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docx
-
“互联网
+
教育”背
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以《轴对称图形》第
1
课时为例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
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当代小学生接收知识
的需求,“互联网
+
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笔者学校作为大武口区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在
2018
年
12
月开始实施“智慧课堂建设”方案;
2019
年
3
月,引入“优
学派电子书包”,成立
17
人“智
慧课堂建设”小组,制定《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
施方案》,开展了旨在促进“互
联网
+
背景”下传统教学与智慧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
/p>
实验;通过建设智慧课堂教室、引进优学派、网上集体备课、教师个人空间的建立、精准教
研
等形式,促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进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与
学”方
式的改变、为教师赋能减负;探索新的教研与教师培养模式、改善人工智能应用条
件,有力地
利用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人。
一、
“互联网
+
教育”研究背景
2012
年
11
月
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首次提出“互联网+”
理念。
2015
年
7
月
4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
意见》。“互联网+”是创新
2.0
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
联网
+
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
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
完
成身边的几乎所有事情。
一张网
、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
+
教
育”。它是教育与互联网的一种深度结合,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高层次发
展阶段;它是用互联
网在传统模式下重新制定的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学生通过新的
教学模式,不受时间限制、
不被教学场地局限进行学习。学生在互联网中,学习到的不仅
仅是知识,而是获取终身学习与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是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让教
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
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
识,从而培养创新性人才。
二、智慧课堂的概述
(一)何为“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一词的概念界定,其实因各地的教育基础不同,教育环境不同,人们的价
值观念不同,对其概念定义也不尽相同。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并结合本地教学环境与自
身教学实践,对“智慧课堂”概念作如下阐述:智慧课堂就是充分的发挥现有的各种科技手段,
将课本的知识更加立体化与全面化,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点燃求
知智慧,
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高效课堂。
(二)智慧课堂的特点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智慧课堂是“互联网
+
教育
”背景下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是信
息
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因此,智慧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资源整合,实时推送。
智慧课堂建设的一个重点在于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并且在整
合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时代
发展进行相应内容的及时更新。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智慧课堂的核
心内容,包括电子课本、电
子教案、微课视频、课程内容的讲解、相关题目的解答思路讲
解等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
化特点和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不同的学生推送有针
对性的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果。
2
.
高效互
动,实时交流。
智慧课堂与传统课
堂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
流互动。比如屏幕广播与直播功能结合起来,课堂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每个学生;比如解答区,
< br>师生都可以互相浏览完成的任务,对不同的解答进行勾画或点评;比如讨论组,师生都可以在
需要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老师或学生都可以实时回答,
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3.
学习评价,实时反馈。
智慧课堂中的评价体系贯穿了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课中随堂教学
即时分析和课后作业的跟踪,全方位的反
馈评价使得老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
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
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三、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
+
< br>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
借助于新兴信息技术及各种智能终端,课堂系统
超越了时空限制,实现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
智慧课堂体现在课前、课
中、课后三个环节,
使这三个环节融为一体。
1.
课前预习检测
教师向学生下发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平板电
脑完成自学任务,
教师
根据学生对新
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教学。
2.
课中动态开放
师生一起完成自学答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同时,教
< br>师
基于学生的动态学习数据分析
和即时反馈,
采取机智性行动,
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优化
和改进课堂教学进程,
达到深度互动,
充分体
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3.
课后个性辅导
教师推送作业,学生借助平板电脑里的学生资源、微课、名师
讲堂等巩固提升所学知
识。
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
精准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辅导,
兼顾学生差异。
(二)智慧课堂教学案例
以北京
2011
课标版四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在课前,教师利用优学派智慧
课堂备课模式中的“课前导学”
发布了微课、电子课本和预习单。学生借助优学派按照老师的
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利
用网络、看书、看微课,甚至可以寻求父母和同学的帮助等形式学
习新知并解决问题。具
体教学设计如下:
片断一:温故知新,明确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昨天留的课前预习单完成了吗?
生:
(异口同声)完成了。
师:很好,下面就对大家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准备好迎战了吗?
生:
(异口同声)准备好了。
师:第一部分的复习旧知,这道题你有什么困惑吗?
生:(异口同声)没有。
师:黄老
师有个困惑,需要同学们解决,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生
1
:有学者回答,将图形对折,两边重合了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
2
:有学者反对,应该是完全重合。
生
3
:有学者补充,有学者通过翻阅
二年级教材,轴对称图形是将图
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
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
形。
生
4
:有学者补充,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师:同学们,你们真会学习,第一部分完成的很出色。那么,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请同学们观看微课。
(学生观看微课,回顾旧知“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吗?
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画轴对称图形。
【思考】学生借助优学派回顾、复习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通过动画演示,
< br>
直
观感受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明确这节课目标,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这节课学
习的重点内容,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片断二:探究交流,揭示特征
活动一: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师提问: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
1
:有学者回答,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
2
:有学者补充,对称点的连线与
对称轴
互相垂直。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教
师质疑:你怎么知道这两个特征的?你有
什么方法来验证?请结合课前任务单,想办法来
验
证你的观点。(教师在两个特点后面打“?”)
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