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小学教师必备心理学基础)
-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二、心理的构成
(一)心理过程
< br>1
、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
2
、情感过程——由于对事物所采取的态度不
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过程。
3
、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
1
、个性倾向性
: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
2
、个性心理特征
:
能力、气质和性格。
3
.自我意识
: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三)心理状态
:
在一段时间内所独有的心理活动的特征
心理现象的构成
三、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三)心理的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p>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想
象
心理
过程
情感过程:
< br>
伴随注意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心理状态
个性倾向性(个性动力
系统):需要、动机、
兴趣、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p>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特
征系统):能力、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个性调节系
统):自我认识、自我
体验、自我调节
四.心理学的特点
(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
1879
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
理实验室
第二章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
集中——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与集中性
(二)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 br>保持功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的对象上,直至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调节与监督功能:
使人及时觉察事物
的变化,并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动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及其外部表现
1
、生理机制
定向反射——人们朝向或指向某种
事物,藉以探明事物的情况和意向的反射活动。
感官作朝向活动
无关动作的停止
内脏器官作适应性变化
2
、外部表现
(四)注意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
注意没有反映的客体,本身不能独立存在;
其他心理现象的产生,必须伴随注意;
注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指向——集中——维持——移动
二、注意的种类及其规律
(一)无意注意
1
、什么是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
强烈的刺激
变化的刺激
差异的刺激
新异的刺激
人的知识经验、情绪或情感、心理倾向、身心状态
2
、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
3
、无意注意产生的主观因素
(二)有意注意
1
、什么是有意注意
具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对活动目的的确定与理解
稳定的间接兴趣
意志努力
活动的合理组织
平和、冷静地对待任
何干扰性刺激,不发火、不烦躁,保持愉快的心境将有利于主体有
意注意的维持。
2
、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另外,
主体对于干扰性刺激所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意注意的维持。
(三)有意后注意
1
、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具有自觉目的而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对注意对象具有足够程度的直接兴趣;
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
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以及一个人的注意发展水平。
在一瞬间人们所能清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2
、有意后注意产生的条件
三.注意的品质及其差异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1
、注意
的广度首先取决于知觉对象的特点
注意广度的大小和知觉对象的单位组合、排列特点有关系。
扩大知觉广度的关键是不断丰富主体知觉单位的内涵。
把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与之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起伏:是指人的注意间歇性地
,
时强时弱地周期性的变化。
2
、注意的广度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注意的稳定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
、注意对象的特点
2
、对活动的态度
3
、个体本身的特点
(三)注意的分配
1
、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
2
、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
首先,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
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需要集中注意,而其余动作已
经成为熟练动作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不需要注意或稍加留意即可。
同
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关系及活动的性质,也会影响注意分配的难易程度。
(四)注意的转移
1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转移——根据当前的任务,
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或在同一活动中从一种操作转向另一种
操作。
注意的分散——被动的转移;注意的转移——主动的转移。
活动的目的性
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2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3
一个人良好的注意品质必须是:
注意稳定、集中、范围大、分配能力强、转移的灵活迅速。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概述
感觉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的综合的反映
感知的意义: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从感知开始的;它为其它
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感觉与知觉分类
(一)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物的来源不同和产生感觉
的分析器的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温觉、触觉等。
或内脏器官的表壁上。
1
、外部感觉:由外部刺激物引起,它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表面的部位。
2
、
内部感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变化及内脏器官状态的感觉,
其感受器位于体内组织里
运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
和肌肉紧张状态。
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空间姿势。
机体觉:反映有机体各内脏器官的状态。
依据分析器的不同和刺激物的特点,把知觉分为两类:
(二)知觉的分类
1
、一般
知觉:视、听、嗅、味、触、运动觉。
2
、复杂知觉:
p>
空间知觉——反映事物的空间特点(形状、大小、距离、远近等)
。
时间知觉——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延续和顺序(时间
`
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等)
。
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 br>常见的错觉有:视错觉、时间错觉、身体在空间定向上的错觉、运动错觉、声音定位错
觉等。
(三)错觉
三、感觉的规律
(一)感觉阈限与感受性
人要产生感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外界的刺激作用(客观因素)
,
二是主观的感受能力(主观因素)
。
1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一定的刺激强度。
2
、感受性——分析器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p>
(二)影响感受性变化的条件
1
、适应
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嗅觉适应、触觉适应、肤觉适应。
听觉的适应不甚明显,痛觉的适应则极难产生。
感觉的适应现象首先有利于我们节约精力;其次,有助于人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2
、感觉的相互作用
(
1
)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
作用:
分析器的感受性在其他感官的刺激影响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
变化。
其基本规律是:
一个弱的刺激会提高其它感觉器官的感受性;
一个强的刺激会降低其它
感觉器官的感受性。
(
2
)同一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
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剌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由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继时对比:由同一分析器先后产生的各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
3
)联觉现象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3
、社会生活实践对感受性的影响
<
/p>
(
1
)社会实践可发展人的感受性并形成
其个别差异。
(
2
< br>)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一种感觉失缺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的发展来加以弥补。
感觉的适应和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感受性的影响
是暂时的,
一旦条件消失,
感受性又会恢
复到原来的水平;
而社会实践对感受性的影响却是长期的。
因
此,
我们要想不断提高自
己的各种感觉能力,就要积极投入到社
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
四、知觉的规律
(一)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
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格式塔原则)
(
1
)接近性(
proximity
)原则
凡距离上接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凡物理属性相似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
/p>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对象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
当事物提供的信息不足时,
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补充当前的知觉活动,
使其形成具有一
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
2
)相似性(
similarity
)原则
(
3
p>
)连续性(
continuity
)原则<
/p>
(
4
)封闭性(
closure
)
原则
(
5
p>
)良好图形(
goodness
)原则
p>
2
、知识经验与主观状态
(二)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
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
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知觉对象
¡ª¡ª
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知觉到的事物;
p>
知觉背景
¡ª¡ª
在同一瞬间被我们较模糊知觉到的事物。
知觉的选择性
p>
¡ª¡ª
把知觉对象从周围繁杂的环境中优先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区分出来的特点。
影响知觉对象选择的条件
?
1
客观条件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的运动
刺激物本身的组织特点
需要、兴趣、经验、当前的心理状态
2
主观条件
(三)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
感知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位知觉恒常性等。
知觉恒常性的发展与个体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有关。
(二)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在知觉事物时,
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和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的
特性。
p>
3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
1
、过去的知识经验
2
、言语的指导作用
3
、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4
、人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定势)
5
、人的情绪状态
第四章
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三)记忆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
–
–
–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动作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
–
瞬时记忆
–
短时记忆
–
长时记忆
(四)记忆表象
表象是曾经作用于人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的形象。
–
形象性
(
直观性
)
–
概括性
4
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内容,
回忆总是凭借表象实现的。
对形象的回忆是记忆的一种基本表
现。
5
记忆表象是人们认识发展链上的中
间环节,是从感知觉——思维过渡的桥梁。
二、记忆过程的分析
(一)识记及其规律
识记是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识记时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识记材料的特点和识记的方法)
识记的目的任务
理解
识记材料的特点(数量、性质、部位等)
识记效果与感觉通道
识记时的态度
1
、识记的分类:
2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二)保持和遗忘及其规律
1
、保持
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
,即对识记过的事物作为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
保持有量的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会减少。
保持在质的方面也发生变化
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回忆。
遗忘的原因:
2
、遗忘
p>
(
1
)消退抑制
(
2
)外抑制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及时复习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式多样化
防止复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三)再现及其规律
1
、再认
对过去作用过的事物重新接触时能够识别出来。
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
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当遇到困难,需要费一番心思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
2
、回忆
3
、如何培养追忆能力
(
1
p>
)明确追忆的任务
(
2
)利用联想
联想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
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
对比联想
关系联想
(
3
)和追忆中的干扰作斗争
三、记忆的品质及其个别差异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准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各种品质相互结合的类型:
6
识记得快,保持得牢而且正确;
7
识记缓慢,保持牢固;
8
识记得快,忘得也快;
9
记得慢,忘得快。
第五章
想象
一、想象概述
(一)想象:人脑对已
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基础——客观现实(实践)
1
、想象在实践中产生
2
、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的种类及其规律
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剌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
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按有意想象的新
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1
、再造想象
(
1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绘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
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2
)特点
突出特点:再造性
其他特点:创造性和主动性
正确理解语言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丰富的表象储备(知识经验)
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重要条件
(<
/p>
3
)形成或进行再造想象的条件
(
4
)意义
2
、创造想象
(
1
)什么是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
独立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动机(前提)
丰富的表象储备(基础
)
积极的思维活动(关键)
原型启发(起点)
(
2
p>
)顺利进行创造想象的条件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
1
、幻想与一般创造想象的区别
幻想总是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
幻想是对未来活动的设想
2
、幻想的种类
(
1
)积极的幻想(理想)
以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幻想。
不切实际、不顾个人现有条件、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
(
2
)消极
的幻想(空想)
第六章
思维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三)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凭借直接感知,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运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进行的思维。
根据思维的方向
又称扩散思维、辐射
思维、求异思维,是指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
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思维形式。
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又称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
它是一种有方向、
有条理、
有确定范围的收敛性
的思维形式。
1
、直观动作思维(实践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1
、发散思维
2
、聚合思维
二、思维过程与思维形式
(一)思维过程
1
、分析与综合
p>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
同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
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
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
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
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
中去的思维过程。
2
、比较与分类
3
、抽象与概括
4
、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
概括而获得的概念、
原理、
理论应用到某一具
体对象上去的
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
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
按不同的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
思维过程
.
(二)思维形式
1
、概念
(
1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思维最基本的单位。
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全部的共同本质的属性。
外延指具有这些共同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
概念是用词语来标志的。
判断就是去肯定或否定事物有某种属性。
推理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
(
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
、判断与推理
(三)概念掌握与教学
1
、概念掌握的两种方式
(
1
)概念形成
个体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
p>
在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
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
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初级概念(日常概念)的过程。
这是学龄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条件下,
用定义的方式
(或体现在上下文中)
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
征,
学生利用认
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概念,
从而获得科学概念
(二
级概念)
的过程。
这是学生、成人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
现代认知学派认为,
概念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根据其抽象水平、
概括程度和包摄范围
而分层组织的。
因此,
< br>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
新学习的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起固定
< br>作用便大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
(
2
)概念同化
三种同化方式
1
、新学
习的概念是原有概念的下位概念;
2
、新学习的概念是原有概念的上位概念;
3
< br>、新学习的概念与原有概念在认知结构中是处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根据上述三种关系,
现代认知学派提出了使新概念在认知结构中获得心理意义的三种同
化形式:<
/p>
10
类属性同化
11
总括性同化
12
并列结合性同化
2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
1
)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相应的知
识经验
(
2
)突出关键特征,减少和消除无关特征
第一,恰当的使用变式和比较
第二,恰当的使用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
用肯定例证最有利于传递概括的关键特征;
用否定例证最有利于传递比较用的辨别信息。
下定义是指用最简明的语言去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表达概念内涵的一种方
式。
种概念(被定义的概念)
=
属概念
+
种差
(
3
)及时给概念下定义
(
4
p>
)在实践中运用,使概念具体化
(
5
)形成概念体系(系统化)
三、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
照一定的目标,通过各种认识活动和技能、技巧,使
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解决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
包括对问题
的要求、
条件的分析,
发现它们之间
的
联系和关系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其中,思维活动是解决问题活动中的关键和核心成分。
研究问题的解决,就要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影响其进行的诸因素两方面加以探
讨。
(一)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阶段)
1
、发现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
< br>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
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这是
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明确问题中要求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把握问题的实质,
使问
题的症结具体化、明朗化,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迅速而准确地明确问题依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
二是已有的知
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从一系列的问题中区分出主
要的问题。
2
、分析问题
3
、提出假设
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已有知识经
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推测出解决问题的
途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提出假设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4
、检验假设
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检验的方法有两种:
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检验。
< br>间接检验:即在头脑中,根据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原则,利用思维对假设进行论证。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动机强度
p>
动机强度和解决问题效率之间呈倒
U
型曲线
。
动机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只有适宜的动机强度,
才能保持振奋而又从容的状
态,使问题
顺利解决。
2
、刺激模式
每一个问题呈现时的形态为刺激模
式。
即问题中所涉及的事物、
条件等在时间、
< br>空间上
的排列、集合方式。
3
、多余刺激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与问题解决无关的刺激。
定势又称心向,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它使人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
决问题。
从生理机制上讲,
定势是多次以某种方式解决问题所形成的动力定型,
它影响着解决后
继问题的态势。
当解决相似或相同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们适用问题的需要,而提高反应速度。
但对于变化了的情境或课题,定势常有消极作用,会阻碍人们产生更合理有效的思
路,
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4
、思维定势
5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
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
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
能有的功能
的现象。
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
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情感如愉悦
、自信、乐观、平和等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问题解
决后所体验到的兴奋、
喜悦、
自豪等又会进一步激发个体解决更复杂问题的热情,
< br>由此
构成良性循环。
消极的情
绪情感如苦闷、抑郁、愤怒、焦躁等,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甚至会导致失
败,
而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痛苦和郁闷,
又可能会成为进一步智力活动的障碍
,
这种恶性
循环应加以防止。
据耶尔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
在解决问题中,
思维的智力操作与情绪的激动水平之
间的关系随任务的复杂性而变化——运算复杂的
代数问题,操作水平的最佳状态处于
较低的情绪激动水平;
进行
初等的算术运算,
操作水平高峰处于相对的中等情绪激动水
平;
操作简单的反应时,高峰则处于较高的情绪激动水平。这就是耶尔克斯——多德
森定律。
6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