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
-
关于数学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
1997
年
8
月
26
日至
28
日
,
来自全国各地
19
个单位的
31
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由北京师范
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主办、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协办的“华人地区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
与教学改革”
学术研
讨会
,
大家除了参加大会的学术活动外
,
还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专题交流
和讨论。专题组由北京师
范大学钟善基教授
,
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孝达编审和香港大学教育
学院院
长梁贯成博士主持。专题组上
,
梁贯成博士和钟善基教授分别作了
45
分钟的专题报告
,
同时
,
有
17
位与会者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数学与文化、数学教育功能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与数学课程改革试验、数学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等多个领域。
1.
关于数学教育与文化差异
梁贯成博士结合新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
:
传统的中国教育
,
向来强调学生
付出的努力……
,
用归因学派的语言来说
,
中国人较倾向把学生的数学成绩归究于
“内在而可控制”<
/p>
的因素
;
而在如
美国这样的西方社会
,
却非常强调人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特别在数学学习领域
,
认为学生
的天资乃影响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
p>
即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归究于
“内在而不可控制”
< br>的因素。
显然
,
这样的观念必然
会影响师生是否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数学上
,
而这对学生的成
绩又必然
有直接的影响。梁博士认为
,
这也许是为什么东亚地区学生普遍能够取得好的数学成绩的文化背
景。
< br>
不同领域、
不同民族的数学教育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事
实上
,
——东方文化引导着教师、学生、家长更多地注重学习者的勤奋
;
——教育制度作为文化的一个侧面
,
考试、
考试结果、
< br>排名榜
,
刺激着学生更多地关注有形的
< br>知识、解题的技巧和具体的结论
;
——汉字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汉字是单音节字
,
因此我们的儿童在
一、
二年级就可以
熟练地掌握九九表
,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
多音节的英文字母
和单词
,
导致掌握
七八五十六
这样的
口诀成了西方儿
童的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同时
,
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东方人对形状和
平面位置关系的关注
,
这更是西方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
,
一方面其
成果会对国际数学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
另一方面
,
一个
更为严峻的问题将摆在我们面前
:
作为拥有二亿三千万中小学生、受东方文化滋养的中国数学教
育
,
是否潜伏着某种危机
?<
/p>
有人会说
,
不仅中国的数学奥林匹克选手
屡屡在国际竞赛中获奖
,
就连
普通的中
小学生也多次在跨国家的数学学业成就的比较中成绩名列前茅。然而
,
< br>从对现有调查资
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
,
< br>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践、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及
数学态度
的养成上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某些不足。
问题的实质在于
,
< br>从人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
目前
,
我国
中小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上所具有的优势是计算机可以做到的
,
而计算
机无法实现的公民所应具备的一些重要素质<
/p>
(
应用、
创新、
自信、
态度
)
恰恰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
被忽视了
,
由此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的
表现不尽如人意
;
另一方面
,
西方文化下的中小学数学教育
,
他们所忽视的<
/p>
--
系统的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
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弥补
,
而他们所重
视的
,
甚至是拥有的东西
,
恰好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
,
也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
?!
我们应该研究东方文化中的优势
,
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得以生长
的土壤;我们更应该发现东方
文化中的不足
,
< br>这样才能明确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在动力源泉。
因此
,<
/p>
从这个意义上讲
,
每一个中国的数学教育
工作者都有义务拿出勇气和理性来重新审视
今天的数学教育状况
,
建立新的、
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数学教育文化
< br>,
使我们的中小学生更为健康地
发展。
< br>
2.
关于数学教育的功能
为什么每一个未成年人在其发展的关键阶段
< br>,
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用于数学学习
?
< br>数学对人
的成长与发展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
这不仅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
,
也应
该是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