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绝世美人儿
977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17: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头顶的拼音)




1


单元:两三位数 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不会超过


1000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


10000


以内。


二年级


已经教学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还教学 了万以内的数,本册教科书有条件教学两、三


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教学 笔算乘法的开始,以后还会继续教学两、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全单元编排了


10


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教学内容练习编排




1


口算几十乘一位数



“试一试”口算几百乘一位数




2


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想想做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3


“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练习一


< p>


5


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试一试”笔算不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6


笔算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 p>


“试一试”笔算只有一次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练习二




7


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试一试”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三




8 0


乘任何数都得


0



9


笔算几百零几乘一位数




10


笔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练习四


< /p>


单元复习从表格里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一些特点。


1.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本单元涉及乘 法的口算、估算、笔算等不同计算方式,在例题编排上是先口算与估


算,笔算稍后一些。 这样编排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口算是估算与笔算的基础。估算一


般通过口算而进行,笔 算是若干道相互连贯的口算的组合。学生具有必要的口算能力,


才能顺利进行估算或笔算 。其次,估算接着口算是很顺的教学安排,估算放在笔算的前


面,其教学能够得到保障, 不会因笔算而淡化估算。另外,学生学会估算以后去进行笔


算,可以用估算评价笔算的得 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也是一种检验。



2.



形成计算法则,突出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是有法则的,人们通常都按法则计算。本单元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要求


学 生理解并掌握笔算法则。这就是说,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算(即知道算法)


,还要懂


得为什么这样算(即理解算理)


。为此,教材通过例


5


和例


6


两道例题的教学才得 出计


算法则,


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情境里形成乘法竖式, 让学生充分经历算法的建构


过程,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


优化知识结构,分散教学难点。



< /p>


第一次教学乘法笔算,内容很多,难点也多,教材的知识结构对教学会产生很大影


响。本单元采用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编排策略,希望教学能够平稳地向前

< p>
推进。



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乘的顺序是笔算教学 的重点,


是每一道乘法笔算都应该遵循的


规则,例


5


先教学这些知识。如何“进位”既是法则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乘法计算的


难点所在,所以教材编排两道例题教学进位:例


6


是一般的进位,着重于对进位原理的


理解;例


7


是连续进位,着重于对进位技能的掌握。



三位数的中间有


0


或者末尾有


0


的乘法,即几百零几乘一位数、


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都有其特殊性。


它们的竖式一方面遵循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又 在


乘的过程或竖式的写法上有些特殊。


教材把这些乘法编排在例


8


~例


10


里 教学,


是一般


到特殊的安排,体现了“基础扎实、技巧灵活”的 编排意图。



教材优化知识结构还表现在例题与“试一试”的相 互配合上。例


1


教学乘法口算,



2


教学乘法估算,例


5

、例


6


、例


7

教学乘法笔算,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配合例题


的“试一试”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既利用又扩展例题所教学的基础知识。像这样把两


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平行推 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


学效率。



4.


利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倍”的概念与乘、除法都有 联系,但结合


乘法计算进行教学比较妥当。


教材在乘法口算和估 算以后,


在笔算之前编排例


3


和例


4



教学


“倍”< /p>


的意义以及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是考虑到学生理解


“倍”


的意义、


形成


“倍”


的概念、学会“倍”的应用很不容易。例


3

和例


4


所涉及的乘、除法计算比较简单,教


学可以集中精力于“倍”的数学含义和数量关系上面。而且,后面教学两、三位数乘一

< br>位数笔算还能为巩固概念和应用概念提供空间。



倍数关 系的实际问题有三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本单元只教学前两类问题,第三类问 题安排在以


后列方程解答。这是因为第三类问题如果用除法计算,列出除法算式需要逆向 思维,大


多数三年级学生还不善于逆向推理,所以本单元不安排。



(一)



重视口算,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算法



本单元教学的乘法口算主要有:几十或几百乘一位数,如


40


×


5



6

< p>
×


700


;一位数


乘一位 数再加一位数,



6


×


8



5


积在


100


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24


×


2



6


×


16




1.


编排例题教学几十乘一位数和几百乘一位数。



每一道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都有几十乘一位数或几百乘一位数的 内


容。



62


×


4


的计算里就有


60


×


4



438


×


5


的计算里就有


30


×


5



400


×


5



估算两、三< /p>


位数乘一位数,


要看成最接近的几十乘一位数或几百乘一位数,< /p>



79


×


8


看成


80


×


8



算,


413


×< /p>


7


看成


400


×


7


估算。可见,几十或几百乘一位数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教


材先安排例


1


及其“试一试”教学几十 乘一位数和几百乘一位数,就是因为它们的基础


作用。




1


用图画凸现实际问题里的数学问题“求< /p>


3



20


是多少 ”


,列出算式


20


×

< br>3


,安



排学生摆小棒、想算法 。有人会通过


3



20


的连加计算;有人会想“


3



2


捆是


6


捆,


就是


60


根”


;也有人会从

< p>
2


×


3=6


说出


20


×


3=60


。虽然 大多数学生看着算式


20


×


3


或看


着摆的小棒会很快说出得数


60

< p>


但怎样想的、


怎样算的未必清楚。


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



20


×


3


理解成



2


个十乘


3




6


个十,



60




逐渐明白:

< br>几十乘一位数可以看成


“几


个十乘一位数,得到若干个十 ,写成几十或几百几十”


,这就是几十乘一位数的算理和


算法。



口算几十乘一位数的经验可以迁移到几百乘一位数的上面,教 材让学生尝试计算


200


×


3



8


×


200


,把几百乘一位数看成几个百乘一位数,得到若干个百,写成几百或


几千 几百。



“想想做做”第


1

< p>
题把表内乘法和相应的几十乘一位数、几百乘一位数组成题组,



4


×


2



40


×


2



400


×


2


为一组,


5


×


8



5


×


80



5


×


800


为一组。充分利用 这些题组,


应该让学生看出同组三题的计算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而三道题依次是几个一 乘几、几


个十乘几、几个百乘几,分别得到若干个一、若干个十、若干个百。学生体验了 同一组


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他们口算几十乘一位数、几百乘一位数,就可以利用乘法口 诀,


直接写出得数了。



2.



在练习里带出两位数乘一位数。


< /p>


两位数乘一位数在日常生活里应用很多,许多实际问题的解答都要进行这样的计

< p>
算。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对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有较高的要求,能提高学生的思维


水平。关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如果积不超过


1 00


,则口


算出得数;如果积超过


10 0


,则笔算出得数。教材的编排是:让学生先学会两位数乘一


位 数的笔算,然后学习积在


100


以内的乘法口算;先学会不需要 进位的口算,再学会需


要进位的口算。




1




练习二第


8


题首次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p>


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教材设计题组,


引导 学生形成口算的思路。



30


×


2



32


×


2



34


×

< p>
2


这一组题里,


先口算


3 0


×


2



60



再口算


32


×


2


,它的积应该大于


60

< p>
,比


60


大“


2



2



,即比


60



4


。所以口算< /p>


32


×


2


的思考 过程是:


30



2


60


,再加


2

< br>乘


2


的积,最终结果是


64


。接着口算


34


×


2


就应


该想“


60


8


,是


68




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的得数看成“几十加几”是很好的思路。它把两位数转


化为整十数加一位数,

< p>
它从高位算起符合口算的基本特点,它还蕴含着乘法分配律的思


想。教学乘 法口算,不能只关心得数是否正确,还要关注计算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尤


其要努力避免 乘法笔算从低位算起的定势,对乘法口算从高位算起产生的干扰。




2




练习三第


6


题开始口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 一位数。教材设计题组,由不进


位乘法引出进位的乘法。如


13


×


3



16< /p>


×


3


为一组,


2 4


×


2



24


×


3


为一组。口算不进


位乘法的思路完全可以应用于进位的乘法,


它们的不同在于:

< br>不进位乘法想


“几十加几”



进 位的乘法想“几十加十几”或“几十加几十几”


。如


13


×


3


转化成


30



9


,而


16


×


3


转化成


30< /p>



18


。可见,合理且稳定的不进位乘法 口算思路有利于口算进位的乘法。



3.


在练习里经常安排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的口算。



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是最简单的“乘加”计算,对乘法笔算有很大的影响。



笔算乘法里的每一次进位,都要进行这样的计算。如,笔算


29


×


4


时,在积的个位上写



6


”以后,接着算的


2


×


4


3


,就是一次“乘加”计算。有些学生笔算乘法,往往在进


位上出现错误,其原因之一在于口算“乘加”的正确率不高。



一位数的“乘加”是二年级《表内乘法》里教学的,学生应该会算。本单元在例


5


教学进位的乘法笔算之前与之后,多次编排这种口算练习,意图是很明显的。有经验的


教师会知道,学生笔算乘法如果发生错误,一般不在几乘几上,而在加进上来的数的过

< p>
程中。因为几乘几在竖式上能够看到,而加进上来的数则完全在头脑里进行,没有视觉


的帮助。如


29


×


4


的竖式,



2



4


”能够看着算,



8


加进上来的


3


”只能想着算,错误


主要发生在


8



3


这一步。所以,有效地练习“乘加”


,需要视算与听算结合 。如口算


6


×


8



5


,把“


6


×


8


”写在卡片上,让学生看着算;


“加


5


”由教师口述,让学生想


48< /p>



5


得多少。



(二)



加强估算,让学生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及其应用



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算法,有些实际问题不需要精确的得数,只要得出“大


约多少”就够了。这时,采用估算比笔算更为合理。而且,估算能发展数感,所以新课


程十分重视估算的教学,例


2


教学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估算,


“想想做做”里还有三位数


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材在 编写估算内容时注意了三点:创设可以估算的问题情境;联系


有关知识形成估算的思路与 方法;口头回答实际问题。



1.


创设估算氛围。



< br>2


给出西瓜每箱


48


元,


哈密瓜每箱


62


元这两个条件,问题不是买< /p>


4


箱西瓜要多


少钱,而是“带

< p>
200


元钱买


4


箱西瓜够 不够”


。这个问题情境一方面不要求算出


48

< br>×


4


的精确得数,只要回答


48


×


4


的积比


2 00


大还是小;另一方面学生还不会笔算


48

< br>×


4



只会口算


50


×


4


。在这样的氛围中, 引入估算是比较自然的。正如前面曾经说过的,估


算应接着掌握的口算教学,估算要避免 笔算的干扰。



2.


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估算。




2


没有告诉学生怎样估算,而是让他们直接解决“带

< br>200


元钱够不够”的问题,


并交流想法。学生一般会这 样想:如果每箱


50


元,买


4


箱正好要


200


元;事实上每箱


48


元,不满


50


元,买


4


箱的钱一定不会超过


200


元,所以带


200


元买


4< /p>


箱西瓜够了。


这是联系生活经验的思考,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要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并加强其数学化程度。一是帮助学生体 会估算的方法:



48


看作

< p>
50


(因为


48


接近


50




50


×


4


等于


200< /p>



48


×


4


小于


200


。二是帮助学生体会

< p>
估算的思想:把不能直接说出得数的计算,看成已经掌握口算,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三是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方便地回答问题。



3.


让学生愿意估算。




2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头脑里 估算,不写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直


接口头回答问题。


“试一试 ”


回答


“带


300

元买


5


箱哈密瓜够不够”



只要在


“够”



“不


够”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用画“√”的方式回答问题。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头脑里估算,


但不善于把想法写出来。

< p>
如果一定要他们书面表达


估算步骤与方法,就加大了估算的难度,这也是造 成学生不愿意估算的一个主要原因。



教材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估 算解决问题,


只要他们会思考、


会估计,


暂时降低书写的要求。


教学应该理解教材的这个意愿,并落实到估算教学中去。


“想想做做”第


6


题,一辆卡


车每次能运


72


箱苹果,


6< /p>


次能运完


400


箱吗?这道题不要学生列 算式、


写算法,


他们会


很乐意通过估算 回答问题。


只要安排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思考,


估算就得到了很 好的练


习。第


7


题有

< br>3


种火车票,价格分别是每张


198

元、


312


元、


405

< p>
元。买


3


张同样的火


车票 ,付出


1000


元。问题是“买了哪一种火车票?”这道题涉及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


算。通过估算,首先排除每张


405


元的火车票。因为


405


接近


400


,且大于


400



400


×


3



1200




3< /p>


张这种火车票的钱超过


1000


元。


然后通过估算排除每张


198


元的火车票,


因为


198


接近且小于


200



200


×

< p>
3



600


,买


3


张这种火车票不需要付


1000


元。最后通


过估算确认每张


312

< br>元的火车票,


由于


312


接近且 稍大于


300



300


×


3



900




3


张这

< br>样的火车票的钱接近


1000


元。



显然,不要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他们会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要他们写< /p>


出估算的方法,会有多难,可想而知。



(三)



算理与算法并重,让学生有意义地掌握笔算方法



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 算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还是笔算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例< /p>


5


、例


6


、例< /p>


7


三道例题,引导


学生经历建构竖式、体 验进位、掌握连续进位的过程。



笔算是有法则的,学生应该按 照法则进行计算。教学笔算主要是教学法则,但不应


是向学生传递法则,而是帮助他们意 义建构算法。要通过建构算法,让学生懂得算理,


理解竖式的结构,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 。



1.


摆小棒,形成有条理的计算 思路;写竖式,把计算过程按步骤搭建。



< br>5


第一次教学乘法竖式,


其教学内容包括:


怎样写乘法竖式——两个乘数以及积


在竖式中的位置;


怎样算乘法竖式——乘的步骤以及每一步的计算内容;怎样验算乘法


——再乘一遍看两 次得数是否相同。




1




摆小棒,


形成并整理计算的思路。例


5


求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就是求


3



12


是多少,


列出乘法算式

12


×


3


以后,要求学生用小棒摆 出


3



12


, 看看一共是多少,想


想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看着摆出的小棒,< /p>


都知道


3



12



36



但算 出


36


的方法会是多


样的。正像教材所 呈现的交流情境里,有加法、有乘法;有人说想法、有人说算法。教


学要在学生的交流中 捕捉有利于建构乘法竖式的想法和算法,使全体学生都接受、


理解


并喜欢这些想法与算法。



“蘑菇”


卡通看着小棒的思考是:



3



10



30



3



2


< p>
6



30



6


合起来是


36




“辣椒”卡通的算法是:


< br>3


×


10


30



3


×


2



6



3 0



6



36



”这两个卡通都用乘法解


决问题,本 质上完全一致,是建构乘法竖式的主要资源,教学要开发和利用的就是这些


想法与算法。




2




写竖式,凸显有意义的结构。第一次教学乘法竖式,要让学生从外在形式和

< br>内在结构两个角度感受竖式。



首先,指出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竖式的写法。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两


位数的末位的下面(不说“相同 数位对齐”



,并在一位数的左边写出乘号“×”


。如


12



×


3


然后,把摆小棒的算法反映到竖式上,变成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意义接 受竖式


上的计算。



12


×


3


……


3



2


根是


6

< br>根,


3


×


2


6


……


3


10


根是


30

< br>根,


3


×


10

< br>=


30


……


6


根和


30


根合起来是


36


根,


6



30



36


学生意义接受乘法竖式,不仅要边看


老师的板书、边听老师的讲述、边想摆小棒时的计算,还要看着写成的竖式,从“


6



到“


30


”直至“


36


”依次说出它们的具体意思和相 应的计算过程。通过对乘法竖式的复


述,体会结构、内化算法。



接着,优化竖式,按人们的一般写法进行计算。不能把乘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当作另


一种乘法竖式教学,因为竖式的一般写法是上面初步建构的竖式的简化、优化,是人们


普遍使用的写法。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应该在反思初步建构的竖式的基础上进行。在

< p>
初步建构的竖式上,乘法分成三步进行:


3



2



6


,写出“< /p>


6




3



10



30


,数位对


齐着写出“


30



6



30



36


,按一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写出“


36



。在一般写法上,


三步计算连贯地进行,三步计算的结果写在一起:


3

< br>乘


2



6


,在积的个位上写出“


6



3



10



30


,在积的十位上写出“


3


”表示


30


积的十位上的“


3


”和 个位上的“


6


”合


起来是


36


,即


12


< p>
3


的积。教材告诉学生:


“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乘法)



,可以让


他们按竖式的一般 写法再乘一遍,既验算,又体验竖式一般写法的好处。



最后, 把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经验应用于三位数乘一位数。


“试一试”让学


生计算


312


×


3



这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发展了例题所教学的乘 法笔算。


与两位数乘一位


数相比,三位数乘一位数多一步“三位 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材通过“茄


子”卡通的问题“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为什么”


,突出这道乘法里的新内容,引导学


生在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基础上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2.


摆小棒,感悟怎样进位;说竖式,形成计算法则。


< p>


6


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乘的过程中,个位怎样 向十位进位;二是概括两、三位


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1




摆小棒,探索进位方法。


48


×

< p>
2


是需要进位的乘法,教学分四步进行。



首先,学生用小棒摆出


2


< br>48


,看到里面的


16


根(即< /p>


16


个一)


,根据已有经验,

< p>
把其中的


10


根捆起来(即


10


个一变成


1


个十)


,放在


8


捆的下面(即向十位进

1



。于


是,成捆的小棒就有


9


捆(


2



4



1


< p>



然后,用竖式计算。仍然把两步乘的得数分开 着写,再相加。联系摆小棒的操作,


仔细体会这道乘法的计算过程。尤其是


16


里的“


1


”是和


80


里的“


8


”相加 的,即


16



10

,向十位进


1




48


×


2


……


2



8


根是

< br>16


根,


2


×

< br>8



16


……


2



4


捆是

< br>80


根,


2


×

< br>40



80


……合起来一共< /p>


96


根,


16



80



96


接着,简化竖式,呈现一般写法。进位的乘法竖式,也可以把两步“乘”以及一次


“加” 连贯着进行,并把得数合并着写。其中


8


2



16


,在积的个位上写


6


,把向十


位进的“


1


”记在


48


的“

4


”的下面,以免忘记。这样,接着算的就是“


4



2



1





< br>最后,


“试一试”里笔算


152


×


4


,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中,十位如何向百位进位。



5


个十乘


4



20


个十,推理出“向百位进


2



,理解百位上的计算是“


1


×


4+2=6





2




回顾曾经进行的乘法,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教材提出问题: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p>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法


则。得出法则的目的是方便计算,以后遇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可以按法则计算。


总结法则的主体是学生,他们通过谈自己的算 法、自己的体会,逐渐整理成法则。教学


可以从“按怎样的顺序乘?”

< br>“怎样进位”这两个要点引导学生回顾算法、交流经验。



法则用学生语言表述为主,


不要过分追求文本语言,但也要帮助学生使用比较概括


的语言叙述算法。用自己的话语说出想法与做法,是最牢固、最便于应用的计算法则。


如,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

< p>
,很清楚地说出了乘的步骤,


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说成“用一位数依次去 乘三位数各位上的数”


,就比较概括。又


如,

< br>“个位向十位进,十位向百位进,百位向千位进”


,已经把怎样进位说出来了,可 以


进一步说出“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二配合例


5

和例


6


的教学,


安排的每一道计算 题里都有一次进位。



2


题设计


的题组形式,让学生算算、比比,找出各题的哪一步计算需要进位,获得对乘法进位的


清晰体验。



10


题在 笔算前


“想想积是几位数”


,如


4


×


32



4


×


23



121


×


7



7


×


211


等。由于不涉及连续进位的乘法,只着 眼于两(三)位数十(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


得数是否满


10



要不要向百


(千)

< br>位进


1


或进几。


如果十位上相乘 的得数要向百位进位,


积就是三位数;如果十位上相乘的得数不要向百位进位,积就是两 位数。类似地,三位


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


得数是否满


10



要不要向千位进


1


或进几,


决定乘积是四位数


还是三 位数。第


11


题给竖式套了红色块,像这样套了色块的题,用于 检测学生的计算


水平,一般可按照每分钟算


1

< br>~


2


题的要求,让学生独立计算,看看结果是不是正确。


学生初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要过分追求“算得快”


,应该把“算得对”放


在重要位置上。



3.


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有条理地连续进位。


< br>例


7


笔算


48

< br>×


4


,是连续进位的乘法。在连续进位里并没有新的计算 知识,只是计


算过程中的进位比较多,而且个位、十位、百位上的相乘,往往都要向前一 位进位。所


以,教学连续进位的乘法,要再认进位原理,细心计算,形成技能。




1




指点学生注意连续进位。




7


的竖式上,先算


8



4



32


,积 的个位已经写“


2



,向十位进的“< /p>


3


”也标记


了。


“白菜”卡通问“接下去怎样算”


,让学生接着算


4

< p>
×


4



3



19


,并且在积的十位上



9


,百位上写


1


,完成连续进位这一步计算。



“试一试”

< br>272


×


4


是连续进位的三位数 乘一位数,


教材让学生完整计算这题,


提醒

他们留意“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完成十位向百位、百位 向


千位的连续进位。



教学例题和“试 一试”


,不仅要学生亲自计算,算完以后还要回顾两道题里的进位


过程。


看看、


说说哪些数位上有进位,


是怎样进位的,


从而获得对连续进位的深入体验。




2




计算练习不在于数量很多,而在于有质量。




掌握乘法笔算需要练习,但练习的数量应适当,并不是越多越 好。主动追求正确、


自觉细心计算、


及时检验结果,

< p>
才称得上有质量的计算练习。


也就是说,


乘法计算 练习,


一方面练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与心理品质。


配合例


7


的“想想做做”和练习 三,并没有安排很多计算练习,教学应该用好、用


足已经安排的计算题。


首先,


营造安静的计算环境,


让学生不受干扰,


专心计算;


其次,


不求算得很快,要求算得正 确,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计算;另外,鼓励学生在原


来竖式上再算一遍,检验结果 是不是正确。练习三第


8


题只安排


6< /p>


道竖式计算题,都套


了色块,用于检查学生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情 况。题目数量不多,希望学生大约用


10


分钟时间,算对所有的 题。



(四)



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几百零几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 /p>



5


到例


7


及其练习里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的各个数位上都不是


0


。这些乘


法,有利于教学乘法计算法则。事实上,有些乘法的三位数里 有


0


,或者是几百零几的


数,或者是几 百几十的数。这些乘法既要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计算,又要处理好



0


乘任何数都得


0



这点特殊性,


并简化竖式的写法。



8


~例


10


专门教学这 些乘法。



1.


在实例中概括“


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 br>”




计算中间或末尾是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首先要会计算



0


乘一个数”



这是一个新


知识。




8


先根据


3


只小猫都没有钓到鱼的情境图,列出加法算式“


0



0



0



,让学生算


出加法的和,并且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 br>3


×


0



0


”或“


0


×


3



0



, 体会这些加


法和乘法的结果是


0


的合理 性。



接着的“试一试”要求写出


0< /p>


×


7



8


×


0



0

< p>
×


0


的得数,引导学生把例题的情境扩

< p>
展到


7


只猫、


8


只猫、


没有猫等几种情况,


联系生活经验,


写出这些乘法算式的得数



0





然后概括

< p>
3


×


0



0



0


×

7



0



8


×


0



0< /p>



0


×


0



0


这些乘法算式的共同属性,得到


结论“


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 br>0





2.


让学生自行计算几百零几乘一位数,体会三位数中间的那 个


0


必须乘。




9


教学


102

×


4



先引导学生估算,


再安排他们笔算。


这里进行估算能起两个作用,


一是培养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是促进笔算的进行。本单元的例


2


,已经教学


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学生会把


102


看成


100




100


×


4



400


得到


102


×


4


的积大

< br>约是


400


,比


400


大一些。学生笔算


102


×

4


,按法则计算遇到“


0


×


4


”时,会想“要不


要乘”

< br>“积里要不要写


0


”等问题。如果不乘或者不写出


0


,积就不会接近


400

;如果进



0


×

< br>4


并写出得数“


0


< p>
,最后的积


408


才接近且大于

< br>400


。这就是估算对笔算的支持。


教材通过问学生:< /p>


“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进一步明确几百零几的数乘一位数 ,要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几百零几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

< p>
0


乘几得


0


< p>


这一步也不能遗漏。



“想想做做”第


2


题都是几百零几乘一位数,有些积的十位上是


0


,有些积的十位


上不是


0


。这是为什么?值得教学思考和讨论。如


201< /p>


×


3


,由于


20 1


个位上的“


1


3



得数不满


10


,不需向十位进位,所以积的十位上“


0


< p>
3



0



,写


0


。又如


607


×


4


,由


< p>
607


个位上的



7



4



得数满


20



要向十位进


2



所以积的十位上



0



4


2



2





不是


0


。 这些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两点:一是十位上是


0


的三位数乘 一位数,应该


有“


0


乘一位数”这步计 算;二是乘数中间有


0


,积的十位上可能是

0


,也可能不是


0




3.


指导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竖式写法和算法。


< br>例


10


计算


4

< br>×


120


,三位数的个位上是


0


。这样的乘法,可以完全按照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 但还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及其竖式。例题分两步教学。



首先让学 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计算这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教材呈现出


口算的方法与步 骤,


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思路迁移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上面,突

< br>出从


4


×


12

< br>=


48



4

×


120



480


的推理。应该把


120


看成


1 2


个十,


4



12


个十得到


48


个十,是

< p>
480


。教材也呈现出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的竖式,得数也是


480



两种算法结果相同,表明两种 算法都正确。



在上述的口算与笔算的基础上,


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竖式的另一种写法。


这种写


法按 口算的思路和步骤进行笔算:把三位数


120


末尾的“


0


”暂时放在一边,用虚线把



12


”和“


0


”隔开(这条虚 线可以画出来,也可以想在头脑里)


;把一位数


4


写在


120



< p>
2



下面。


这样就可以先 算


12


×


4



48


(严格地说先算


12


个十乘


4



得到

< p>
48


个十)



然后在


48


的末尾写出一个“


0

< br>”


(把


48


个十写成

< p>
480




< p>
初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竖式的另一种写法,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为此,


“想 想做做”



1


题已经写出了竖式,让学 生接着算下去,掌握乘的方法以及得数末尾添


0


的知识。



3


题才要求学生独立地写出完整的竖式。< /p>



学生先后学习了几百零几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这两种情况很可能相互干


扰。因此,练习四第


3


题组织对比,如把


304


×


5



340


×


5


组成题组,把


3


×< /p>


208



3


×< /p>


280


组成题组。让学生通过计算与比较,更加清楚两种情况分别 怎样处理,防止互相


混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五)



教学“倍数”关系,解答一步计算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结合乘法计算,编排了许多实际问题。从题目的解答步数看,有一步计算的

< p>
问题、连续两问的问题、两步计算的问题;从涉及的数量关系看,有已经教学的“并分


关系”


“相差关系”和“份总关系”


,有本单元新授 的“倍数关系”


;从问题的呈现方式


看,有表格、对话、图文、 文字叙述等,多种多样;从学生对题目的熟悉情况看,有曾


经解答过的,有刚教学的,也 有比较陌生的。



1.


新授“倍”的概念,解决倍数关系的问题。


< br>倍数关系是数学里的基本数量关系。儿童建立“倍”的概念比较难,安排在三年级


教学会顺利一点。倍数关系的问题之所以能用乘、除法解答,因为“倍”与“几个几”


“ 平均分”有联系。沟通这些联系,就形成了“倍”的概念,就梳理了倍数关系,就可


以用 乘、除法解答倍数问题。本单元编排两道例题,教学有关“倍”的意义与倍数关系


的问题 。




3


里安 排两个内容,一是教学“倍”的概念,二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的问题。




1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倍”的意义。对学生来说,


“倍” 是一个


全新的概念。因此,用“倍”表达数量之间关系的方式,需要教材与教师传授。另 一方



面,


“倍”的概念又与乘、除法 的意义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实物操作逐步理解这


种联系,逐渐准确、深刻地领悟“ 倍”的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基于这些考虑,采用有


意义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充 分利用直观图看看、说说,更重视让学生通过圈一


圈、画一画、摆一摆等操作活动,直观 体会“倍”的含义。



例题呈现的花坛里有

2


朵蓝花、


6


朵黄花、

< p>
8


朵红花。先让学生比一比这三种花的


朵数,他们 可以比出哪种花朵数最多、哪种花朵数最少,可以算出某一种花比另一种花


多(或少)几 朵。然后告诉学生还有新的比法:把


2


朵蓝花圈在一个圈里,看 作


1


份;



6


朵黄花像蓝花那样每


2


朵一圈,圈成< /p>


3


圈。针对这些操作,指出“蓝花有


2< /p>


朵,黄


花有


3



2


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3


倍”


。学生在比较蓝花和黄花朵数的情境中,通


过“摆—圈—听—说”一系列活动,第一次接受“倍”的含义。



为什么例题先让学生联系相差关系,比一比三种花的朵数呢?因为“比差”和“比


倍” 虽然比的角度和方法不同,但都是两个数量的比较。教学必定会涉及这两种比较的


共同点 与不同点,


而且不止一次,


需要反复涉及。

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两种比较的共同点,


他们才会形成关于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的认知 结构;


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两种比较关系的


不同点,


他们才会准确把握比差和比倍的本质意义,


正确应用比差和比倍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在三种颜色花的情境里,先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比相差的活动,再接受比倍数


的思想方法,新知识的内容和特征会更加突出、更加明显。


< /p>


花坛里还有


8


朵红花,也可以像蓝花那样 ,每


2


朵圈一圈,看作


1


份。教材要求学


生通过操作,说出红花有几个


2


朵,是蓝花朵数的几倍。再次在“摆—圈—说”的活动


中,感受“倍 ”的含义。



“想想做做”第


1



2


两题,为学生继续感悟“倍”的含义,提 供了丰富的感知材


料。尽管素材及其呈现形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把一个对象看作


1


份,根据另一


个对象有


“这样的几份”



得出另一个对象是这个对象的


“几倍”



教学时,


要抓住


“倍”


的本质意义,组织学生高质量地练习有关题目。




2




引导学生沟通


“倍”


与除法的联系,


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 一直通过实物操作得出,应该通过计算得到。


为什么除法


能够求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就是看这个数里有


“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把这个数“按每份多少”平均分。只要沟通“倍”的意义与除

< p>
法意义的这些联系,就可以用除法求“倍数”





3


问学生: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直接提出“算倍数”


的要求。学生需要联 系前面进行的“每


2


朵一份”圈红花的活动,来思考和回答。两 个


小卡通的交流,说出了“几倍”和“几个几”的联系,说出了求“几倍”就是求“能够


分成这样的几份”


,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这些认识必须被全体学生认


同和理解。


教 学的任务是先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思考,并把他们的想法变成全体学生的共


识。

< p>
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的问题,


就可以用除法计算了。算式


8


÷


2



4


表示 “


8


朵里面有


4



2


朵”


,也表示“


8


朵是


2


< br>的


4


倍”


。在理解可以用除法求 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以后,还应该告诉学生,


“倍”所


表达的 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不是计量单位,一般不写在算式的得数后面,只要写



在回答问题的答句中。



“想想做做” 第


3



4


两题 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第


3


题先


在图画里,把花皮球像蓝皮球那样,每


2


个一份 地连一连,看出花皮球个数是蓝皮球的


5


倍,再列算式


10


÷


2=5


,求出花 皮球个数是蓝皮球的


5


倍。第


4


题虽然没有在图画里


圈圈画画的条件,仍然应在头脑里想象着把


35


盆菊花按“每


7


盆一份”平均分的情境,


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列出除法算式。教学这两道题,要让学生说 说每个问题里的数量关


系,重温求“倍数”→求“几里面有几个几”→按“每份多少平均 分”→得出“倍数”


的推理过程,真正理解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深刻体验用除法求“ 倍数”的道理。在


反复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之后,再遇到这样的问 题,如“想想做


做”第


6


< p>
7


两题,就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解答了。



“倍”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想想做做”第


8


题给出三个数量:小刚跳绳


9


下、< /p>


小军跳绳


27


下、小芳跳绳


36


下。小军跳的下数和小刚比,可以用“


3


倍”描述;小芳


跳的下数和小刚比,可以用“


4


倍”描述。这道题能使学生明白:两个不同数量(小芳


的下数 、小军的下数)分别与同一个数量(小刚的下数)比,得出的倍数不同。



“差”和“倍”都能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但表达的角度不同,因此求“差”和求

“倍”的算法也就不同。


“想想做做”第


9


题给出自行车


24


辆、电动车


8


辆,分别求自


行车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自行车比电动车多 多少辆,对两个数量既比“倍”


,又比


“差”

< br>。这样的对比有助于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一方面体验比“倍”和比“差”都是比


较 ,


另一方面体会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比较。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练习 一第


8


题、



9


题等,


都具有可比较的内容。




3




让学生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解答方法。例


4


已知杨树有


5


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3


倍,求柳树有多少棵,这是“求


5



3


倍是多少”的问题。



经过例


3


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了 “倍”的意义,建立了“倍”与“几个几”之间


的联系,他们应该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例题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列算式解答。



解答例

< p>
4


的关键在于理解“柳树棵数是杨树的


3


倍”这个条件。如果用学具摆出这


个关系,可以用


5


根小棒表示


5


棵杨树,用


3



5


根表示柳树的棵 数。直观看出求柳树


棵数就是求“


3



5


是多少”


,于是用

< br>5


×


3



15


,算出柳树的棵数。如果不摆学具,也


能从“柳树棵数是 杨树的


3


倍”推理出柳树有


3



5


棵,从而用


5


×


3



15


算出柳树的


棵数。



“想想做做”第


1


题安排学生根据给定的倍数关系画图形、算个 数,目的在于进一


步体验“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并利用这层联系,把求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的问


题,


转化成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

< p>
如○有


3


个,


△的个数是 ○的


4


倍,


△的个数是



4



3


,有


3


×


4=12


(个)


。第


2



3



4

< br>题都是一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应该在头脑里先想所求问题是求 几个几,再列式计算。第


5


题已知有


1 0


人打乒乓球,


跳绳的人数是打乒乓球人数的

< br>3


倍,


拍球的人数是跳绳人数的


2


倍,分别求跳绳的人数


和拍球的人数。


应该引导学生在解题前或者解题后,比一比跳绳的人数多还是打乒乓球


的人数多,拍球 的人数多还是跳绳的人数多,想一想为什么。一些数学推理能力较强的


学生可以在解题前 思考,从跳绳人数是“


3



10



、拍球人数是“


2



10



,作出谁多谁



少的判断。一些数学推理较薄弱的学生,经过解题,也能产生这样的想法。< /p>



2.


重温份总关系的问题,加强对数量关系的体验。



教材结合计算教学,编排了许多“求几个几”的问题和“平均分”的问题。充分发

挥这些习题的作用,不能只让学生列式计算、得到结果,还应该带领学生去体验并提炼


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如,练习二第


5


题,用表格呈现的问 题:



书包



每个


39




2




一共()元



文具盒



每个


12




5




一共()元



墨水



每瓶


4




18




一共()元



可以概括数量关系:每< /p>


1


件的价钱×买的件数=一共要的钱。又如配合例


7


的“想


想做做”第


4


题,每节车厢定员


112


人,


9


节这样的车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可以提炼


出数量关 系:


1


节车厢的座位个数×车厢的节数=一共有座位的个数。< /p>



认识数量关系需要日积月累。


只要教学 经常指向数量关系,学生就会关注并很好地


掌握数量关系。从实际问题里提炼出数量关系 ,应该口述,不要书写,以免加重学生负


担,损伤学习积极性。



3.


解答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为教学两步计算的问题作准备。


< /p>


我们知道,连续两问是教学两步计算问题的台阶。一道连续两问的问题,如果去掉


第一个问题,只保留第二个问题,就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 p>
如果添一个恰当的中间问题,就成为一道连续两问的问题。



连续两问的问题在二年级教科书里就出现了,学生对它不陌生。所以,本单元的连

续两问都编排在练习里,要求学生独立解答。



连续两问的 问题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条件


1


,条件

< br>2


,问题


1


?条件


3


,问题


2


?另一种是条件


1


,条件


2


, 条件


3


,问题


1


?问题


2


?后一种结构比前一种稍难一些,

< br>因为解答第一个问题要在三个条件里选择两个。练习二第


12


13


题,是前一种结构的


连续两 问,配合例


7


的“想想做做”第


6


题是后一种结构的连续两问。



教学连续两 问的问题,


要让学生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感受第一个问题的结果

< br>是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先算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难以解答。



4.


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为后面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最初步的


经验。



在二年级下册教科书里,


曾经教学过比较容易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


学生已


经接触过需要分两步计算的问题,初步知道为什么 分两步计算,


初步感受了两步计算的


联系,

初步明白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应该作为第二步计算的一个条件。


在这些认识与经


验的基础上,教材让他们继续解答“乘加”


“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如,成人票


每张


15


元,儿童票 每张


5


元,买


2


张成人票和


1


张儿童票,一共要多少元?又如,


3


筐白菜,每筐


14


棵。吃 掉


25


棵,还剩多少棵?


< p>
本单元编排的“乘加”


“乘减”问题都比较容易。叙述的事情简单,学生容 易理解;


涉及的数量关系与生活经验很接近,学生解题不只是应用数学知识,还依靠生活 常识的


支持。正是由于有许多资源可以直接利用,所以教材不排乘加、乘减问题的例题, 而是



让学生在练习中自行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要组织学生认真读题,从图画、对话以及文字叙述


里收集 数学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复述题意。大多数学生只要读懂题目,找到


已知条件 和所求问题,就会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乘加、乘减 两步计算问题,要让学生独立解题,并说说第一步算的是什么,为


什么先算它,是怎样想 到的。教学时,不必过多计较学生讲得好不好,也不必花大力气


教会学生讲得很好,更不 要规定学生必须怎样讲。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能


体会先解答第一步的必要性 ,能感受第一步与第二步的联系,就达到要求了。以后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时,


有机会指导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推理,有时间帮助他们形成并说清


楚解题 思路。



(六)


单元复习不仅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练习,


同时重视数学思维的发展,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复习编排十二道 练习题,


全面整理本单元教学的知识,


在知识技能、

< p>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



1.


练习计算,形成有关的运算能力。



本 单元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单的计算应该口算出得数;不能口算的题,可


以笔算; 不需要精确得数的题,可以估算。单元复习第


1



4


题围绕这些内容与要求编


排。



1



2


两题是口算,前者着重于练习,后者着重于测查。通过这两题,要让学生


明白几十乘一位数、几百乘一位数,以及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一位数,都可以口算出得


数。以后遇到这些乘法,要主动采用口算,并对自己的口算能力具有信心。第


1


题要求


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再认 各种口算题的计算思路,加强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尤


其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 p>
要体验其转化思想,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转化成整十数加一


位数或整十 数加两位数。第


2


题套了红色块,是口算测查题,能够在


2


分钟之内全部正


确计算的学生,口算水平都 合格。第


3


题复习笔算,设计三个题组,各三道乘法题,蕴


含了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每组的第


1


题都 是一般的三位数(十位、个位上不是


0


)乘

一位数,第


2


题都是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第


3


题都是几百零几乘一位数,涵盖了三位数


乘一位数的 各种情况。第一组的三道题都不进位,着重复习“乘的顺序”


;第二、三组


的三道题都要进位,有些还是连续进位,着重复习“进位方法”


。另外,每组 三题的三


位数不同,一位数相同,不需要算出得数,就能判断同组中哪一题的积最大,哪 一题的


积最小。



4

< br>题把估算与笔算有机结合,


先说出积是几位数,


属于估算 ;


再用竖式计算,


是笔算。


“先估计积 的位数,然后笔算”不应该只是题目的要求,应注意培养这样的计


算习惯,使之逐渐成为 学生的自我要求、自觉行为。在通常的笔算时,主动估算积是几


位数,是对笔算结果的有 效监控。



2.


通过计算培养数感,渗透运算规律。




7



9


题利 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培养数感、渗透运算规律,激发探索规律


的兴趣。第


7


题要求“不计算”就判断同组两个乘法算式的大小,如


13


×


5


< br>31


×


5


7


×


620


602


×


7


等。

< br>让学生联系现实的计算题,


体会一个乘数相同,


另一个乘 数不同的



算式,得数不同。乘数大的算式,得数大;乘数小的 算式,得数小。第


8


题利用同组的


两道 计算题,渗透乘法结合律。学生通过计算,发现


24


×


3


×


2



24


×


6


的得数相同,


350


×


3


×


3



350


×


9


的得数相同。研究其原因,发现算式里“×


3


×


2


”相当于“×


6




“×

< br>3


×


3


”相当于“×

< p>
9



。这就能很好地感知乘法结合律。第


9


题通过计算发现同组算


式中的规律,对数感的 形成和发展很有好处。



3.


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复习里 的其他题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三大特点:一是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具有现实性。


如上学要走多少路,


一年有多少天,


购买儿 童车、


儿童床里的数学问题等,


能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体会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具有


开放性。如根据已知的人物邮票、 动物邮票、风景邮票、建筑邮票的枚数,能够提出许


多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已知的儿 童车价钱和儿童床价钱,提出各种问题。既培养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又孕伏了从 条件向问题推理的思想。三是“不落熟套”


,具


有适当的变式性 。部分题目的呈现具有“个性”


,与以往的呈现不大一样,如第


10


题。


对学生自主读题和理解题意,有新的要求。

< p>


2


单元:千克和克


< /p>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些说,一个物体的质


量表示这个物体含有多少物质,


质量是恒定不变的。一个物体的重量是这 个物体受到的


地球吸引力,重量因物体所在位置的纬度和高度不同而略有变化。在物理学 中,质量和


重量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区分物体的质量与重量,


经常以


“物 体有多重”


来代替


“物


质有多少”


。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严格区别质量与重量的条件,因此,本单元教材既使

< br>用“质量”这个词语,又把物体“有多重”视为物体的质量。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




1


认识千克,体验


1


千克有多重,用盘秤称整千克重的物体




2


认识克,感受


1

克很轻,用小型电子秤称不满


1


千克的物体




3


千克与克的进率,简单 的千克数与克数的换算



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教材十分重视有关 质量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


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 br>而且要求他们具有


1


千克和


1< /p>


克的初步观念,能用秤计量物


体有多重。为此,教学前应添置或借 用一些盘秤和电子秤,尽量为学生创造称物重的条


件。



(一)



联系生活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 br>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感性


认识。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曾经借助支架比较两个物体谁重谁轻,初步


感 受了“物体的重”


。本单元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1


用图片呈现出两袋形状与大小都差不多 的食品,问学生“这两袋食品中,哪一


袋重一些”


。这个问题能 够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者用秤称一称。例题


呈现用盘秤称食品的图画, 指出“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把教学的注


意力 集中到“千克”上面。




实施这个教 学环节,应让学生明白两点:一是“秤是计量物体有多重的工具,人们


经常用秤称物重”


;二是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需要计量单位,千克是表示物重的一个

单位”




(二)



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 体会


1


千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



日常生活中使用千克作单位计量物重的机会很多,要求人们具有

1


千克有多重的经


验。因此,教材在教学千克时,着力让学 生感知


1


千克,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



1.


结合用盘秤称物重,让学生知道“千克”





1

呈现用盘秤称食品有多重的图片。左边的盘秤上没有摆物体,秤面的指针指着


刻度“


0



;右边同样的盘秤上放了一袋红枣 ,秤面的指针指着刻度“


1



。教材要 求学生


先看左边的秤,了解盘秤的面上有指针、刻度和数字,明白秤盘里没有放物体,秤 面的


指针指向刻度“


0



。再看右边的秤,感受秤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知道这个盘秤使用


的单位是 “千克”


,秤面的指针指着“


1



,表示物体重


1


千克,体会指针指着“


2



,表


示物体重


2


千克……看出放在盘秤上的那一袋红枣重

1


千克。



2.


用秤称,用手掂或拎,感受


1


千克有多重。

< p>


教学千克,不仅要学生知道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它,初步建立比较 清晰的


1


千克的观念。



学生形成观念一般都从感知开始,通过肢体和感觉器官接受有关对象的信息,经过

大脑的整理加工,在头脑里留下有关对象的“印记”


,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象或概念。



建立初步的


1


千克观念,


需要反复感知


1


千克是多 重。


学生对


1


千克的体验丰富了、


清楚了,关于千克的观念就形成了。教材指导学生“称出


1


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


手拎一拎”



“称一称,几本数学书大约重


1


千克,用手掂 一掂”


;称出


1


千克苹果、橘


子、番茄、萝卜等水果或蔬菜,数数各有几个。学生亲自动手称出重


1< /p>


千克的物体,用


手掂、拎


1


千克重的物体,数出


1


千克有几个物体……获得了关 于


1


千克的感性认识。


经过多次这样的 操作,感知就会转化成个体的经验,这就形成了


1


千克的观念。



3.


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千克。



质量是常 见的量,日常生活中到处能看到物体有多重的信息。在学生眼前再现这些


信息,有助于他 们体验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常用单位,丰富对千克的感性认识。配合例


1

< br>的“想想做做”里,看食品包装袋上标注的“净含量


1kg



“净含量


5kg



,看电梯“载



1000kg


”标牌、液压车“


2000kg


”的标注,看电子秤上的


1


个冬瓜重


8


千克、


1


个南


瓜重


7


千克、


1


个西瓜重约

< br>4


千克。学生看到这些表示物重的数据,会联系相关的情境


或物体,体会这些数量各有多重,通过这些数量的现实意义,获得对千克的感知。



(三)



联系身边的小物体认识克,体 验


1


克有多重



“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


1


克是相当轻的物重。学生认识 克,形成


1


克的观念


会比较困难。为此 ,教材作出下面一些安排。



1.


在称物重的情境里引出“克”





2


用盘秤称一袋食品有多重,它不满


1


千克。观察它的包装袋,袋上标注着“净


含量


135


克”


。这些现象让学生知道 ,称比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


“克”是


比“千克” 小的单位。




2.


称硬币、称黄豆、称身边较小的物品,体验


1


克和几克 。



学生联系熟悉的物品,感受这些物品的重大约是多少克,容 易获得关于克的体验。


教材列举多种常见的物品,分别称出它们大约重多少克。让学生经 过大量的体验,初步


形成关于克的概念。



2


用小型电子秤分别称出


1



2


分硬币大约重


1


克,


1



1


角硬币大约重


3


克,

< br>1



1


元硬币大约重

< p>
6


克。学生虽然很熟悉这些硬币,但几乎从没有想过它们有多重。通


过称和掂,能体会它们确实不一样重,


1


克或 几克都很轻。这些硬币及其实际轻重,保


留在记忆中,就是关于克和

1


克的初步观念。



例题还要求学 生称出


10


克黄豆,数数有几粒。推算


1


克黄豆会有几粒,用手掂掂


1


克是多 重。安排这些活动,也是让学生体验克是较小的质量单位,感知


1


克有多重。



“试一试”


安排学生称 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


称文具盒大约重多少克,


用手掂一掂,< /p>


感受这些物品有多重。



配合例


2


的“想想做做”继续安排学生体验克。第


1< /p>


题,看图说出各个包装袋上标


注的净含量,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 的许多物品要用克计量有多重,感受“克”的使用


很广泛。第


2


题说出电子秤上的


1


个橙子重多少克、


1


个哈密瓜重多少克,让学生初步


学会 用克作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第


3


题用手分别掂一掂

< p>
1


个橡皮筋、


1


块橡皮、


1



木花,估计它们比


1


克重还是比


1


克轻,从而知 道还有比


1


克轻的物品,对


1


克的体会


也就更加丰富、更加清楚。



总之,关于千克和克的概念,不仅是听到的,更是体验到的。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


创造体验


1


千克或几千克、


1


克或几克的活动机会,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专心体验”



静心感知掂、拎的物重,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四)



通过简单的实验,得出千克与克的进率




3


教学千克和克的进率,


教材没有 直接告诉学生


1


千克=


1000


克,


而是让他们在


称物重时,发现进率。



1.


得出进率的过程主要是三步活动。



第 一步根据已知的一袋盐重


500


克,算出


2


袋这样的盐重


1000


克;第二步 在以千


克为单位的盘秤上称这两袋盐的重,看出这些盐重


1


千克;第三步从


1000


克和


1


千克


都是这两袋盐的重,得出

1


千克=


1000


克。

< p>


2.


利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配合例


3


的“想想做做”第


4


题,要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如,


2

千克=()


克、


9000


克=() 千克等。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


,可以联系整千数的知 识进行


思考。如


2


千克是


2



1000


克,是


2000


克;


9000


克里面有


9



1000


克,是


9


千克。


由于学生还 不会进行


1000


乘几的乘法和除数是


1000


的除法,


所以现在还不能通过乘法

和除法计算来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五)



解决有关物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计量物重的经验



“想想做做”和练习五里,编排了一些计算或测量物重的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


小面包重


70


克,


一个大面 包重


190



,



4


个这样的小面包和


1

< p>
个大面包一共重多少克。


又如,每袋奶糖重


100


克,求几袋这样的奶糖重


1


千克。从现 在起,教材里将出现有关



物品质量的实际问题了。



配合例


3


的“想想做做”第


6

题,用图画呈现了称一杯水有多重的情境。左边盘秤


上放


1


只空杯子,秤面指针显示


200


克,是 这只杯子的质量(重


200


克)


;右边 盘秤上


仍然是这只杯子,杯子里盛了许多水,秤面指针显示


35 0


克,这是杯子和水的质量之和


(一共重


350


克)



通过

< br>350



200



150


(杯子与水的质量,减去杯子的质量)算出了杯


子里的水的质量。这道题表示出人们计量液体质量常用的方法。学生解答这题,能够获


得一个生活经验。



练习五第


6


题用图画给出


4


个同样的杯子:


1


号杯是空杯,重


240


克 ;


2


号杯里盛


了大约四分之一杯饮料, 重


300


克;


3


号杯里盛大约半杯同样的饮料;


4


号杯里盛满同


样的饮料。


要求先算出


2


号 杯里有多少克饮料



300



240



60




再估计


3


号杯、< /p>


4


号杯


里各有多少克饮料



60


×


2

< br>=


120



120


×


2



240




这道题涉及的计算或估计饮料的质量,


也是生活中常常会使用的方法。




3


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 p>
本单元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测量线段长度

< br>的基础上编排。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结构特征,平面图形的周长概念,长方形和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列出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到,从本单元起,学生进入认识平面


图形的第二阶段——学习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周长或面积的计算。全单元编排三


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1


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特征




2


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




3


计算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六本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


是: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 /p>


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从这些教学要求的表述,我


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虽然传统,教学方法绝不能守旧。描述教学要求的“观察”


“操作”


“探索”等动词,是改进教学方式的着力点。



(一)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在平面图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基础的图形。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从了解长

< p>
方形、正方形特征开始,逐渐向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和扇形发展,是


比较合理的安排线索。学生获得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和探索图形特征的经验,会长期


影响其他图形的教学。



1.


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取教学内容。



日常 生活的许多物体都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一年级上册在玩积木的活动中,学


生直观认识 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单元例


1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用 图画呈现教


室的场景,里面有国旗、黑板、讲台、课桌等物体,让学生从物体上寻找长方 形的面和


正方形的面,与已有的直观认识相衔接,引出例题要教学的内容。



2.


安排操作活动,鼓励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点表现在它们的 边和角上。


为了让学生有针对地研究图形特点,


教材细致安排学 习活动。一是要求“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


,准备操作活动的材

< br>料;二是提出“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等活动要 求,并且通过四张照片,示范了


怎样量、怎样折、怎样比的操作;三是指出“看看长方形 、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


点”


,明确研究的内容。这些细致 的安排,能帮助学生主动开展探索活动,发现图形的


特点。



3.


组织学生交流,从边和角两方面分别整理出长方形、正方 形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 特点。但是,大多数人的发现往


往点滴零星,有人看到了边的特点,有人看到了角的特点 。因此,十分需要相互交流,


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吸纳别人的发现,共享成果,全面了 解图形的特点。学生的交流


往往不成系统,需要整理。整理的主体仍然是学生,由他们把 自己的点滴认识系统化。


一般先整理长方形的特点,再整理正方形的特点。每种图形都先 整理边的数量与特点,


再整理角的数量与特点。教材里“萝卜”


“辣椒”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学生发现的


概括,是教师帮助下整理的知识结构。



例题还要求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具体些说, 这两种图形都有


四条边,都是对边长度相等;都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概括地说,正方形 具有长方形的


全部特点,是特殊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这样想象: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一 组长边逐渐


变短,变得与一组短边一样长,图形就变成了正方形;如果把一个正方形的一 组对边变


长或短,


图形就变成了长方形。


这些想象有助于学生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例 题最后教学长方形的长和宽,


以及正方形的边长。


这是应该直接 告诉学生的知识,


而不是学生发现或创造的。



4.


回顾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组织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是数学教学应该十分重视的环节。过去的数学教学只关


注知识的小结和总结,让学生记住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现在的数学教学,不仅注


意知识内容的归纳,还关注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只

< p>
是知识的增加,更是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只是会解


数学题,更是会学习数学。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应该喜欢学数学、有信心学好数


学,并乐意应用数学。经常组织学生回顾数学学习过程,反思数学学习的收获,是培养

< br>学习能力和积极情感态度的重要渠道。



例题要求想一想 ,


“是怎样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这就是对曾经进行的学习 活动


的回顾和反思。应该体会到认识图形需要“探索”



“量”


“折”


“比”是探索图形特点的


方法;应该体会到相互交流的好处,在交流中可以讨论、互补、共享成果;应该体会到


整理知识的重要,有利于记忆和表达;应该体会到……



5.


动手做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强化对图形特点的认识。



学生依据自己对图形的了解,做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够强化对图形特点的认识。


配合例


1


的“想想做做”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设 计安排。第


1


题在钉子板上围出


长方形 和正方形。


一年级下册曾经安排过这项活动,那时学生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


观认识操作,看围出的图形像不像长方形或正方形。现在围这些图形,要紧扣住长方形

< p>


和正方形的特点操作,


并根据图形特点对围出的 图形是否符合要求作出评价。应该让学


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围成的图形有 什么特点,实现教材编排这道题的意


图。第


2

< br>题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个活动难度不大,


学生 都能拼出。用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有时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时拼成的不是长方


形或正 方形。可以说说,为什么像这样拼出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为什么像那样拼


出的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利用正例和反例,加强对图形特点的体验 。第


3


题照着


教材图示的样子,用长方 形纸剪出正方形。让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对“折”


“剪”


的 过程作出解释,能再次体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想想做做”第


4



5



6


题,在继续认识图形特点的同时,练习长方形的 长和宽,


以及正方形的边长等知识。第


4



5


两题再现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什么是正方形


的边长,并结合测量和估计,凸显长、宽与边长都是线段的长度,都可以测量。第


6



是一道具有综合性的题,


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并说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把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特点以及长、宽与边长等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也 为接下来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准备。



(二)



联系实例教学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让学生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由线段或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图形的周长。教材没有给出抽象


的周长定义,


而是让学生联系实物的某个面以及简单的平面图形,


直观体会周长的含义,


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操作,表达对周长的理解 。



1.


从实物表面到平面图形,教学周长的含义。


< br>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周长的现象和问题,


学生有接触这些现象与问题的机会。< /p>


如,


沿着环形跑道走一圈,所行的路程是环形场地的周长;给镜子 做一圈边框,边框的长是


镜子面的周长;给台布缝一圈花边,花边的长是台布的周长…… 联系身边的实例,有利


于理解周长的含义、形成周长的概念,有助于解决关于周长的实际 问题。




2


教学周长的概念。教材呈现三张形状各异的书签,每张都有很清晰的边线。教


材要求学生 “指一指每张书签一周的边线”


,并告诉他们“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


周长”


,很具体地讲述了周长的含义。显然,关于周长意义的教学,采用了“ 一边操作、


一边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段内容,首先应操作到位,指出每张书签的边 线,要用


手指沿着边线移动一圈,体会一圈边线有其长度。然后应准确体验,明白这样一 圈的长


度是书签的周长,每个书签都有它的周长,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在初步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以后,继续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使周长含义进一 步数


学化。例


2


给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 四边形,问学生“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引导


他们把物体表面周长的含义向平面图 形周长扩展。


这个问题包含两层内容:


什么是平面


图形的周长?简单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这两层内容相连贯,理解了图形周长的意义,就


能得出图形周长的求法。所以,要把前一层内容作为重点。教学时,首先要解释什么是

< br>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指着每个图形的一周边线,突出一周边线的长是图形的周长。然后

说出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开展量边长、算周长的活动,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深入


体会周长的本质属性是线的长度。



“试一试”测量一片树叶 的周长。教材的画面上,用细绳沿着树叶的边围一圈,用



尺量 出一圈细绳的长度。


这是大多数学生会想到并能主动使用的方法,


应该让他们说说


为什么这样操作,


体会树叶周长与一圈细绳长 度的关系,


体会其中的


“化曲为直”


策 略。



2.


联系更多的实际事例,加强对周长的体验。


< br>配合例


2


的“想想做做”列举了许多常见物体表面和平面 图形的周长,帮助学生消


化并巩固新知识。


< br>第


1



2


两题加强对物体表面一周边线和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认识。在学生指出数


学书封面、课 桌面、三角尺等物体表面,以及长方形、半圆形等平面图形一周边线时,


应要求他们用手 指沿着“边”移动一周,一边操作一边口述“这就是××的周长”


。像

< br>这样的动作和语言相结合,就是具体对象与数学概念相联系。


< br>第


3



4


两题求图形的周长。通过计算每个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总和,体会周长的意


义。根据周长 概念求各个图形的周长,要做到不遗漏一条边的长度,也不重复某条边的


长度。求几边形 的周长,应该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在有相同加数时,可以用乘法使计


算简便些。观察画 在方格纸上的图形,根据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得出图形各条边的


长度,是学生应该具 有的技能。他们在第


4


题首先接触画在方格纸上的图形,以后还 会


经常遇到。



5


题测量圆形桌面、凳面的周长,引导学生应用周长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时的测量应该有别于学习周长之前的测量,即带着周长概念去理解什么是桌面的周


长、凳面的周长;去选择和采用测量圆形面周长的方法;去解释“围一圈”


“拉直”


“量


长度”等活动的意图,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 /p>



(三)



让学 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具


有解决与周长计算有 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属于小学数 学里的基本技能,它的概念与思想方法适用


于其他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平 行四边形、五边形等。所以,教科书精心


安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加强形成 周长算法的探索过程,重视周长知识的


实际应用。



1.


改变求周长的教学方式。




3


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其有关的 知识主要是周长的含义和图形的特点。


这两个知识都已经教学,学生具有探索长方形、正 方形周长算法的基础条件。而且,让


学生探索算法,改变了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 极性和能动性,数学内容的教育价


值会远远超过知识内容本身。



篮球场是学生很熟悉的场地,他们知道篮球场是长方形。例


3< /p>


提出“篮球场的周长


是多少”这个问题以后,让学生想办法解决。 有些学生会根据周长的意义,采用把长方


形各条边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周长;有些学生会 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算出两条长


的和与两条宽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 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


2


。教材


要 求学生交流算法,相互评价、相互理解,从中选择比较好的方法,优化自己的算法。


在组 织学生交流算法时,要注意四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明确


求篮球 场的周长是求长方形一周四条边长度的和,


为评价各种算法确定基本标准。


第二,


评价每一种算法都要抓住“求四条边长度总和”这个基本点,突出各种 算法在概念和原



理方面的共同点。第三,找出每种算法的个性 特点,看到它们的差异在于有没有充分利


用和怎样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这个特点。第四, 由于尚未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求长方形


周长暂时还只能分步列式计算,不列综合算式。< /p>



特别要指出的是,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


2


的学生不会很多,对这种


算法的评讲要多一些 ,使尽量多的学生理解并喜欢这种方法。这种算法不只是新颖、简


便,对以后的部分数学 内容的教学也会产生较大的作用或影响。


“试一试”通过求手帕


周长这个实际问题,


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由于有 探索长方形周长的经验,


学生会联系正方形特点,顺利得出“边长乘

4


”这种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 求第一学段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其中,


“正方形周长


=边长×


4


”只有一步计算,现在得出它没有困难。但“长方 形周长=(长+宽)×


2



涉及四则混 合运算的顺序,现在还没有条件给出,教材会在适当时候安排出现。



2.


改进练习题的编排。



配合例


3


的“想想做做”和整个单元的练习六, 有几点设计值得注意。




1




知道长、宽或边长是求周长的基本条件。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

< br>周长,如果长、宽或边长不都已知,一般应先找到它们。


“想想做做”第


1


题,在图形


上给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 的边长,可以直接计算图形的周长。第


2


题只给出图

< p>
形,没有标注边的长度,需要先量出有关边的长度,才能计算周长。练习六第


9


题,已


知长方形的宽


6

< p>
厘米,长是宽的


3


倍,应该先算出长,再算周长。




2




结合实际应用计算周长。教材选编了一些求图形周长的实际问题。如,求正

< br>方形镜子一周铝合金边框的长度,求长方形花圃四周栅栏的长度,求围成长方形菜地的

篱笆长度等。这些题能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不仅仅是数学中的问题,在


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解答这些题,


应该先把实际问题抽象 成求图形周长的数学问题,


再应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有时会根据已知的边的长

< br>度求周长,


有时会利用已知的周长求边的长度。


如果说前 者是正向应用计算周长的公式,


那么后者是逆向应用周长公式。


练习六第


6


题在方格纸上给出一个长方形,

根据每个小


方格的边长表示


1


厘米 ,能够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周长。题目要求学生在方格纸


上画一个和长方形周长相 等的正方形,


这就需要先求正方形的边长。从已知的四条边的


长 度和,计算每条边的长度,加强了对正方形周长的理解,锻炼了逆向思维的能力。




4




在图形变化中体会周长的变化。



练习 六第


11


题,用


2

个边长


3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


2


个长


4


厘米、



2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分别求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这是一道渗透图形变化,


培 养空间观念的题。


怎样把


2


个图形拼成 一个较大的图形?怎样拼成题目要求的长方形


或正方形?原来


2


个图形一共有


8


条边,


哪几条边不在拼成的图形的一周?不同拼法形


成的图形周长相同吗?拼成图形的 长、


宽或周长是多少?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


考,促进学 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本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动手做”


。教材给出五种形状各不相同的图形,每个图


形都是由


4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学生可以从这五种图形中任意选择一种或几种,



拼出一个


4


×


4



4


行, 每行


4


个小正方形)的正方形和一个


4


×


5



4


行,每行


5


个小正


方形)的长方形。这些拼图活动中,蕴含着图形的转动和移动,蕴含着图形之间的互相


拼 补。学生从中能感受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当然,为了拼出长方形


或正 方形,需要思考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这也就加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体


验。这 次“动手做”需要较多时间,可以向课外延伸。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们会自觉这


样做。< /p>




3


周长是多少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紧接着第三单元编排,各个栏目的内容都与图形的周长有关,让学生

应用学到的图形知识开展拼、比、围、量等多种活动,进一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


点,理解周长的意义,提高计量图形周长的能力。



第一个栏 目“拼一拼”


。用


6


个边长

< p>
1


厘米的正方形拼图形。教材鼓励学生拼出不


同的 图形,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图形。学生通过自己拼以及相互交流,呈现出


各式各 样的图形,能激发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活跃思维,发展个人的想象力。还能体


会拼成的 图形虽然形状各异,


却都是由


6


个同样 的正方形拼成的,但它们的周长不一定


相等。说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需要联 系周长的概念,准确找到每个图形的


一周,数出一周含有多少个


1


厘米。尤其是拼成的非长方形图形,如果用铅笔尖或手指


沿着 图形的边描一圈,


一边描一边数,


容易得到图形的周长,


这就加强了对周长的体验。



第二个栏目“比 一比”


。方格纸上给出的三个图形,形状不同,要求学生比较这三


个图形的周长,发现它们的周长相等。



比较图形周长的基本 方法是依次量出每个图形各条边的长度,并算出各个图形的周


长。学生根据每个小方格的 边长是


1


厘米,数出各个图形每一条边的长度,应及时标注


在有关边上,防止遗忘或弄错。由于图形各条边都是整厘米长,学生计量边长和计算周


长,得出三个图形周长相等的结论,不会有多大困难。他们在逐条测量边的长度和计算


周长时,能又一次体验周长的意义。判断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是否相等,还可以从线段的

< p>
移动进行分析。如果把左起第二个图形的两条长


2


厘米的边分别向上、向右移动


2


格,


就 能得到与第一个图形完全相同的图形。两个图形完全相同,周长一定相等。因此,这


两个 图形周长相等。如果把第三个图形的两条长


2


厘米的边向右分别 移动


1


格和


3


格,


一条长


2


厘米的边向上移动


2


格,


一条


1


厘米的边向上平移


4


格,也得到与第一个图形


完全相同的图形,可见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也相等。所以说,方格纸上的三个图形周长都< /p>


相等。尽管还没有教学图形的平移,多数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线段移动的。

< br>


上述两种比较周长的方法,应该以前一种为基础。学生在量边长、算周长时获得 的


经验,能启发他们想到和理解移动某些边的方法。后一种方法应是弹性的教学要求,有


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不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会的方法。



第三个栏目


“围一围”


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围出周长是


20


厘米的正方形、


长方形,


并说出正方形的边长,


长方形的长和 宽。


从知识的角度看,


这个栏目是根据图形的周长,

< p>
求图形边的长度。由于在图形的操作活动中解决问题,难度不是很大。


< /p>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得出它的边长并不难。从四条边总长


20


厘米,学生能推算出



边长


5


厘米,他们在练习六里曾经接触过这样的问题。


< /p>


周长


20


厘米的长方形有好多个,学生能 够围出其中的两个或几个,但未必能把所


有的长方形都围出来。组织围长方形的活动可以 分三步进行。首先应明确告诉学生,围


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也就是要沿着方 格纸的格线围。然后鼓励学生独立地


在方格纸上围,并对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不是


20


厘米进行验证。最后引导学生整理


围成 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从宽


1


厘米(或长


9


厘米)开始,有序地填写表格,得到一共


能围成


4


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结合围图形的操作,让学生体 会


“长方形周长÷


2=


一条长


+


一条宽”



“周长的 一半


-


宽(长)


=

长(宽)





长(厘米)



9


宽(厘米)



1


8


2


7


3


6


4


5


5


第四个栏目“量一量”


。要求学生估计和测量教材给出的一个五角星和一张笑脸的


周长,并交 流估计的思考过程和测量的方法。学生中会出现多种测量周长的办法,如用


直尺沿着图形 的边逐段测量并累加长度;用细线沿着图形的边围一圈,量细线的长度;


五角星可以量出 一条边的长度并乘


10



笑脸只量大圆 的长度,


不量里面线条的长度……


这些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周 长的理解。估计图形的周长可能比较难,


这里并不要求估


计得多 么精确,


允许估计的周长与实际测量的周长有较大差距。


目的在 于培养估计长度


的意识,经历估计的过程,进行估计的思考,体验估计时的困难,加强对 周长的认识。



实践活动以回顾和反思结束,让学生说说通过活 动对周长的新认识。交流应该是十


分开放的,学生有什么就说什么,哪怕是关于周长的点 点滴滴,都是很好的收获。





4


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小学数学把整数除法分成三段教学,依次是: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是一


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除数是三位数、四位数的除法,则用计算器计


算。



本单元教学的除法是上述的第二段内容。两、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以笔算为主。比


较简单的除法,可以口算。除法竖式计算包括除的顺序 、求商的方法、商的位置、被除


数的百位或十位上的余数的处理办法等几个要点。


这些要点完全适用于四位数或更多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所以学生掌 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还能计算更大的


被除数除以一位数。全单元编排


10


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1


口算几十除以一位数(商几十)

< p>


“试一试”几百除以一位数(商几百)




2


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商几十)




3


笔算两位数 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上没有余数)



“试一试”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百位、十位都没有余数)




4


除法的验算




5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上有余数)




6


笔算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百位、十位有余数)





7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笔算除法的法则练习八




8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9


商的十位或个位上是


0

的除法(


1



< br>例


10


商的十位或个位上是


0< /p>


的除法(


2


)练习九单元复习

< p>


从表格里可以看到这样几点:



第一,先教学口算,后教学笔算。因为这些口算都是进行笔算不可缺少的知识与能


力。而且,口算练习可以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第二,笔算教学的编排十分细致。笔算除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先除被除数


最高位上的数还是前两位上的数?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写在竖式的哪 里?被除数百位


或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


有余数怎么办?除到被 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


1


怎么办?这些知


识必须一个一个地教学。所以,全单编排六道例题(例


3



5



6



7



9



10


)循序渐进


地教学除法笔算。先除被除数最高位 上的数,再除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先是被除数高


位上没有余数的除法,再是被除数高位 有余数的除法;先教商里没有


0


的除法,再教商


里有


0


的除法……



第三,及时教学除法的验算。例


3


刚开始教学除 法的笔算,例


4


紧接着就教学除法


的验 算,可见教材对验算以及验算习惯培养的重视。学生学会了验算除法,就可以在例


5


~例


10


的学习中,随时检验计算结果是否 正确,增强自信心。



第四,应用教学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本 单元的练习里编排了许多用除法解答的实


际问题,一方面及时应用所教学的计算,另一方 面加强对常见数量关系的体验和积累。


大多数实际问题都是已经教学过的,学生比较熟悉 。


“先求出两个数一共多少,再把得


到的总数平均分”的两步计 算问题,或者“先算出还剩多少,再把剩余部分平均分”的


两步计算问题,是新出现的实 际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学生有能力理解并独


立解答,都编排在练习里。解决 这些问题的思路与经验,是后面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重


要资源。



(一)



教学口算,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在交流中整理算理、掌握算法



本单元要求口算的除法是比较容易的除法,都没有余数。具体些说包含:几十或几


百除以一位数(商是几十或几百)


,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商几十)< /p>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等几种情况。


有些编 排例题教学,


有些在练习里通过题组带出。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 学,


都鼓励学生想办法说出得数,在交流中整理算法、明白算理。



1.


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的概念是除法口算的 关键性知识,在笔算前教


学。



整十、


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都是笔算的第一步,< /p>


都要口算出商。


如笔算


86


÷


4


,先算


80

< p>
÷


4


;笔算


954


÷


3


,先算


900< /p>


÷


3


;笔算


24 9


÷


6


,先算


240


÷


6




1


、例


2


教 学这些口算,显然为教学笔算打基础。



1


教学


60


÷

3


,创设的现实情境是平均分


60


支铅笔。教材把铅笔扎成


6


扎,每扎


1 0


支,即把


60


表示成


6


个十。学生看着铅笔图,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


3


份,很容易得


出每份


20

< br>支。教学例题,必须理顺计算思路、揭示算理、提炼算法,才能有效地为笔



算服务。教材呈现了小卡通的两类算法,一类像“番茄”那样,想乘法算除法,从

< p>
3



20



60


,得出


60


÷


3=20


;另一类像“蘑菇”和“辣椒”那样,把


60


÷


3


看作


6


个十除



3




2


个十,



20



这些算法的思路和算理是很 清楚的,


能够满足以后笔算的需要。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首次计算


60


÷


3


,在直观背景下说出得数并不难,但思路


和算法都很模糊。 如果这样,将为笔算留下隐患。所以,教学例


1


应该把计算思路 作为


重点,使学生有“把


60


看作


6


个十”的习惯,学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思考,以形成有

< p>
助于笔算的想法。




1


的“试一试”口算


600


÷

< p>
3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可以迁移到整百

数除以一位数上面,教材希望学生从


6


个百除以

< p>
3


得出商


200





2


教学


120


除以


3


。联系实 际问题“


120


支铅笔平均分给


3


个班”


,会知道每班分


得的铅笔不满一百支 ,


只有几十支。于是从


40


×


3=120


,或者把


120

看作


12


个十,


得出


120


÷


3


的商是


40




要比较两道例 题所教学的口算,


找出思路的共同点:


它们都把被除数看成若干 个十,


通过表内除法得到商是几个十,写成几十。


“想想做做” 第


1


题,把表内除法和相应的


几十、几 百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组成题组。如,


6


÷

< br>2



60


÷

2



600


÷

2


是一组,分别



6


个一、


6


个十、


6


个百除以


2


,都用乘法口诀“二三得六”计算, 得到的商分别是


3


个一、


3

< p>
个十、


3


个百,即


3



30



300< /p>


。又如,


27


÷


3



270


÷


3


是一组,分别是


27



一、


27


个十除以


3


,都用口诀“三九二十七”计算,商分别是


9


个一和


9


个十,即


9

< br>和


90



教材十分重视几十、几百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因为这些


口 算是即将教学的除法笔算的基础。教学应该用好“想想做做”第


2



3


两题,使所有


学生都能进行这些 口算。


另外,


还编排三道实际问题,


引 导学生应用刚教学的除法口算。


其中第


6


题,一个长方形表示


120


,从长方形上可以看到:它被平均 分成


6


份,


1


份涂


了颜色。因此,要求涂颜色部分表示多少,就是求


120< /p>



16


是多少,也就是把


120



均分成


6

< p>
份,求


1


份多少。这道题的形式新颖,有从直观图 形里提炼数量关系以及数学


问题的思维环节。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比较容易的除法,在学会笔算的基础 上进行口算。



本单元还要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这里所谓“比较容易”


,是指除得


的商是两位数,并且没有余数 。这样的除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


除数没有余数(如


48


÷


4



,另一种是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如


96


÷


6




前一 种情况较容易,后一种情况稍难些。所以,教材先安排前一种题的口算,再安排后


一种题 的口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与笔算的思路以及算法是一 致的。都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


数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十位上的数;再把被除数十位上的余 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


以除数,得到商的个位上的数。正是由于这些一致性,教材把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编排在教学笔算以后,让学生在掌握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笔 算的经验进行口算,把


笔算的过程想在头脑里,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的商。



练习七第


7


题口算比较容易 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这时,


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笔算,



掌握了除的顺序。教材设计两种题组,引导他们联系笔算过程进行口 算。一种题组从几


十除以一位数带出几十几除以一位数。


如,< /p>


20


÷


2



26


÷


2


。先口算


20


÷


2


,想


2


个十除



2



10


;再口算


26


÷


2


,在计算

< br>20


除以


2


< br>10


以后,还要继续算


6


除以< /p>


2



3



10



3


合起来是< /p>


13


。比较同组两道题,它们都要计算


2 0


除以


2



1 0


,前一题就算完了,


后一题没有算完,还要继续除。另一种题 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


31


×

< p>
3



93


÷


3


。这样的题组里有两个数学内容:一是乘法口算与除法口算都从高位算


起,


31


×


3


先算


30



3



90


,再算


1< /p>



3



3


,然后算


90



3< /p>



93



93< /p>


÷


3


先算


90< /p>


除以


3



30< /p>


,再算


3


除以


3



1


,然后算


30



1



3 1


。二是除法与乘法的联系,


31


乘< /p>


3


的积是


93



而积


93


除以乘数

3


得到另一个乘数


31




31


与除数


3


的乘积等于被除数


93



练习八第


6


题口算稍难些的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这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笔算法


则,教材通过两种题组,引导他们利用 笔算经验进行口算。一种题组从容易的口算带出


稍难的口算。如,


24


÷


2



34


÷


2


。它们的计算步骤基本一致, 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


除以除数没有余数,


就接着把被除数个位 上的数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


除数有余数,


则把 余数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另一种题组是稍难的两位


数乘一位数和稍难的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


18


×


2



36


÷


2


。其中包含三个数学内容:


一是乘、除法口算都要从高位算起;二是计算 乘法要注意进位,计算除法要注意被除数


十位上的余数;三是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即积 ÷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商×除数=


被除数。另外,要培养学生适度压缩口算的思考过 程,如计算


18


×


2

< br>想


20



16

< br>,口算


36


÷


2



10



8

< br>。



(二)



教学笔算,像“滚雪球”那样,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计算法则


< /p>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是一套计算操作系统,它包括先除被除数最高位


上的数还是前两位上的数,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分两步除,商

< p>
是三位数的除法一般分三步除,


每一步除的商都要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被除数百位或十


位上的余数要与它下一位上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教材把这些内容编排在例


3




5



< br>6




7


里,每道例题都教学法则里的某一个知识,汇总成完整的计算法则。



1.



回忆除法竖式,重温“商——乘——减”的计算过程。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基于二年级下册教学的“有余数的除法”安排的。被


除数、


除数和商分别写在竖式的什么位置上,


怎样利 用乘法口诀求商,


竖式上的


“商


(求< /p>


商和写商)——乘(计算并写出商乘除数的积)——减(被除数减商与除数的乘积)



的过程,


都是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分需 要的基础,应该在教学本单元的新知识之前


得到回忆和强化。如,让学生写竖式


54


÷


6


< p>
45


÷


8


等,回忆已经学 习的除法竖式,说


说被除数、除数、商在竖式中的位置,说说怎样求商,怎样算余数……



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这是计算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必


须具有的基础知识。一般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

< p>
,如,求


17


÷


3


的商,根据口


诀“三(五)十五”得到


17< /p>


里最多有(


5


)个


3


,即商


5


。像这样的除法求商练习 ,应


该贯穿于本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经常进行。学生求商能力越强,计算两、三位数 除


以一位数的障碍就越少。




要让学生熟悉竖式上的“商——乘——减”过程,并初步形成习惯。如,计算

< br>17


÷


3


,在竖式上写出商“< /p>


5


”→在被除数的下面写出商和除数的乘积“

15


”→计算


17



15


,写出余数“


2





2.



把分小棒的步骤抽象成竖式计算的步骤。



3


着重解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结构、除的步骤以及 商的位置等问题,引导


学生初步学习除法笔算。



除法竖式的形式和结构与加、减、乘法有很大差别,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里的

分段计算是教学难点。


教材利用学生平均分实物的经验,


在 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和竖式之


间建立起对应联系,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例题设计的实际问题是“把


46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


2


个班,求每班分得多少个”


。直


观情境把羽毛球表示成


4


筒和


6


个,让学生经历“每班先分得


2


筒(


20


个)


,再分得


3


个,合起来是


23


个”的操作过程,并整理出三步口算:


40


÷< /p>


2



20



6


÷


2



3



20


< p>
3



23



教材把这些操作与口算作为学生意义接受除法竖式的感性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色

块显示分两步除的过程,


引导学生把实物操作抽象成数的计算,

把分三步进行的口算综


合成一个竖式。教学


46

< p>
÷


2


的笔算,要一边回忆平均分羽毛球的过程,一 边进行竖式计


算:先把


4


筒平均分成< /p>


2


份,每份


2


筒 ,竖式上先算


4


个十除以


2

< p>
,得


2


个十;再把


6


个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竖式上再算


6


个一除以


2


,得


3


个一;< /p>


2


筒和


3


个合起 来



23


个,


2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


23




竖式上每一位商的 含义及其书写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教材由“茄子”卡通


提出问题



2


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引导学生体会笔算的算理。对于这个问题,既可


以联系分羽毛 球的操作回答:每班先分得


2


筒,应该对齐

4


筒的“


4


”写出


2


,表示


2


筒;也可以从数的 组成推理:


46



4

< br>个十和


6


个一,


4


个十除以


2



2

< p>
个十,所以应该


在商的十位上写“


2





回顾


46


÷


2


的竖式计算过程,反 思计算步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绝不能疏忽。大多


数学生在分羽毛球的形象思维基础上,


跟着教师经历了建构竖式的过程,明白了其中的


算理。但是,面 对一个完整的除法竖式,对其中的“分两步除”未必十分清楚,对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计 算步骤的体验还不深刻。这时,


如果让他们独立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笔算,


很可能仍有困难。


所以,


应及时回顾和反思


46


÷


2


的竖式,


整理笔算的要领:


分几步除?每步除什 么?商写在哪里?引导学生复述笔算过程,内化算法。



学生初 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往往不习惯竖式分上、下两段写出两步除的过


程,而把竖式 写成。



为此,必须强调竖式分两步除。特别是第二步,应该把 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移”到


第二步除的位置上进行计算。


“想想 做做”第


1


题在□里填数,扶着学生进行笔算,经


历竖式计算的全过程,帮助他们适应并学会除法的竖式写法。



“试一试”尝试笔算


246


÷


2


,这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只是多一步除,要先算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


并把商写在百位


上。


教材已经写出竖式上的这一步计算,要学生思考“


1


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



体会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


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 础上发展出三位数除以一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