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 (1)
-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
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1-10
单项选择,
11-15
多项选择)
< br>
1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 br>(
C
)的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
< br>、“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
B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
B
、过程与方法
C
、解决问题
4
< br>、
《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
A
)不同程度。
A
、学习过程目标
B
、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
、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
、成绩
B
、目的
C
、过程
6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
、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
、促
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p>
、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p>
C
)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
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
、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
、推理一般包括(
C
)
。
A
、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
、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
BC
)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
、兴趣
1
3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
A
、基础性
B
、普及性
C
、发展性
D
、创新性
14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
ABCD
)
。
A
、建立数感
B
、符号意识
C
、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
、初步形成模型
思想
15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ABC
)关系。
A
、过程与结果
B
、直观与抽象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1
< br>、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
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
、在各
学段中,
《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
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
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
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
察、实验、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
、在“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
观
与推理能力。
7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
象。
8
、“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
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
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
、
《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
验。
10
、
《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 br>力。
11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
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
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判断
1.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
)
2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
√
)
3
p>
、《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
)
4
、新课程从第二学段(
4
——
6
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
)
5
、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
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
)
四、简答题。
1
、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
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
有机整体。课程
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
实现,是学生受
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
意义。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
须有利于其他三
个目标的实现。
2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
p>
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
p>
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
/p>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
1
、教师应当准
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合理的教学目标,
< br>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
、
在
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因势利导、适时调控
、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 br>4
、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
统一。一方面,学生主
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
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p>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师富有启发性
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
生操作实验、观察
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
为学习的主体。
5.
新课标设置了那
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五、论述题
有人认为:新一轮的数学
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
,没有实质改变。试说明你的观点,
为什么?
答:我觉得这一轮的
数学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本子”
,在教学理念上已经改变,并由
改革之初的热热闹闹的课堂形式逐渐走向有效的理性。
说明:自己找有关的材料进行补充
六、案例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以下两位教师小结课堂教学的看法。
在一节数学课末的小结中,两位执教老师的设计分别如下:
<
/p>
王教师: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内容?”
“你们学会了吗?”
“你们学的开心吗?”
施老师: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
“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答:我认为施老师的小结好。
施老师
用亲切的语气、协商的口吻,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
愿意
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而王老师过多的关注了知识本身的结果,却少有关注知识
获得
的途径、方法、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
学生
能“说”
。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放心地让学生去说。总之,努力让全体学生在数学语<
/p>
言表达能力上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更投入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三)
、一、填空
、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全面
)、(
持续
)、(和
谐)地发展。
、
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基础性
)、(
普及性
)和(
发展性
),
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p>
、
3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
导者)与(合作者
)。
、
4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
5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p>
、
6
、评价的目
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促进学生
的(
全面发展
)。
、
7<
/p>
、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法)的有力手段。
、
8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
程评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