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巡山小妖精
569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17: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生产性活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


9


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


5


个单元,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认数”“ 加法”“减法”和“乘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


3


个单元,包括“分米和毫米”


“认识 方向”和“认识角”。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

< p>
1


个单元,即第九单元“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


2


次活动,分别 是“测定方


向”和“你能跳多远”。



二、各单元教学内容简析。



“有余数 的除法”


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计算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


下的单元 。


在二年级


(上册)



学生已经完成了表内乘、


除法的学习,


从三年级(上册 )


开始将陆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


位数、三位 数除以两位数等。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拓


展对表内乘、

< br>除法的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为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


基 础。


同时,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也能进一步拓宽用除法计算解决的 实


际问题的范围。



“认数”主要是认 识


1000


以内的数。和传统教材比较,之所以要


增加这个教学单元,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接触大 数的机会比较少,


增加这个循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


经验 ,从而为认识更大的数铺设台阶,提供帮助;第二,课标对四则


计算的笔算要求有所降低 ,加、减、乘、除的计算结果主要集中在


1000


以内,加强对


1000


以内数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四则计算

< p>
结果的把握能力;第三,由于认识


1000


以内数 时可以借助直观操作


来学习,这便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 /p>


会。



“加法”和“减法”主要教学三位 数加、减三位数。通过教学,


学生将基本完成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学习。



“乘法”


主要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


这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法的


起始单元。


理解两 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原理,


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是


学生进一步学 习整数乘法计算的重要基础。



“分米和毫米”


主要教学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相邻长


度单位


(


米、分米、厘米、毫米


)


间的十进关 系。通过教学既可使学生


对常用长度单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也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面


积单位提供支持。



“确定位置”是在二年级


(


上册

)


教学东、南、西、北的基础上,


进一步教学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并学习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


单的行走路线。


这部 分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初步总结,


也是进


一步学习用方向 和距离这两个要素确定物体位置的基础。



“认识角”主要让学 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既可为进一步认识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作准备 ,


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


积累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 验。



“统计”


主要教学用不同的标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利于学生巩固对简单统计表和“ 方块图”的认识,提高收集和整理数


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增强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测定方向》是结合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认识安排的 一


次实践活动,


主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对有关方位的认 识,



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 /p>


《你能跳多远》


是结合


“统计”


单元的学习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


教材按


“发现 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的线索安排活动,


充分展 示了数学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独特价值。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教学有余数 除法的认识以及初步的求商方法。


这一内


容是在二年级上册教学 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在学习之前,


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 分的活动经验,


知道除法


运算与平均分的内在联系,

< p>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也已经初步


认识了除 法竖式。


现在再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拓


展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继续学习除


法的运算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上学期学习除法竖式时,就有学 生已


经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除法竖式的下面总是


0


?既然都是


0


为什么还


要去 减呢?那时,


我就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有余数除法的启蒙教育,



生基本能理解)



我们知道在除数和商 是一位数的除法中,


能够整除的是少数,


量的是有余数的。因此,在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的除法。


把这部分内容学 好,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为以后学习

< p>
多位数除法乃至小数除法的试商和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细读



我们在教学这单元知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余数的除法,并认识其含义。



首先是操作活动。把


10


枝铅笔分给小朋友 ,要求每人分得同样


多。可以怎样分?例题没有规定,让学生自主选择,每人可以分得< /p>


2


枝、


3


枝、< /p>


4


枝或更多枝。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容量大,所以需要


合作学习。


每次分好后,


要把分的结果按照教材 的要求及时记录下来。


一要提醒学生按讲座好的条件有序操作;


二要鼓励学生尽可能想出不


同的分法,


再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和 所作的记录,


具体说说每次分的


过程和结果,并要求学生根据“ 平均分后是否有剩余”这一标准把上


述分铅笔的情况进行分类,从面使学生明确:把一些 物体平均分时,


有时能正好分完,但有时不能正好分完,从而初步形成“剩余”的表


象。接着以


10


枝铅笔,每人分得


3


枝,还剩


1


枝这种情 况为例,讲


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剩余的


1


枝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


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 br>


然后让学生“试一试”,把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分别


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


义。



最后是充实感性材料,


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p>


学生初步建立概念的


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事实来支持。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进行分


圆片、分三角形纸片等活动,观察、想像 把花插入花瓶的现象,比较


概括地认识平均分东西的时候,


如果 没有正好全部分完,


都可以用有


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 p>


2



怎样求商是计算有 余数除法最关键的一步,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


生体验求商的方法 。


在安排上是由易到难,


先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求商,


再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


在形式上 是由直观到隐蔽,


先是能够在图上看到商,


然后是图上不显示出 商。


在方法上是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理解求商的思考。



教学时结合直观图,


引导学生探索< /p>


7/3


的求商方法,


帮助学生由


“每盘放


3


个桃,


7< /p>


个桃最多放


2


盘”这一简单事实



出:要求


7/3


的商 ,榀以先想“


7


里面最多有几个


3


”,从而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


的求商方法。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


学生在


初学试商时,


出现一些不顺利甚至错误 并不奇怪。


要把这些不顺利和


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试商的


方法和要领。



3



教材第


3


页要求学生比较例题和


“试一试”

< br>题中余数和除数的大


小,发现“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通过比较发现“余数要 比除数


小”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归纳,因此教学时还应该联系实际


问题中的整理做进一步的解释,方能突出它的合理性。


应用“余数总比除数小”这个规律能提高试商的能力。为了保证


余数比除数小,


试商时要选用得数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的那句


乘法口诀。



三、练习说明及学生困难分析。



这一单元的练习设计呈现这样的特点:由直观到抽象。



教材第


2


页的练习都是直观的:先是分一分、 摆一摆、再看图填


一填,而在第


4


页中 ,逐渐脱离直观,重点是训练学生试商的方法,


也就是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以及调商 的方法。


(以前的教材在学


习除法的认识时,就特别强调包含除 ,也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几,但


是现行教材直到第


4

< p>
页的第


3


题才出现:


22


里面最多有(



)个

< br>5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


解决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困


难,用这样的方法试商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在 上学期我结合具体的


问题情境,渗透了包含除的方法,如:一张课桌配两把椅子,


12



课桌要配几张椅子呢?)



重点解读练习一中的相关习题:




1


题加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完善概念。


在看图填算式以后,


要说说各道算式的具体含义 ,如算式


9


÷4


=2

< br>(盘)……


1


(个)表


示有


9


个蛋糕,每


4


个 放


1


盘,放了


2


盘,还剩


1


个。算式


9


÷


2=4


(个)……


1


(个)表示把


9


个蛋糕平均放到

< p>
2


个盘里,每盘


4


个,< /p>


还剩


1


个。


要比 一比两道算式的商的单位名称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


同。还要说 说两道算式的余数的意思。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有余数的


除法也是计算平均分的问题,< /p>


它的特点是还剩下一些不能再分了,



而 有余数。




5


题加强对余数比除数小的认识。


要利用这个知识判断四个竖


式 的计算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正确。在改错以后,还要比较余数与


除数的大小,体会正确 的计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6< /p>


题加强求商的思路。


在三道算式在试商时是有联系的,

< p>
要利


用中间一道表内除法,体会左右两题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想商。




9


题可以先找 出没有余数的式子,


再列竖式计算其他算式。



里不要求学生口算有余数的除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 中,


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对概念及算法的


理解,而是计算,


是如何能准确而快捷地找到商。第


6


页 第


5


题中呈


现的


3


种错误,


在学生最初的练习中都有可能出现,


当学生出现这样


的错误时,我们还是要结合具体分东西的情况,让他理解:如 果余数


比除数大,


说明还能继续分下去,


商太小了,


如果余数和除数一样大,


再继续分正好分完,是没 有余数的除法,如果部分积比被除数大,说


明不够分,商太大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还 要注意进行经常性的试


商练习,这单元共


5

节课,我们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还应坚持每节


课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训练试商,要 基本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四、精彩案例



在发现“余数要比除数 小”的计算规律时,我们要着重让学生在


具体丰富的操作材料中进行归纳。可以进行以下 的活动设计:



1.


拿出

< p>
8


根小棒,每


4



1


份,可以分成几份?先摆一摆,再


写出相应 的算式(横式和竖式)。



学生操作后,指名板演。



2.


拿出


9


根小棒,每


4



1


份,可以分成几份?先摆一摆, 再


写出相应的算式。



学生操作后,指名板演,并要求比较上述两题的计算过程。



3.


启发思考:


10


根小棒,每


4



1

< p>
份,能全部分完吗?动手摆


一摆,再写出相应的算式。


学生操作后,指名板演。



4.


讨论:想一想,


11


根小棒,每


4



1


份,能全部分 完吗?


12


根小棒呢?



讨论后要求不操作,直接写出相应的算式。



5.


比较黑板上的几道竖式,提问:如果除数仍然是


4


,余数可


能会是几?想一想,余数会是


4


或是比


4


大的数吗 ?为什么?



明确:如果除数是


4


,余数要比


4


小。



6.


启发类推:


如果除数是


5



余数可能是哪些数?如果除数是

< p>
6



7



8


呢?



引导归纳:你能用一 句话说明除法计算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吗?



小结:计算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对规律的发现是一个逐步演绎归纳的过程,


绝不是教师的简单直


接的告诉。




第二单元《认数》——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一、教学内容



认识数要理解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数,要掌握数序和比较数


的大小的方法,


并能在 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到的数。


全单元的内容大致


分成四部分。






1


)第


8



10


页着重教学一百、几百和一千,整百数的排列顺

< br>序和大小关系,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2


) 第


11



13


页着重教学几百几十的数,通过一十一十地数


数整理整十数的顺序,口算几百加几十和相 应的减法。






3


)第


14



18


页着重教学几百几十几的数,通过一个一个地< /p>


数数整理三位数的顺序。在练习二里综合了前三部分的知识。






4


)第


19



2 5


页着重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综合实际问题进行


估计。在单元复 习里整理和应用全单元的内容。



二、知识体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 识了百以内的数,初步了解了十进制计数


法,在运用计数器、小棒时知道要满十进一。三 年级还要在此基础上


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百以


内数少得多,


让他们联系具体素材先学 习千以内的数,


到三年级再学


习万以内的数,有利于学生的认数 学习。



三、备课提示


:

< p>
1


、认数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

< p>
立正确的数的概念一般有两个角度:


一是从数的组成去建构;


二是联


系实际来体会。



2


、数感需要培养。数感与具有数学知识的多少、理解数学知识


的 程度有关,但更多地表现为应用数与运算的态度和意识。



3< /p>


、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挖掘和利用


概念 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



四、教材解读:




1


.选用适宜的教、学具。





在教学百以内数时以小棒为 主要的教、


学具,


因为小棒容易数、


容 易捆、容易摆,能直观显示几十个是几十、


10


个十是一百。< /p>





教 学千以内数时再以小棒为教、


学具就不大方便了,


教材选用


小方块为教、学具。


1


个小方块表示“一” ,


10


个小方块连成一条表


示“十”,


10


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百”,


10


片方块合成一个正方


体表示“千”。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尽快认识 和使用新的学具,熟悉由


小方块表示的一、十、百和千。第


8< /p>


页教学整百数时首次用小方块为


教具,分三步教学:



先认识小方块表示的一百,按


1

< br>个小方块、


1


条小方块、


1


片小方块的顺序回忆


10


个一是十,


凸现


10


个十是一百;


然后认识小方块表示的几百,


从一片小方块表示一百类推出


3


片小方


块是


3


个一百即三百、


8


片小方块是


8


个一百即八百,概括地知道几


个一百就是几百;最后是一百一百地数, 边数边把


10


片小方块合成


一个大正方 体,


既整理了整百数的顺序,


显示了整百数间的大小关系,


又引出了一千。





计数器也是认数教学的用具,第一课时在拨计数器时要让 学生


体会到计数器表示数比方块表示数的简便快捷。




2


.优化认知线索和教学活动。






1 1


页和第


14


页例题设计的认知线索是 :



小方块表示的数→


计数器上表示的 数→数字表示的数。把认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融为


一体,同时进行。

< br>第


13


页例题安排了五步教学活动:


一是创设问题


情境——


4


片小方块和


5


条小方块合起来表示什么数


?


二是学生理解


情境的数学内容——


4


个百和


5


个十合成 一个数是四百五十。三是在


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四是写出这个数。五是认、读


450


这个数。五


步教学活动环环相扣,


连接紧凑,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思考、


拨珠 、


写数,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读数,从而理解了四百五十这个数的意义。

< br>




教材设计的第二条认知线索是:



例题 举一,“试一试”反三。



11


页和< /p>


14


页的例题各教学一个数,


“试一试” 各教学一片数。十


个十个地数,


390


后面的数是几,一个一个地数,


599


后面的数是几,


这些都是认数教学的难点。


教材安排的教学活动是一边拨算珠一边数


数,利用计数器帮助解决困难。由于十位上拨满


10


颗算珠要换成百


位上的


1


颗算 珠,所以


390


后面是


400


。由于个位上拨满


10


颗算珠

< br>要换成十位上的


1


颗算珠,所以


599


后面的数是


600


。学生理解了 这


些,不仅克服了数数时的困难,而且为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时的进

< br>位和退位打下了基础。





教材设计的第三条认知线索是:



让口 算和认数相互促进。


在教


学整百数后立即进行整百数的加、


减计算,


在教学几百几十的数后及


时进行整 百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



9


页例题


2


只猴分别把


2


片和


3


片小方块向中间推,从图意中提取的数学问题是


200



300



?


。学生受情境的启发很自然地想到


2


个百和


3


个百合起来是

< p>
5



百即


500


,这就是教材期望的思考。运用对数的认识进行口算,通过


口算进一步理 解数的意义,正是教材的编排意图。





另外,要促进知识、方法的迁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 比较两


位数的大小的方法,


我们要把这看作学习资源,


在比较千以内数的大


小时,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 法去思考和判断,


倡导策略与方法多样化。


教材里没有总结比较 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不过分突出某种方法而


排斥其他方法。


直至第


25


页第


10


题,


仍然希望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解


决问题。




3


.着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发展学生的数感这一目的出发,本单元教材作了以下安排。






1




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下进行读数、


写数和说一句话的练习,


体会数的意义和作用。如第


9


页第


2


题、第


12


页第


4


题、第


16


页第


6


题、第


24


页第


5


题、第


23


页第


1


题“用


1000


以内的数说一句话”


等。教材安排这许多在现实背景下的读、写数练习,旨在让 学生体会


数能表达事物的数量、大小、高矮,在理解数的数学意义的同时也理

< p>
解数的现实意义。






2




为学生提供许多进行估计的机会。教材里大致有三方面的


内容:



一是判断某个数比较接近什么数,如第


9


页第


1


题、第


17




5


题 等。二是根据少很多、差不多、多一些、贵得多等词语选择合


适的数或作出恰当的判断, 如第


22


页第


6



9


题,第


25

页第


12



13

< br>题等。


上面两方面内容能使学生体会到数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数与数


之间有相对的关系。


这些体会是进行估计的重要基础 。


三是让学生在


现实情境里进行估计,


如从第一个杯子里有


200


粒黄豆估计第二、

< br>三


个杯里各有多少粒黄豆等。


这些练习能使学生体会估计 是解决问题的


策略,是寻找问题答案的有效方法。




4



结合教 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和初步的函数思想。





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 进率


都是十,


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


学生是


在计数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计数法的,


本单元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


十进制计数法。首先借用小方块重温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 百,新


认识


10


个百是千,感受相邻计 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然后扩展学生


已有的数位知识,


在计数器上显示数位在计数时的位置顺序,


通 过在


计数器上拨算珠,


分析数的组成和读、

写数的活动体会计数的基本方


法;第


15

< br>页第


4


题和第


23


页第


3


题通过比较各个数位上的“

< br>3


”、


指出各个数位上的“


5< /p>


”表示多少,使学生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具


体数值,感受到计数 法的“位值”。



函数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中对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


思想是利用他们熟悉的事情,


通过展示事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让学


生从中发现变化 规律的渠道进行的。如第


10


页第


7< /p>


题,通过填表,


学生从中看到在一共要走


900


米的前提下,已经走的米数越多还要


走的米数就越少,< /p>


从而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


还有找规律填表的题目:


做的时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给予的时间充分一点,

不要急于求


成。



5


、根据本单元特点对本单元教学做个提示:




1


)重视数数、把握数数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①解决数序问题,借助计数器掌握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顺

< p>
序。



②体会满十进一、解决数到


9


以后拐弯的问题。



③要解 决中间有


0


的数的读,写法问题。


< /p>


④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同


的。



(2)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提示:



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优化。



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是有经验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次接触过


这样的问题。所以,教材没有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而是让学生

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教材的例题、


通过创设情境 引出比较


312



285


这两个数:


学生只能有两种想法:


第一种方法:


学生是凭


数感加上自己的理解:第二种想法是上升到自己的抽象出方 法来的。


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说,最后引导学生上升到第二层次,注意方法的

< p>
优化


.


②要把比较数的大小的各种情况进行整合 、形成比较完整的认


识。



三位数的大 小比较,


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比数位,

< br>如:


135


()


93

< p>
。第二种是数位相同比最高位(百位),如:


312


()


285



第三种是百位相同比十 位,如:


293


()


287

< p>
。第四种是百位十位相


同比个位,如:


387


()


383


。例题说完后,要把这四类题放 在一起


整合,让学生系统的进行练习。



五、案例点击:



【教学片断


1




师:(出示空白计数器)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计数器。



师:对,计数器是我们 学习数学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来表示


大小不同的数。看看,这个计数器缺了什么?< /p>



生:缺了“个、十、百、千”。



师:“个、十、百、千”这四个计数单位是怎样排列的呢?


< /p>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第 四位是千位。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个出示四个计数单位。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四个数位按顺序记住它们,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个 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教学片 断


2




拨数游戏:



根据老师报的数在计数器 上拨数:


1



10


100



1000


拨完说一说,四个数各是怎么拨的。



拨完比较:四个数珠子位置拨的不一样,珠子个数却一样。


< /p>


总结出:


1


个珠子拨在不同数位表示大小 就不一样,让学生说说拨在


个位、十位——各表示多少。








第三单元



分米和毫米



一、知识梳理



二年级(上册)已经教 学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也初步学会用厘


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


线段的长度。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 位千米,


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


铁路及河流


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


识长度单 位的基本内容之一,


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


中的 重要一环。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


从量与计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拓宽用数学 知识


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另一方面,


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领

< p>
域的其他内容积累经验,


打好基础。


教学分米和毫 米要建立


1


分米和


1

< br>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


体选用恰当的单 位表达长度;


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进行简

< p>
单的换算。



二、教材细读



结合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


确的概念。



知道


1


分米、


1

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


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我


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


)在引出分米时,出示了一个 长大约


20


厘米、宽大约


10



米的文具盒,告诉学生


10

< br>厘米是


1


分米,


20

< p>
厘米是


2


分米。这样引


出 新的单位分米,能让学生知道表示文具盒的长、宽各多少,除了用


厘米作单位还能用分米 作单位,同时还知道


1


分米比


1


厘米大(


10


厘米才是


1


分米)。但是由于学生的文具盒大小不一,因此这里不必


组 织学生实际测量,


可以利用直观图标出数据引出分米。


在引出毫 米


时,用直尺量数学书的厚,


发现不到


1


厘米。比


1


厘米小的长度怎样


表示呢?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2




看直尺首次感知


1


个单位有多长。


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


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


因此,


通过看直尺上的


1


分米和


1


毫米能让学


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 在看直尺上的


1


分米时,


1

< p>
分米的长


度除了可以从刻度


0

到刻度


10


,也可以从刻度


1


到刻度


11


,从刻度


2


到刻度


12


……要通过交流使学生 对此有所认识。


还要求学生用直尺


画一条长

1


分米的线段,


再次感受


1


分米的实际长度,


画出


1

分米的


线段后,


一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 /p>


二要让同桌交换量


一量,以检查画得是否正确。在看直尺上的


1


毫米时,告诉学生“


1

< br>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感知

< p>
1


毫米是很短的。



1< /p>


分米和


1


毫米,逐步建立正



3



< br>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


在直尺上感知


1

< p>
分米和


1



米固然准确, 但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首次感


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教材让学 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


1


分米”。通过说可以有两点收 获: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直尺上的首


次感知是否有效,可以从他们说的物体是不是大约 长


1


分米看出来。


二是借助学生身边的 、


熟悉的、


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长时记忆


1


分米


是多长,以后在回忆


1


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


1


分米时,可以把熟悉的物体的长作为参照。


1


毫米是很短的,让 学生


寻找长


1


毫米的物体比寻找


1


分米的物体难。教材列举了一些实例,


如< /p>


1


分硬币、银行卡或电话卡、


10


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都大约


1



米,


让学生知道


1


毫米的物 体还是比较多的。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带一


些这样的实物,


让学生实际感受


1


毫米的长度。


然后改变问题的提法,


不是问学生“哪些物体的长或厚是

1


毫米”,而是问“哪些东西的长


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凡是比较短的、薄的,不到


1


厘米的物体的

长或厚,如米尺的厚度、蚂蚁的身长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显然,后


面的问题容易回 答。




4




用手势比画


1


分米和


1


毫米。学生进行了观察直尺、寻找


实物等感知长度的活动, 这些感知对象的共同特点是长


1


分米或长


1


毫米。用手势比画


1


分米和


1


毫米,是建立相关概念的活动。概念是


反映 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用手势比画,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


上的共同特征——


1


分米或


1


毫米提取 出来,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


就是形成概念。学生在用手势比画时,还可以经历“比画— 在尺上验


证—修正比画—再验证……”


的过程,


使


1


分米和


1


毫米的概念逐渐


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画

1


分米、


1


毫米后,就好


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



2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可以应用于 单位间的换算。


本单元只进行


比较简单的换算,


只限于相邻的两个单位,


而且都是单名数之间的换


算。 教材结合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单位间的换算,大致分两步教学。



第一步孕伏换算。



27


页第


2


题看图说出橡皮的长是多少毫米,


在图上能 看到橡皮的一端对齐了直尺的“


0


”刻度,另一端对齐着直


尺上


3


厘米后面的


5


毫米刻度。


因为问题是橡皮长多少毫米,

于是把


3


厘米看成


30

< p>
毫米,再加上


5


毫米得到橡皮全长


35


毫米。这里不是


教学单位的换算,


更不是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而是在图形直观中


通过


3


厘米是


30


毫米孕伏单位的换算。


3


厘米是


30< /p>


毫米不是教材告


诉学生的,


是他们看到和 想到的。


教学时要给学生机会说一说自己是


怎样想的,感受教材 的孕伏。



第二步掌握换算。第


29< /p>


页上面的一道例题,用文字语言和直尺


图画同时表示了笔芯长


6


厘米,要求把这个长度改写成用毫米作单


位,


这道例题侧重于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学生


在图的启发下会这样想:


1


厘米 是


10


毫米,


6


厘米是


6



10

毫米,



60


毫米。这就是单位换 算时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直观情境激发出


来的,


是学生主动进行 的。


而第二道例题侧重于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


算成高级单位的名 数。


与上一题相比,


这题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


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既没有提供直观图,


也没有提示思考方法,

< p>


是通过“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在交流


中自主总结思考方法:因为


10


厘米是


1


分米,


80


里面 有


8


个十,所



80


厘米


=8


分米。两道例题之后,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这两道题


中的单位换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并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


把厘米作单


位的数量找换算成毫米时, 想的是“几个十是多少”,而把厘米作单


位的数量换算成分米时,想的是“一个数里面有 几个十”,从而为学


生自主总结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提供帮助。



三、练习说明及学生困难分析。



第< /p>


27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比画



1


分米、


1


毫米大约有多长,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 /p>


1


分米、


1


毫< /p>


米实际长度的已有认识。


要让学生有深刻的感受,


因为这些就像是学


生带在身上的尺子,可以随时取用。这样的内容,在学生认识 厘米和


米时,也同样重要。




29


页第


2


题在表示 手掌宽、一步长的情境中,把厘米为单位


的长度改写成毫米或分米为单位的长度,


要利用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


行推理,


这些内容 在以前学习厘米时就已经出现过,


这里再次建立起


联系。




30


页的第


6


题是一道实践操作题,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养一盆

< br>蒜,


选择两位小助手负责观察记录,


及时向全班学生汇报 蒜叶生长的


长度。



在认识长度单位时 ,


学生最大的困难是不能准确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描述物体的长 度。


在让学生填写长度单位时,


学生经常会因填错


单位而闹出笑话。


在进行这样的练习时,


我们要尽量 让学生熟悉一些


常见物体的长度,


如课桌高大约


8


分米、


一张电话卡的厚度大约


1



米,并以此为参照。



四、精彩案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艳



贲友林设计的《分米和毫米的认


识》一节课中,有两处设计很新颖:



第一处: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在认识分米这一环节时,这


样设计:



1.


引入。


< p>
师:我们通过指、比、找,认识了“毫米”。现在我们已经认识


了几个长度 单位呢


?(


米、毫米、厘米


)


如果让它们在楼梯上排排队,


“毫米”站在最下面,第二层应该站谁呢< /p>


?(


厘米


)


你是 怎么想的


?(1


厘米


=10

< p>
毫米


)





先出示如下楼梯图,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楼梯图上板 书:


毫米、厘米。




师:“米”应该站在哪个台阶上呢


?


学生可能会说“米”站第


3


层,也可能会说“米”站第


4


层。追


问:为什么让“米”站第


4



?




学生回答第


3


层应站


“分米”


之后,


教师先在楼梯 图上板书


“米”



“分米”,再指出: 大家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


每份的长度就是


1< /p>


分米,


也就是说


1


米里有几个


1


分米呢


?(

< p>


书:


1



=10


分米


)


“分米”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用


字母“


dm


”来表示。



第二处: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



1( )=9( )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它能帮助学生进 一步理清所学的长度单


位之间的联系。





第四单元《加法》——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的加 法,包括加法的笔算、口算、估算、验算


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几方面的内容。全单元的内容 分成四部分编排。






1


)第


31



35


页以教学不进位两个三位数相加的笔算为 主,


穿插教学加法的验算、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


简单实际问题。




< /p>



2


)第


36< /p>



38


页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


先只有一次进位的,再


连续进位的


)



3


)第


39



40


页三个数连加

< br>



4


)第

40



42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p>




4


)第


43



44


页整理 并练习全单元教学的计算知识,连续两问


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体系



在一年级(下册),学 生已经学过和在


100


以内的加法笔算和口

算,


初步理解并掌握了笔算加法的基本方法。


在本册教科书 的第二单


元,学生也已经认识了


1000


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所有这些都能为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支 持和帮助。


通过这部


分内容的教学,


一 方面能使学生基本完成整数加法的学习,


并相对完


整的理解有关 加、减法的基本数量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只要求


学生“能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所以本单元是学生在整数范围内最


后一次学习加法。)另一方面 ,也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千以内的减法以


及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打好基础。



三、备课提示


:


1


、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


< p>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教具演示、


学具操作、


图 片对照等直观


中理解算理,


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


更需要让在学生充分体


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 维”的发展过程,从而


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2


、解决问题与技能形成



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不必马上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 这时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


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


律,及时组织练习。具体地说,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


比练习,再根据学生 的实际体验,适时缩短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


式练习,最后再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 握相应的策略。



四、教材解读:




1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经验主动 学习三位数加法笔算。



我们知道,笔算整数加法有三条基本规 则,即数位对齐,从个位


加起,满十进一,而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本单 元内


容很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


那么,


该怎样组织好学生的自主探索活


动呢?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让学生产生主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愿望。如,教学第


31


页的例题,根据问题“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列出算

< p>
式后,可以明确任务、提出期望: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


同学们 能自己计算出结果吗?想不想试一试?



第二,引导学生用已有 的知识解释计算过程。如,学生用竖式计



143



126


后,可以追问:你是怎样列竖式的?先把哪 个数位上的


数相加?你是怎么知道可以这样做的?又如,学生用竖式计算


85



143


后,可以追问: 加数的百位上明明是“


1


”,和的百位上为什么


是“


2


”?



第三,通过分析计算错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教学第


31

< p>
页的不进位加后,


可以提供一些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错误竖式,


让学生在分析错误的过程中,


进一步明确列竖式时要把数位对齐。



如,


教学第


36< /p>


页的进位加后,


可以提供一些计算时忘记进位的例子,

< p>
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从而强化“满十进一”的自觉意识。



第四,


通过组织不同计算方法的交流,


启发学 生在交流中优化算


法。用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表面上看似乎是全新的内容,其实与两< /p>


个数相加有内在的联系。


教师应该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种联系,< /p>


所以


在列出连加算式


85



143+126


后,


要让学 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并鼓励


算法多样。


学生会出现例题中的三种列式方法,


在交流算法时要让学


生注意 到,


如果把三个加数列成一个连加的竖式计算,


也有数位对齐、


满十进一的问题。


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他们在选择


方法时会考虑自己的能力、


习惯等 实际情况。


如有些学生口算能力强,


希望算得快一些,


可以列成一个连加竖式计算;


有些学生感到把三个


数连加分两步算能减少进位困难,也是可以的。比较而言,列一道竖


式计算要简便一些 。


但怎样才能使学生想到列一道竖式计算,


并愿意


自觉选择这种算法呢?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学生展示、


交流,


让学生


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在交流中感受各种算法的特 点和优劣,


在交流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又如,在用一道竖式 计算三个数连加时,可以


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次序把每个数位上的三个数相加;


也可以先


把每个数位上能凑成整十数的两个数相加,


再加上这个数位上的另一


个数。


教学时,


也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后一种算法的简便并自觉


选择这一算法。




2


.教学验算,既教方法,也注意习惯与态度的培养。






3 1


页例题紧接着不进位加教学加法的验算,


这是教材中第一


次教学四则计算的验算。首先告诉学生验算的目的和作用,


“算得对


不对,要验算才知道”。接着告诉学生加法的验算方法是“交换两个

加数的位置再算一算”



并通过已经写出的验算竖式帮助学 生懂得这


句话的意思,


知道验算的方法。


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交换加号前后两


个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直接经验,

< br>所以接受加法的这种验算方法不会有


困难。而且用加法验算加法,能促进学生更好 地掌握加法。




1




验算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算是一

< p>
种方法,在原来的竖式上重新算一遍也是验算。教学估算以后,估一


估也能 起检验作用。


要允许学生选用验算的方法,


如果题目要求写出< /p>


验算,


那么最好用交换加数位置这种方法;


如果题目不要求写出验算,


那么在原式上再算一遍或者估一估得数是否合理也是可以的 。


至于和


减一个加数这种验算方法,考虑到与三位数加法相应的 减法还未学


习,暂时不要教学。






2




教学验算不仅是教方法,更是培养验算的习惯和态度。


如果学生通过 验算发现原来计算有错,


要利用这个机会让他感受验算


的作用和 好处。


在安排学生练习计算时,


要考虑留有进行验算的时间。< /p>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验算方法也有利于他们自觉验算、养成习惯。




3


.联系生活体现估算的现实作用, 利用实例引发估算思路。




< /p>


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要求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知


道得 数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估算。教材认真落实《标准》


“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


的要求,


在教

学笔算的同时也教学估算。






1




教材选择购物的情境,估计买两件物品大约需要的钱数,


让学生在现 实题材中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体会到学习估算是适应


生活的 需要,


从而产生学习估算的愿望和积极性。


这是培养估算意识< /p>


不可忽视的一点。






2




教学估算不是把估算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利用现实情


境激活学生 已有的估算经验和相关的知识。



40


页例题


“估计一下,


买一台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 元


?


”正是这个问题里的


“几百元”< /p>


启发学生把两个加数分别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


通过


整百数的加法完成估算。教材中“番茄”卡通的思考代表了大多数学


生的 思考。


结合学生的交流,


介绍了


“约等 号”



在练习


“想想做做”

< p>


3


题时,


要安排学生使 用约等号,


通过适量的练习掌握约等号的读


法与写法。





估计三位数 加法的和大约是几百,必须能正确说出三位数最接


近几百,这是进行估算的基础知识。为 此,第


41


页和第


42


页安排了


专项练习。




3



本单元估算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说出三位 数加法的结果大约是


几百,


基本方法是先找到两个加数最接近的 整百数,


然后计算整百数


的加法,如第


41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和第

< p>
42


页第


2


题。在此基础 上,


略微提高一点要求,


判断三位数加法的和比某个整百数大还 是小,




41


页第


4


题。教学时要注意这两道题是估算,不是笔算,千万不


能用竖式算出得数以后再与


700


(或


500


)比较大小。在估计的时候


要紧 紧联系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445+198



600


(看成


400+20 0





70 0


小。也可以把


198


看成

< p>
200



445



200



645


,和 比


700


小。



教学时,着重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


要灵活选择估算策略。 如


p40


例题,一台电话机


98


元,一个电饭煲


192


元,买一台电话机和一 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就可以分别



98



192


看作相应的整百数,


估算出结果大约是几百元。


又如


p41



4


题,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


195



200


少一些,

198


也比


200


少一些,它们的 和肯定比


400


少一些,因此


400< /p>


个座位是够的。第


二,要指导“≈”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在使用 “≈”时,经常出现


的错误主要有两种。一是该用“≈”时,用了“=”。如

< p>
599



297


的结果大 约是多少,学生写成


599+297



900


;二是不适当地连用


“≈”和“=”。如,


402+467



900



869


。教学时,要通过及时


的评点和 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掌握相应的正确使用方法。



4


.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题材宽广,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为以后


教学两 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作铺垫。





结合计算教学,“想想做做”里先后安排了一些一步计算的实


际 问题。其中有些是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里教学的,如


根据已经看的页数和还 没有看的页数求一本书的页数,


求比一个数多


几的数等。


解答这些题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量关系,


并能防止遗忘。

< p>
教学这些题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


并说说题里的数量关系。


还有一些


问题与空间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如第


38< /p>


页第


4


题寻找一条最近的


路,这些题扩展了计算知识的应用领域,而且具有开放性,能锻炼学


生的思维。


教学时不要把目光都聚集在得数是多少上,


要放眼于学生


的思考和策略上。





本单元还编排了几道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它们是第


38


页第


5


题,第


44


页第


9


题 。解答连续两问的问题比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要


复杂些,


它的两 个问题虽然都只要一步计算,


但需要一个一个地解答。


解答连续 两问的问题比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要容易些,


虽然它也算了


两步 ,


但每一步计算都有问题在导向。


连续两问的问题介于一步计算


问题和两步计算问题之间,是实现从一步问题到两步问题跨越的桥


梁,


能降低以后教学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坡度。


教学连续两问 的问题


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充 分了解情境里的信息和问题,用自己


的语言表述经过整理后的题意。

二是让学生体会两问之间的联系,



一问对解答第二问有什 么作用。


体会解答第一问在哪里收集需要的条


件,解答第二问的 条件又在哪里。



五、案例点击:


< /p>


【教学片断


1




师:我们先做一组口算题。



出示:



6 + 9 =



7 + 6 =



8 + 8 =


4 + 7 =



9 + 5 =



7 + 9 =


3 + 9 + 4=


4 + 8 + 8 =


6 + 8 + 9 =


3 + 9 + 7 = 4 + 6 + 8 =


6 + 8 + 2 =


教师请完成速度较快的小组“开火车”报得数,其余学生核对。



师生共同讨论三组连加算式的算法,


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简便的算


法。



[


评析 :三位数连加是一位数连加的拓展。教学新课时,教师抓


住教学内容的这种联系,



6


道一位数加法与


6


道一位数连加为复习


内容,安排学生“视算笔答”。这样组织 ,全班一开课就进入了紧张


的计算练习之中,为新课学习顺利迁移,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 。


]


【教学片断


2

< br>】



师:


大家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小朋友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算一


算。



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 p>
请写出不同竖式


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师:大家能看懂这四种写法吗?他们算出的结果都是


354


,和你


算的一样吗?我们比一比第一种算法和第二种算法,它们有什么不


同?



生:第一种两个竖式是分着的,第二种是连着的。



生:第二种算法的竖式是把第一种的两个竖式连起来了。



生:第二种算法比第一种算法要少写一个


228



师:


你同意他们的发言吗?我 也同意。


请大家再比较第三种算法


和第四种算法,相同吗?



生:横线上面都有三个数。



生:它们都是连着加的。



生:第四种写法比第三种写法多写了一个加号。



师:


(指着第三种算法)像这样的竖式,一般写一个加号。这样


写,


大家会算吗?请每位小朋友把第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


一听。



学生同桌间口述第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


教师再指定一个学生口


述。



[


评析: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教师选取了四个学生的典型竖式


计算,


交流展示,


并组织了两次对比:


连着与分着列竖式计算的对比,


连加时写一个与两个加号的对比。


当然,


这里引导比较辨析的提问也


可改为“ 这四种不同的写法,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让学生一次性


地比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 间更为广阔。


]


师:黑板上的这几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第一种,过程清楚。



生:第二种比第一种简单,我喜欢第二种。



生:我喜欢第三种,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算起来快。



师: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在计算时,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选择那


种方法 。不过,


第三种算法是今天新学的,大家能掌握吗?你能用这


样 的算法解决新的问题吗?



出示: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学生读问题,独立试做。前后四人小组交流计算过程。



师:我想请我们班


32


号小朋友做“小老师” ,到前面来边写竖


式边讲计算过程。我和其他小朋友都听他讲,好吗?

< br>







第五单元:认识方向



一、知识梳理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 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


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认识方向的初步经验,同样构成了学


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


教学认识东南 、东北、西南、西北,以及用已经掌握的八个方位


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第二段,教学 用已经掌握的方位词描述


简单的行走路线。



二、教材细读



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


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


< p>
教学方向知识如果不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将是无意义的,


如果不

< p>
和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将是低效的。




1





45


页例题呈现了一幅有九个场所(建筑 )的平面图,


首先通过“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导


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


然后告诉学生


“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引出新教学的四 个方向中的两个。


接着通过


“体


育场和 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


这个问题,


让学生认识另两个新教< /p>


学的方向。最后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应用学到的八个


方向描述平面图中任意两个场所间的位置关系。




2





45


页“试一试”在指南针的周围把八个 方向填写完整,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整理学到的八个方向,


进一 步弄清这些方向间的


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


填写要让学生独立进 行,


不要给予太多的提示。


填写以后要组织学生交流,说说在填 写时是怎样想的。



2


来。



在平 面图上辨认方向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侧重于让学生掌握


基本 方法,


而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


并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



教学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后的“想想做做”,教 材安排学


生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指出方向;


在教学描述简单行走路 线之后的


“想


想做做”


中,

< p>
教材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


和爸爸妈妈或同学到公园去,

< br>先确定浏览路线再游玩。教材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测定方向》


中,鼓励学生 在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记录观测结果。教学时可以


让学生看着图中的指南针说说其中 的八个方向和景物,


但不要填到表


格里去。学生自己在校园里测 定方向,可以用方向板代替指南针。



3




物体间 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体会到这一点,


有利于学生从不同


角度丰富对有关方向的认识,


并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 br>教学用学过的方


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时,


教材多次要 求学生根据同一幅场景图说


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三、练习说明及困难分析



教学方向知 识绝不能纸上谈兵,


不能单纯地在教室里讲方向,


< p>
黑板上画方向,要到现实生活的空间里去,在学生喜欢的、常去的地


方认方 向。




46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是巩固新教学的方向知识。第

< p>
2



综合应用原有的和新教学的知识,

< p>
用方向词描述果园之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


教师要启 发学生用不同方式描述桃园、


苹果园与水库的位置关


系,讨论“ 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时,既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物


体间位置关系的基本方式,也要 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表达。




4 7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自制方向板, 为学生辨认方向提供


简易的工具。


这道题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照书上的样子折正方形纸,


并在纸上填 出八个方向,


再一次整理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步用


方向板在教室里测定方向。


教室的北面是已知的


(学生在上学期就学


过了),把方向板上的“北”正对着教室的北面,教室的其他七个 方


向就清晰可见。


这一步的活动落实了


《标准》


的要求:


在东、


南、


西、


北中任意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方向。要鼓励学生到校门口、


家里、公园、田野和其他空旷的地方照这样测定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是《标准》里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 ,也是


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行走路线经常变换方向是描 述路线时的


困难所在。


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标出四个基本方向,


然后观察下一个


行走的路线是向着哪一个方向,并用“从(



)向(



)走到(



),


再向(



)走到(



)…”这样相对固定的句式进行表达。



参照物改变将影响学生对方向的描述,如“(



)在(



)的哪


一面和(



)的哪一面是(



)”,这也是学生容 易出错的地方。建议


指导学生观察时,可以用手指着参照物,以此为基础进行表述。



四、案例简析



我曾经送课到直溪,上的就是《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



课前将学生分成九小组,每排三组,分三排。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


知道王老师是从哪儿来的吗?王老师今天从金坛坐车先向


西到朱林,再向 北就到了直溪。在这句话中,有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在我们教室 里,你能辨别出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吗?



学生指出教室里的四个方向,


并且请四个小朋友将写有方向的四


张卡片贴在教室相应的位置。



二、结合生活,认识方向



1


、让学生先试着说一说还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试着指一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


个方向。

< p>


(课前在东南角放一个红颜色的汽球)


问:


红汽球在教室的哪个


方向?你是怎样知道的?(在东面和南面之间的 方向叫东南)。



(西南角放一个绿汽球),学生思考它在什么方向,再回答。



学生试着给另两个方向命名。



2


、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很快地找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


方向呢 ?



介绍拍手的方法。学生与老师一起拍手找方向。



3


、请第五组的同学站起来。



各组分别说说在第五组的哪一面?第五组的同学也看一看,


其他


各组在哪一面?



4


、如果把我们教室里的座位画在平面图上,该怎样画呢?



(< /p>


1


)师:在平面图上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方向的?

< br>


学生回答后出示指南针图。



学生填写书上


P45


的指南针图。


< /p>


小结: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到四个方向后,再去找东南、


东北 、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找的时候同样可以用拍手的方法。




2


)贴座位平面图。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在第五小组的方向,派代表将小组的编


号贴到黑板上平面图 的相应位置,共同完成教室座位平面图。



学生看着平面图再说一说各小组在第五小组的什么位置。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在练习设计 中增加了一个练习:


我给学生提供了学校周围的几个


标志性建筑 的图片,


告诉学生它们与学校的位置关系,


学生贴图完成


学校位置示意图。



四、总结全课,深化认识



谁来说说今 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怎样辨认这八个


方向?在平面图上怎样记住这八个方向 ?



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 和西


南这四个方向,


这样我们就认识了八个方向,


有一个成语叫四面八方,


四面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八方就是再加上东北 、东南、西北和


西南四个方向,人们常用四面八方来形容一个地方周围的各个方向。


那么我们直溪小学的四面八方分别有哪些场所呢?你们家屋子的四


面 八方又分别有哪些场所呢?请大家课后观察以后与老师或同学交


流一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减法》教学分析稿



一、单元基本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包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个方面。


在计算方


面以三位数的 减法为重点,有笔算、估算、口算及减法的验算。解决


的实际问题方面有已经教学的一步 计算问题,


还有少量连续两问的问


题。


由于三位数的减法比加法复杂,


学生需要较多时间才能掌握和巩


固,所以本单元教材把计算教学分三部分编排。



1

< p>



52



57


页教学过程较简单的三位数减法笔算,


减法的验 算,


口算一百几十减几十。



2




58



61


页教学过程较复杂的三位数减法笔算,


减法 的估算。



3


、第

62



63


页整理全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 减两位数以及和在


1000



内的三位 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教材的


安排 特点:



(一)有层次的安排教学内容,留下适度的探索空间, 让学生在


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教材安排的三道例题:第一道例题教学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第二道例题教学需 要退位的(不含隔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


第三道例题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 位数。


这三道题中,


后面


每一道都以前 一道为基础,


循序渐进,


这样的安排有效分解了学习的


难点,


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


第一道例 题学生可以根据已经


积累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经验,


自主探索并 理解减法竖式书写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


继而在学习第二道例题时 ,


学生可以将主要注意力集中


于探索为什么退位以及怎样退位这 个问题上。


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识基


础和探索的经验,对于第三道 例题学生同样可以开展有效的探索。



(二)重视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教材注意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出相关的减法计算的学习。



法的实际应用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


多少;第二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第三,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材


安排的三道例题和练习中都分别 涉及上述三种情形。


这样使学生进一


步体会所学计算的实际应用 价值,


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不断提高


用数学的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和估算意识。


< p>
验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第一道例题时,


在引导学生


探索方法后,


教材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 解用加法验算减法


的方法。


在此后的练习中教材则经常向学生提 出验算的要求,


以增强


验算的意识,提高验算能力。教材


61


页还安排了一定的估算。启发


学生可以用 估算加法的经验来自主掌握有关减法的估算方法,


而且与


实际应 用相结合,与笔算相结合,与验算相结合,不断体会估算的价


值,增强估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的认识及重要教学情境的说明



(一)



笔算减法的教学分三个层次安排:



首 先是不退位的减法,


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再减的问题;


然后是减的过程中退位


方法,


从具体的退位操作到对退位原理 和方法的概括认识;


最后是总


结减法的计算方法。




重要教学情境的说明




52


页例题列出减法算式

< p>
335-123


后,


让学生想办法计算。


预计学生的算法是多样的,


可能在计数器上拨珠


计算,可能列竖式计算,还可能用其他方法。让学生交流算法的目的


是体会各种方法存在 共同点,


都是


3


个百减


1


个百、


3


个十减

< p>
2


个十、


5


个一减


3


个一,从而体会把数位对齐列出的竖式最清楚地代表了各

< p>
种算法的共同思路,所以都选用竖式计算。



〖< /p>


重要教学情境的说明


〗第


54

< p>
页例题教学退位减法,仍然让学


生在独立计算时体验退位。例题和“试一试 ”安排的两个竖式中,前


一个着重解决被减数十位上不够减,要从百位退


1


;后一个着重于连


续退位,


即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


1



十位上 不够减要从百位退


1



这两个竖式里的 数是特意设计的,


如前一个竖式里被减数的百位和十


位上都是“


3


”,后一个竖式里被减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分别是“

< p>
0


”和



1


”。这些设计为教学预留了进行比较的空间,使学生加深对退位


的体验,从而 有助于他们掌握退位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与三位数的加法相 似,三位数减法也让学生说算法、讲体会、谈


经验以及相互提醒,在这些活动中总结计算 法则。第


57


页第


7

< br>题里


安排了两组减法计算,


每组里都有不退位的、


只有一个数位需要退位


的、连续退位的三种情况。通过算一算、比一比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


和掌握计算法则。




55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里编排了三组计算题,每组都是一


道三位数加法,

一道三位数减法,


而且减法题是加法题中的和减一个


加数。


通过这组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与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着 写竖式;进一步体会加法时的进位和减法时的退位都应用


10


个 一



1


个十、


10


个十是


1


个百等知识;进一步体会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感受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二)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教学 ,“想想做做”和练习七


里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包括求剩余数、求相差数、求比一个数 少几


的数等各种数量关系。这些虽然都是教学过的,也有两点变化:一是


题材不再限于游戏、故事,增加了简单的劳动、环境保护、社会知识


等方面的素 材。二是更开放了,第


57


页第


9


题的信息量增加了,可


解决的问题多了,


学 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多了。


这些题应在解答之


后加强回顾和体 会,让学生回顾解决了哪些问题,采用了哪些运算,


体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 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的经验。


这些对后面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极有益的。另外, 第


53


页第


3


题把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两类问题编


排在一起,

< p>
通过解题再次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比较体会这两类问题的

< br>联系与区别。



(三)



验算减法采用差加减数的办法。由于学生缺乏减法中各


部分关系的认识 ,教材首先利用例题的素材和数量,指出“剩下的本


数”和“借出的本数”合起来,应该 等于“原有的本数”。学生联系


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能够理解这个数量关系,

< p>
建立验算减法的思想基


础。然后指出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让学生进一步 抽象数量关系,


理解剩下的本数和借出的本数相加就是这道减法题里的减数与差相


加,


从而感受这个验算方法是合理的。


教材让 学生在写出的加法竖式


上进行验算,教学时还应注意四点:


第一


,联系减法算式,让学生说


说这个验算竖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


更清楚地看到它是减法算式的


差加减数;

第二,


让学生说说正确的计算和验算,差加减数应该等于


什 么数,如果差加减数不等于被减数,表明了什么;


第三


,不要再 教


学其他的验算方法,


即使个别学生知道或用了别的方法,


也不在班内


提倡、介绍;


第四,

< p>
选择适当的时机(如练习四)与加法的验算作一


次比较,

< br>让学生清楚加法和减法都可以用加法验算,


不过具体操作是


不一样的。



(四)隔位退位是三位数减法教学的难点,为此 ,教材安排了例


题、“试一试”“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


< /p>



重要教学情境的说明


〗第


58


页例题教学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


够减,


十位上又是


0


的退位减法,教学活动设计成四步 :



引发认知


冲突,

< br>利用题材内容列出算式


204-108



发现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


按照已有认知结构,要从十位退

< br>1


。但是,被减数十位上是


0


, 无法


直接退


1


,怎么办?教材让学生在 已列出的竖式上计算,亲身感受认


知冲突,产生解决新矛盾的需要,从而明白学习任务和 内容。



在计


数器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 法,


让学生想出可以从百位退,


并通过拨珠

计算,


体会隔位退位的原理。



把 拨珠计算提升成竖式计算,经历比


较深刻的数学化过程。



学生相互交流,


进一步明晰隔位退位的步骤


和方法。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既是学生动手实践、

< p>
自主探索的活动,


也是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演绎推 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


“被减数的十位


上是

< br>0


,无


1


可退,因而从百位上退 ”是他们解决新矛盾的设想,提


出这样的策略已经是一种创新。他们依据


1


个百是


10


个十,从百位< /p>


上拨去


1


颗算珠的同时十位上拨上


10


颗算珠;


依据


1


个十是


10


个一,

从十位上拨去


1


颗算珠的同时个位上拨上

< br>10


颗算珠,演绎思维伴随


着拨珠动作而展开,


领会退位原理也在其中。


教学时要尽量做到不以


教师演示代替学生操作,


不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思考,


不以教师 示范


代替学生探索。



(五)



教材还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计算练习:



一是发展性练习。


“试一试”计算


1000-537

< p>
,被减数个位上不够减,十位和百位上都



0


,要从千位上退


1


。计算原理与例题相同, 隔位退位的跨度比例


题更大,步骤比例题更多,学生能从中进一步明白隔位退位的方法。


二是巩固性练习。


“想想做做”第


1< /p>


题都是隔位退位减,如果计算发


生了错误,能通过验算及时发现。 第


2


题是改错题,收集了学生可能


发生 的计算错误,


特别是前两题更常见,


学生通过辨析找到错误所在


及发生原因,并引以为戒。


三是建构性练习。

< br>“想想做做”第


3


题设


计了三组 计算题,


在前两组里各有一道要隔位退位,


另一道不要隔位


退位。


通过同组两题的计算和比较,


让学生 明白隔位退位不仅因为被


减数十位上是


0


,还因为个位上不够减。如果个位上够减,即使十位


上是


0< /p>


,也不需要隔位退位。


四是应用性练习。


让学生运用隔位退位


的计算解决有关蛀牙、


订杂志的实际问题,


学会看懂电费单和计算当


月实用电数。



(六)


利用估算三位数加法的经验,


估 计三位数减法的差大约是


几百。



本单 元教学三位数减法的估算不编排例题,利用第


61


页练习八



5



6


题引导学生经历迁移的过程。第


5


题利用“估算 ……填上整


百数”


这些数学术语唤醒已有的估计加法的经验。< /p>



6


题通过实际问


题进一步明确三位数减法的估算是转化成整百数减法进行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