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
1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认识数位顺序表
数
级
数
…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p>
十
千
百
十
…
亿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
数
…<
/p>
千
百
十
千
百
十
单
位
亿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p>
万
位
千
百
十
位
位
位
个
位
< br>一
(
个
)
万
千
百
十
1
、一、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
单位。
p>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
千万。
< br>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2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
级。
)
3
、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br>万级
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p>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
千亿位。
< br>
4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的进率都是
10
,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
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6
、
10
个一亿是十亿
;
10
个十亿是一百亿;
10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
、从右边数起,第
5
位是万位;第
9
位是亿位。
2
二、读数的方法
1
、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
:
(
2496
¦
0000
)
2
、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
(一)
、
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
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
,
都不读;
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
都只读一个
0
。
(二、
)亿以上数的读法
1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
、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
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
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
”字。
3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
,
都不读;
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
都只读一个
0
。
三、写数的方法
< br>(一)
、亿以内数的写法
(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
数。
)
1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
、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二)
、亿以上数的写法
(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
1
、先写
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
、
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p>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先数位数确定位数相不相同)
<
/p>
1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 br>
2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
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
3
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
1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
0
省略,
换成“万”字。
2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
位的数: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
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
“四舍五入”法:≥
5(
有
5
、
6
、
7
、
8
、
9
、
)
向前一位进
1
;
<5
(有
1
、
2
、
3
、
4
、
)舍
去。
)
1
、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
据千位上的数,用“四
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
、非整
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
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
、表示物体个数的
1
、
2
、
3
、
4
、
5
、
< br>6
、
7
、
8
、
9
、
1
0
、
11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
体也没有,用
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
、最小的自然数是
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我们学过的面积
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
、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公顷。<
/p>
1
p>
公顷
=10000
平方米
< br>
4
2
、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1
p>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100
公顷
3
、正方形
周长<
/p>
=
边长
X4
面积
=<
/p>
边长
X
边长
4
、长方形
周长<
/p>
=
(长
+
宽)<
/p>
X2
<
/p>
面积
=
长
X
p>
宽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2
、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 br>3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0
1
公顷
=1
0000
平方米
4
< br>、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100
p>
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5
、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
进率是
1000000
1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一、线段、直线、射线
1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可以测量其长度。
2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线
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
3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
4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线段、直
线和射线。
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直线和射
线。
5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
线。
二、角
5
1
、
从一点
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
叫做角的边。
2
、
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
,用“°”表示;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l
度。
记做
1
°
p>
3
、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
越小角就越小。
4
、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
90°
直角
=90°
p>
钝角:大于
90°
小于
180°
p>
平
角
=180°
周角
=360°
1
周角
=2
平角
< br>=4
直角
=360°
1
p>
平角
=2
直角
=1
80°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3
时整或
9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6
时整,时
针和分针成平角;
12
时整,时针和分
6
针成周角。
5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0°
刻
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与内圈的
0°
刻度线重合,读内圈的度数;与外圈的
0°
刻度线重
合,读外圈的度数。
)
6
、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
< br>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
/p>
2
、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
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
数的十位对齐
7
3
、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
二、因数末位有
< br>0
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
p>
1
、
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
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
,
就在积德末尾添几个
0
。
(因数末尾若有
0
,先把
0
前数相乘;再看末尾
0
几个,就在积末添几
0
。
)
2
、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
0
时,用第二个
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一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
位上的数,
0
p>
也要乘,与
0
相乘后,在加上进上来的数,
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三、积的变化规律:
1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2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数除以几(
0
除外)
,积也要除
以几。
3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4
、
两个数
相乘,
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
(
0
除外)
,
另一个因数同时乘相同的数,
积不变。
四、总价问题
1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
、单价
×
数量
p>
=
总价
总价
÷<
/p>
数量
=
单价
总价
÷
单价
=
数量
五、路程问题
1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
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
,叫做时间。
2
、速度
×
时间
=
路程
路程
÷
速度
=
时间
p>
路程
÷
时间
=
p>
速度
3
、速度单
位是复合单位,即“路程单位
/
时间单位”
。
(例如:千米
/
小时)
8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平行与垂直
1
< br>、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2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
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
平行
。
图
一:
“直线
A
和直线
< br>B
是平行线;直线
A
和直线<
/p>
B
互相平行。
”
3
、平行
可以用符号“
//
”表示。
a
与
b
互相平行,记作
a//b
,读作:
a
平行于
b
。
4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
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垂足
。
图二:
“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互垂直;直线
A
是直线
B<
/p>
的垂线;点
C
是垂足。
< br>
”
5
、垂直可以用符号“⊥”表示。
<
/p>
a
与
b
互相垂直
,记作
a
⊥
b
,读作:
a
垂直于
b
< br>。
6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以组成
4
个直角。
< br>
有
1
个垂足。
7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的线段最短。
9
、
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
这些垂直线段不仅互相平行而且长度相等。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
p>
10
、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可以画
p>
1
条。
过直线外
一点画
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可以画
1
条
。
二、画垂线的方法
1
、
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