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二首
-
《杜甫诗二首》
《登高》
《蜀相》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体裁,结合诗文的写作背景领会诗中所蕴含的那种感时
忧
国的高尚情操。
2
.熟练地、入情入
境地朗诵诗文,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与语言。
3
.背诵《登高》
、
《蜀相》
< br>。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体裁,结合诗文的写作背景领会诗中所蕴含的那种感时
忧
国的高尚情操。
2
.背诵《登高》<
/p>
、
《蜀相》
。
教学难点: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诵
诗文,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与语言。
教学步骤:
《登高》
一、生字注音
猿啸
< br>哀(
xià
o
)渚
清(
zhŭ
)萧萧
(
xiāo xiāo
)繁霜鬓
(
bì
n
)潦倒
(
líao dăo
)
.
.
..
.
..
二、导入
金风送爽,桂香扑鼻。
p>
10
月
2
日,“诗
圣”故居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前,此间
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在充满诗情
画意的氛围中,就着月饼和佳果听琴赏月品茗,
别有一番滋味。第三届中秋“草堂听琴”
活动在此举行。此次中秋赏月活动以“月映丝竹,
诗润草堂”为主题,以琴、瑟、箫、筝
等演奏为主线,以诗歌、舞蹈的清雅唱和为特色,
分为“草堂怀古”、“故人邀月”、“
月圆人美”三个篇章。晚会在唐代宫廷乐舞“霓裳
月影”中拉开帷幕。衣袂飘飘的舞者在
追光投影下翩翩起舞,再现了盛唐时期歌舞升平的
华丽情景。随后,古琴、箫与诗朗诵,
带来了人们熟悉的杜诗《月下独酌》、《月夜》等,
让人们感受到一代“诗圣”在忧国忧
民之外的别样情怀。
这是中新网的一则新闻,相信同学们听了
之后一定很想到成都的杜甫草堂去听琴赏月
吧。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能到草堂去走走,
领略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作者简介
杜甫(
712
—
770
)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
四百多
首,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
时,官
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
又称他
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
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
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
爱人民,热爱祖国的
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
予批评和揭露,如
“
朱
门酒肉嗅,路有
冻死骨!
”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
自我牺牲。
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
论在怎样
一种险恶的形势下,
他都没有失去信心,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
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
借鉴
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 br>
四、写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于
唐代宗(公元
767
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
诗通过登
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
心弦。杨
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
《杜诗镜诠》
)
,胡应麟《诗薮》更称颂此诗精光万丈
,
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
五、律诗简介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
律严密。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
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
、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
8
句。常以
p>
8
句
完篇的律诗,每
2
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
,第二
联为颔联、第
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
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
对偶句。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
时
花溅泪
,
恨
别
鸟惊心
。
烽火
连三月,
家书
抵
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品读诗文
1.
< br>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的首联,思考以下问题:在首联中诗人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首联写的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所写的景象有:风急、天高、猿鸣、渚清、沙白、
鸟儿盘旋。这些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风急”
,夔州位于长
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
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哀”
,巫峡多猿,鸣声凄厉。
当地民谣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br>”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
诗人的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
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
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
2.
如果将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的
< br>“萧萧”
改为
“徐徐”
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因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无比壮阔、无比萧瑟
的秋景图。
“萧萧”一词形容落叶
声,渲染出秋风扫落叶的悲凉
气氛;
“徐徐”则不表声音,只表形态,它所表示的舒缓从容
之
态与上述氛围不协调。
3.
请同学们
朗读诗歌的颈联,思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哪两方面来写
人生的苦难?都有哪些苦难?
颈联是诗人一生
颠沛流离的生活的高度概括。诗人从空间(万里)
、时间(百年)两方
< br>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浑高阔的对句之中,情景交
< br>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
“万里悲秋
常作客”——背井离乡,常年漂泊在遥远的异乡,且正值悲凉的秋天;
“百
年多病”——晚年常被疾病折磨;
“独登台”——表明处境孤独。
4.
请同学们朗读尾联,然后分组讨论,请同学
来谈谈你们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的解读。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
事的悲叹,与开篇《楚
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
的“苦恨”
,暗中再次点
明重阳登高之事。
“艰难”
,一是说身世艰难、坎坷,也是指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
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
“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所致,再
着一“繁”字,
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
“潦倒”
,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
年老体衰多病,却又
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
,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
< br>高消愁,看见的却是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
< br>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浇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
。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
景色完全
交融在一起了。
七、课外拓展、积累
1.
古人诗歌中的“悲秋”主题
p>
(
1
)什么是“悲秋”?
< br>
看到秋天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
2
)为何有“伤春悲秋”之说?
这主要与中国文人的特殊情感所决定的。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
p>
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
p>
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
p>
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
p>
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
p>
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
2.
古人的“悲秋”诗词
宋玉“悲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
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
节。”(
《雨霖铃》
)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杜甫的《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
透,百舸争流。鹰击长
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p>
宋朝吴文英在
《唐多令》
中所言: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它既用析字法
把“愁”
析为“心”与“秋”,又似说出了“愁”与“秋”的一种内在的关系。
杜甫有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
时
欧阳修的《秋声赋》
,“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故其为声也,凄凄
切切,呼号愤发。
”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
《秋词
》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
/p>
”
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
)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天净沙秋思》
)
刘禹锡《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
p>
引诗情到碧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