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萌到你眼炸
754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19: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真心话大冒险片尾曲)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


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br>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


,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


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国际性 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全


新的网洛时代,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


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不可避免


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学校德育正面临着重大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 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


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 响。





网 络在给教育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网络发展所暴露出种种问题, 给现实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和强力冲击,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引 起了国内


外有识之士的关注,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


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高地,


让网络为素质教 育服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



17


日在京发布第十七次中国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


20**



12



31


日,


我国上网用户总数 为


1.11


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


6430


万人。


其中青少年和儿童占有相当的比例。由此可见 ,青少年与互联网


已走到了一起,网络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同时,已成为一个吸纳、


承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大平台,成为青少年赖以生存的一个社


区。因 此,我们必须要紧跟网络的走向,以现实的立场,前瞻的


视角,科学的态度来研究网络环 境下小学德育途径德育如何抓住


机遇,及时向互联网延伸,如何应对挑战和冲击等,有诸 多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立项研究。





为了努力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的精神,结合我武汉大学第二附属


小学作为知名高校附小的条件及德 育工作实际,在广泛收集、征


求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 途径


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大

的方面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


是落实

< p>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的需要。具体讲是适应当代学生


成长、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它是德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德育


创新与时俱进的 举措,更是重视德育,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少年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





同时我们看到, 在国内,对网络德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将丰富我国的学校德育 研究内容和体系,开


拓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渠道,本课题有较高的创新性,因为网络教


育是近两三年来在我国逐渐开展的新事物,处于起步阶段,作为


网络 德育的研究处在理念的提出上,网络德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是一块处女地,中央教科所德 育研究中心将网络德育的研究作为


国家教育科研十五研究课题的大方向之一。因此,就全 国范围而


言,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本课题处于较前沿的地位。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内容为:





1



以学校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为抓手,在和


2000


为网络


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的支持下,实现学校德育途径的网络化,具体


有: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网络环境下的少先队活动和社会


实践活 动,网络环境下的家长学校,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素质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与环境教育 等。





2


)结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科教育


德育 渗透的研究。




< br>3


)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对网络德育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师生终 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


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和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


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为每


一名师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同时也起到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网


络德育体系的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和依据





主要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初始阶段,采用调查法、教育与心< /p>


理测量法等;研究的实施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其中


以 行动研究法为主;研究的总结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个案分


析法、教育统计法等,其中 以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为主。





网络环境下德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1.


采用目前西方流行的基于建构主 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本质上


的区别,对传统教育的变革,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要素的转变上:





①.教师不再是口头上生硬的 说教者,而是教育的引导(组织、


指导、帮助、促进)





者、育人的设计师;





②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的自主构建者,成为良好品德养< /p>


成的主体;





③.德育内容由教师强迫命令转变为学生自主行动的对象;





④. 师生充分互动,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


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


()


做过的两个着名心理实验。





显然,人们获得的信息从视觉中可 以得到


80%


以上,在交谈中


能够记住 自己所说内容的


70%


以上。我们所设计的附小教育网站改


变了传统教育中听觉有余,视觉不足的状况,满足了学生受教育


时的 视觉、听觉需要;同时开放式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讨论


交流不足的状况,更容易进行 人与人之间的讨论及交流。




3.< /p>


人们偏爱的主要育人方式主要有三种:





(1)


触觉感知者:当他们能亲身运 动、体验和实验时(自制网


页等),教育效果最好;





(2)


视 觉感知者:当他们看到育人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图


文并茂),教育效果最好;





(3)


听觉感知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


(


网上的 交流


)


而教育


效果最好。





国外研究发现:大多 数小学生在运动


(


即动手学习


)


时效果最


好。信息技术的利用是育人三种方式以最佳的方法加以组合, 使


他们知道:(


a


)怎样迅速、充分、 有效地存储和重获信息;(


b



怎样利 用它分析解决问题;传统教育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导致


触觉接受者、视觉接受者的自主 动力被压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


用充分拓展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 供又一


平台,是对传统育的一大变革和创新。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


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和管理。 学校校园网的建成为老师


们掌握网络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从

20**


年起,我校累计


投入资金约


150


万元,改造和增置了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和校园


网络 设备,为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到目


前为止,我校共有

< p>
3


个微机室,两个多功能教室,


1


个多功能厅,


设备齐全的校园网共有


350


多个终端机接入点,校园主干网全部


升级为光纤,主干网带宽已经达到< /p>


10M


。升级了校园网资源库,包



K12


资源库、网络制作平台和清华同方资源库等,并开通了校< /p>


园网广播系统。为了使管理和利用达到高水平,修改和制定了


《班


级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多功能教室管理使用制度》、《校


园网络管理使用规范》



《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

< p>
等多项规章制度,


确保了网络畅通,设备无故障,从而实现了整个系统始终 处于正


常运行状态。





(二)


强化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技术


教师队伍。



根据教学的需要和部分教师目前计算机操作技能仍存


在缺陷的状况,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基 本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


20**


年以来,我们又主要进行了 以下方面的培训:





字表文件编辑的规范化,根据部分教师编辑字表文件还不够


熟练和规范的情况 ,学校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从对教师个人教学资< /p>


料库检查和统计的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演示文稿中的图片、音


频 和视频文件的冗余部分过多,极大地浪费了硬盘空间和影响了


运行速度。鉴于此,学校对 全体教师进行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


的编辑和处理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对已完成的作品 进行适当的


修改,实现了教师个人资料库中演示文稿的最优化。





(三)丰富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养成教育。





利用校园网与因特网的连接,为学 生营造一个探索发展的学


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教育资料,各类教育资料的


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具有交互功能。学生通


过查询、检索来提取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作为他们进行分


析、思考、探究、发现的 对象,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了解世界, 培养初步的世


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增 加了学生的视近工作时间


及紧张度,为防近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们将利用网络资


源,加强防近宣传、营养宣传。把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


正确读写姿势,科学用眼



作为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健康守则内 容


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视力保护,落


实和坚持每日两次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学校不仅保证学生做眼保


健操的时间,而且要对 学生进行辅导,保证做眼保健操的质量,


使之真正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通过定期对学生 的视力检查,每


学期检查一次视力,建立视力档案,学生可及时了解自己的视力


变化;在网络上通报各班学生近视眼发病的动态状况,并将检查


结果通知 家长。家校共同关注,相互配合,为防近工作开创新的


局面。





(四)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活动





在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力求渗透品 德教育。如,教学过程中


的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教学过程中这些


方面的教育能否利用网络的优势


(如,网上搜索、信息下载等)



开展,在教学过程这些教育内容是否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养成起 着


潜移默化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技


术整合的重要目标,也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目的,我校分别在


20**


学年和


20**


学年第一学期开展


了德育渗透的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对外公开课,同时也要


求部分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校听课、评课,指出不足。另外


我们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探究


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技术整合 的最佳途径。





(五)



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抵制、纠正不良上网行为





针对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问题,所 面临的新情况,我们积极


开展各种活动,抵制、纠正不良行为。我们在高年级中开展了网


络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清醒


地认识到,网络出现本身无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资


源;针对部分学沉溺于社 会上的网吧不能自拔的现象,我们开展


了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后 ,我校大队部


还制定了武大二附小学生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

< br>


不浏览


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 增强自护意识




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


积极打造校园网站,丰富网站 的内容,成为网络环境中


小学德育的主阵地。





我校是湖北省基础教育界最早拥有 校园独立网站的学校,从


1999


年底开通以来,累计达到


48


万人次的访问总量,教育面广,


成为学 校的独特的风景线,


《湖北日报》


等多家媒体都专题报道过。< /p>


我们还尝试开通心理咨询网站,为广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




(七)利用家长学校,共同培育网络德育平台。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

< p>
86%


的学生能够在家里上网登陆学校网


站,我们 认识到这是拓展家长学校的重要途径。让家长了解学校,


了解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家长 之间、家长与学生、家长与社会


等各方面进行互动,形成教育合力,这正好是发挥网络的 最大优


势的有效手段。


2


年来,大学部 的家长对附小网站有很高的评价。





(八)加强教师在网络德育方面的理论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上的探 讨。我课题组成员不断学


习,勤于练笔,在两年来共有


9


篇论文获各级论文奖,公开发表


2


篇。





五、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新途径的探索和实践





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 、创设浓厚德育文化氛围,


调动德育资源和时空





由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在校园网上面 向全体学生建立德育网站,


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





创建附 小德育及少先队工作网站,调度教育资源,把与德育


资源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 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


特别是将湖北省武汉市地区资源、武汉大学和水果湖地区人 文资


源和校本德育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





① 形式多样的栏目设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





家乡巨变:进入这个栏目,就可以领略到座落在长江之边的< /p>


这座新兴的江城的美丽、神奇,可以看到未来江城的发展、壮大,


置身其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


乡,热爱我们的祖国,并 会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





模拟实验: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