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彤:朴素的特级教师
-
邓彤:朴素的特级教师
p>
现在特级教师也多了,但如果人们对太多的特级教师心
有不满的话,
那么
“返朴归真”
的那一类,
我们是该承认的。
邓彤就是这样的。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他没有把所谓的
“新理念”
“新方法”
“新
课堂”挂在嘴上,写在
文中,他强调的反而是“实在”
,是
“素读”
< br>。
也许在许多人的心里,这根本上就是“落后”
,不合新课标
的要求。
但是事实上,
对中国教育负责的人,
是该这样做的。
我不认为这是邓彤的首倡,许多老师都是这样做的;但是邓
彤老师的意
义在于坚持了“朴素”
,坚持了与众多“大师”
们不同的路。这
条路显得有欠花俏,光辉不足。但对于教育
的意义来说,这条路是温暖人心的。毕竟现在
,极漂亮的课
堂、极漂亮的话语是随手可抓的,而朴素的、有实际意义的
课堂、话语都并不多见。
因为人们不屑于这样。
正因此,邓彤
老师冒“掉价”的危险,来坚持这样的路,令
人感叹。而当然,在邓彤老师那里,根本不
存在“危险”一
念。
原来“特级”的真实意义在这里。
在教育一路,我如果要有方向,就是这样的方向。
陈鉴霖
2006-06-16
14:21:00
发表于《博客中国》
。
卷一、行走于读书与教学之间
珍惜“书生”这一古老的称谓,敬畏“教师”这一神圣的名<
/p>
称。
行走于读书与教学间,
我终于可以鱼
与熊掌兼而有之了。
行走于读书与教学间,宛若徜徉于山阴之
道上,山川映发,
应接不暇,左顾书籍作青山,右盼学生如清泉:在一片山光
水色中阅尽人间至美景观!
第一章、读书
1
·
1
山川风物卷
我出生于浙皖交界处的天目山麓。
皖南自古灵秀。
当年,语言大师赵元
任与夫人造访胡适故乡皖南绩溪时,曾
惊叹胡博士何得异缘生此福地。并由衷叹服:现在
才知道胡
博士何以成为胡博士。
我的故乡便与绩溪紧邻,同秉皖南山川之灵气。
皖南的山川风物,便是我幼年饱览的第一卷书。
清晨,霞光初显,峰峦云雾缭绕,山谷鸟鸣啁啾;黄昏,满
目夕照,
人家炊烟袅袅,
山涧溪水潺源。
春日,
叶嫩花初放,
秋日,山山黄叶飞;最喜在冬季,大雪封山,四野寂寂,惟
余雪落林梢扑簌之声……此外,烂漫的山花,扶疏的竹林,
或红
或黄的山果,雨后妩媚的青山……一一鲜活在我心深
处,摇曳出一片片动人的风景。
p>
如此山川,养育了我唯美的心灵,培养了我易感的习性。
p>
如今,
我每读古典诗词,
那春花秋水、
p>
云烟雨露等传统意象,
总使我产生如见故人之感;我每品水墨古画,
那山野情趣、
冲淡恬然的极为中国化的趣味,总是能够与我心中某一根情
弦相互应和。
后来,我读李白《清溪行》诗“人行明
镜中,鸟度屏风里”
,
我读鲁迅《好的故事》
< br>“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
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
妇,村女,晒
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
小河中”
,忽然间便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战栗和喜悦——诗文
中的一切都似曾相识,都在字里行间撩拨着我,抚慰着我,
我内心深处的最柔软最敏
感之处被触动了,彼时,便有一种
奇怪的哭泣的冲动。我忽然发觉,原来文字竟然可以如
此神
奇,竟然可以传达如此美妙的感受。
后来,我向学生介绍读杜甫《北征》诗,对其中“山果多琐
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几句赞叹不
已,
而学生却默然无所动。我知道,学生们的经验中缺乏这
种深山野果罗生的图式,因而无法
对此产生共鸣。
后来,我读契诃夫,书中人物的一句话令我感
慨不已:只要
人一辈子钓过一次鲈鱼,或者在秋天见过一次鸫鸟南飞,瞧
着它们在明朗而凉快的日子里怎样成群飞过村庄,那他就再
也不能做一个城里人
,他会一直到死都苦苦地盼望自由……
我,生于泉林、长于山
野,自然清新的风总是在我心深处不
停地吹拂,那种经历早已深深印入了我的灵魂。这自
然的纯
美,从此成为我生命的底色,使我无论经过怎样的世风习俗
的漂洗,也无法褪去内心最根本的色彩。这些幼时便浃肌沦
髓渗入心灵的纯正而本色的
趣味使我后来可以轻易地区分
出文与野、妍与媸,能够准确地品出境界的高下优劣。
p>
这就是生物学中所谓的“印刻效应”吧——生命之初的印记
对人生的影响注定是是永久而深远的。
幼年
生活为我的将来埋下了一粒种子。祖上几代农民,并非
书香门第,但自小学起就对语文有
着奇妙的爱好,对于由文
字绘成的优美的境界我往往能够心领神会并心向往之。我后
p>
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中文”作为自己的专业、职业和事业,
大概与我
自小生活于秀美的皖南不无关系吧。
所以,在今日,对于脱离
生活、摈弃个人体验的语文学习与
教学,我总是不以为然的。语文,是沟通现实世界与心
灵世
界的桥梁。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积累起对世界鲜活的感
受和体验,应该设法在大脑中刻下丰富的关于世界的表象;
然后,才可以设法建立语言与
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语言的
学习,固然能够进一步深化、细化、美化我们的心灵,但毕
竟依赖于大脑积累起的丰富的关于世界的表象。
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是低效的、病态的、违背学习规律的。
<
/p>
所以,我后来的教学便始终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努力营造
适宜学
生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我不由
想到:
“地灵人杰”
、
“钟灵毓秀”等
古语其实早
已解释了生活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物质的贫困并
< br>不会对人们的精神造成什么伤害,而环境的窳败很可能会从
根本上降低人们的精神
境界!那么,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也许就不止是人类生存的需求也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先
决条
件了。
1
·
2
读书闽南
我常为自己少年的诸多机缘而庆幸不已。
在朦胧阶段,我得以生活于最自然、最生动的环境中;在读
书时代,我居然又够幸运
地拥有了一个当时一般少年注定难
以企及的巨大的“书库”
!<
/p>
时值
70
年代
初,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又一个的“冰川期”
,
我却有机会饱览
“群书”
。
那时,我跟随身为军人的
父亲走到闽南山区——福建省大田
县。这是一个位于福建中南部的山区县。那也是一个群
山环
抱古木荫荫的所在,至今还记得随处可见的自在地散落于道
路与错落旁的几人合抱的古老樟树以及极为淳朴的驻地附
近的居民。
在那里,福州军区炮兵部队留守处为安置随军家属建造了一
座造纸厂。在造纸厂巨大的原料库里,堆放着无数废旧图书
——大都是“文革”期间被
视为“禁书”的各类书籍——出
于政治考虑,这些书籍全部被运送到部队造纸厂化为纸浆
销
毁掉。
这巨大的资源,让我们那群
成天无所事事的孩子欣喜若狂。
我开始整天泡在仓库里“淘书”
。但是,现在想来,令我至
今还感到遗憾不已的是:
那时的我只
知道选择
“小人书”
、
“故
事书”
、
“打仗书”
,或
者图文并茂的一些科普读物!而当时
数不清的外文书、线装书、
“外国书”
(我们把那些有着长长
外国人译名的书籍统称为外国
书)则一概不予理睬。
尽管如此,我还是比我当时的同学们有
了更多的读书机会。
到了小学四年级,我便开始在作文中显示了广泛阅读的威
力。学校举办作文比赛,为给同学帮忙,我一人要写好几篇
文章而且都能够
得奖。每次考试,我的作文都可以得到最高
分。
这一切,都大大激发了我的表现欲和自信心。于是,读起书
来越加投入。可惜
,越是功利往往离本质就越远。我为了迎
合当时的主流思想,开始大读一些今天看来完全
是“垃圾读
物”的书籍,如:
《大工贼刘少奇》
、
《安源火炬》
、
《文化大<
/p>
革命就是好》……我的作文中频频出现“解放后,我们摔掉
讨饭棍
,拿起印把子”之类的铿锵语汇并且为此得意洋洋,
自命不凡。
唉!我就像一个突然掉进宝库的懵懂顽童,面对无数的奇珍
异宝
却只是随意捡拾了几块漂亮的石子。那时,没有任何人
给我做任何指点。我至今,我还常
常痴痴地想:如果那时能
有一位高人对我略加指点,今天的我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呢?我在最爱读书的也是最能够从读书中受益的少年时代
有幸得到了一
般人难以得到的一次读书机缘,却不幸被我的
懵懂无知错失了!
如今的学生,同样有许多书可以读,却没有时间读,也少有
人指
点他们如何读。作为教师,我想,自己的一大任务应该
是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指导学生
阅读的门径。当然,这首
先取决于教师本人必须是个读书人!
但不管怎样,我在最需要读书的年龄段里还是阅读了大量图
书,
这丰富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至少培养了我对
于语言的敏感和喜爱!
在我少年读书经历中,有几本书对我后来影响极大,我称它
们为我心灵的启蒙者。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精神启蒙时的情景。
那一年我读小学四年级。
学校是福建
省南安县梅山国光学校(分为小学、中学两部)
——这是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女婿捐资
兴建的一所学校:
校舍巍峨,回廊曲折,校园内绿树成荫。整个学校依山而建
——山脚是小学,山顶是中学,千百级石阶和无数回廊将整
座校园连为一体
。自小学拾级而上,犹如治学之登堂入室,
日日向上。
自小学三年级直到高一我一直就读于此校。
< br>读四年级时,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对我一生影响至为深远的教
师——熊老师——很抱
歉,我只知其姓而不知其名。熊老师
个子不高,胖胖的,脸上始终是微笑,让所有的学生
一见之
下即有一种亲近感和安全感。印象最深的是熊老师的“故事
会”——那时,我们的教材几近于政治教科书,熊老师有时
上完课会给我们读一些故事
让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安静一
会。
那一课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那
是一个春末的下午,太阳从长着青苔的高高的窗口斜斜射
入教室,熊老师的全身被阳光映
照着,仿佛披上一层金光。
此时,她正在给我们读这样的文字:
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
腾上
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
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
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
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你父亲
p>
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
那剑嘶嘶地吼着,
慢慢转成青色了。
这样地七日七夜,
就看不见了剑,
仔细看时,
却还在炉底里,
纯青的,透明的,正像
两条冰。
”
…………
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
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
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呵呵!
”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
起眉间尺的头来,
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地尖利地笑。
…………
他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发出尖利的声音唱着歌:
哈哈爱兮爱乎爱乎!
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
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
一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
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
一夫则无兮爱乎呜呼!
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
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
…………
这篇文章和我从前所读过的
任何文章完全不同——那充满
神秘诡异之美的语言,那令人惊悸且复神往的奇情异景——
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和向往。这部“武侠小说”唤起了一个
孩子
内心深处对奇幻事物的天然的喜好。我想,熊老师也许
根本没有想到她在这一番朗读在一
个十一二岁孩子内心所
引发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