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加减法乘法口诀算数题
-
二年级数学(上)教材分析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刘莉
各位老师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和大家
来学习二年级的数学教材,
下面我就自己对这本教材的
粗浅理解
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纵观这本教材,
相对于前几年做了较大幅度
的调整,
把表内乘除法都放在本册教学。
在“数与代数”领域安
排了六个单元
认识乘法•
乘法口诀
(一)
• 认识除法•
口诀求商
(一)
•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二)
• 时、
分
、
秒。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
4<
/p>
个单元:
• 认识图形• 厘米和米•
位置与
方向• 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是•
统计与可能性共十一个单元的新课五
个实践活动:•
快乐的队日活动
• 有趣的七巧板
• 量一量
•
算“24
点”•
田园风光。
在第一、二、四、五、八这几个单元集中安排了表内乘除法的教学,分为
了三段:第一段,是第一、二单元,让学生认识乘法的含义,学习
1~6
的乘法口
诀,并计算相关的表内乘法式题;第二段,是第四、五单元,让学生
认识除法的
含义,学习用
1~6
的乘法
口诀计算相关的除法式题;第三段,是第八单元,学习
7
、
p>
8
、
9
的乘法口诀
,用学习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表内乘、除法式题,同时初
步认识乘、除法竖式,学习用
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
法计算作好准备。
这样有分有合、
先分后合的安排,
一方面能使学生先相对集
中
地认识乘、
除法的含义,
掌握编制乘
法口诀和用口诀计算表内乘、
除法的基本方
法,
有利于启发学生把在第一、
二段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自觉地迁移到第三段的学
p>
习中,
从而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机会;
另一方面也合理分散了口诀记忆的
难点,
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
、
由简单到复杂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
并形成必要的
技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是二年级(上册)教学的重点,也是整个小学数学
教学的重点,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单元的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乘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乘法的含义
、乘法算式的写与读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和除法
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但在
我们
低年级,
只要求学生
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
认识,
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情境,
使学生理解在
< br>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
在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并能
正确列出乘法或除法算
式。
由于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乘除法
的意义比较少,
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起来既难又重。教材分三
段安排:
第一段,认识几个几连加,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第二段,学习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三段,练习一。
教材有这样的几个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1.
通过操作,强化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为建立乘法概
念做好准备。
在以往大纲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一般把乘法表述为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的简便运算
”
。现在的教材不再出现这样的表述。但在初步认识乘法时,一般仍
采用从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引入。
由于在
100
以内的加法中,
学生比较常见的练习
是两个数相加或
三个不同的数连加,
而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形式接触较少,
比较
陌生。
因此,
在教学认识乘法之前,<
/p>
需要花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认识几个几相加,
建立“几个几”的概念。
这样,
不仅可以分散学习时的难点
,
而且可以使学生对
只有同数相加才能转化为乘法留下比较深刻
的印象,
为初步建立乘法概念做好准
备。
2.
围绕基础知识即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
练习,认识乘法。
乘法是从加法引入的,
这是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
在初步认识乘法时,
要经
常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或实物图抽象出几个几,
先根据几个几列出同数相加
的算式,
再根据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这样,<
/p>
可以让学生在算式的改写中不
断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p>
等到较熟练后,
可根据几个几相加直接写成乘法
算式,进一步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在认识乘法的整个过程
中,还要让学生懂得“几个几”的含义。如教材第
5
页第
3
题,左边是
2
个<
/p>
3
相加,既可列式
3 × 2 =
6,也可列式
2 × 3 = 6;
右边是
3
个
2
相加,也可以列式
2 × 3 = 6
或
3
× 2 = 6。但左边的
2
个
3
相
加不能说成
3<
/p>
个
2
相加;
右边
的
3
个
2
相加
不能说成
2
个
3
相加,
几个几相加的
具体含义是不同的。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或实物图让学生
说说是几个几相加,
再列出乘法算式。
但尽可能不要让学生看着
抽象的乘法算式
再去说该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3.
运用多种形式,列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同数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
简便。
在教学教材第
2
页的“试一试”时,
要
引导学生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
书写过程,体验“求
5
p>
个
4
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甚至
还可以提出:
求
9
个
< br>4
的和是多少,
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列?哪种
写法比较简便?
让学生在比较中有更深切的体会。
也许由于这时
学生还没有接触乘法口诀,
还不
会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p>
所以还不可能深切体会到“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
道理。等到下一
阶段,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会利用乘法口诀求积之后,可以再
引导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
的计算过程,
体会哪种计算更加简便,
从而进一步完善
对乘法的认识。
第二单元进行乘法口诀的教学
本单元
的教学内容为教学
1
到
6
的乘法口诀,并用这些口诀算表内乘法。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教学的又一
重点。
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正确而熟练地进行
< br>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教材分七段安排:
第一段,教学一至四的乘法口诀。
第二段,教学乘加、乘减。
第三段,教学五的乘法口诀。
第四段,练习二。
第五段,教学六的乘法口诀。
第六段,练习三。
第七段,复习。安
排了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队日活动”。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是:
1.<
/p>
让学生经历“编”和“用”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开始教学乘法口诀时,将推导口诀的过程按下面的三个步骤展开:
•编口诀前期,教师示范(
2
、<
/p>
3
的口诀)
•
编口诀中期,师生合作(
4
、
5
的口诀)
•编口诀后期,学生自编(
6
的口诀)
•编口诀结束,在应用中巩固。
2.
初步了解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和乘法口诀。
•初步认识乘加和乘减运算,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p>
•沟通相邻两句口诀间联系,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
3.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经常整理乘法口诀,
让学
生形成结构记忆,
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不断提高乘
法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熟记全部乘法口诀需
要有个过程,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加强练
习,才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p>
一要指导学生利用口诀本身的规律记忆口诀。
教学乘法口诀时,
都是按照乘
法口诀表中横排的顺序一个例
题一个例题教的。
整理成口诀表后,
可以利用此表,
采用竖着背、
拐弯背等多种形式,
熟记口诀。
p>
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表中存在的某
些规律来记忆口诀。例如,
1
乘几得几的口诀最好记;
5
的口诀乘积的个位不是
0
就是
5
,也好记;同数相乘的口诀有
9
句,
也比较好记。
9
的口诀也很有特点,
教
材第
76
页
“
想想做做
”
第
1
题中介绍了几九的口诀乘积是几十减几,如三九的
得数就是
3
0 - 3 = 27
。
还可以摊开双手看几九的得数。
具体的方法是:
摊开双手,
使两手掌向上,弯
起左起第一个手指,右边有
9
个手指伸直,表示
“
一九得九
”
;
弯起左起第二个手指,
弯手指的左边有
1
个手指伸直,
弯手指的右边有
8
< br>个手指
伸直,表示
“
二九十八<
/p>
”
;弯起左起第三个手指,伸直的手指左边有
2
个,右边有
7
个,则表示
“
三九二十七
”
;等
等。这两种方法使
9
的口诀也变得好记。
二要教给学生利用相邻口诀间的关系推想出口诀。
在
4
的乘法口诀后面,
教
材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如果有哪
一句口
诀遗忘了,
就可以用乘加或乘减的方法从相邻的口诀推想出来。
例如,
要
想三七是多少,可以从前一句的二七十四再加
7
,或者从后一句的四七二十八减
去
7
,得到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
三要针对易混易错的口诀进行重点练习。
例如,
二八十
六与二九十八,
七八
五十六与六九五十四,
乘积相近容易混淆;
四六二十四与六七四十二,
三九二十<
/p>
七与八九七十二,
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容易出错。
可以用填括号补口诀
或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强化练习。
四要打乱口诀的顺序练习,
使学生不仅能顺着次序熟
记口诀,
而且随便抽出
一句口诀也能很快地说出得数。
但是,
会背口诀还不等于口算熟练。
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口算练习,
如看口算卡片
很快
说出得数,
听老师报题直接写出得数,
或用转盘游戏、
夺红旗等游戏形式进
行口算练习,逐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扎扎实实
提高计算能力。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本单元主要教学
< br>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和实践活动《有趣
的七巧板》
。比起以往的教材删减了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练习,突出
了一些基本
的折、
剪、
拼的活动,
从而更利于我们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组织学生
进行相应的操作。教材分两层安排:第一层,认识四边形。
第二层,认识五边形
和六边形。此外,安排了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有趣的七巧板”。<
/p>
从内容方面,从摸长方形、正方形地砖的边,看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
平行四边形的边,数多边形的边,来初步认识多边形。又通过围、搭、折、剪
、
分等操作活动,
来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体验边的存在到初步认识多
边围成的图形,
从感
知图形间的联系到领悟多边形的变换,
将学生从感性认识引
入初
步理解,从简单判断引入综合变化。主要体现以下的特点:
1
.以“边”为切入口,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
<
/p>
直线图形都有边、
有角,
图形的特征往往
表现在它的边和角上。
研究图形的
边和角,
是建立图形概念,
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引导学
生关注图形
的边,
体会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相等,
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不等,
从而按边的数
量对图形分
类。
2
.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感受图
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空间观念。
折、分、拼、移都是变换图
形的常用手段。有些变换,改变了图形的本质特
征,由一类图形变成另一类图形。有些变
换,并不改变图形的本质特征,仅是非
本质属性的变化。因此,变换能让学生在动态中深
入地认识图形。
比如
“想想做做”<
/p>
第
4
题用一张长方形纸依次连续地折,<
/p>
指出每次折出的是
几边形。学生照教材里的图示每折一次,手里的
图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
图形的边的条数有时会增加、
有
时会保持不变、
有时会减少。
在边的条数的变与
不变中,对多边形的认识趋向深刻。
3
.在“七巧板”的有趣拼接中感受多边形的奇妙变化。
总之,
本单元的教学尽可能让学生认真经历“实践认识”的过程,
< br>在学生头
脑中建立清晰而持久的表象,
保留初步认识的色
彩,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给
《有趣
的七巧板》教学增加一点文化品位。
第四单元是教学除法的认识
本单元教
学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教材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平均分。第二
段,认识除法。第
三段,练习四。
1.
突出平均分的本
质特征:每份分得同样多。不提两种分法,突出本质特征。
教
学,
往往先从分实物引入。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要用乘法计算。
除法是乘
法的逆运算,
所以除法在应用
时也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按每几个分成一份,
求一共分成
了几份(即求相同加数的个数)
;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
每份是多少(即求相同加数)
。由求的问题不同,引出分的方法不同,但所分得
p>
的每份都是均等的,所以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
。在教学认识除法
之前,先要
通过具体分东西的操作,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平均分”的概念。再学习两种不
同
的分法,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实际活动,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特征。对于后
一种分法
(如教材第
32
页的例题)
,
过去强调要一个一个地分
(即每次每份分一
个)
,
现在教学
不再拘泥于这种分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分,
也可以两个两个地分
,
还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只要每次每份分的个数相同,
就能保证最后每份分得的个
数相同。总之,不管是哪种分法,不管是怎样
去分,最后都要达到“平均分”的
目的,这才是最主要的。
<
/p>
2.
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联系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
列除法算式与列乘法算式相比,
相对
要稍难些。
求
3
个
2
是多少列乘法算式,
既可以列成
3 × 2,也可以列成
2 × 3。但列除法算式则不同,要把被分物体
的总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
做被除数;
要把每一份的
个数或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
除号的后面,做除数;把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做商。
所以在教学认识除
法的例题时,先要说明要求出问题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计算;在列出除法
算式后,
还要结合例题的具体情境,
联系实际分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
具体含义,以加深对除法的认识。例如
,教材第
36
页的例题中,6 ÷ 2 = 3,
“6”表示一共有
6
个小朋友(即被分物体的总个数
)
,“2”表示每辆车坐
2
人
(即每
2
个一份)
,<
/p>
“3”表示要坐
3
辆
(即分成了
3
份)
;
第
37
页的例题中,
6
÷
3
=
2
,“6”表示一共有
6
枝铅笔(即被
分物体的总个数)
,“3”表示平均分给
3
人(即平均分成
3
份)
,“2”表
示每人分得
2
枝(即每一份分得
2
p>
个)
。
在教学除
法算式的读法时,
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们的教材只介
绍
“6
除以
2”的一种读法。要防止学
生受乘法算式读法的影响,把
6
÷
2
错读成
“6
除
2”。如发现有这种错误现象,我们及时予以纠正。
3.
通过题组列式比较,沟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学生知道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了多少份,
或把一个数平
均分
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对除法的这两种应用有了一定的认
识后,
可以把这两
种分法整合在一个背景下,
通过对一幅场景图的观察,
完成两<
/p>
组填空,并写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式(如第
38
< br>页“想想做做”第
3
题和第
39
页练习四第
1~5
题)
,使学生进一步把握被分物体的总个数、每几个分成一份以
及可以分成几份这三
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还可以
利用题组,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注
意沟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练习四第
7~10
题)
。
在看图列
式时,
要引
导学生掌握思考顺序:
乘法
反映的数量关系是从部分到整体,
看图时要先看“每
一份是多少
”和“一共有几份”,
把它们作为已知条件,
把“一共有多少”
作为
要求的问题;
除法反映的数量关系是从整体到部分,
看图时要先看“被分物体的
总个数是多少”和“要分的每一份是多少”
(或“平均分了几份”)
,把它们作
为已知条件,再把“能分成
几份”(或“每一份是多少”)作为要求的问题。这
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看图列式的方法,
而且能在比较中加深对乘除法数量关系的理
解,为用乘除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
教学用
p>
1
~
6
的乘法口诀
求商,包括应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
第五单
元口诀求商<
/p>
(一)
的内容。
这是在学生学习有关的乘
法口诀和认识除法的基础上
教学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
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需要,
也是不断提高学生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教材分三段安排:
第一段,
教学被除数不大于
12
的除法。
p>
第二段,教学被除数大于
12
的除法。
p>
第三段,练习五。
教材编排体现三个特点:
1.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口诀求商。
2.
鼓励并
落实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3.
提供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空间。
如:
用口诀求商应该怎样想?例题教学的方法是:
除数是几,
就想几的乘法
口诀,用补充口诀的形式获
得除法的商。正如例题示范的“二(五)一十,商是
5”。
根据
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
有些学生能直接找到那句口诀,
而且想得
很快。
也有些学生暂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需要依次背口诀才能
找到适宜的口诀。
指导
学生背口诀可以从“一几得几”开始,<
/p>
按先“横”后“竖”中间“拐弯”的次序
进行。
< br>
练习五第
9~13
题是解决实
际问题,这些问题有三个特点:
一是与解题有
关的信息分别在图、
文字或对话中,
如第
8
题里的
“
我们
”
是指图画里的
4
个小朋
友,第
9
题是栽小车里的
30
棵树。信息呈现方式的多元会给解题造成困难,要
通过
“
在题目里知道了什么
”
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经过有序整理保留有
< br>用的信息,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条件和问题,
扫除解题障碍
。
二是通过估计培养推
理能力,渗透函数思想。第
11
题先回答
“
茄子
”
卡通的问题
“
哪两
人抬的次数少
”
,
要根据南瓜总个数相
同,每次抬的个数少(多)
,抬的次数多(少)
,结合推理进<
/p>
行估计。再分别计算女同学、男同学抬的次数,验证估计。第
13
题把
12
个圆排
成不同的行数,
给教学留出了估计和推理的空间,
使学生又一
次受到函数思想的
熏陶。三是在综合情境里解决问题。第
12<
/p>
题围绕购买五种食品,已经提出了三
个问题,
还要继续提出其他问题。
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条件,
根据问题的
需要准确地选用条件,
能感受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
体验常用的数量关系,
拓
展解决问题
的思路。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
计量单位的教学从长度单位开始,
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
p>
学生在生
活中已经有过接触。
本单元要初步
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
能用这两个单
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
先是有关线段的知识,
然后
教学厘米,
接着认识米,最后是实践活动《量一量》
。
1
.认识线段要注重体验,感悟知识。体验“
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第<
/p>
48
页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用手
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
把线拉直,
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在首次引出
线段的时候,
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
段是直的,也感受线段是有
端点的,长度是有限的。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形象
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
是有端点的。
由于线段具有“直”的特点,
所以画线
段要
沿直尺的边,
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
< br>“想想做做”第
1
题在四个图形中看出
< br>哪些是线段,要根据“直”的特征作出判断,从而加强对这个特征的认识。
p>
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
,是可以比较或度量的。教材先把一张
长方形纸对
折,
折痕是一段直的线,
可
以看成一条线段。
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痕长
些的和短些
的折痕。通过折和比,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而且长短不同,可以
比较。
2
.建立表象,支撑理解。
在教学厘米时,
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
1<
/p>
厘米的长度观念,
并应用到具
体的测量中
去。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
上面有厘米。通过看
尺上的
1
厘米,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
1
厘米,
体会它的长度;
联
想长大约
1
厘米的物体,
把
1
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
学生
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并逐步深入,
初步形成
1
厘米的长度
观念。如教学米时,也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
1
米的表象。第
52
页例题教学“量
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米作单位”,
设计了三个层次
的活动体会
1
米。
第一个层次
是直接感知
1
米,
先看
米尺,
知道它的长度是
1
米。
再通过操作体会
1
米的长度,
< br>如
1
米大约有
5
枝铅笔那么长、
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
大约是
一张课桌
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
/p>
1
米的实际长度。
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
出
1
米等于
100
厘米,
不仅教学了两个单
位间的进率,还通过
100
个
1
厘米的长是
p>
1
米,间接地体验
1
米的长度。
3
.加强积累,鼓励创新。
实践活动《量一量》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培养测量技能,
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
一是认识卷尺和选择测量工具。
p>
在量相当长的距离的时
候,
如量篮球场的边
长,
用米尺也是不方便的,
这就需要卷尺。
在量
1
拃、
1
步、
1
庹的长,
以及量肩宽、
p>
腰围、
裤长、
袖长的时候,
提出“各用什么尺比较合适”
的问题,
引导从实际出发
选用测量工具,
并通过测量获得体验。
二是培养量长度
的技能。用学生尺分别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四条边的长度,把上、下,左、右各边
< br>的长度填在教材指定的地方,初步体会长方形边的特点。用适当的尺量
1
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