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堂实录完美版
-
《登高》课堂实录
今天开始讲《登高》,提到
这首诗我有一点头痛,因为我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比较
好,要理解杜甫是有相当难度
的。
我
让柯路把《登高》默写在黑板上,“潦倒”两个字他不会写,我就让它空着。然后我
指着
诗题问学生:“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下面纷纷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
阳楼》、《登鹳雀楼》……
“那么我要问一句: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为了望远!”徐旭抢答。
我笑了:“对,这是原因之一。古人登过许多楼,岳阳楼,鹳
雀楼,黄鹤楼,柳州城楼,
宣州谢朓楼等等。可见登高在古代是一种习俗,那么大家想一
想,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
高?”
“中秋节!”
“重阳节!”
“对,中秋节也有登高的,但主要是在重阳节,刚才提到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
是重阳节登高。此外还有一个重要节日‘人日’。‘人日’是哪
一天?”
下面乱说一气。
“‘人日’就是正月初七。有一首诗里说道:‘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三年。’诗题就是
《人日思归》。实际上最初登高有它特殊的意义,在古人眼里,
高处与天比较近,如果需要
与天交流,一般要登高。古代天子要封禅,就是要与天交流,
既然是天子,自然要拜天了,
最常见的封禅之地就是泰山了。可见,最初的登高有强烈的
宗教意义。后来宗教意味渐渐淡
去,成了文人们一种消遣。那么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
思想感情?”
“思乡!”
“忧国忧民!”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登高以后就会
忧国忧民?你能够讲出一个道理吗?我再问,登高的
时候人往往会高兴还是不高兴?”<
/p>
“不高兴。”
“为什么会不高兴?实际上古人讲过一句话:‘登高者处自卑
。’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
呢?当我们登上高处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就会开阔,面对着广阔
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
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有一种沧海一粟的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世说新语》里有
一个王海,他登上高处以后感叹:‘我由来不悲,今日直欲
悲。’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
在古诗里表现得特别多。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后很自然地
感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勃登上滕王阁,也很自然地感
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
之有数。’所谓的‘盈虚’,指月亮
的圆缺,这里指的就是时间了,也就是说,意识到一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让你坐在
一个房间里,你就感觉不到了。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也
感叹道:‘城上高楼接大荒,海
天愁思正茫茫。’所以我们极少能够看见登高而喜的诗歌,
杜甫倒写过一句,‘会当凌绝
顶--’”
“一览众山小!”
“这里有一种豪情,但是比较少见。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一首也
是由登高引起悲凉的诗歌。
我们讲诗词侧重于应试,但是仍然不得不介绍一下杜甫。杜甫
最初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又
穷又酸,事实上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唐
初诗人如果能够数十个人的话,杜审言应该在其中。杜甫
的父亲杜闲是奉天县令。大家知道
奉天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当然说不出来,然后我很得意
地告诉他们,奉天就是我的家乡乾县,我简单地介绍
了一下乾县县名的历史沿革。
“但是,那也
是他的伤心之地。杜甫的母亲死得早,杜甫被寄居到二姑家里,二姑对他
非常好,杜甫和
她二姑的孩子都生病了,她二姑结果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保住了杜甫的生命。”
“啊!”大家觉得非常惊讶。
“这样的人我觉得在现在是很少的,所以杜甫在二姑死了以后
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
‘有唐义姑’。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各国打
架的时候,齐国攻打鲁国,
百姓逃难,有一个鲁国妇人拖着两个孩子逃难,一个是自己的
儿子,一个是自己的侄子。眼
看齐兵快追上了,她丢下自己的儿子,抱着侄子跑。齐兵追
上以后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
说了一句‘弃子以行义’,齐兵感叹,鲁国妇人尚且知道
行义,况其他人乎?于是罢兵。杜
甫小时候特别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
凤凰’,也算是一个神童吧!‘自谓
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志向也很远大。成年后又遇
上安史之乱,可算很不幸了。三十五岁
去长安求仕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经济来源完全断
绝,生活相当困难。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
杜甫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
有时候也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政府低
价出售的粮食。‘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有时候也去亲戚
家里混饭吃,‘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
。’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后来终于熬过了逃难
生涯,他去见天子,‘麻鞋见天子,衣
袖露两肘’。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
艰难困苦,诗写到最后,笔锋一转,
总会转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上去,这是杜
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我继续说:“
昨天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中国古代很多非常伟大的人物,都经
历过巨大的挫折
。这个巨大的挫折往往是指他的家庭或者家族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
如果一直富有
或者一直贫穷,成不了大家。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鲁迅!”
“曹雪芹!”
“看,已经两个例子了。鲁迅原来家境不错,曹雪芹原来也是
公子哥,两个的家族都经
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我们文学史上有六位大家,已经有一半有
了这样的经历。包括屈原,
苏东坡,都有一个落差,但以这三个人最为典型。为什么这三
个人会成为大家?大家想一想,
如果一个人从小贫穷,会有什么恶果?他往往会失去求学
的机会,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如果
一个人从小富有,他纵有才气,也顶多不过是一个才子
而已。像杜甫,顶多不过成为李商隐
一样的诗人,很难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只有先富后
穷,他即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因为
家族的变故更容易看透这个世界。他看透了这个世
界,才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我们才可能理解一句话:‘苦难是一笔
财富。’很多人对这句话不屑一顾的。高尔
基讲过一句话:‘苦难是最好的大学。’我严
重反对这一句话,为什么呢?因为苦难往往造
就的是贫穷,犯罪。因为苦难,很多人失去
了受教育的机会,或许很善良,但更有可能同时
很愚昧。一些杰出的人,往往会越过这些
苦难,但数量毕竟很少。”
p>
接下来,我跟学生聊到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阿飞,(详见《我读我思》那个帖子)
p>
我举了希望生的例子,在私立学校有一定数量的希望生,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一种专注,一种<
/p>
进取精神让其他学生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人,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阿飞,他们希
望考上名牌大学,一如阿飞渴望成名。更重要的倒不是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坚韧,而是
贫
穷所给予他们的那种善良以及对人的诚恳。有一个希望生因为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
上,
而自己没有勇气扶他起来,良心就受到了折磨,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学生身上很难发生
。同时,
他们比其他的同学更懂得感激。来自老师的点滴关怀都能够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
。因此从另
一个方面说,对没有经历过困难的同学来说,安逸的生活是另一种形式的苦难
,甚至是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