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
教材编写体例说明
这个学年我任教二年级数学,
也算是对本册教材
尝了鲜,今天我结合自己使用教材时的体会,和大家
< br>一起对二年级上数学教材进行梳理分析。
一、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变化
(一)教学单元的调整
1
、新增“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教学单元。
由于原二年级上册教材只涉及表
内乘、除法运
算,学生一个学期不接触加、减法运算,容易生疏和
遗忘,
不利于二年级下册万以内加减法的学习,
为此,
在二年级上册增设了这一教学单元。
2
p>
、合理整合表内乘、除法的教学单元。
表
内乘、除法是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原实验教材中这部分内
容是分
5
个单元编排的,但由于单元划分过细,也给我们的教<
/p>
学带来了不便。
本册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整合为
3
个单
元,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结构性的理<
/p>
解。
(
1
p>
)把原来“认识乘法”和“乘法口诀(一)
”单元
< br>合并为一个单元,单元名称改为“表内乘法(一)
”
,<
/p>
主要教学乘法的意义和
1
~
6
的乘法口诀;
(
2
)把原来“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一)
”单元
合并为一个单元,单元名称改为“表内除法(一)
”
p>
,
主要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
1
~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
/p>
(
3
)把原来“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
”的单元名
称改为
“表内乘法和表内
除法
(二)
”
,
主要教学
7
~
9
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3
、
适当后移“位置与方向”
“时、分、秒”
“统计与
可能性”等教学单元。
把原二年级上册
“方向与位置”
与二年级下册
“认
识方向”合并为一个单元,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删去
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
置的内容,在第一学段不
再安排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教学内容。
把“时、分、秒”单元后移到二年级下册。由于
时
间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且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
积累也不够厚
实,
在二年级上册教学时间单位,学生
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把这部分内容适当后移,更
利于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时间观念。
删去“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单元。统计教学内
容修订后的
教材一共只安排了
6
次,
第一学段的主
要
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
解决了以前教师们
反映的单元太小的问题。
教材为什么会作出这样大的
改动?是因为《课程标准》对统计作出了大的调整,
《标准》在第一学段删去了“初
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
确定性和可能性”
的要求,且统计教学更强
调让学生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培养数据分
析
观念。为此,本套教材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
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体设计,<
/p>
同时第一学段不
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学内容。
调整了“综合与实践”
,每册安排两个,保留了
一些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强的活动,新编了一些
活动,以前综合与实践
是作为单元的一个部分,现在
把它单列为一块,成为独立的一个部分。
< br>
(二)编排体例的变化
在编
排体例上,除继续沿用实验教材中例题、试
一试、想想做做、练习和复习等几大板块外,
主要有
以下两点变化:
1
、设置思考题、
“你知道吗”
“动手做”等栏目,
以
增强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特别
是学有余
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
1
)思考题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具
有丰富数学内涵、有一
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重
点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会解决问题
的策略,不断积累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 br>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2
)
“你知道吗”主要是提供一些数学史料和
数学应
用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体会数学对
人类
文明发展的贡献与作用,
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和
应用价值。本册
教材安排的
5
则“你知道吗”
,大致<
/p>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浅显而简短的文字,介绍一些
数学史常识。
包括乘号、除号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七
巧板、乘法口诀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二是作为具体
教
学内容延伸和补充的阅读材料;
(
3
)
“动手做”主要是结合相关教学内
容,设计一些
有趣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操作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数学理解和体
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增强初步的
< br>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本
册教材一共安排了
2
个(
P45
、
P67
)
。
2
、安排评价与反思、回顾与整理教学环节,帮助学
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
识。<
/p>
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
在一些课
中开始设
置“评价与反思”环节,如,教学“通过加减法使两
个
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时(
P6
)
,
教材安排了如
下环节(略)
;通过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
流
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
思路,梳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增强反
思意识。
在期末复习结束时(
< br>P98
)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
的学习情况,并以给“☆”涂色的方式(见下图)评
价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简
便易行,可操作
性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同时,
在期末复习单元增设回顾和整理的教学环
节,以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复习
效率。
(三)教学内容的增减与变化
除以上
提及的大框架调整外,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还有
一些小的增减与变
化:
1
、把“乘加、乘减”调整到<
/p>
5
的乘法口诀之后进行
教学。
2
、删去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
p>
由于这个阶段都是用口诀计算,引入乘、除法竖
< br>式,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迫切性,况且除法竖式的
结构又比较特殊,学生理解起
来有一定困难。所以,
本册教材删去了乘、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而把除法
竖式安排到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把乘法
竖式安排到三年级上册<
/p>
“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
3
、适当安排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在简单实际问题向两步计
算实际问题过渡的
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
用。为此,本册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适当
p>
安排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目的是为未来学习两步
计算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准备。根据问题的呈现方
式,
教材安排的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
次:
一是分步呈
现条件和问题。
例如,
教材第
2
页
“想
想做做”第
4
题,场景图中只给出与第(
1
)问相对
应的两个条件,而把第三个条件与第(
2
)问同时给
出。这样,在解答第(
1
)问时,就不会受到第三个
条件的干扰,既降低了理解数量关系的难度,又有利
于学生理解“第(
1
)问求出的结果就是解决第
(
2
)
问所需要的条件”这一关键。二
是同时呈现条件和问
题。例如,教材第
79
页练习十二第
5
题,这样把条
件和
问题同时呈现,学生在解题时,需要根据第一问
选择合适的条件,
完成第一问的解答,再根据第一问
求出的结果和第三个条件完成第二问的解答。
这样的
问题,在结构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上,都更接近
于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
自觉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
、
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四边形的初步认
识之后进行教学。
二、分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
本单元的学习在学生上学期初步理解加、
减法的
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
p>
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
际问题的基础而
上编排。
主要教学有
100
以内的连加
、
连减和加减混合、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求
比一个数
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是很多,<
/p>
但学习内容十分重
要,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必须让全体学生都
要很
好的理解过关,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编排成四道
例题,
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
教学内容
练习
题
例
1
连加(
“试一试”连减)
练习一,着重练
列竖式计算
习连加、连减和
例
2
加减混合(
“试一试”先
加减混合式题的
减后加)
计算
笔算与口算相结合
例
3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
练习二,着重解
际问题
决求比一个数多
(想办法使“不相等”变
几或少几的数的
p>
成“相等”
)
实际问题
例
4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的数”的实际问题
从上表可以看到,
教材十分
重视不同知识的相互联系
和已有经验
的充分发挥
。连加与连减虽然计算不同,
但运算顺序和计算方式
相同,
教材通过例
1
教学连加
的计算,把连减安排在“试一试”里。加减混合的两
步计算,可以先加后
减,也可以先减后加,教材在例
2
里安排先加后减,在“试一试
”里安排先减后加。
这些编排都体现了
教学方法的多样
,
学习方式的多元
化
,
既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的能动
性。
从上表还能看到,教材
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
力
。在教材的例题
1
、例
2
中可以体现,还
重视学生
的
口算及笔算的两步计算
,这是计算能力的较高水
平;
在例
3
重温一年级下册教学的
“求相差数”
问题,
其编排目的是对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认识
,
以及通过操
作活动解决问题的体验;例
4
“求一个数多(少)的
实际问题”为本学期的新知相差关系
作准备。
1
、在教学中注重联系解决
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运
算顺序的合理性。
< br>运算顺序是为了进行混合运算而制定的。
避免在
运算时的
混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解决实际问题要
经常用到列式计算,
算式的运算顺序不与解决实际问
题的步骤相矛盾。
例
1
和例
2
都在解决情境图
中与连
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
/p>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
“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
就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初步知
道算式里的“加号在前先算加法,减号在前先算减
法”
。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所以,本单元继续学习
100
以
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生看到两道例题列出
的算式,
就能够很快的说出先算什么,
知道再算什么。
在这
个单元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四点:
(
1
)帮助学生说清楚每一道算式的计算步骤。
比如说:
“第一步先算什么”
,如例
1
的算式
19
+
27
+
26
,先算
19
+
27
,例
2
的算式
38
+
42
-
33
先算
38
p>
+
42
。让他们清楚第一步先算什么,之后
他们也知道
接着算什么,但不会照“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再加
26
”
或“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
33
”这样表述。教学时,
要
帮助学生说清楚第二
步计算的具体内容,
感受第一步
是前面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
个数的运算。
(
2
< br>)联系实际问题,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
性。例如:例
1
求三个人一共折多少只小船,可以先
求出图中左边和中间这两
人共折几只小船,
再加上第
三个人的折船只数,就等于这三个人
一共的折船只
数。在算式
19
+
27
+
26
中,先算
19
+
27
=
46
,再算
46
+
26
=
72
,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完全一致。在例
2
求
“还剩多少只小船”
,
可以先算出总共的的折船只
p>
数,再从中去掉送给幼儿园的小船只数,
,就等于剩
下的只数。所以算式
38
+
4
2
-
33
应该先算
38
+
42
=
80
,
再算
80
< br>-
33
=
47
< br>。
通过这两个例题就可以跟学生
解释连加、加减混合算式
及各步计算的具体含义,让
学生能够体会到“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合理性。
(
3
)及时把例题的运
算顺序向“试一试”里的
计算迁移。引导学生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连加”
,
推理出“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连减”
;由“从左往右
依
次计算
38
+
42
-
33
”推理出“从左往右依次
计算
60
-
38
+
40
”
。
(
4
)概括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
的运算顺
序,得出结论。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算式,就可以
按
照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2
、在教学
中注重连写竖式,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
巩固加、减法计算。
本单元采用“分写竖式”或“连写竖式”计算连
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
“分写竖式”把两步计算列成
两个独立、完整的竖式分别
进行,这样的竖式在前面
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
“连写竖式
”是本学期的
新知,就是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先写出第一步计算
的竖式,再把第二步计算接着前一步的得数写,让两
步计算的竖式连成一体。
学生以前没有用过这样的竖
式,在书写时要注意数位对齐。
学习“连写竖式”
,对学生有三个好处:
(
1
)连
写竖式的两次
计算是根据运算顺序进行的,
这样书写
更简便,更直观理解;<
/p>
(
2
)连写竖式只是把两个加、
减计算的竖式连着写,
但每次计算都是
100<
/p>
以内的加、
减法笔算,与学生已有的计算习惯和能力比较接近,<
/p>
他们接受连写竖式不会有大的困难,还更利于巩固
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
3
)没有括号的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都可以写连竖
式计算。学生在连加里学习的连写竖式,在连减和加
减混合计算中继续运用,就能越来越熟练。
在教学连写竖
式,
要让学生经历两个分写竖式改
写连写竖式的过程,
看清楚两个分竖式的连接点是第
一步计算的得数,
在第一个竖式的得数下面接着写出
第二步计算,就是连写竖式了。像这样,把两个竖式
合并起来书写就更简便了。
例
1
先用分写竖式计算
19
+
27
+
26
,
教材让学生
用竖式算出第一步加法的和
< br>46
,
并把它作为第二步计
算的
一个加数,写在第二个竖式上,感受第二步计算
是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
< br>46
与算式中的第三个加数
26
相加,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是两个分竖式的连接点。然
后写连竖式计算,
< br>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第二个竖式可
以接着第一个竖式写。
教材让学生在连竖式上先算出
前两个加数的和,再加上第三个加数,体会两次加法
运算既是分别进行的,又是连续进行的,写连竖式计
算比分竖式简便。
例
2
计算<
/p>
38
+
42
-<
/p>
33
,教材已经写出
38
加
42
的竖式,要求学生完成这一步计算,并接着进行
第二
步计算。学生可以在第一个竖式的旁边,写第二个竖
式,<
/p>
也可以接着第一个竖式在它下面用写连竖式进行
第二步计算。
p>
学生接受连竖式虽然不会有多大困难,
在
开始时
仍会有短暂的不适应。
所以,
教
材在例
1
的
“试一试”
里鼓励学生尝试着写竖式计算,
“想想做做”第
1
p>
题
给出了连写竖式,让学生在它上面进行计算,体会连
竖式的结构与两步计算的顺序。
学生从第
2
题起就应
该自己列出连竖式计算了。
3
、灵活运用口算和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p>
计算能力是对计算的意义与方法的理解、
掌握和
合理使用。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计算能力必不可少
的基础,是正确、合理地进行计
算是计算能力的集中
表现。学生在一年级就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
位数或整十数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单元
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
,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
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
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学生要通过辨认连
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
式题中,哪些能口算、哪些要
笔算,做到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就笔算,他们的计
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例如:例
1
和例
2
都要用到连
写竖式计算,而连写竖式是两次
笔算的组合,所以这
两道例题没有涉及口算,而在例
1
后的“试一试”要
从连竖式计算连加扩展到连竖式计算连减,
也没有涉
及口算,在学生较好地学会连写竖式计算的基础上,
例
2
后的
“试一试”
60
-
38
+
40
,
在笔算
60<
/p>
-
38
=
22<
/p>
以后,接着算的
22
+
< br>40
是两位数加整十数。教材通
过小卡通说的“
22
+
40
可以口算”
,指出了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能够口算的部分应该口
算。引
导学生较快地算出
60
-
38
+
40
的最后结
果,体会笔
算与口算的结合运用能使计算更加方便。从这时起,
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不一定都列连竖式了。如
果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
都需要笔算,则
可以利用连竖式进行;如果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
两步计算中,有一步甚至两步能够口算,就不必利用
连竖式计算。所以,教学时一方
面要适当加强两位数
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另一方面要培
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楚题目里有哪些计算,
分辨哪些可以口算、哪些应
该笔算。
配合例
2
< br>的
“想想做做”
前面三道题都是计算题。
第
1
题里的加减混合都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计算,
p>
其
编排目的是帮助学生很好地利用连竖式计算。
第
2
题
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
减一位数的计算,
其作用
是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能力。第
3
题里的连加、连减
和加减混合,都有能够口
算的部分,也有需要笔算的
部分,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而作出的安排。
4
、在加、减计算练习里,为以后的教学作些铺垫
到本单元为止,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所有内
容都教学了。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为后
面
的乘、除法以及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作些铺垫。
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中间问
题,即先算什么。学生从
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到解答
两步计算的问题,往往在中间问题上发生很大的困
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长期研究从解答一步计算问
题到解答两步计算问题
的跨越,
终于找到了以连续两
问的问题为过渡。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里有两个相连
续的一步计算问题,
解答前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
是已知的,
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
件有一个是直接已知
的,另一个是第一问算出来的。与一步计算的问题相
比,连续两问延伸了问题,也延伸了解题思路。与两
步计算的问题相比,连续两
问比较平缓,不需要寻找
先算的中间问题。如果去掉连续两问中的前一个问
题,
只保留第二个问题,
就形成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
如果为两步计算的问题添上一个中间问题,
就成为连
续两问的问题。学生已能解答求总数、求剩余数、求
相差数等加、减一步
计算的问题,本单元没有重复解
答这些一步计算的问题,
在练习
里编排的都是由这些
数量关系构成的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这就
给教学发
出了两个信号:
一是尽管例
2
呈现了加减两步计算的
问题情境,只是为了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
,并不要求
学生独立解答连减或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二是要把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以后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打好
基础。
教学连续
两问的实际问题,
首先
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到并
整理所有的已知条件,知道有两个问题;然后要明确
两个问题应该依次分别解答,即先解答前一个问题,
再解答后一个问题
。在解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两
个问题的关系,体会第一问的解答对第二问的作用,<
/p>
感受如果不先解答第一个问题,
解答第二个问题就会
缺少一个条件。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其呈现一般有
两种形式。
5
、
“求一个数多(少)
的实际问题”为本学期的新知
相差关系作准备
相差关系的实际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
(
1
)已知
两个数各是多少,求它们相差多少,即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
(
2
)已知两个数的相差
数以及较小数,求较大的数是多少,即
求比一个数多
几的数是多少;
(
3
p>
)
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大数,
求较小
的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一年级
下册已经教学了第一种类型,
本单元要教学另两种类
型问题的解答。
教材在教学求
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
数是多少的问题之前,
先安排例
3
重温求相差数的实
际问题,使学生对相差数有
更加深入的认识。
求相差数的问题,
不是让学生再解答几道这样的
问题,以引起回忆。而是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
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相差数的含
义。例如:在例
p>
3
的问题情境是中:芳芳穿了
12
个
彩珠,小军穿了
8
个
彩珠,用什么办法,让两串彩珠
同样多?这个问题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
开放性
,为
了使两人的彩珠同样多,可以给小军增加<
/p>
4
个,也可
以让芳芳减少
4
个,
还可以从芳芳的彩珠里拿出
2
个
给小军。
不同的方法,结果不
同
,但都能让两串彩珠
同样多,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二是
富有可
操作
性
,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
摆出
(或画出)
芳芳和小军的彩珠,就能通过给小军添上
4
个、把
芳
芳的去掉
4
个,
或者从芳芳的彩珠里移动
2
个给小军
等操作活动解决问题。
通过这道例题,学生应该获得两点体
会:第一,
小军的彩珠个数(较小数)添上一些就能和芳芳的彩
珠个数
(较大数)
同样多,
芳芳的彩珠
个数
(较大数)
去掉一些就能和小军的彩珠个数(较小数)同样
多。
第二,添上一些、去掉一些都可以动手操作,这是解
决问题
的一种可行方法。我们能够感到,这两点体会
对学生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
少的问
题,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正是教材编排例
3
的意图。
也就是说,教学例
3
,不仅是得出问题的答案,还要
让学生产生这两点体会。为此,例题安排了“回顾解<
/p>
决问题的过程,说说有什么体会”的教学活动。
6
、安排学生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
推
理能力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属于
相差关系的问题,是一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中学生
< br>学习较为困难的问题。我们知道,求总数是多少、求
部分数是多少的问题,其数量
关系十分贴近加法、减
法的含义。求总数是多少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
部分数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
一部分。根据这两类问题的
数量关系,直接应用加法
或减法计算很方便。相差关系问题的数量关系,要运
用综合、分析,经过系列的推理,把求比一个数多几
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转化
成把两个数合并的问题,
把求
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转
化成求部分数的
问题,才能与加法或减法建立对应联系。
p>
教学
“中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
题”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
“比一个数
p>
少几”的含义。例如:例
4
呈现儿童做花的
情境,其
中小英做了
11
朵,小华比小
英多做
3
朵,小平比小
英少做
3
朵,
呈现出的情境学生乐意接受、
能够接受。
教材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小华做了
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教学时应该注意到,
培养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是数学课程的教
育目标之
一。
尤其是提出自己尚未认识的问题并积极
探索其解决方法,<
/p>
是个体创新意识的体现。例题先解
决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的问题,安
排学生“用圆片摆一
摆”
,直观感受“小华比小英多
3
个”的含义,体会
其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时,应
引导学生思考:先摆小
英做的还是先摆小华做的?怎样摆出小华比小英多
做
3
朵?使学生注意到,
小华
做的花可以分两步摆出
来,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
11
个圆片,再摆出比小
英多的
3
< br>个圆片。
例题希望通过操作学具不仅得出小
华做了
11
朵,还要得出计算小华做多少朵的方法。
所以,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小华做花的朵数可以看成
几朵和几朵合起来的?把
8
朵和
3
朵合起来是多少
朵,得出用“
11
+
< br>3
=
14
”计算小华做花的朵数
。
例题继续解决小平做多少朵花的问题,
仍然要求学生
通过摆圆片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要让学生
< br>认真思考“怎样摆出小平比小英少
3
朵”
,引导他们
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
11
个圆片,
再从中去掉
3
个。<
/p>
这样的过程,体现了从
11
个里去掉
p>
3
个,求还剩几
个的数量关系,学生就会很
自然地用“
11
-
3
< br>=
8
”计
算小平做花的朵数。<
/p>
配合例
4
的“
想想做做”第
1
题帮助学生深入体
验“
多几”和“少几”的含义,通过在一行○的下面
“画△,比○多
2
个”
继续体会“比一个数多
2
”的
含义;在一行○的下面“画□,比○少
2
个”继续体
会“比一个数少
2
”的含义。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
的画图活动
,在画图形的过程中准确体现出“多
2
”
与“少
2
”的意思。第
2
题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解答求
比一个数多
8
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其中的数
量关系,
从而形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都
可以用加法计算”的
概括性认识。
练习二第<
/p>
4
题,小芳拍球
20
下,小军拍的比小
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问题是小军最多拍了多少
下?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学生解答这道题,
需要开
展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
思考过程,学会有理有据地想问题。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在一年级
(下册)
教材直观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圆是曲线图形,其他
都是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本单元继续学习直线图
形,
使学生知
道图形的边,
初步认识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还编排一次操作型的实践
活动《有趣的七巧板》,给图形知
识的教学增添数学
文化的内涵。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平行四边形,一次
< br>在二年级,仅是直观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
形的形状;另一次在四年级,
要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
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这里的“直观认识”
,主要
是学生通过观察较多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在头脑里
留下平行四边形的整体印象;凭借头脑里的印象,判
断某个图形
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或者利用简单的方法
做出平行四边形。
p>
一、以“边”为认识图形的切入口,让学生体验平面
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直观认识多边形
在教材
例
1
中呈现一幅我国古代建筑上的窗格图
案,里面出现了很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
形等不同的图形。教材要求学生在
窗格图案里找出
“边数相同的图形”
(这样的提示语指向性比较
强,
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讨边的特征上来)
。有
些人会找出几个三角形,有些人找出几个四边形等,
比较每个人找出的
图形,边的条数相同;比较相互找
出的图形,边的条数不同。这时,教材及时指出“有<
/p>
4
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
,
学生体会到
“四边形”
是根
据图形有
4
条边命名的,由此推想,图形有
5
条边就
是五边形,
有
6
条边就是六边形……即图形有几条边
就是几边形
,
从而推出结论,
这就初步认识了多边形。
这里要说明的是,严格地说,四边形是
4
条线段围成
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线段,对什么是平
面图形的体验还很
浅,所以教材暂时把四边形说成
“像这样有
4
< br>条边的图形”
。下面解读几道习题:
< br>想想做做第
2
题呈现了钉子板上已经围成的四边
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先要学生辨认这些图形各是什
么图形,再要求他们
在钉子板上围出这些多边形。学
生通过例题和一些练习题,虽然初步认识了四边形、
p>
五边形、六边形,知道它们分别有
4
条边、
5
条边、
6
条
边,但由于一般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形状
各不相同,
在
许多学生的头脑里并没有形成这些多边
形的比较稳定的表象,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多边形时
,
会缺乏观察表象的支撑。
教材让学生先辨认钉子板上
已经围成的多边形各是几边形,
然后要求他们在钉子
板上围出多边形,动手操作就有了基础,难度就降低
了;第
4
题把一张四边形纸剪成两个三角形,或者剪
成一个三角形与一
个四边形,
这题用文字叙述的形式
呈现,学生在阅读题目、理解
题意时,记忆中的四边
形、三角形等概念被激活和提取,这就加强了对图形
的认识。
怎样剪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找到可行的剪法
,
选择一种方案实施,这些都能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想
象力,初
步培养空间观念。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还培养了创造精神;第
5
题在一个大的四边形
里画了两条相交的线段,把这个
四边形分成
4
块,要
求学生从中寻找四
边形,分成的
4
块,每一块都是一
个四
边形;分成的
4
块,每相邻两块拼成的图形也是
四边形,加上原来的大四边形,一共能够找到
9
个四<
/p>
边形。
从中学生直观的看能出分成的
4<
/p>
块是
4
个小的
四
边形并不难,
但是在这基础之上还要把相邻的两块
图形看成一个
中的四边形有点难度,
找到
4
组由相邻
两块拼成的四边形更加难些,
而原来的大四边形往往
会被疏忽,这道题的要点,不在于一共能找出几个四
边形,而在于能够看出
几个四边形,体验两个图形可
以拼成四边形。教材的问题“你能找出几个”可以让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个例题既承认
< br>学生之间的差距,又尽量缩小差距。
2
、以“做”图形为主要活动,让学生整体感受平行
四边形的形状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触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的
物
体很多,机会也很多,长方形、正方形物体这两个
的特点很明显,学生容易认识,有平行
四边形面的物
体不是经常看到,
学生即使偶尔见过,一般不会多
少
印象,而且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比较隐蔽,学生认识平
行四边形
,了解其形状特点比较困难。因此,教材安
排了丰富的认识图形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感受平行四
边形特点的许多机会,
我们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体会教
材的编写意图。
(
1
)在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的图片里,凸显平
行四边形。例
2
呈现了这些物体的图片,用比较醒目<
/p>
的红色线勾画出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引起学生对这类
图形的关注,引出教学内容,例如:在挂衣架、竹篱
笆、楼梯扶手的上面,可
以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找到许
多个平行四边形,以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首次感知。
(
2
)用两块完全一
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特点。用三角尺拼成的
图形比较规范,
给出的关于平行四边形形状特点的信
息比较准确,有利于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学生直观
认识平行四边形要了解其形状特
点,
但不一定用语言
描述其特点,
而是
把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以图形的形式
保留在记忆中。以后第二学段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
/p>
才指出它的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
现在还没有条件
揭示(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征。
(
3
)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及其名称。上
述
物体上的以及由三角尺拼成的图形,
具有相同的形
状特点,属于
同一类平面图形。教材指出“像这样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给出的平行四边形图形,是
具有所有平行四边形共同特征的几何图形,
< br>是学生头
脑里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平行四边形”是一类
几何
图形的名称,学生把图形以及名称对应联系起来,就
是他们
获得的几何知识。
(
4
)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许多“做”平行
四边形的活动,
< br>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特点,人们如果用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其结
构特征可以很清楚地揭示出来,
学生还不具备理解平
p>
行四边形特点的条件
(如两条线段互相平行还没有学
习)
,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阶段只能感受其特点,
不
能讲述其特点。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特点,需要接
触大量的图形,体会一类图形的共同特
征。例如教材
p15
第
3
题:充分展示交流,感受画法不同,三角形
个数不同,但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
(
5
)把
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把平行四边形
变成长方形。第
5
题用
4
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它可
以拉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还能拉成长方形。
3
、通过图形的变换,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发展空间
观念
折、分、拼、移等都是变换图形的常用手段。有
些变换,改变了图形的本质特征,由一类图形变成另
一类图形,有些变换
,并不改变图形的本质特征,仅
是图形非本质特征的变化。因此,图形变换有利于学
p>
生在动态中深刻体会,
练习三设计了许多变化图形的
活动。
(
1
)折纸——
改变多边形的边数
。第
1
题,把
一张长方形纸看成一个图形,每折一次,图形都会
发
生一些变化,但有时改变了图形边的条数,有时并不
改变边的
数量,像教材图示的那样,从四边形变成五
边形,接着变成六边形,最后又变成四边形。
学生在
图形边数的变与不变中,能够获得关于多边形的体
验。<
/p>
(
2
)分图—
—
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
。第
2<
/p>
题分别把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成若干个
三角形,问题是
“各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
?
”把一个
四
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分法很多。如画出四边形
的一条对角线,能把四边形分成
2
个三角形;在四边
形内确定一个点,
分别画出它与四边形各个顶点的连
线,能把四边形分成
4
个三角形;把五边形、六边形
分成若干个三角形也可
以像这样进行,
学生在这道题
里应该体会到,多边形的边数越多
,像这样分成三角
形的个数也越多,
这个经验在以后探索多边形
的内角
和的时候,会很有用处。
(<
/p>
3
)拼图——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
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在例
2
中,曾经把两块完全相同
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第
3
题的练习,是把
两个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和前
面的拼图形很相似,
其拼法和结果更具有普遍意义;
教材只图示
出一种拼
法,要求学生想出不同拼法,比例题的要求提高了;
这
项活动以及相应的拼图经验,
在以后探索三角形面
积计算公式时
将会使用;
第
6
题的练习是把一个长方
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和
其他图形。<
/p>
(
4
)折、剪
、拼图——
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
形
。
第
5
题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p>
图示了两种折、
剪、拼的方法,学生可以照着做,这道题让学生体会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不同,
加强对平行四边形的直
观认识,这里的图形变换活动“倒过来”进行,就能
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
形,
是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面
积计算公式时开展的活动。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
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
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
式简便、初步学习
1
~
6
的乘法口诀,共
21
句。教材开始先编排了两道例题
,
第一道例题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问题的认识;
第二道
例题教学乘法的意义和相关的数学知识,
有这两道例
题来引入对乘法的初步认识,为解决乘法口诀做铺
垫,之后又借助“想想做做”和练
习一都围绕乘法的
意义而设计,能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化概念,培养
< br>技能。后面又编排了
1
~
6
p>
的乘法口诀,教学目的是
使学生理解这些口诀,
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
际问题。在表内乘法这个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乘<
/p>
法的初步认识和
1
~
6
的乘法口诀,下面先来解读第
一部分前面两道例题的知识
点:
1
、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
加数连加的认识
乘法是求几
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相同加
数连加是乘法的生长点。<
/p>
学生在一年级的内容中已经
认识了连加,并且能计算几个相同加数
连加的和。但
是,那时的连加一般只有三个加数,而且相同加数的
连加比较少见。因此,本单元在教学乘法意义之前,
先复习相同加数的连加,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样的
连加算式的含义。
(
1
)联系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列出相
同加数连加的
算式。
在教材例题
1
p>
中给学生呈现一幅生动活泼的画
面并提出“兔一共有多少只和鸡一共
有多少只”的问
题,图画里的兔每
2
只
在一起,有
3
个
2
只,列出:
2+2+2=6
(只)这样的算式是很自然的,
以此类推,
鸡每
3
只在一起吃食,有<
/p>
4
个
3
只,因而
列出算式:
3+3+3+3=12
(只)
,
在生动的情境里隐含了
“几个几”
的数量关系
,有利于学生列出算式,
理解相同加数连
加算式的具体含义。设计了“试一试”先摆小棒再写
算式,然后再照试一试
的例题在练习四的第
1
题,摆
出“
p>
2
个
3
”“
5
个
2
”“
2
个
5
”,在摆小棒的
同时
进一步感知
“几个几相加”
的含义
,
例题和
“试一试”
列出的连加算式,
加数分别是
2
、
3
和
5
,
加
数的个数
分别有
3
个、
4
个和
5
个,为感知相同加数
连加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
(
2
)描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点,建立几个几相
加的概念
。
相同加数连加是一类数学现象,求几个几
的和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
,
认识相同加数连
加,要
理解这样的特点并进行解释
,
例
题在列出两道连加算
式以后,通过“西红柿”和“蘑菇”卡通讲的“
3
个
2
相加”“
< br>4
个
3
相加”,引导学生观察和
描述算式
的特点。再在“试一试”里用填空的形式解释自己列
出
的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意义,
形成几个几相加的概
念。
(
3
)口算相同加
数连加的和。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是编乘法口诀的需要,本单元
还没有教学乘法口诀,
写出的乘法算式的积是通过连加算得的,
求相同加数
连加的和,大多要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这样
的口算虽然在一年级(下册)已经教学,但由于算式
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稍不留心就会
算错,因此,要
帮助学生看着连加算式里的加数,逐个逐个地加,避
免重复或遗漏,不要提出过高的速度要求,立足于算
得正确,另外,适当进行一些两
位数加一位数的听算
练习,也是有益的。
< br>2
、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
在教材例题
2
的教学主要学习的是乘法,
教材给
学生图提供的情境是
每张桌上有
2
台电脑,求“
4
张
桌上一共放多少台电脑”,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
< br>经验解决问题,然后教学乘法的知识,把重点放在
乘
法的
意义
上。
(
1
)乘法知识的教学分四步进行。一是
从实际问题
里抽象出数学问题
,
从图中看,
< br>每张桌上有
2
台电脑,
4
张桌上一共有
4
个
2
台。从已有的算法看,一共数
了
4
p>
个
2
台,
在明确这
里是求
4
个
2
相加这个数学问
题后,教材提示学生“还可以用
“乘法”
计算”,在
引出乘法的时候就突出它是相同加数连加的新算法;
二是
教学乘法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有意义地接
受“
4
个
2
相
加可以写成
4
×
2=8
”
,
利用实例,
把相同加数<
/p>
连加的数学问题与乘法准确地联系起来,
初步教学乘
法的含义,在写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让学生
认识乘
号
,
知道
乘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
;
三是
继续教学乘法
的知识
。让学生知道
4
个
2
相加还可以写成
2
×
p>
4=8
,
由于学生在前一道乘法算式里已经
认识了乘号,
初步
会读乘法算式,
所以
在这一道乘法算式里教学乘法算
式各部分的名称,根据新课标中规定,在乘法算式中
p>
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把相乘的两个数都称作乘
数,还有一点要注
意,教材把
4
个
2
相加先写成
4
×
2=8
,
再写成
2
×
4=8
,
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接受乘法,
也便于后面独立地写乘法算式;
四是
给教学留出
了反
思的空间
。
可引导学生回顾根据<
/p>
4
个
2
相加写出
的两
道乘法算式,
体会乘法的意义,
分
别读两道乘法算式,
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巩固有关乘法的基础知识。
(
2
)“试一试”进一步体会
乘法的意义。
紧接着例题
的“试一试”采用图画加括线的方式
呈现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在例题里获得的新知识,进
一步体验乘法的意义。首先要填出图画里有几个
4
,
这是引导学生从相同加数相加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图
画里的数学内容,搭建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思考平台,
然后独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通过先写加法算
式,再写乘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可
以用
乘法计算,如果对两道乘法算式边写边读,想想各部
分的名
称,就及时巩固了例题中教学的其他乘法知
识,再利用“茄子”卡通提出的问题能引导学
生体验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其简
便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
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简
便
,因为当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加法算式书写
麻
烦,
乘法算式简单;
二是
乘法计算比加
法计算简便
,
前者应用乘法口诀能很快得出结果,
后者要从左往右
一步一步地算。本单元仅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不教
学用口诀计算,
只能在算式的写法上体验乘法比加法
简便。
3
、逐步培养利用乘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把认识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教学有机结
合起来,在“想想做做”与练习一里安排了许多用图
画呈现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答,从而体会乘
法的实际应用。练习题的设计大致有
三个层次。
(
1
)
先写出加法算式
,
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
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每一道题都要
从具体情境(图画
或操作)中找到求几个几的数学问
题,在写出加法算式以后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
/p>
反复经历这些活动有助于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
的简便运算;(
2
)
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
/p>
系
,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
问题,练习四第
3
、
4
p>
题属于这个层次,乘法算式不
能长时间停留在根据加法算式改写得到
,
应该直接写
出,才能更好地体现它是计算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
算;
(
3
)整
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
,并解决实际
问题。练习四第
6
、
7
、
8
、
10
题都属于这一层次
。这
些题的整理信息是为了理解题意,
顺利找到求几个几
是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采用乘法解决问题。第
6
题
用填空形式引导学生整理信息,
体会看清图画里每堆
p>
(盘)的数量以及有这样的几堆(盘),就能看出图
画里的数学问题
,教材让学生应用这样的观察方法,
并用自己的语言整理第
7<
/p>
、
8
题里的信息,初步学会
分析乘法问题里的数量关系,
第
10
题是开放的问题,
场景图里设计了许多同数连加的数学内容,
< br>根据其中
的树、人、剑、花、蝴蝶都能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地收集、整理数学信息,运用乘法
解决问题的空间。
第二部分的内容是
1
~
6
的乘法口诀,教材在编
p>
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把乘法口诀分成三段教学
< br>,
即
1
~
4
的乘法口诀、
5
的乘法口诀、
p>
6
的乘法口诀,
在教学
1
~
4
的口诀后插入乘加、乘减计
算,这样编
排的原因是,
1
~
4
的乘法口诀共
10
句
,积比较小,
容易记忆;
5
和
6
的乘法口诀有
11
句
,
积比较大,
记
忆困难,插入乘加、乘
减,既有利于巩固
1
~
4
的乘
法口诀,又为记忆
5
和
6
的乘法口诀提供了方法;
第
二,教学乘法口诀共编排五道例题
,
2
、
3
、
4
、
5
、
6
< br>的口诀各一道,紧接着每道例题,都设计一次“想一
想”,例题的教学内容是编出
乘法口诀,“想一想”
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两
个数相乘可
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如
2
×
3
和
3
×<
/p>
2
,其中一道算
式安排在例题里,用它编
出口诀,另一道算式安排在
“想一想”里,用编出的口诀求积,例题的教学以让
学生有意义地接受为主,
“想一想”的教学让学生独
立完成,这样编排,使基础知识的获得与基本技能的
形成同步发展、相辅相成,充分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
编排了两个练习、
< br>一个单元复习和一次实践与
综合应用
,教学
5
的乘法口诀后编排相应的练习题,
之后又设计了有
关
1
~
5
的乘
法口诀练习题,教学
6
的乘法口诀后编排了练习,
让学生在练好
6
的口诀的
同
时兼顾
1
~
5
的口诀的练习,单元复习整理和应用
1~6
的乘法口诀,这些编
排,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
掌握新知。
1
、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从本质上改变了
口诀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
值,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
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
能力,而且能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乘法口诀的主要活动是:
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
问
题
--
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
--
根据乘
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
-
-
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
法,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上,各道
例题的编写又各
具特点,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提升学习活动
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
1
)
2
和
3
的口诀是教学乘法口诀的起步阶段,
教学
活动的要求相对较低。具体表现在:从图画里提取的
数学内容比较具体,如
2
个跷跷板坐
4
人,
p>
3
只小船
坐
9
p>
人;乘法算式的积是在图画里看到的;乘法口诀
是联系乘法算式告诉
学生的,
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
过程,
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
根据具体的数学
< br>内容写出乘法算式
;二是
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
诀
;
三是
用乘法口诀
得出乘法算式的积
。
如教学口诀
“二三
得六”,从图画里看到
1
只小船坐
3<
/p>
人,
2
只
小船坐
6
人(即
2
个
3
人)求
2
个
3
人是多少人可以
用
< br>2
×
3=6
计算;
2
×
3=6
是
2
乘
3
得
< br>6
可以说成一句
口诀“二三得六”;
3
×
2=
?是
3
和
2
相乘
--
可以用
口诀“二三得六”求出积是
6
。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
理解每一句口诀
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
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
结果,
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
算。对前一层面的理解,要在教学中随时落
实到位;
对后一层面的理解,可在教学中逐步实现;
(
2
)教学
4
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有了编
2
和
3
的乘法口诀的体验。因此,教材适当提高了教学活动
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
先画张表计算坐小火车的人数,
p>
再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
参与编乘法口诀。
例题
“求
2
~
4
个车厢里有多少人”
,
为什么先画张表算一算?首先由于列表计算是解决
问题常用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看图算一共有多少人,
会这样想:
1
个车厢坐
4
人、
2
个车厢坐
8
人……教
材顺应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把思考整理成表格,提
升数学化的程度。
p>
其次是从表格里容易得出
1
个
4
、
2
个
< br>4
相加、
3
个
< br>4
相加等数学问题,填出的
1
个
、
2
个、
3
个
、
4
个车厢的人数分别是四道乘法算式的积。
< br>因此,这张表格便于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
诀。例题要求学生编口诀“四
四(
)”,通过亲
自编口诀的实
践,
更好地体会口诀的来源与含义,为
了便于学生编出这句口诀
,教材先示范了口诀“三四
十二”,还让学生填出乘法算式
4<
/p>
×
4=
□的积;
(
3
)教学
5
和
6
的乘法口诀,仍然先画张表计算,
再从表格里提出
1
个几、
2
个几等数学问题,并写出
乘法算式,然后编出乘法
口诀。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
线索,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教材给学
生提供了许多主动学习的机会,
一是列出的表格里只
填出前两格的得数,
其他得数让学生看图用加法算出
来,从
而体会相邻两格人数间的关系。二是写出两道
乘法算式的积,大多数算式的积都要学生填
写,相应
的乘法口诀也要求学生编出来。学生通过编口诀,能
深
刻体会口诀的含义,并记忆这些口诀;
2
< br>、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
记忆乘法口诀。
教材例题和“试一试”分别教学乘加、乘
减两步
计算式题,
这些题目都要先算乘法,
后算加法或减法,
教材在这里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
顺序,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
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
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
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题,只要直接写出最
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
(
1
)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
乘法的意义。
教材例题提出
4
个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金
鱼的问题后,安排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方法,把
4
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
如果注意到
3
个鱼缸里各有
4
条金鱼,
就会想到先算
这
3
个鱼缸里的金鱼有多少条,
再加上另一个鱼缸里
的
2
条。这
两种解法既
不相同,又有联系
,比较
4+4+4+2
与
3
×
4+2
就能发现,加法算式里的
3
个
4
p>
相加如果用乘法
3
×
4
计算,也可以使计算简便,这
就是在新的情境中对乘法意义
的进一步理解。
“想想
做做”里有三道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
无论列出哪
种算式,都能促进对乘法的理解,培养灵活思考的能
力。
(
2
)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
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
例题的乘加算式
3
×
4+2
是根据“先算
3
个
4
条是多
少,再加上
2
条”的思路列出来的,先算算式中的乘
法是
很自然的。“试一试”计算乘减式题,“豆荚”
卡通提出的“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把乘加
算式中先算
乘法迁移到乘减算式中。
在
“想想做做”
里先算乘法,
就会成为学生能够接受的规定。
p>
(
3
)设计较
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
方法。
“想想做做”第<
/p>
2
题编排了六道乘加或乘减的
式题,
p>
这些题起巩固
“先算乘法”
和练习口算的作
用。
其中四道乘加式题都是特别设计的,如
3
< br>×
2+2=8
可
以理解成
3
个
2
加
1
个
2
得
8
,
2
×
4+4=12
可以理解
成
2
个
4
加
1
个
4
得
12
,
这些理解渗透了相邻乘法口
诀间的关系,有助于今
后记忆乘法口诀。
3
、结合计算教
学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经常有求几
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应
用乘法解决这些问题,能
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乘法口诀的掌握。
本单元教
材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
在
练
习中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用乘法的知识解
决这些问题。
(
1
)图画和括线呈现的问题
,如教材例题,出现的
一些问题在“认识乘法”里已经安排,现在教学应注
意算式的得数不能从图画里
数得,也不能用加法算
得,要用乘法口诀计算;
(
2
)
图画和对话呈现的
问题
,
在课后的很多练习中,
解决这些
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其中的求几个几相加的
数学问题,据此列式计算,有些题的图画里能直
接看
到几个几相加;
有些题要通过形象思维体会几个几相
加等。教材先安排能直观看到几个几相加的题,再安
排体会几个几相加
的题,
重视了对乘法数量关系的分
析。
(
3
)组织乘法问题和加法问题的比较
。教材的例题
中每道题里都有两小题,其中一小题的加数相同,
既
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另一小题的加
数不同,
只能用加法计算,不能用乘法计算。通过这
些对比,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第
8
题用图画呈现,加数相同和不同很直观,第
9
题用对
话呈现,加数相同还是不同需要体会。
p>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
一
)
》
本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要使学生初步理解除
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
的名称。教
学内容大致分成三部分,第
42
~
47
页教
学平均分;第
48
~
52
页教学有关除法运算的知识;
< br>第
53
~
58
< br>页教学用
1
~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在编
写上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p>
第一,过去的数学教材,把除法人为地分成两类,即
平均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
包含分(求一个数里
有几个另一个数),强调这两类
之间的不同,却无法把它们沟通,实质上削弱了除法
p>
的意义,造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新课程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