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云平台背景下的教学教研探索
-
学乐云背景下的教学教研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市部分学校开展了“学乐”云平台试
点
应用。“学乐”云平台有很多优点,如备授课一体,方便资源汇聚
共享,作业颠覆传统,
上课可以“三随”,免费使用等,学乐可以创
造高效课堂;移动
APP
发挥“先学”的重要作用;最好的资源来源于
学生;碎片
化的资源才是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学乐对教学方式与学习
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利用学
乐云教学平台,试点学校实现“三个
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面
授为主向能力培
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的轮廓已初步形
p>
成。
利用云平台整合优质资源
为了有效提
升“学乐”云平台应用效果和水平,我们开展了教育
资源共享模式探索,依托云平台,将
云平台资源和学校资源进行整合,
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建设资源库遵循了四个原则:一
是实用性:能
够直接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二是综合性:资源库应是教师备课、上
课、辅导、教研、反思和课题研究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三是互动性:
教
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互动;四是延续性:能够
记录和显示教师、学生
的成长轨迹。
1
各校充
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分学段分学科采取任务驱动式的
方式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充分
利用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
台提供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培训资源,采用购买、
自制、下载、链
接等多种形式,以校园网为平台,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需求、分类齐全、<
/p>
便于查找的资源库。为了不断完善资源建设系统,鼓励教师们上传优
质的教学资源。包括: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因特网上的名家教育教学
资源、学校为教师
购置的包括录像带、光盘等教育资源、教师自己的
教案、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等。
利用资源库开展集体备课。首先根据平台上设置的“教师端”云
p>
盘、教案、预习、授课、作业等模块,准备好自己的第一手备课方案,
并上传在平台上;
然后备课组教师针对第一手备课方案发起互动话题,
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对教案和课件提出修改意见;接下来,由主备教
师根据平台
上已经集成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老师们提出的修改意
见进行个性化编辑,形成教案定
稿,报给教研组审定后添加到自己的
资源库,以备教师们共享。
基于学乐云平台的课堂教学
一张网、
一个移动终端,数百个教师备课资源,按章节匹配好任
你挑;一张网、一个平台,数以万
计的学生做题上传,老师即时点评
与辅导。我们利用“学乐云平台”提供的“预习、备课
、制作课件、
授课、同步练习、作业”等几个板块,开展了云平台课堂教学研究。
特别是在备课方面,我们一方面收藏、整理、利用平台“云盘”已有
2
的共享
资源,另一方面制作、上传、分享教师自己的碎片资源,让其
他学校的教师也能够在“云
盘”中共享更多的资源。教师依托平台中
“教师端”设置的云盘、教案、预习、授课、作
业等模块提供的丰富
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备课。教师在登录平台进行个人的教学设计、
资源的整理和制作同时,观看别人的优秀案例和经验,为自己的教学
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有的教师还将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
例、安全小知识
、经典图片以及学生在平台上完成的作业等,上传到
平台,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案。
上课时,直接用班级电脑登陆平
台进行教学,课后,将自己的反思、问题通过平台进行反
馈,或总结
经验,或寻求帮助,学期末,将自己和学生积累的材料进行梳理,很
快就能够形成个人的成长档案,提高了个人工作效率,方便、快捷,
改变
以往应用复杂、费时费力的局面。
基于学乐云平台的课堂教学
,与之匹配的是参与、合作与交流的
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新的课堂模式是以问
题为导向,强调
“学在先、教在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结
p>
构上,更凸显学生前置学习、合作探究和当堂练习在课堂中的价值,
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落实“从最后一个抓起,不让一个学生
掉队”的育人目标。
其操作流程简化为:前置学习——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师生互动——练习反馈。只
有在简约的课堂,学生才有
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大的思维空间,也才能实现教师的自我解
放,不
至于束缚在繁琐的教学步骤当中。
3
云作业——关注学习数据,记录成长轨迹
在当下,是个“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依靠“数据”来进行教
学评价。一堂课结束
后,老师不再是通过口头布置的方式留作业,而
是通过云课堂“作业空间”功能给学生布
置作业、批改作业和分享优
秀作业,这真正减轻了老师收发和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老师在
教师机
上确定好作业名称后,学生端即可同步查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学
生提交作业后,会看到自己是第几个提交作业的,并且还会有温馨的
表扬语。
假如一个学生提交了作业看到自己是第一名交的,首先自己
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而其他
同学都不想当最后一个
.
交作业成了一个
刺激的竞赛项目。这些有效的数据,便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
p>
学乐云教学平台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向老师、同学自我展现的机
会,
学生不再把作业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参与。同时,学生
在上传前都是通过反复练
习,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学生的相
互浏览、质疑、提议、修改、互助、完善以及
整个学习思路的动态变
化过程都被“云”平台所记录,实现了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的可视
化,
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且还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
性。当学生在“云”端学习时,他们的每一步学习行为都会形成一目
了然的“数
据”老师可以直观的看到。“云作业”对于学生“改进学
习方式”和“自我认识”都起到
了量化、促进的作用。而对于教师来
说,及时地关注这些评价数据,对于掌握学生的学习
进度、激励创新
和纠正偏颇也具有很强大的辅佐作用。
4
利用云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以“学乐”云平台与学科整合为抓手,建立学科教研平台,积
极
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模式的校本研修活动。传统教研活动受时间、空
< br>间、人员等限制,集中教研时间短,专题性强,往往感到意犹未尽就
结束了。在平
台建设中,重点加强教研互动版块的运用推广,培养教
师利用学乐云平台进行沟通的习惯
,
逐渐形成在云平台开展教学研究、
资源开发、整合经验等领域
广泛的交流和研讨的氛围,从而获得持续
的专业发展,促进学习型团队建设。云平台为教
研活动带来了许多便
利,教师们在云平台上参与教研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他们利用课余时
间把自己的所思所获以博文的形式发表在云平台中,或将自己的观点
以评论的形式在平台上发表,老师们的观点得以碰撞,思想得到了交
流和提升。
p>
通过学乐云平台,教师的教研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加强,教学教<
/p>
研的视野也随之开阔:在平台上,教师不仅能跟很多知名的学者专家
交流,还能与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教学问题探讨,不自觉中,
课前集体备课力度
加大了,讨论的问题更加细致了,也更有针对性了,
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多了,整
个教育教学面貌较之以前有了很
大的改观,真正做到了教学方法共研,教学内容互商,教
学问题同做,
教学资源共享。在研究中,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加强。
利用云平台对教师常规教学进行管理
推行电子备课。实施三步式管理,即第一步老师利用农远资源和
5
因特网
制作、整理好自己的电子教案及相关课件,保存到自己的平台
上;第二步教师集体研讨修
改,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的个性教案,并把
自己的备课添加到资源库;第三步把备课上传到
学校的服务器相应文
件夹中,便于学校检查、资源共享、集体单元备课和教学使用。
p>
常规检查。学校将教师们在云平台上的资源上传和使用情况纳入<
/p>
教学常规检查项目。学校每月底对教师们资源上传和使用情况进行统
计,并根据参与度、交流内容的质量等进行综合打分,最后成绩纳入
期末考核。
网络评教。利用云平台,组织开展网络评教活动,组织学生对教
p>
自己的语文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既避免了以往抽样调查的片面,又克
服了发放调查问卷后期繁杂的统计工作,而且经过云平台统计的数字
真实可靠,减轻了统
计压力;通过网络评教让每一位教师看到了自己
在师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工作
起到了监督指导作用。
构建“三结合”育人网络,营造开放的育人大环境
利用云平台建立
“优者加速,
困者受助”
的学习帮扶系统,
对
“特
殊需求学生”实施定向“滴灌式”培养策略,保证每个孩子天天有进
步。云平台的运用
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自主学
习活动的空间,开发了学生多渠道的学
习途径。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常态,教师更多的是通过给
学生提供素
材、资源、同步练习等辅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练习,帮助每个孩子
提高学习质量。
6
通过云
平台,我们可以为社会、家庭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的教育教
学过程提供了便利。我们利用云
平台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课堂和作
业的过程当中,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反馈孩子
课外学习与生活
情况,并在线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让“家校共育”之路变得更加通
p>
畅。利用云平台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
p>
随着学乐云平台使用的深入,我们发现云平台也存在一些需要改
进的
问题。一是平台不稳定,资源上传多次才能成功;存在部分信息
丢失情况,课件上传后无
动画显示效果,只能显示静态图片,不支持
电子白板制作的课件上传,“云平台”的授课
黑板不支持旋转拼接等。
二是部分学校网络稳定性差
,硬件设施不充足,教师不能随时掌握使
用动态
。三是平台内共享资源有限,不能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
教
育教学需求。各校都在不同程度的购买或者自建学科教学资源。但
许多都是教师个体行为
,不成体系,没有系列化,使构建的资源库无
法发挥应有的效应,
操作起来较困难,
使用率较低。
对于
ppt
课件上传
后动画消失等问题,教师们找出了解决办法。我
们将“云平台”与
ppt
课件、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结合使用,
切换教学,发挥四种手段及软
件平台的优势。如我们将平板电脑与“班班通”、“云平台
”连通,
教师走在教室的任何角落,都能够在平板上点击、写字、绘图和上传
学生作业图片,在班班通终端上同步显示。
在传
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要在规定时间,指定地点,限定的人
群中进行限时的教学交流活动
,且教研的具体内容难以被妥善保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