
“豆荚”
“白
菜”等四个大卡通,还有“萝卜”
“辣椒”
“番茄”
“蘑菇”等四个小卡通。大卡通代表
教师形象,和学生互动,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他们思考,有时安排学生活动引发他<
/p>
们动手、动口,有时直接告诉学生知识为他们做必要的解疑……小卡通代表学生形象,
p>
与学生交流,
有时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方法,
有时说出自己的困惑、
疑问或困难,
有时说出自己的发
现或学习成果……教材里的大卡通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提示
教师如何教、如何组织学生学,提示教师哪里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所在。教材里的小卡
通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一般状况,他们可能怎样想、会怎样做,他们能做些什么、困难在
哪里。
课堂教学应该把教科书里的大卡通与小卡通的互动,以及小卡通之间的互动变成<
/p>
现实,形成有趣、活跃、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现实。
一、
关于全册教学内容编排的一些说明
一
年级上册教科书一共编排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大致能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是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依次是“数一数”
“比一比”
“分一分
”
,分别让学生
在具体情境里数物体的个数,比物体的长短(高
矮)或轻重,把若干物体按比较明显的
特征进行分类。
这三个单
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之所以编排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
头,主要原因有三个:①<
/p>
“数”
“比”
“分”都是学生在幼儿时期进行过的活动,他们
在日常生活和学前教育时往往要进行这些
活动,已经有了最初步的活动经验。把“数”
“比”
“分”等活
动作为教材的起始内容,有利于数学学习和幼儿活动的衔接,实现从
幼儿到学生的过渡。
②
观察、计数、比较、分类是数学教学经常开展的活动,是学
生
主动学习数学的常用方法。
学生具有这些活动的经验与能力,
将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
长远的影响。把这些活动编排在小学
数学教学之初,是开发并积累学习资源,有利于主
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的形成。③
在这三个单元里没有需要记忆的数学知识,没有读、
写、算的练习任务,寓数学思想方法于有趣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
< br>数学,有利于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第二部分是第四单元到第十单元,本学期要新授的
数学知识都在其中。在“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
20
以
内的数、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
p>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在
< br>“图形与几何”
领域初步教学上下、
前后、
左右等位置关系,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在“统
计和概率”领域教学简单的
分类,包括分类的作用和方法。在“综合和实践”领域安排了
“有趣的拼搭”和“丰收
的果园”两次活动。第三部分是第十一单元,在期末有重点地整
理一学期所教学的数学
内容,帮助学生在复习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下面就本册教科书
的教学内容编排,再
做几点说明。
1
把
20<
/p>
以内的数分成两段编排和教学,先是“认识
10
< br>以内的数”
,然后是“认
识
11
~20
各数”
。这样编排有两个原因:首先,认识
10
以内的数和认识
11~20
各数的教
学内容有较大的不同。在认识
10
以内数时,数字“
0
”
“
p>
1
”
“
2
”……“
9
”的认、读、
写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
而认识
11
到
20
各数时,
十进制计数法是最基本
的数学思想方
法。把
10
以内的数与<
/p>
11~20
各数分开教学,有利于突出各自的特点与重点,保障这
两
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其次,
与认数相关的计算教学内容不同。
教学
10
以内的数,要教学加法和减法。而教学
11~20
各数,本册教科书里只教学
20
以内进位
加法,暂时不进行相应的退位减法的教学。把
10
以内的数和
11~20
各数分开教学,方
便了计算
教学内容的编排。
2
第七单元“分与合”集中教学
10
以内数的组成,是
本册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
的又一个特点。
10
< br>以内数的组成是十分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直接关系到
10
以内数的
概念的形成,以及
10
以内
加、减法的计算,小学数学历来很重视这个内容的教学。以
往的教科书习惯地把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与这些数的意义、读写编排在一起教学,每
一个数的教学几乎都是“数数——认数——读数和写数——数的组成”的过程。这样编
排固然是可以的,但往往是反复较多、推进缓慢,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册教科书
把
2~10
各数的组成集中起来,
单独编排一个
“分与合”
的单元,有以下好处:①
p>
“分”
与“合”是基本的数学思想,
p>
“合”能导致加法或乘法,
“分”则导致减法和除法。集中
编排“分与合”的教学,能让学生较好地感悟“分”和“合”的思想,为以后理解四则
运算的意义打下基础。②
“分”与“合”是基本
的数学学习活动,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
可以在相应的摆学具活动中抽象出来。集中编排“分与合”能使教学精力投放在操作学
具
及其数学化的上面,给学生较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渐提升
操作
能力和思维水平。③
教学
10
以内数的组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就需要相当充
分的练习。集中编
排“分与合”
,有利于加强练习,在练习的形式与方法上有更加新颖、
< br>合理的安排,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率。④
< br>集中编排“分与合”的
教学,
减少了
10
以内数的认数内容,
有助于认数阶段加强数的意义的教
学和写数练习。
3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里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此之<
/p>
前,教材没有教学平面图形的安排。现在的编排是,一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正方
p>
体、圆柱和球四种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四种平
面图形。这样的编排,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
。在日常生活的空
间里,有着各式各样的物体(三维立体)
,平
面图形(两维图形)是对立体的面的表达。
儿童认识事物,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
p>
“从粗放到细微”
,他们首先看到的是物体,然
后才会注意立体上的面。也就是说,先感知到的是“立体”的存在,后感知到“面”的
存在。所以,教科书先编排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再编排平面图形的教学,是遵循儿童
认识规律的选择,便于教学。另外,本册教科书只限于直观认识四种立体图形,不研究
它
们的面和棱。即使学生没有认识平面图形,也不会影响对立体图形的学习。
4
第八单元“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包括加法、减法的初步含义,加法
、减法
的计算,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等三部分内容。教科书把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
机结合、交叉编排、同步推进。这
样编排的主要原因是,加法和减法既是两种不同的运
算,又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可以说
,不懂得加法很难认识减法,懂得了减法能够深一
层理解加法。这个单元的教材分成几次
循环,螺旋上升地教学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
,再到“一图四式”的有序提升,逐渐凸显加
法和减
法的含义,逐渐沟通加法和减法的联系,能够较好地促进概念的形成。再说,计算
10
以内加法一般想数的“合”
,计算
10
以内减法经常想数的“分”
。学生
已经掌握了
10
以
内数的分与合,有条
件同时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经常把加法和减法结合着
练
习,也有利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教科书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和运算意义、运算方
法的教学结合起来,
因为运算意义是理解数量关系的前提,运算
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不
可缺少的基础。学生初步领悟了加法、减法的含义,就有条件体会
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
系。学生掌握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就可以及时应用于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反过
来,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加法
和减法的计算。所以,
把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的计算、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三
个内容结合起来的教学,
是一种科学的安排。
5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学生计算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与正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进行大数笔算的水
平。教科书里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加法通常有两种编排,一种是把这两种计算内容分开,<
/p>
先教学进位加法,后教学退位减法。另一种是把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结合着交叉编排,
p>
先教学“
9
加几”和“十几减
9
”
;再教学“
8
(
7
)加几”和“十几减
8
(
7
)
”
;最后教学
“
6
(
5
、
4
、
3
、
2
)加几
”和“十几减
6
(
5
< br>、
4
、
3
、
2
)
”
。
这两种编排各有道理,也各有
缺点。本册教科书采用前一种编排,第十单元里只安排“<
/p>
20
以内进位加法”
,把退位减
法安排在一年级(下册)教科书里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开编排,能使教学轻松
一些、顺利一些。首先,可以利用“思维定势”加强进位加法的计算思路。如计算
< br>9
加
几时,
一般把
“
9
凑成
10
”
,
转化成相应的
“
10
加几”
。
这样的
计算经验可以迁移到
8
(
7
)
加几,以及
6
(
5
、
4
、
3
、
2
)加几的进位加法
上面。其次,将“两个数相加,调换它们
在算式里的位置,和不变”的经验,应用到一个
较小数加一个较大数的算式上,可以想
那个较大数加较小数的得数是几。因为较大数加较
小数的计算已经在
9
、
8
、
7
加几时教
学了,学生应
该掌握得比较好了。再说,经过充分的练习,学生熟练掌握
20
以内进位
加法以后,再教学退位减法,就可以利用加法算减法
,有利于化解退位减的难点,使减
法计算既对又快。
6
本册教科书教学“求总数”的加法
问题、
“求剩余”的减法问题。根据《标准
(
< br>2011
年版)
》的精神与要求,从三个方面改进传统的
应用题教学。第一,注重问题的
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在学生生活和活动的范围里收
集富有数学内容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用图画、对
话、图文、表格等多种形式
呈现问题,以此吸引学生,激发解题兴趣;鼓励学生在具体情
境里收集数学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初步感知完整的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二,把解决实际
问题的教学和计算知识
的教学有机结合、相互融合。如第八单元的例
1
既教学加法的知识(含义与算法)
,也
< br>教学加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例
2
既教学减法的知识,也教学减法的应用。配合
这两道例题的
“想想做做”
里有一些
“看图写算式”的练习题,既在练习
加、减法计算,
也在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单元的其他例题和许多习题,也都
具有计算与解
决实际问题这双重教学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和计算教学相结合,是“
双赢”的安
排:
一方面赋予加、
减计算
具体的含义,
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
建立运算的概念;<
/p>
另一方面增加了应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学生从中能感
受一些最基本的数量
关系。第三,在第八和第十两个单元里,细致地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
教学,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求。如理解题意,先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看懂图意,把教
科书上的算式写
完整;然后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并自己写出算式解
答问题。又如
分辨条件和问题,先在实物图里“数”出已知信息,体会需要解答的问题;
然后用括线
和问号表示图画里的信息,
区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最后在图文结合或对话的情境里
找出条件与问题。
【第一单元数一数】
小学阶段的第一
堂数学课十分重要。学生是带着热情与好奇走进教室的,他们完全
不知道数学课上将学些
什么,该怎样学。所以,第一堂数学课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
他们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
活动,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里的一些场景,组成一幅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能够吸引
学生。
安排的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
圆点的方
法表示每一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看”与“数”
是了解生活
中现象和事物的手段,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上述活动中还要进行初
步的课堂常规
教学。
教材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
许多种物体,各种物体的个
数都不相同。分别是
1
台滑梯、
2
架秋千、
3
p>
匹木马、
4
架飞机、
5
只蝴蝶、
6
只鸟、
7
朵花、
8
棵树、
9
个气球、
10
个小朋友
。学生要在这一部分里充分开展观察和数个数的
活动。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其相应的圆
点图。每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都是从综
合场景图里分离出来的,
< br>圆点图里的小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在这一部分里开展表
示物体数量的活动。
下面就“数一数”的教学提出三点建议。
1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画,适当指导观察要领。
几乎所有学生在幼儿时期都进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
出一、二、三、四……他们完全不理解这些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让学生在儿童乐园
里
数数,把“物”与“数”对应联系起来,初步感受“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所以,
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是教材提倡的数数方式。
p>
场景图里,有些物体的个数较少,有些物体个数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
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很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点隐蔽。教材在场景图里的这些设计,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教学时,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
中看到些什么,指指各种物体分别在哪里,带领学生“从整体到部分”
“从粗略
到细致”
地观察。不仅了解图画里的内容,还学习观察的方法。
了解图画内容以后,应安排学生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对学生来说,数量较少并且
比较集中的物体容易数,数量较多或者有些分散的物体难数。尤其是得出鸟的只数、小
朋友的人数,可能会有障碍。要指导学生有次序地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如用食指
或铅笔尖指着图画里的物体逐个地数,先上后下、从左往右地数……
2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渗透数学思想。
十幅小图是从综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的,
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
/p>
数量。教材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认数教学要在第五单元才进
p>
行,
在学生认数之前,
不宜用数字表达物体
的个数。
二是物体有几个就画几个圆点表示,
物体个数与圆点个
数相对应,渗透了对应思想。三是圆点作为一种符号,它只表示各种
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
,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是一次认识上的抽象,渗透了符号化
思想。用圆点表示物体
个数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对后面的认数教学十分重要。
教材中
的前面三幅小图,物体以及圆点都已经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
个圆点”
p>
“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圆点个数与物体个数之间
的关系,理解圆点在这里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飞机、蝴蝶、鸟的下面画表示物体个数
< br>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
至于已经画出的七个、
八个、<
/p>
十个圆点分别是哪些物体的个数,
只要求学生说出并在情境图里指
一指有关的物体,
数一数是几个这样的物体,不要求他
们在小图
里画出这些物体。
3
注意学习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第一堂
数学课上,学生比较兴奋,还会有些“乱”
,这是正常现象。学前阶段儿童
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学校里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游戏和学习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学
生刚进入学校,
正处在习惯游戏到适应学习的变化中,适当建立一些课堂学习常
规是十
分需要的,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课堂学习常规涉及许多方面,
常规的教育和养成是师生的长期任务,需要有
计划地
逐步实现。常规应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每一名学生都创造良好的
学习
环境与氛围。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学生看了场景图有许多话要说,可以就静心听讲(
包
括听老师讲课和听同学发言)
、举手发言等,初步提出一些明
确的要求,并在近阶段的
数学课上认真落实。
2
第二单元:比一比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
经常使用的方法。
人们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往往把这
个事物(现象)与其他事物(现象)进行对
照,寻找它们的异同,从而认识这个新的事物
(现象)
,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数
学学习经常会进行比较。
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
经
历并体验比较的
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p>
教材把学生带进他们熟悉的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
着重比较两个或三
个物体的长度(长短或高矮)
,以及两个或三个物体的轻重。在“想想做做”里还要比
较两种物体谁多、谁少
。例题由两部分组成,先是一幅综合性的情境图,里面有许多可
以比一比的物体,为教学
提供了具体素材。然后是三组小图,每组都是两幅图,其中一
幅小图提出“比什么”
p>
,另一幅小图画出了“怎样比”
。
1
突出“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规范地比。
学生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都曾经遇到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轻重
、大
小、多少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答案,即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方法
和
过程都是模糊的。尤其在两个物体的长度、轻重、大小、多少的差异悬殊时,更不会关
注比的方法与过程。本单元教学“比一比”
,突出比的过程,要
求学生理解并学会简单
的比较方法。如比两根绳哪根长些,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
着平放,看两根绳的
另一端。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些,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
观察他们头顶的位
置。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些,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两端的盘子
里,根据支架的
倾斜情况做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性
。应该要求学
生说说“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绳长、哪根绳短的?”
“在小朋友跳绳时比方便吗?”
“图
中是怎样比出哪个人高、
哪个人矮的?”
“他们站在滑梯上能比较吗?”
“图中是怎样比
出柿子重、石榴轻的?”
“如果没有支架怎么办?”如果给学生
照样子做做、比比,或
者创造出别的比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2
鼓励学生积极寻找比的对象,主动开展比的活动。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以后,提出问题“你还
< br>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继续寻找对象进行比较。情境图里预留了许多
比长度、
比轻重的内容,
如石榴树和柿子树哪个长得高些?
桌子和椅子哪个矮些?两条
石子路哪条长些……两种物体除了比长度,还能比轻重、比大
小、比多少,如两个小朋
友谁的体重重些?石榴和柿子谁大些?桌子和椅子哪种张数多些
……这个教学环节,
要
鼓励学生提出有关比较的问题,多次进行
比较活动,反复体会比较的手段或方法,从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
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3
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提高思维水平。
“想想做做”
里编排了稍有变化或稍复杂些的比较问题,
既要
利用例题教学的比长
度、比轻重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才能得到结论。教学这些问题,要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
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自己操作实践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第
1
题应该看着
图画说说怎样比,左边
图中把
2
支铅笔竖着握在手里,一端放在桌上;右边图中
3
支铅
笔的一端对齐着横摆在桌上。虽然铅笔
的两种摆法不同,但都体现了比较长短的要领,
即各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相互平行着摆,
容易看出谁长、
谁短。
第
2
题里一条路是直的,
另一
条路是弯的,两条路的起点合在一起,终点也合在一起。如果把那条弯路也拉直,
p>
两条路的起点重合,终点就不会重合了。所以说,直的路近、弯的路远。这里渗透了两
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第
3
题学生会有
不同的思考。把三条线分别拉直,并且一
端对齐,是一种比法。数数每条线各有多少段(
小方格的一条边看成一段)
,也是一种
方法。
< br>前一种方法里有空间想象,
后一种方法有量化意味。
教学
第
4
题要让学生解释
“为
什么说伤员高”
“为什么说小熊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矮”
< br>。教学第
6
题要解释清楚“为
什
么说
1
个红萝卜比
1
< br>个胡萝卜重些”
。这些问题里都有判断与推理,都能发展学生的
< br>思维。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
小学生通常是怎样说就会怎样想,
反之,
怎样想就会怎样说。<
/p>
即语言既能拉动思维,又能表达思维。数学教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说”
,充分发挥
口头语言的作用。
4
选择方便学生的表达方式,适当注意语言的完整、严密。
p>
号表示比的结果。这种表达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方便了学生表达。比长短、比
轻重总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的,
结论是相对的。如果在教
学中适当出现一
些“×比×长”
“×比×重”这些完整的语句,
有利于学生体验比较的思想,理解比的
方法。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教师才
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句表述,只要求
学生听懂。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像这样地表达,
但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另外,
“甲比乙长”还可以说
成“乙比甲短”
,这是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从前者能够得
出后
者,这也是一次推理。教学时适当进行这些思考,是很有好处的,也是学生能够做
到的。
3
第三单元:分一分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
“分类
”是把若干个研究对象按某种确定的标准分成
两部分或几部分。按照这一标准,凡是分在
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某个相同点;凡是
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
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
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科书在“比一比”之后
及时编排“分一分”
。
本单元把学生
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树叶、动物、交通工具、茶杯、文具
等。大多数学生都知
道这些物品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具有把这些物品分类的条件。通
过分一分,初步体验简
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
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与方法。
< br>例题呈现了两个物品架,
左边的物品架上放了许多玩具,
右边的物品架上放了许多
书。每个物品架都分成四格。左边物品架从上往下各格分别放了
汽车模型、球、积木、
长毛绒动物等四类玩具,
右边物品架从上
往下各格分别放了
《童话大王》
《森林王国》
< br>《数
学故事》
《科学天地》等四种书。物品架上的物品很
多,不仅摆放得整整齐齐,而且把
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把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这个现
象里面,蕴含了分类的思想和方
法,是例题的教学内容与重点。教材要求学生说说“物品
是怎样摆放的”
,引导他们思
考这样摆放的方法与好处,从而初
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尽管教
材里暂时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
用“分一分”来代替,也能达到教学这种数学思想
方法的目的。
例题的教学不能草率,
要紧紧抓住“物品是怎样摆放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有层
次地观察、交流。首先看到两
个物品架上分别摆放的玩具和书籍是两类不同的物品,体
会这两个物品架把物品分成玩具
和书籍两类。
接着看到每个物品架的各格上摆放着同样
的玩具或
同样的书籍,理解这样摆放把不同的物品分开,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这就
是每一个物
品架都把物品分成四类。然后感受这样摆放便于寻找物品,如果想玩球,就
可以到左边物
品架的第二格上拿取;如果要看数学故事,
就可以到右边物品架的第三格
上拿取……上述的观察与交流,
让学生充分感受
“分一
分”
是把相同的物体汇集在一起,
把不同的物体区分开来。
p>
2
“试一试”鼓励学生自己确定标准,尝试把树叶分类。
“试一试”要求学生把
9
片树叶放在
3
个筐里,这不应该是任意的摆放,而是有意
义
的分类,应该使放在同一个筐里的树叶有相同的特点。学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把
形状
相同的树叶放在同一个筐里;还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把颜色相同的树叶放在同一
个筐里
。
由于
9
片树叶的形状特征和颜色特征
都很明显,
所以大多数学生是能够自己确
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教
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鼓励学生自己选定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尽
量不在分类标准的选定上
给予指点,更不要做出统一的规定。二是在交流中突出分类标
准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分类结果的交流和分析,
让学生体会到如果选择的分类标准相同,<
/p>
那么分的结果也相同;如果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那么分的结果就不同。三是分类的结
p>
果不能出现重复或遗漏,
即没有哪一片树叶会被同时分进两个筐里,
也没有哪一片树叶
会分不进任何筐里。为此,学生分类结束以后,要引导他们看一看,是
不是所有树叶都
放到筐里去了?有没有一片树叶被放到两个筐里的现象?
3
“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编排的。
“
想想做做”一共编排
4
道练习题,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是唯一的
,让学生在分类
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唯一的(即人人相同的)
。第
1
题的分类标准是题
目明确告诉学生的“能在水中生活”
,教学要注意三点。一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能在<
/p>
水中生活”的意思。狗虽然会游泳,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虽然经常在岸上,但它能在
p>
水中生活。
二是教材给出的动物中如果有学生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
应该告诉他们有关
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惯。三是圈出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以后,还要让学
生说说,这里的
11
个动物被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
一部分动物怎样?另一部分又怎样?通
过这些问题的反思,进一步体会分类。第
2
题分类的标准是“在哪里行驶”
,教材通过<
/p>
“空中飞”
“陆地行”
“水中行”加以提
示。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各个交通工具的名称与用
途,各在哪里行驶,然后涂颜色分类。分
类完成以后,仍然要让学生说说“分成几类”
“怎样分的”
“有
没有重复或遗漏”以及“经过分一分又知道了什么”
。
后两道题是开放的,
让学生体会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多样的。第<
/p>
3
题可以按杯
子的颜色分,
也可以按杯子有无把手分类。教学时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分类标
准,
都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交流中出现学生群体里有不同的分
类标准和不同的分
类结果,让学生体会到分类标准决定分类结果。第
4
题是整理书包,把学到的数学知识
应用于日常生活。由于
书包里的物品比较多,分类的标准不容易选择和确定,可能要给
学生适当的指点与帮助。可以先看看书包里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样整理。如把铅笔、
橡皮、尺等放在文具盒里;把小棒、圆片、小方块等放在学具盒里;教科书和练习簿可
以
放在一起,也可以分开放……通过上述的整理来思考分类标准——按物品的“用途”
进行
分类。当然,如果学生有其他想法,选择其他分类标准,也是可以的。只要做到按
确定的
同一标准,不重复、不遗漏的分类,都是允许的。
4
第四单元:认位置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
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由于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这些方
位,而且很容易界定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所以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都<
/p>
把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前后、上下,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
p>
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认识,获得经验。
判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涉及到由谁来做出判断,以什么为参照做出判断。把画面
中的人或动物的判断作为答案,还是把学生自身的判断作为答案,是颇为复杂的事情。
以至于“小明的右边有什么”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经常有不同的答案。本单元教学方
< br>位知识,
让学生联系直接经验,
以自己的前后、
上下、
左右去辨析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题里
画出的小朋友与学生同方向,因而关于左右的判断是一致的。图中小明的右边也
是学生的
右边,小红的左边也是学生的左边,教学不会发生混乱。
编排
的思考题里,面对面的两个人分辨左和右,结果是不一致的。图画中尽管人们
上楼梯与下
楼梯都要靠右边走,
由于上楼与下楼的朝向不同,所以分别走楼梯的一侧与
另一侧。那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靠自己的左边走下楼梯,因而走错了。思考题是一部分
有学习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材料,
让他们初步涉及稍复杂的辨别方位的内容,
p>
不是对全体
学生的基本要求。
1
例题的教学活动分三步展开。
例题帮
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关于这个判断,
有些学生可能已
经能够进行,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难度很大。
教材放低教学起点,
确确实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做出正确
判断。首先是让学生分辨自
己的左手和右手,
“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
教育
,更是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这对他们认位置相当重要,因为很多儿童都要联系
自己的
肢体来分辨左右,根据自己的右手确定自己的右边,那么另一边就是左边。接着
以“练习
本在数学书的左边”
“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这两句话描述课桌上数学书和
练习本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应该用
“×在×的×边”
这种完整的话描述。
p>
而且,
如果甲物体在乙物体的右边,
那么乙
物体就在甲物体的左边。
然后要求学生在例题的情境图里寻找两个物体,用“左边”和“
右边”说出这两个物体
的位置关系,继续丰富识别左右的体验,初步学会像这样的判断与
表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
还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
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边、
哪个在右边,
变学生被动接受教材里的叙述为主动
认可教材的描
述。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边”这样的语言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
系,努力避免“
×在左边”
“×在右边”这样简单化的、不具备相对性的表述。三是“练
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
“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这
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已经清楚地
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可
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一般
不要求学生同时说出两句话,更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训练
。
学生“看图说一说”
,应该以说左
右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芳、小刚四人的
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
< br>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
右边等位置关系不
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意。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如国旗
在黑板的上面、黑板
在讲台的前面等,也是可以的。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醒学生联系自己的肢体做出关于左或右的判断。
< br>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经常需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做出正
确
的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的表现。
“想想做
做”第
1
题遵循这个规律
设计游戏活动
,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
右手那边是右边
;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
,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材的设计意图。
“想想做做”里的
其他练习题,凡涉及左右的时候,都要提醒学生先想想自己的左
手和右手,
分清左边和右边,
然后回答问题或进行操作。
这样做
虽然多花费了一点时间,
但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错误的发生。如果学生发生判断的错误,仍
要联系他们的左手和右
手,认识并改正错误。
5
第五单元:认识
< br>10
以内的数
本单元教学
p>
10
以内的数,
主要有
0~10
共十一个数的意义、
读写、
大小关系等内容。
分认识
1~5
各数
、认识
0
、认识
6~9
各数、认识
10
等四段安排。在认识
< br>1~5
各数以后,
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
0
以后,插入
=
、>、
<等关系符号的教学。在认识
6~9
各数以及认识
10
的时候,进一步应用几和第几,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全单元编
p>
排七道例题、六个“想想做做”
、两个练习,还有两则“你知道吗”
和两道思考题。下
表是各道例题和每个练习的内容安排。例题序号教学内容练习例
1
·
1~5
各数的
意义、
读写、排列顺序例
2
·
几和第几的含义,以及实际应用例
3
例
4
·
0
的意义、读写,
0
和
1~
5
各数的排列顺序例
5
·
等于、大于、小于的含义,以及相应的符号例
6<
/p>
·
6~9
各数的意义、读写、数序例<
/p>
7
·
10
的意
义、读写,
10
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练习一
配合五道例题教学内容的练习练习二
综合全单元内容的练习
10
以内的数比较小,学生在日常生
活和学前教育中已经接
触了这些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本单元教材把
1~5
的认识、
6~9
的认识
相对集中起
来教学,改变了以前教材一个数、一个数地教学的编排,能够利用学生已有经
验,节省
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的教学,以及
=
、>、<等关系符号的教
学,丰富了认数教学的内容,有
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
0
”在生活
中有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
10
”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是以后的教学十分重要的基
础,尤其是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原理,以及加、减法计算的进位与退位。因此,教材独
立编排
0
和
10
的教学。由于各道例题后面的“想想做做”的练习比较充分了,所以全
单元只编排两
次练习。其中,练习一涉及五道例题的教学内容,练习二是全单元内容的
综合性练习。两次练习里的习题不是重复“想想做做”里的练习题,而是注意了适当的
灵活性和趣味性。
1
p>
把认识
1~10
各数的过程都设计成四个环
节。
认识
10
以内的数是整数教学的起始,包括掌握各个数字符号和理解每一个数的意
义两大块内容
与要求。由于学前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视,大多数学生认读
1~10
各数并不困难,
但写数和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太容易。
教材以帮助学生形成数概念为
教学重点,注意加强写数教学。把认识每一个数的教学
都设计成连贯的四个环节,引导
学生仔细经历认识数的过程,充分开展认识数的活动,深
入体会各个数的含义。下面以
1~5
各数的认识为例,分析这四
个教学环节。
(
1
)
p>
在具体的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初步体验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
10
以内数是自然数中最小的几个数。
数是抽象的,
每一个数都是一个概念。
数也有
< br>具体的一面,它一旦融入现实情境,每一个数都表达着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人们认
识数总是先体验数的具体的一面,
再建立抽象的数概念。
例
1
就是按这样的线索编写的。
例题呈现了一幅“教师节快乐”的主题图,画面里面有人和多种物体,数量各不相
同。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人和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所需要的感性材
料,另方面体会数(
sh
ù)产生于数(
sh
ǔ)
。
数主题图中的物体个数,
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喜欢什么就数什么。
如一块黑板上有五
颗星和五个字,三个女孩跳舞,一个男孩拉手风琴……应该
要求学生口、手一致地数,
即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用数到的最后一个数表示已
数过的物体的总个数。通
过有兴趣的数数活动,从数量角度了解主题图的内容,体会数能
反映物体“有多少”的
属性。
(
2
)
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一次抽象。
p>
整理主题图里的数量信息,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这些物体的数量都
是“一”
,都可以用一粒算珠表示。像这样,两盆花就可以用两粒算珠表示
、三个女孩
可以用三粒算珠表示……逐渐教学了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数的方法。
教材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出于两点考虑:首先,算珠能半直观、
半抽象地表示
物体的个数。
一粒算珠表示一个物体、
两粒算珠表示两个物体……有几个物体就用几粒
算珠表示,这是算珠的直观
方面。一粒算珠既能表示一个男孩,也能表示一架手风琴、
一块黑板,一粒算珠只反映这
些物体在数量上的相同特征,不反映它们的其他属性。类
似地,两粒算珠能够表示主题图
里的花的盆数,还能表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两个物体,
这是算珠的抽象一面。算珠的半直
观、半抽象特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
能够引领他们完成认数学习过程中的
第一次抽象概括,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认数过程,
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发展过程。其次,
一粒算珠添上一粒是两粒算珠,两粒算珠添上一
粒是三粒算珠……这个现象体现了自然数
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些知识暂时还是蕴含着的,只是稍
稍的渗透。
(
3
)
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二次抽象概括。
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
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
还可以用数字符号表示。
手风琴、
男孩、黑板的个数
都可以用“
1
”表示,花的盆数可以用“
2
”表示,女孩的人数可以用
“<
/p>
3
”表示……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到
1~5
各个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这些数字
符号和算珠一样,
只表示物体有多少,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内容。而数字符号比算珠更加
抽象,使用也更加方
便、更加普遍。学生认识数字符号,理解符号所蕴含的意义,就是
建立了数的概念。
p>
事实告诉我们,现在大多数学生识别
0~
9
这些数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在学前已经多
次接触过,甚至早就
知道了。但是,许多学生并不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也就是
说许多学生并没有数概
念。
教学时,必须把数字与相应的算珠以及相应个数的物体紧密
联系起来,
利用已有的数物体个数的经验和用算珠表示数的经验,
赋予数字具体的含义,
从而有意义地接受数字符号,逐渐形成数概念。例题在主题图下
面,从左到右依次呈现
“实物图”
“算珠图”
< br>“数字”
,体现了这些教学思想,是学生认数的一般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往往是概念学习的全部过程。所以,教材在给<
/p>
出数字
1
、
2<
/p>
、
3
、
4
、
5
以后,并没有结束数概念的教学,继续要
求学生思考“
1
还可以
表示什么?
p>
2
、
3
、
4
、
5
呢?”这就是把
初步的数概念具体化,回归现实,让学生说出许
许多多
1
个或者
2
个、
3
p>
个、
4
个、
5
p>
个物体,这些大量素材,进一步丰富对数的感性认
识,使抽象的数概
念更加丰满、更加扎实。
(
4
)
指导写数,培养良好的习惯。
写数是
教学的一个难点。
初入学的儿童不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与书写的笔顺,往往
在写数时搞错位置或方向。他们的手指还不够灵活,要把数字写正确、写工整、写匀称
很不容易。
为此,教科书里安排了“示范”
“描红”<
/p>
“独立写”三步教学。在一段时间内,
让学生在“日”字格里写数
,不过早要求他们在白纸上写。
过去,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数字
、记住字形,教师往往利用一些儿歌,如“
1
像小棒、
3
像耳朵、
4
像小旗”
,确实对认识数字符号有积极作用。但是,往往忽略了写数教学的
字形分析和笔顺分析,导至学生写数时“无依无靠”
“无关无栏”
。
现在的教材,在“示范”时十分突出写数时的起笔、运
笔和收笔,清楚地显示出从
“日”字格的哪里起笔,向什么方向如何运笔,在哪里转折或
收笔。这是教学写数时应
该耐心讲解的知识,是学生应该知道并照着做的知识。
“描红”是学生模仿并体会写数要领的活动,不应该只是沿着已有的虚
线描出数,
而是沿着虚线体会写数时的起、运、收笔的方法,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技能。<
/p>
“独立写”要提倡学生看着前面已经写出的数,像前面那样写,
争取写出的数和前
面差不多,甚至一样。对自己写的数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找一找哪里写
得还不够好,想
一想怎样写能够更好。学生的写数习惯在这些细节中才能形成。
2
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展开。
非
0
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有几个)
,有时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是第几
个)
,这些就是自然数
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学生在认识
1~5
各数时,已经能够用
这
些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几和第几,获得关于数的新知识,加强对数
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
< br>严格地说,
“几”已经在例
1
教
学了,例
1
及其“想想做做”都是围绕
1~5
各数的
基数意义设计的,
“第几
”还没有教学,因此例
2
的教学重点是第几。把几和第几结合<
/p>
起来,有利于学生体会“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
同的概念。
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段进行。首先,学生联系已有
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初步体验几和第几。
在例
2
的主题图里数出有
5
人排队买票,
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
2
个,
女孩排在第
5
个。
在学生的数数活动中引出表示几的数和表示第几的数。教学要引导学
生联系具体
情境,认真感受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几和第几的不同之处。
然后,着重领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例
2
和“想想做做”
第
1
题,通过比较“
5
个”和“第
5
个”
,通过“涂
4
个”和“涂第
4
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
几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一般情况里“几个
”表示一个集合里的元素总个数,
“第几
个”是一个集合里的某
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如“
5
人”排队的“
5
”是指一共的人数。而
“第
5
p>
”是队伍里某一人所在的位置。
最后,<
/p>
“想想做做”的
2
、
3
、
4
题是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这些习题,
有时涉及数的基数含义,有时涉及数的序数含义,灵活性很强。
这就为学生反复内化基
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提供了很好的实现素材。教学这些习题,不仅要
关注学生的回答是不
是正确,还要让学生对习题里的部分基数和序数做出比较令人满意的
解释。
几乎所有学生都曾经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
象与问题,
这是可以利用的
教学资源。
教学几和第几,
要联系现实的情况,
引导学生从中提取关于几和
第几的数据,
并从数学角度研究、理解这些数的具体含义。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
数出一共有
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戴帽子男孩排在第几个。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①
p>
“
5
个人”是<
/p>
队伍的总人数,包括队伍里的每一个人;
“第
2
个”表示戴帽子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
是表示一个人位置
的数。尤其是队伍里的“
5
个人”和“第
5
个人”是不同的指向、不
同的意思。②
数“几”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一个也不能遗漏。数“第几”只要数到
有关那个人为止,不能再数下去。③
数“几”可
以从前往后地数,也可以从后往前地
数,结果与数个数的方向无关。数“第几”必须注意
方向,在例题里只能从前往后数,
一般不从后往前数,如果搞错了数个数的方向,结果的
意思就变了。
正确表达或判断第几要联系方位知识,
离开方位讲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教材里大
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已经规定
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
4
个,
4
号车的“前面”有
几辆车。
二是遵循生
活中的约定。
如在队伍里的位置一般
“从前往后”
数,
假如要求
“从
后往前”
数必须另有规定;
又如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的,
p>
一般不
“从上往下”
数。三是允许灵活多样
,给学生自主确定方位的空间。如“想想做做”第
2
题里的猴子
捞月亮,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子,从上往下数是第
2
只,从下往上数是第
4
只。回答这
个问题,两个答案都可以,只要任意说出其中一个答案就够了。但是,必须说清楚是从
< br>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数的。如果只是回答第
2
只或者第<
/p>
4
只,都是不妥当的。
3
0
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对此有明确的安排。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0
,
0<
/p>
在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安
排与要求。
(
1
)
p>
例
3
和“试一试”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
可以用
0
表示”
,这是应用最多
的知识。例
3
里有三只兔子都采到了蘑菇,分
别用
3
、
2
、
1
表示它们采到的蘑菇个数。
还有一只
兔子没有采到蘑菇,教材用数“
0
”表示这只兔子的蘑菇数量。
让学生在这个
情境里体会
0
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当“一个也没有的候,可以用
0
表示”
。例
4
左边图中的地里有
4
个萝卜,右边图中的萝卜都被兔子拔走了,
要求学生
用“
0
”表示现在地里一个萝
卜也没有。再次经历“一个也没有用
0
表示”的活动,深
刻体验
0
的含义。同时也体现着“从有到无”
的变化,以及“有”和“无”的相对关系。
必须注意,
“一个也没有可以用
0
表示”这句话不宜说成
“
0
表示一个也没有”
。因
为有些场合,
0
确实表示没有,但有些场合里的<
/p>
0
并不表示没有,而表示别的意思。教
学
时如果说
“
0
表示没有”
,
就把
0
的含义局限和缩小
了,
这是对概念外延的不妥当缩小。
(
2
)
p>
例
4
在直尺图上教学
0
的另一种含义。直尺上标注着
0~5
六个数,和学生自
己的尺是一致的。数“
0
< br>”在直尺的左端,直观显示出
0
在直尺上的意思:刻度从
这里
开始,即
0
是表示起点。直尺上从
0
开始,向右依次是
1
、
2
、
3
、
4
、
5
,按从小到大的
顺序整理了
0~5
各数
。反之,从大到小排列则是
5
、
4
p>
、
3
、
2
、
1
、
0
。这些都是“想想做
做”第
3
题按顺序写数的基础。
(
3
)
p>
“想想做做”第
4
题展示了
0
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电话号码里经常
有
p>
0
、门牌号码里也能看到
0
、温度计上面有
0
、计算器上面也有
< br>0
。学生对这些都是熟
悉的,他们还会想到和说出其他地
方看到的
0
。对于这些
0
,只要学生知道其存在,不
必解释其中
0
的具体含义。
学生写数的时候,往往在起笔和运
笔方向上犯错误,这也是教学
0
应该注意的。
< br>
4
在教学
< br>=
、>、<时,要体现两点数学思想。
=
、>、<是数学里最常用的关系符号,用于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
这
些符号,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
“多”
“少”等概念。不仅在具体情境里感受两
组物体在数量方面的多少关系,还要
抽象出相关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如
4
只兔子和
4
只猴子同样多,
4
等于
p>
4
;
5
只松鼠比<
/p>
3
只熊多,
5
大
于
3
;
3
只熊
比
5
只松鼠少,
3
小于
5
。
然后认识
=
、
>、
<这三个符号,了解
它们的意义、读写以及使用方法。
这些符号中,
教学等号比较容
易,教学大于号和小于号会稍难一些,学生往往会混淆这两个符号。要
想办法帮助学生识
别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如开口端写较大数,尖端写较小数;开口端在
左边的是大于号,<
/p>
尖端在左边的是小于号。
教学关系符号,
不仅要重视其中的双基成分,
还要注意两点数学思想。
(
1
)
p>
例题从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分别提取兔子、猴子、松鼠、熊进行只数的比
< br>较,
是让学生知道,
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
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
比一比。
这是基
本的数学方法,
也是后面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
渐掌握。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
“多”
“少”的直接体验。
(
2
)
p>
例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和×同样多”
“×比×多”
“×比×少”等数量
关系,分别用
=
、>、<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要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
用图画
和文字语言简便。教材把>和<同时教学,
5
>
3
和
3
<
5
都表示松鼠和熊的只数
关系,
让
学生体会这里的符号与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
这些都是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5
借助
1~5
各数,体会
6~9
各数的数值。
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某个数的概念,要清楚地了
解这个数有多大,即知道数值。相
对于
1~5
< br>各数,
6~9
各数比较大了,学生建立
< br>6~9
各数的概念的难度明显比
1~5
< br>各数大
得多。这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接触
1~5
各数的机会多,积累的经验丰富。而接触
6~
9
各
数的机会比较少,不仅难形成这些数的概念,以后计算时还
会出现较多错误。
教学
6~9
各数,教材仍然像教学
1~5
各数那样,引导
学生从数数到表示数,经历用
算珠表示数和用数字表示数两次思维的提升。
应该看到的是,教材还利用较小的
1~5
各
数帮助学生认识
6~9
各数,体会这几个较大数
的数值。
“想想做做”第
1
题看数涂色
,
一个一个地涂
6
个圆表示
6
,一个一个地涂
7
个圆
表示
7
……让学生体会
6
个一合起来
是
6
,
7
里面有
7
个一……有
些学生在涂色时还能感受到
5
个和
1<
/p>
个合起来是
6
个,
3
个和
4
个合起来是
7
个……这些都能丰富对
6~9
各数的体验。第
2
题看数接着画,
已
经
画了
4
个△,为了表示
7
,还要接着画
3
个△,从
而体会
7
比
4
大,
7
可以从
4
开始往
后一个一个地数得。挖掘蕴含在操作里的数学思考内容,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建
立数概
念十分有益。
6
教学数
1
0
,设计并编排了丰富的内容。
10
是一个很重要的数,
把它转化成
“十”
就是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对以后的认数教
学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教材把
10
单独编排一节教学。
例
7
教学
10
的
过程和前面的认数教学差不多,仍然是:在情境图里数数——用算
珠表示十个——用数字
10
表示,并教学
10
的读写——整理
0~10
各数的顺序。对这些
就不展开说明了。
在认识
10
的“想想做做”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学生对
10
的认识。
(
1
)
p>
让学生数出
10
根小棒,并捆成
1
捆,渗透“
10
个一是
1
个十”
。前面已经说
到,
“十”是一个计数单位,在认识
11~20
各数时,就需要这点知识。
“想想做做”第
1
题,引导学生亲身感受“
10
根”和“
1
捆”的这种特定关系,直观接触
10
个一和一个
十,为以后教学计数单位“一”和“十”做些铺垫。
要指出的是,必须准确把握这道习
题的教学要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进行数出
10
根小棒并捆成
1
捆的
活动;要学生仔细
看看并想想“
10
根
”和“
1
捆”之间的关系,清楚地知道这里的
< br>1
捆就是
10
根。暂时
不要概括出“
10
个一”
“
1
个十”
,更不要概括出“
10
个一是
1
个十”
。因为大多数学生
现在还没有概括这些知识的思维能力。
(
2
)
p>
在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按群数数”
。人们要知道一批物体有多少个
,通常
会去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前一种数法是“逐个数”
p>
,后一种
数法是“按群数”
。按群数数的效
率一般比逐个数高些。儿童数物体的个数,起初会选
择逐个数,这种数法符合他们的年龄
特点。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按群数数,提
高他们的计数能力。
< br>“想想做做”第
2
题,图画呈现
10
个樱桃,而且是每
2
个一串;呈<
/p>
现
10
个手指,一只手上
5
个。在这种情境里,学生数樱桃的总个数、手指的总个数,
< br>会很自然地采用
2
个一数(
2<
/p>
、
4
、
6
、
8
、
10
)和
5
个一数(
5
p>
、
10
)的方法,这正是教
材所期望的按群数。教学时,不应该勉强甚至规定学生必须按群数,而是创设情境引导
< br>学生按群数数。
在大多数学生
2
个一数和
5
个一数以后,
要组织他们回
顾和反思自己的
数法,意识到没有一个一个地数,而是几个几个地数,像这样的数比较快
,也很方便。
(
3
)
p>
体会“双数”与“单数”
。生活中有时会用到双数和单数,以后的教
学中会
引出奇数和偶数。
“想想做做”第
6
题把
10
只鸭排成一行,不戴帽子
的和戴帽子的一一
间隔。从左边起数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
/p>
2
、第
4
……第
10
只,这些数都是双数。从右
边起数
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
1
、第
3
……第
9
只,这些数都是单数。学生像这样地
数,
能够感受双数和单数。教材要求学生开展数的活动,没有给出双数和单数这些名称。
教
学时,可以给出,也可以不给出。如果教室里有学生提出双数和单数,可以让其他学生
也了解双数、单数。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未必一定给出双数、单数这些名称。即使提出<
/p>
了双数和单数,也不要作为必须掌握的知识来要求学生。
(
4
)
p>
在图画情境里直观看出两类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看出多几个、少几个。
< br>如“想想做做”第
9
题,把排成一行的
< br>7
个正方形和排成一行的
10
个
三角形从左边起
一一对齐,很容易看出正方形比三角形少
3
p>
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3
个。这道题在现在
能促进“同样多”
“多”
“少”等概念
的加强,在以后是探索解决相差关系实际问题的手
段与方法。教学时,不能只关注答案是
否正确,要引导学生展开并暴露思考过程。如指
一指三角形中哪几个与正方形一一对齐(
即与正方形同样多的部分)
,哪几个是比正方
形多的。又如说一
说怎样看出三角形比正方形多几个,正方形比三角形少几个,等等。
7
在认数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长期任务,培养学生的数感要尽早抓起。因为
教学较小的数,容易形成这些数的数感,教学较大的数时,形成相应的数感会难些。本
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认数教学的起步,
应该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
/p>
系、用数表达和交流这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
(
1
)
p>
理解数的意义,要培养应用数表示物体有几个或在第几的意识与能力。也就
< br>是说,要在具体情境里主动寻找、指出并利用“有几个”
“在第几”等信息。教材
加强
这方面的练习,一方面像第
24
页
第
5
题,在图画里数出物体的总个数,数出某些物体
所处的第几位置。另一方面像第
24
页第
2
题那样,通过画图或操作活动,形象表达某
些
数的含义。
(
2
)
p>
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要用
=
、
>、<这些关系符号,表示哪个
数大、哪个数小或者两个数相等,还要把握数与数的接近
程度,方便用数的表达和进行
估计。做到这些,学生对数的理解与掌握就不会是孤立的、
静止的,而是有结构的、动
态的。过去教材偏重于基础知识,只要认识和使用关系符号。
现在教材不限于那些基础
知识,还注意学生数感的逐渐形成,充实了有关数之间接近情况
的内容。如
5
离
8
近些
还是离
1
近些?如果把数依次
排列,
8
和
1
分别在
5
的两边,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很需要
想一想。学生如果看直尺,能直观感觉到
5
离
8
近一些。如果联系数数,
5
和
8
之间有
6
、
7
两个数,
5
和
1
之间有
2
、
3
、
4
三个数,这就是对离得近些与离得远些的理性的思
考。
又如□>
3
的□里可以填许多数,
最小的整数是
4
;
□<
10
的□里也可以填许多数,
最大的整数是
9
。
这些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认真地思考。
他们经常接触这些情境和氛围,
数感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展。
(
3
)
用数描述、表达、交流信息,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习惯。
教材要求学生用
10
以内的数说一句话,通过“一年
级有
4
个班”
“我家有
3
口人”的示
范,引导学生用一句带有数的话,讲述学
校里、家庭里、社会上的某一个现象或某一件
事情,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游戏中、
劳动中、活动中寻
找素材,说的题材越宽,体验就越深刻。还可以让学生把话里的那个
数去掉,再说一遍,
就能体会到数有助于把事情说清楚、说正确,这就是数对客观事物
的量化作用。
6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所谓直观认识,
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
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状,
并把它们的整体形状保
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的参照;知道
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生活
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
并能
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形体联系起来,
用几何形体
的名称描
述实物的形状。在直观认识阶段,不细致深入地研究几何形体的结构特点,更
不要求对形
体的结构特点有规范的语言描述。
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信息渠道主要是
视觉和触觉。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
木时认识几何体。以积木为学具有三点好处:
一是学生喜欢积木,有玩积木的体验,从而
热情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二是积木的形状
比较规则,有利于学生正确感知几何体的形状
,形成正确的表象。三是玩积木符合直观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要求,学生可以充分地动眼
、动手、动脑,把感觉到的物体的整体
形象保留在记忆里,一般不会向深入研究几何形体
结构特征的方向展开。
例题和
“想想
做做”
里的知识内容大致分成五步逐渐展开:
呈现堆积木的游戏
场景,
吸引学生参与堆积木活动——学生感知积木的形状,
把积
木按形状分成四类——揭示各
类积木的几何图形,
并给出几何名
称——辨别常见物体的几何形状,寻找生活中有关的
物体——以加强形体表象为目的的分
类统计活动,
以及与几何形体有关的其他练习。前
两步安排在例
题里,后两步安排在“想想做做”里。
1
让学生玩积木,一边玩一边学数学。
例题创设堆积木的游戏情境,吸引学生也来玩积木,一边堆积木,一边感知积木的
形状。
玩积木的目的是了解每一块积木的形状,比一比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哪些积木
的形状不
一样,
想想按形状积木可以分成哪几类。
可见,
积木是不可缺少的学具。
课前,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准
备学具,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积木带来课上使用。
如果收集积木实
在有困难,也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容器或物体来代替<
/p>
积木。不过,收集的容器和物体要认真筛选,保留形状比较“纯正”的,去掉已经变形
p>
的,以免造成感知形状时的误差。
在学生
玩积木时,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边堆积木一边感知积木的形状。每堆一
块积木,都要
看看它的形状,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要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
不感知积木形状
的现象。
2
让学生把积木分类,通过分类继续感知积木的形状。
学生经过玩积木,初步了解了各块积木的形状,体会到有些积木的形状相同,有些
积木的形状不同。在此基础上,应该要求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
< br>在一起,把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通过分类,促进学生认真思考各种积木的形状。
在动手分类之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的、有半圆形面的积木,它们不是本单元的<
/p>
研究对象。
只要保留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积木。
在分类时还要
注意两点:
一要鼓励学生自主分类,
让他们充分经历分类过程,
在分类中感受积木之间的形状相同
和形状不同。
学生有可能把长
方体积木和正方体积木分成一类,
把圆柱形积木和球形积
木分成
一类。
这种分类表明学生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
要肯定
这样分类是对的,
但还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积木和正方体积木分开
,把圆柱形积木
和球形积木分开。二要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对分成四类做出解释。
如长方体、正
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形积木和球形积木都有“弯曲”的面;长
方体积木和
正方体积木也不完全相同,
圆柱形积木和球形积木很
不一样。不要求学生讲述的语言严
密、准确、完整、有条理,更不要归纳出“正方体的六
个面都相同,长方体的六个面不
完全相同”等特征。
3
抽象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给出名称。
这一步教学是学生有意义接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简单知识,主要是四种
立体
图形及其名称。
经过学生的分类活动,已经把积木按形状分成
了四类。每一类都有不同颜色、大大
小小、
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
块。
这里的
“颜色”
和
“大大小小”不是几何体的本质属性,
而“形状”才是本质特征。教材在属于同
一类的两块积木的下面,画出一个图形,代表
这一类积木,
并在
图形的右边写出它的几何名称。
如在两块长方体积木下面给出长方体
的几何图形,指出它是“长方体”
;在两个圆柱形积木的下面画出圆柱的几何图形,
指
出它是“圆柱”
。立体图形是同一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
几何体的标志。尽管画出
的图形在视觉上有立体的感觉,
实质上
是用画在纸上的图形来表示立体。学生利用这些
图形在头脑里留下各种立体的表象。他们
理解画出的图形代表了一批大大小小、各种位
置摆放的同一类几何体;
< br>知道并会应用几何体的名称;看到立体图形就能够联想到有关
的物体,看到实物就
能联想它的几何体。这些都是学生具有初步空间观念的表现,是本
单元教学所追求的具体
目标。
立体图形的教学可以像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
p>
让学生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个
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
的形状,然后睁开眼睛看看老师画的图形,体会这
一类积木的形状都像图形所画的,
p>
于是确认这个图形能够代表众多积木的形状,从而形
成长方体的表象
。
教师画的立体图形要在课前准备好,在学生闭着眼睛想的时候一下子
< br>整体出现在黑板上面,不要展现画图过程。只要学生认可这样的图形像积木,在头脑里
代表实物就行。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个名称是数
学概念,这些概念的内涵是每类物体的形
状与结构特点,外延是属于每类的所有对象。本
单元只是直观认识四类几何体,只要求
学生具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表象,不达
到了解概念的程度。所以,不用语言
描述各类几何体的形状特点,不给各类几何体下定义
。
4
让学
生在身边寻找相关的物体,把头脑里的表象“具体化”
。
p>
经过对积木的研究,
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等四种几何体。教材引导
学生带着这些
“体”的表象回归现实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这一步教学活动具有两
点意义:一
是通过数学表象的“具体化”
,再次感受四种几何体
的形状,进一步加强已经建立的表
象。如寻找长方体形状的物
体,要把物体与头脑里的长方体“模型”作形状的比照,确
定这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
/p>
这就加强了长方体的表象。
二是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p>
体会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只要留心观察,到处都能发现,从而培养用数学眼
光看身边物体的态度与习惯。
“想想做做”
第
1
题的上面一行是四个立体图形,下面一行是四个物体。用连
线的
方式表示各个物体的形状分别属于哪一类几何体。
学生可以
想“哪个物体是正方体形状
的?哪个物体是圆柱形的?……”由于认知还在“表象”阶段
,学生能够在物体和立体
图形之间连线,但没有条件说出连线的理由。教学时,只能问学
生“你怎样连线的?这
样连线可以吗?”不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连线?”在完成这道习
题以后,还可以继续
在教室里、家庭里,以及其他熟悉的环境里,寻找这四种形状的物体
。
5
在把立体图形分类的活动中,巩固四种几何体的表象。
“想想做做”第
2
题给出了
< br>12
个几何体的图形,要求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球
把在这
12
个几何体分类,并统计各类几何体的个数。学生完成
这个练习,要判断每
一个图形表示的是什么几何体,并且不受所画图形的大小、颜色的干
扰,不被所画几何
体的位置摆放而影响。要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让这两种形体相混淆
。尤其是识别像
第一行第一个那样的长方体,
第三行第二个那样
的圆柱,
对几何体的表象有很大的加强
作用。另外,教材在这道
题里首次安排简单的表格和填表活动,应该帮助学生看懂表格
里的内容,指导他们填表。
如竖着看表格的两列,左边一列是四种立体图形,右边一列
是四种立体图形的个数。横着
看表格的每一行,分别是一种立体图形及其个数。
第
3
题仍然是识别立体图形,
促进几何体与其图形
及名称的相互融合。
这道题结合
了左右和第几等描述物体所在位
置的知识。对学生来说,
是综合运用学习的数学知识观
察现象、
回答问题。
6
综合实践:有趣拼搭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感
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特点,进一步强化关于这些几何体的表象;在过程
与方法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情感
与态度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别人合作交流,形成积极的
数
学学习情感。
数学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数学活动、数
学问题。首先要明白,教材里编排
实践活动不是为了教学新的数学知识,
也不是纯粹的数学练习,
而是为学生提供运用已
有的知
识经验去了解现实世界,
接触身边事物与现象,
并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活动机会。
广义地说,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体验数学的活动。毫无疑问,学生
是实践活动的主
体。其次要清楚,实践活动不是游戏活动,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数学问题
。实践活动是
围绕数学问题而展开的,包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缺少了数学
问题,就不是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里,时时刻刻都要
心中有数
学问题,为了心里的数学问题而进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