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版

绝世美人儿
871次浏览
2021年03月01日 04: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转山电影)


2021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一单元



四时田园杂兴


(


其二十五


)


1


、古诗词三首


[



]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杂兴


]


随兴而写的诗,“兴” 这里读


xìng。



②[蛱蝶


]


蝴蝶的一种。




宿新市徐公店



[


]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

]


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 疏疏


]


稀疏。




1


③[阴


]


树荫。




清平乐


.


村居



[



]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

< br>]


词牌名,“乐”这里读


yuè。



②[村居


]


词题。



③[吴音


]


这首词是辛弃疾 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


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


]


老翁、老 妇。



⑤[亡赖


]

同“无赖”,


这里指顽皮、


淘气,


“亡”这里读


wú。




2


、乡下人家




陈醉云


< /p>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


让那些瓜藤 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


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 房前,衬着那长长


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

< p>
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



2


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


鸡冠花,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


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 ,在屋后种


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

< br>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


成群地 从


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 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


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 觅食;


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


荫下,会 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


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 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 下人家吃晚


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 br>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


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 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


田园风景画。


< p>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


的夜里,它们便唱起 歌来:“织,织,织,织啊


!


织织,织,


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


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3


乡下 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


特、迷人的风景。



3


、天窗




茅盾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暖和的晴天,木板窗


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


关起来,屋子里 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 块玻璃,叫做


“天窗”。



夏天阵雨来 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


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 ”跟着木板窗


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


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 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


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


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


天真实感 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


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


不了月光下的 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



4


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


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 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


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 这也许


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


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


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 出“有”,从“虚”中看


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4


、三月桃花水




刘湛秋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


?


是什么


光芒,像一匹 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


啊,河流醒来了

< br>!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


向前流啊。有一千 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


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 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


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 苗谈心;那碰着岸边


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5


*


它看 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


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 来到河边,水底立刻


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 p>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

< br>醉。




第二单元



5


、琥珀




德国



柏吉尔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


年了。



一个 夏日,


太阳暖暖地照着,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 p>
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 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p>


,


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


拂拭那长 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


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


餐。它小 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


来越近了。




6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 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


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

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


里头。

< br>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



蜘蛛 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


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 ,


盖住了原来的,


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


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


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


挂在一棵 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 古老


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


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


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 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


沙里一块硬东西, 就把它挖了出来。




7

< p>
“爸爸,你看


!


”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p>


?


”他爸


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


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


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 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


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 /p>


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


故事的 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


,


世界上就已

< p>
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徐星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 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


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


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


大量化石显 示:


在中生代时期,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


19


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


骨骼 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


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 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


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



8


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


找到。


20


世纪 末期,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


有羽毛印痕的恐龙 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 这幅古生物


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


中生代的地球,看 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 万年前,它和


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


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


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 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 材小巧,


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

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


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 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


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 翼一


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


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


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 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


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


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


地面 上的带羽毛恐龙,


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不管怎样,



9


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 终变成了天之骄子—


—鸟类,


它们飞向了蓝天,


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亿万年前,一种带 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


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 历史进


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


已越来越近了。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刘忠范



纳米技术是

< br>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高新技 术。


如果说


20


世纪是微米的世纪,< /p>


21


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


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 常非常


小的长度单位,


1


纳米等于


10


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


1


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


见纳米有多么 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


1


纳米到


100


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

无能为力。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


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 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 到一种纳米涂层,


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


长。


有一种叫作


“碳纳米管”


的神奇材料,


比钢铁结实百倍,


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 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



1


0



旅行。 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


,


< p>
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


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 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


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


测与预防。


未来的纳米机器人,


甚至可以通 过血管直达病灶,


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

< p>
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


出来,服一次药 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 的变化。在不远的将


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


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人飞于天、车


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


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


地尝试实现自己的 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 火箭


上天的人。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



自己坐在


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 /p>



1


1



*


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尽管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


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


先驱。为了纪 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


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


们。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


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 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


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


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 主


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


1958


年,



重地表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1970


年< /p>


4



24



,


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


第一次响起了


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


人振 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 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


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



9


< p>
21


日,党中央决定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 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


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


年的不懈努力,


2003


< p>
10



15


日早晨


9


时,


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 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



1


2



道绚丽 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10


16



6



23


分,


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


航天员杨


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


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


祖国骄傲 。”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 /p>


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br>“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月球探


测工程,它有一个美丽的名 字——“嫦娥工程”。



这是完


全自主 创新的伟大工程。


2007



10



24


日,



我国成功发


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了世界 上


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9

< br>年


1



3


日,


“嫦娥


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 传回了第


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随后,“嫦娥四

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


相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 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


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 动,


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第三单元



9


、短诗三首




冰心




1


3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



哪一颗星没有光


?



哪一朵花没有香


?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


4



10


、绿




艾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1


5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1


、白桦




苏联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1


6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1


7



*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第四单元



13


、猫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 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


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


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任凭谁怎么 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


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 p>
?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


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 子蹭你的腿,把


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 ,


跳上桌来,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 ,长短不


同,粗细各异


,


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



1


8



地给自 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


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

< p>
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 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


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 好玩具,耍个没完没


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


来,


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

< p>
桌腿上,


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 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


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 着花


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


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



14


、母鸡




老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 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


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


有的


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 么心事似的,


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


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 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


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

< br>它会下毒手,


趁其不备,





1


9



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 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


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 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 小雏鸡


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 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


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 西响


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 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


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


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


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


出老远,连 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


掘地,


用土洗澡,


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 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


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它便放声啼叫,


顶尖 锐,


顶凄惨,


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 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 /p>


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


0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5


、白鹅




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 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


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p>


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


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


此:


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厉声叫嚣;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 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 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


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


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


让;有时 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 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


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


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


泥和 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


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


饭,


倘若水盆放在远处,


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



2


1



饮一口 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


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


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


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


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


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


厉声叫骂,


狗立刻逃往篱边,


蹲着静候;


看它再吃了一口 饭,


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


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


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 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


们便替它添饭,


并且站着侍候。< /p>


因为邻近狗很多,


一狗方去,


一狗又来蹲 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 得它


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


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 可,真是架子十足


!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巴金




2


2



为了看 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


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

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


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 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


过了一 会儿,


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红是真红,却没有亮 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


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 全跳出了


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

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


然有了光彩。

< p>


有时候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

< br>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


不容易,因为我只看见 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 来,人眼还


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 br>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冲出重围,出


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 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


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 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2


3




叶圣陶



4



14


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


路 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


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


这儿一丛,


那儿一簇,


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


的山,各色的 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


艳。


< p>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


缓,时而急,溪流声 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


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


壁,


头上是高高的石顶,


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


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 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


船呢


?


两个人 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


这样小的小船。


船 两头都系着绳子,


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


在里边拉绳子,船就 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


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 ,自以为


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2


4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


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 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


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


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


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


余外全是昏暗,


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


蜒在洞顶的双龙,

< p>
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


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 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


十多。


这些石钟 乳和石笋,


形状变化多端,


再加上颜色各异,

< br>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 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


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上源


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第六单元



18


、小英雄雨来




管桦




2


5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 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


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


悠悠地飞起来 ,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


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 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


和铁头、三钻儿,还有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


上钻 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 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


面上。



妈 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


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 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


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


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 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


!



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


?


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 远远


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


!


往河沿 跑


!


”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


思,


转身就朝河沿跑。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


到 底追上了,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

< br>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


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2


6



忽然, 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


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 ,嘴里吹着气,望


着妈妈笑。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


工作同志 ,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


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 /p>


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


女老师 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


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 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


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


一块红布,


包了个书皮,


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 地写了


“雨来”


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


7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 炕上,背诵当天晚上


学会的课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


进一 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


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披着子 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


背上还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



?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 ,民兵都到区上集


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

< p>


?


”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 ,说:


“这


哪儿有准呢


?


说远就远,说近就近。”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


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 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


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 /p>


“区上在哪儿


?


”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 吧嗒抽着,说:


“叫


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

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


来一两声狗叫。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


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



2


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