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1)
-
长冲小学三年级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
、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
、使每
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
、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
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
1999
年
6
月
28
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
1999
年
11
月
1
< br>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
。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
代的健康成长,
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给予了
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
健康成长,
尤其是
《中
华人民共和国预
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
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
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
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
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法律
责任
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
一夕的
事,
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
p>
错不断,
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
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
为,
放任自己而
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
< br>迹象,
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
8
类
6
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
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
、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
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
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
们”
、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
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
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
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
、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
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
营
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
、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
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
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
8
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
侦破,这
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
21
名
13
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
8
、
9
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
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
8
人抢劫、流氓团伙,平
均年龄不足
14
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
时间内作案
15
起。这
8
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
不到及时
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
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
、良好
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预防不
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B
、从小
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
防微杜
渐的作用,抓好两“小”
,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
、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D
、
p>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
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
p>
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
:
祝
:
p>
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目的:
1
知道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2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
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资源与策略:案例分析讨论,小品表演,寻找有关法规,知识竞赛
< br>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已逐步成为
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
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
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
p>
教师和社会不可能
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
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
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
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二、主要内容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p>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p>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
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
法律、
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
收听色情、
< br>淫秽的音像制
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师: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p>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
一些禁止
性规定,如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
不进营
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不看淫秽、
暴力、
p>
凶杀、
恐怖等书刊、
录象,
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
、法律知识检测
判断题
(
p>
1
)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
责任。
(×)
(
2
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法律
保护青少年的正当
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
(
3
)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
(
p>
4
)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
人健康成长。可见
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
(×)
(
5
)未成
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护。
(√)
(
p>
6
)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
对象。
(×)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
是很可贵的,
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p>
如认为父母
“赶不上潮
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
< br>育很反感,
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
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
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p>
观看一个小
品,
主要内容是:
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
会很晚才回到家。
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
走。
请
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交流)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
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
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
1996
年月
11
月
3
日
,在骑车途中,不慎将
8
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
报案,
要求周家赔偿损失。
派出所召集
双方家长调解未成,
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
所拘留。周
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
1000
元才放人
。周家因家穷被迫
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
周回家后,越想越不
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
法院递交起诉状,
法院
经审理后,
认为
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
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
小周终于依法
维护了自己
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案例
1.
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晓雪今年
17
周岁。自今年
5
月份起,她在课余
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
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秽录像,甚
至夜不归宿。
< br>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
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
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
不
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
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
“你侄女
愿
意住在这儿,
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
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
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案例
2
.
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
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
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
仅让其九岁的儿子
上学,
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
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
均
< br>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讨论交流)
三、总结
我们未成年人要从小学法、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法与我们生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法在校园中无处不在
,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p>
2
、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明白校园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自己
怎样做才能不违法,如果
遇上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用法保护自己。
3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法律法规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做遵纪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多媒体和课堂创设的情境使
学生真正体会到法在校园中无处不在。
2
、自己怎样做才能不违法,如果遇
上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用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
、课件出示法律书籍。
师:今天老师带了几本书到课堂,
请同学们看看。
(学生读书名)
2
、师:这些书你们看过吗?(没有)
3
、师:
其实这些书籍中的法律条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与我们
生活。
(板书课题)
二、观看实例,学法明理。
(一)课件一:晨会上的升旗仪式。
1
、请学生观看晨会上升旗仪式时一
年级部分小朋友的表现。
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在影片中发现的不和谐画面,并说明原因。还
可以说一些影片中没
有的现象。
3
、老师小结,课件出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旗法》的第
3
和第
13
条,学生齐读。
4
、布置任务:星期五到一年级四个班做有关《国旗法》的宣传
。
学生用本子做记录。
(二)课件二:钱丢失后。
1
、影片
一:晨会过后,三(
1
)班的郑凯林同学为爷爷买七十岁生日礼
物的
300
元钱掉了。
学生说说该怎么办?
2
、影片二:郑凯林同学在搜查同学
的书包。
学生说说这样对不对,为什么?
看看三(
1
)班的班主任是怎么说的?
p>
3
、情境一:李丽同学是叶凡同学的好朋友,她发现叶凡同学的一些
可疑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李丽同学该怎么做?
课件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
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p>
4
、情境二:老师引导叶凡同学承认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学生小组合作想象老师引导叶凡同
学承认和认识自己错误的情景。
全班交流。
学生说说叶凡同学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课件出示《刑法》第
151
条规定: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
< br>5
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
< br>
(三)情境三:老师体罚学生。
1
、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指出
他的错误,并罚他站。
2
、学生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
3
、课件
出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老师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侮辱学生,要
p>
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学生时不能出现“笨”
“傻”等伤害学生自
尊的词语。
4
、引导学生老师有这种行为时该怎么办?并让学生认识到老师这样做的苦衷,从而
达到体
谅老师的目的。
三、总结课堂,感情升华。
1
、老师总结板书。
2
、向学
生推荐百集动画片《小小律师》
。
3
、课件出示《小小律师》的片尾曲
歌词,学生配乐齐读。
4
、布置课后作业:看看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下用到法律条文。
我们身边的法律
作者:
实验小学
徐雪
来源: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2012-6-29
12:16:59 913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
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
益,
2
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法制意识
。
教学策略与资源:
1
查阅《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
,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
;
2
制作案例幻灯片,并配录音说明
;
3
学生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 br>1
寻找身边违法行为,敢于保护自我;
2
了解《
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
,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
p>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
同学
们,
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
当你走在僻静的乡
间小路留恋于周围
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或售物时;你是否想到<
/p>
侵权
两个字,为
了自
己和他人的安全,
为了每个人幸福和欢乐,
让我们多掌握和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吧,
今天我们
就一起
学习《我们身边的法律》
二、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一组一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1991
年
9
月
4
日通过,现予公布
、自
199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
.制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全法权益,促进未
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
方面与全面发展,
把他们培养成为
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下列原则:
(
1
)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
)适应
未成年身
心发展的特点(
4
)教育与保
护相结合
抢答题:
1
什么是未成年人?
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4
《未
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方面做了那些规定?
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
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使得使之辍学。
5
《未法
》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对不履行职责或侵权的,
应当依法承
担责任,
经教育不改的,
撤消监护人资格,另行确定监
护人。
6
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
律责任有哪些?
适龄儿童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除教育批评外,
对监护人或招用人并处罚,
p>
责令停业或吊销
营业执照。
三、观看小品,了解身边的违法行为。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
家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懂得了法律对我们的意义,
而且掌握了许多法律常识,下面
,就让我们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
第一小组:小明的妈妈因家境困难不让小明上学(这样做是否
违法)
第二小组:见义勇为需要大家参与。
(见义勇为者被刺围观者未
一人支援)
第三小组:强行借物(钱)不
私了
四、联系实际,交流观看小品的感受。
1
、师:
同学们,刚才同学们表达的特别精彩!课前老师让我们和社会上进行实践,你发现
没发现
身边的违法行为,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生
1
,有的
同学向我借钱,我不借地就找人打我。
生
2
p>
,我的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仗,不带就不够意思,
生
p>
3
,放学生有人跟踪我,怎么办?
生
p>
4
,我看到有人偷别人材,我不知如何是好?
……
2
、观看幻灯,了解用法律保护自己
知识和方法。
五、总结课堂
法律像眼睛时刻伴我行,安全像耳朵把我来提醒,让我们提高
自我保
护意识,法律常识承记心窝,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幸福快乐永远与你相伴!<
/p>
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作者:
实验小学
徐雪
来源: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2012-6-29
12:18:43 573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
知道
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
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 br>
情感: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
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重点:
1.
知道
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
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 br>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
.讲故
事《狼和七只小山羊》
(参见扩展资料)
当讲到“没过多久,
“咚咚咚”
,有人敲门。
“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
我回来了,带来好多
好吃的东西。
”时,师问:
“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
以最快的速度
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
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
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
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
事情,
请看!
出示图片《被骗的三个学生》
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
2
和扩展资料
2
、
3
、
4
,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
/p>
(参见扩展资料)
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不上当受骗
学生回答:
(
1
、问问家
人叫什么名字?
2
、撒跟就跑。
3
p>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
、不轻信别
人的话。
5
、找警察叔叔帮忙。
6
、大声的喊叫等。
)
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
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
呢?
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
1
读课文
1
、
2
、
3
p>
自然段的内容
2
.教师提问:
(
1
p>
)张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
(
2
)这个
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
.学生回答。
4
.教师
小结:张明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当陌生人强迫要带他走时,他大声呼
救。回
家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板书: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不跟陌生人走大声呼救
告诉家长
学生读课文第
4
自然段内容
5
.教师提问:
(
1
)
张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
(
2
)
张明是怎么做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6
.教师小结:
张明遇到的是一个坏人,
他把看到坏人的事告诉了老师,
老师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
抓住了
坏人。
(
告诉老师<
/p>
报警
)
7
.教师
提问:民警叔叔和老师是怎么夸奖张明的?
8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与陌
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到公共场所要注意安全
作者:
实验小学
徐雪
来源: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2012-6-29
12:19:27 66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
一”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
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行为和技
能。
3
、了解
相关的安全标志,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公共场所突发安全事件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
限度的
预防安全事故地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快乐成
长。<
/p>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
、播放
课件:商场、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图片。
2
、师问: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
点?(公共场所)
。对,公共场所是人员相对集中,疏散
困难,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板书:到公共场所要注意安
p>
全)
二、真实再现,感悟明理。
1
、教师谈话,引出故事:现实生活
中,在一些公共场所,由于我们缺乏安全意识,发生的
意外事故真是太多了:
1998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10
时
45
分,
上海闸北区园林所所属公园的游艺项目
《飞旋转椅》
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支撑部与回转部焊接脱落,坐在转椅上的
13
名游客全部随倾倒坠地的
伞架倒在地上,致使
1
人死亡
(
成人
)
,
8
人受伤
(1
名成人,
7
名儿童
)
。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马市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旅游缆车坠地事故
p>
1999
年
10
月
3
日上午
11
时
40
分左右,
由广西区中国旅行社等
单位组织的国内旅游团
到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旅游,部分游客乘缆车游览景区。该缆车
限乘
20
人,但实际乘坐
了
36
人。因严重超载,致使缆车钢绳突然断裂,缆车翻落到
100
多米深的山谷。造成
14
人死亡,
22
人受伤。
p>
2002
年
,9
月
23
日晚
6
时
50
分
,
内蒙
古自治区丰镇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发生楼梯护栏坍塌
事故
,
造成
21
名学生死亡
,47
名学生受伤
.
2
、学生
交流
:
学生交流观看资料后的真实感受。
教师小结
:
是啊!同学们,正是由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才导致了安全事故,甚<
/p>
至造成人员伤亡,那我们去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呢?
三、行动在线,警钟长鸣。
1
、认识常去的一些公共场所存在的
问题。
活动一:体育场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活动二:商场购物应注意什么?在
商场不能乱跑,乘电梯时注意安全。
活动三:游乐场应注意什么?
去游乐场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
活动四:动物园应注意什么?
活动五:郊游、野营应该注意的事情有哪些?需要带什么东西
?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
2
、遇到危险该怎么办?
①迷失方向时,该怎么办?②不慎掉进冰窟里,该怎么办?
③被蛇、猫、狗咬伤该怎么办?④发生骨折是该怎么办?
⑤被蜜蜂、黄蜂蜇伤后,该怎么办?⑥被坏人跟踪,怎么办?
四、拓展延伸,自护自救。
1
、思考交流。到了公共场所我们还
需要注意那些安全问题?
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事,一定不要惊慌,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2
、教师
总结:通过学习我相信安全的种子已经在你们的心里牢牢生根了,老师有种的希望
你们安
全警钟时时敲,安全意识刻刻牢;平平安安
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
/p>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
己。
3
、通过案例分析与
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触目惊心:
据统计,
在我国,
25
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
70%
以上,
青少年犯罪日渐
< br>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
15
万。这些犯罪
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
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
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依法自律,
正确对待父母和
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