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绝世美人儿
619次浏览
2021年03月01日 03: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草bi)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基本模式



创设情境,

< p>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巩

< p>
固练习,解释与应用——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 br>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约


4


分钟)



目的:


《数学课程标 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


义的,富 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 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


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


此,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


富有


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



注意事项:




1


)创设情景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问题情景的创设不仅 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


基础出发,


更要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不能为了情景而创


设情景。



价值性原则


< br>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


数学问题,然后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因此,问题


情景的创设要有数学价值。




1



趣味性原则



问题情景的创设要考 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


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 想学、乐学。




2

< br>)问题情景的内容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现代社会发展现实;



现代科技最新成果;




现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重大节日、纪念日等。



< p>
3


)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



问题情景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情景,一种是“虚拟”的情景。真实的情景


就是实实在 在的、学生亲身感受的客观情景。


“虚拟”情景就是从客观情景中抽

象出来的情景。



“虚拟”情景的呈现方式有:



图文并茂型



数字表格型



文字叙述型



故事形式:设计一些真实 的或想像的故事,故事里包含有学习内容。



多媒体画面演示:如电视、录像等。




4


)创设教学情境的切入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5)


问题的针对性




2



因为 每个问题情境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不是单一的,


那么能够提出的问题也就

< br>很多。


如何才能做到问题更有针对性呢?这要求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本节课的知识< /p>


点,


同时也要注意到上堂课的知识点,


甚 至要兼顾到下堂课的知识,


使学生在思


考的时候思路能够连贯,


不至于产生零乱的感觉。


所以问题的提出应该起到承上


启下的作用。



(6)


问题的悬念性和挑战性



每个人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挑战高度的天性,


所以在提出问题时要抓 住人


的这种特点,适当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同时


问题要增加一定障碍,产生“伸手摸不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效果,激发学生


的挑战欲望。



(7)


问题的合理性



问题的呈现要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


要具体准确,


切忌 泛泛而谈,


所以问题


要紧扣学习的知识要点,

< br>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要是学生大部分明白的。


同时


也 要注意语言的简练,


不要让学生误解问题的本意。


由于课堂教学 的整体思路是


课前已经设定好了的,所以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本着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完成服 务


的。这要求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教学思路,不能偏离教学主线。



(8)


问题的科学性



同样一个问题,


由于提问方法的不同,


侧重点不同,< /p>


也就会导致人不一样的


思考,这里要求问题的提出以开放性问题为 主,如“为什么”、“怎么样”,切


忌“是不是”、“对不对”型的问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约


20


分钟)



目的: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计算、


证明等活动过程,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 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建立数学模


型,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 br>得到必要


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