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
构建和谐课堂
,
减轻
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虽
是一个老话题,
但却是社会各界、
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
应该说,
在这一问题上从各教育主管
部门到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涌
现出
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有
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仍然是靠加班加点、
题海
战术、加大作业量等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来达到所谓的高质量。令
人“费解”的是,尽管学生的学习生活频频“超载”
,但这些学校和<
/p>
老师的教学质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因之,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提高
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
要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将“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
生过重负担研
究”作为研究课题,这对改变当前“老师累、学生苦”的现象,培养
一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2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
)
、
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
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
2<
/p>
)
、提升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
p>
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
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
16
(
3
)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
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
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
4
)
、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
、课题的含义
课题的界定:
1.
和谐:指事物或现
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多样
性的统一,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最佳
的表现
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2.
和谐课堂:是运用恰当、科
学和艺术的教学手段,
让
学生在愉快的和谐气氛中进行学习,
从而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减
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谐课堂教
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p>
它具有一种同化力,
使学生真正
做到学习的
主人。
3.
课业负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
p>
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文中认为,
“学生的实际学习能
力就是他的心理、
生理和精神的潜力,
以及间接起作用的外部条件的
总和”
,学习超过了学生学习能力
的总和就是负担过重。
2
、研究意义
(
价值
)
本
课题的研究在于真正意义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把学生从
沉
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还给他们一块蔚蓝的天空,
提高教师自身
素
质,丰富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从而推动新课改持续健康发展,大面
< br>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
学行为发生深刻的改变,
有助于教师更自觉地推动素质教育,
为学校
的科学、人性办学出谋划策;本课题的研究还能提高家长的认识,为
p>
2
/
16
学
生的课外生活提供足够时间与空间,
这对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生课业
负担过重、
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培养一代合格的
高素质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假设和研究目标。
1
、课题假设
本课题旨在教师备课、
授课、
作业设计等教法和学法方面进行
深
入研究,
以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
最大限
度地发挥教育、
教学活动的效益
和效率,
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习氛
围中解脱出来,既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又减轻学习负担。
2
、
研究目标
(
目的
)
< br>(
1
)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积
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
习动力系统,
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
发展。
< br>
(
2
)
、
通过课题的研究,
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
减轻学生负担。
(
< br>3
)
、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促进教
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心理学研
究表明,
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
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
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
造
性思维。因此,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产生教学合力,才能真正促
进学生的发展。
3
/
1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心理学家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加涅的教
等研究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都有所涉及,
他们研究出了很
多影
响减负的因素:
1
.关注教师特征:如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
师是有效教师,
这为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关注学生的学习:
他们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到学生以
及学生的学习上,但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
在我国
,
对“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生负担”的研究由来已久,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同行通过实践建构了几百种教学模式
,
较
为著名的有:
1
、多元智能理论
< br>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
从
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
为学
生的发展提供多元智力的机会。
2.
新课程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
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培养其搜
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
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
能,
促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
活泼、主动地发展
4
/
16
为特征的教育。
4.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学说
人具有非常优异的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向学生灌输什
么,
p>
这样做慧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
教育只需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
p>
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
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
、实验对象
xx
镇
xx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2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
究
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为课题研究寻找理论依据。
(
2
)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和
学习考察两个方
面。
(
3
)实验研究法:把所形成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案投入实践,
进行实验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
4
)问卷、探访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课题设计相应
的问卷,
对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主要调查学生负担
过重的原因以
便获得第一手资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
5
)个案研究:要
有计划地选择不同类型的例案,跟踪实验、
研究,积累实验研究过程资料,从中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实验、研究。
3
、变量的选取
5
/
16
(1)
自变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魅力的提升,课堂
教学
的有效性,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2)
因变量: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学习兴趣增加。
4
、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课题在研究中,可能出现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及家
庭等一些无关变
量。
为控制这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采取了以下
方法:
(
1
)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拥有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
技术。
(
2
)注重因材施教
,不搞“一刀切”。
(
3
)家校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构建和谐课堂
,
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
题研究
开展以来,
教师教育观念、
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
/p>
转变,
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的减轻,
实验
取得了一些课题研究实践成
果。事实充分证明了实验假设的正确性。
1
、创立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
构,推
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通过
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论的
支持
下,
我们探究出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精讲点拨—
当堂反馈—课内拓展”
的课堂教学模式,
是依据该课题的指导思想而
精心提炼总结出来的,
它具有较强
的可操作性,
能有效地监控教学活
6
/
16
动,较好地突出教学中的重
点和难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地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
学效率,有效的减轻
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改变了过去课堂上教师“一
言堂”
、
“满堂灌”的沉闷低效的教学
形式。以课题组教师执教的五年
级下册《桥》这一课为例,简单阐述这一教学模式。
p>
<1>
、导入新课时播放歌曲《为了谁》
,教师巧妙过渡语导入。上
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引用
5.12
大地震中优秀共产党员的例子唤发
学生
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情感道德教育,
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
兴趣。
<2>
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
,,
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3>
学生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标出来,<
/p>
多
读几遍,在空白处做批注。
(这里给学
生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学
的充分。
)
<4>
合作互动,当堂反馈,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p>
将班内学生分组合作交流,
标出自己
喜欢的语段,
教师指导学生
把句子读出感情,可见穿插课文插图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种方式
朗读句子,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赛读,通过交流促读,读
中交流,交
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这一意图
是: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着眼于开
发学
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而达成这些目标的唯一方式就是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品读描写老汉的语句,指导学生研
7
/
16
读课文,通过交流
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
人物,感悟老汉的形象,体会老汉的崇
高精神,为理解课题含义做铺
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的
能力。接
着再次创设情境,理解题目(播放钢琴曲《神秘园》
)
五天后,洪水
退了。请听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播放课文朗读)英雄远离了我们,他
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
长跪不起。
你从中听
明白了什么?你现在最
大的感触是什么?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用惊讶、敬佩、悲伤的语
气
把课文的最后
4
个自然段读一遍。<
/p>
意图是运用音乐渲染情感、
语言描
述凝聚
情感等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文本,
学生此时完全进入到了文章中
去
,
能亲自领悟到这种人间最伟大的亲情,
通过质疑让学生们进一
步
理解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含义,
加深了学生对老汉精神
品质的
体会,
使学生走上自主感悟、
自
主积累、
自主提升螺旋式发展的轨道,
与作者、作品达到了情感
上的共鸣。
<5>
课内拓展:清明节
就要来了,如果你来到老汉的墓前,你会
对老汉说些什么?请在插图旁写几句祭奠老汉的
话,
作为清明节送给
老汉的特殊礼物。
(伴随着低沉的音乐,
学生写话,
说话。
)
让学生“情
动而词发”,带着感动,带着敬佩,带着深切的
怀念,写几句为老支
书祭奠的话,既深化了老汉的精神,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课堂上老师充分相信学生,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
珍惜学生的独特
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
生思维火花的“迸发”
。构建了民主、平
等、和谐、开放的课堂,优
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大大提高了课堂
教学效率,
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