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上册
)
一、(第
1
、
2
张)《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
教科书中第一册中的一篇课
文。同时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下面我站在作者、
编者、教者、读者的角度,理解文本的
多重含义。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程
宏明。程宏明
1960<
/p>
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做教师工作至退休。工
作时他
是业余儿歌作者,退休后成为“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几十年来,已在
各类报纸杂志发表
儿歌一千三百多首,并出版多部儿童诗歌专集,是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他痴迷于儿歌创作
,从孩子们身上获得创作灵感,写出儿歌又把欢
乐、智慧、知识送给更多的孩子,他的作
品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能站在儿童
的立场去描写生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儿童以形
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
适应。
这首
儿歌是他的童谣精品,
自
1985
年就
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
至今已经
31
年
了。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文章节奏鲜明,音调
和谐。富有童
趣。课文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
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
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
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
上“画画”的事,“小画家”,就是小鸡、
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
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
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
趾形状不同。青蛙没
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亲近自然
的情感。
作为一名读者,潜
心品读本文,不免被作者带进了儿时的冬天,一场大雪
过后,雪地里的小画家来作画了,
它们自由自在,快乐的奔跑在厚厚的雪地上,
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自己也好想走到它们
的身边,欣赏它们的作品,享受冬
天带来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赏析美文的同时,还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
学
生掌握本文的生字,
理解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
“它们用什么作画?”
;
“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等问题,带学生走入
儿歌,读
出情趣,品好语言,感受儿歌韵律之美
(第
< br>3
张)下面我将从依据课标
-------
说教材、精准把脉
-------
说学情、
以学定教
-------
说目标、整合资源
p>
-------
说方法、多向互动
----
---
说过程五
个方面进行阐述
p>
(第
4
张)
首先我
们来看课标的基本理念。
它包括了四点
1
、
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2
p>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
、积极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四个理念当中,最核
心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它是其他三条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属,
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素
养”涵盖两个内容:一是识字写字、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是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这两个目的中,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重
点。因为语言文字运用
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核心、本色所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离开了
语言文字运
用,语文的课程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了。所以我们每节
语文课都应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来教学。
(第
5
张)教一篇课文,要想准确确定重点目标
,首先要吃准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之一。
面对着刚刚接触语言文字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阅读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p>
呢?针对这个问题,小语专家崔峦老师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一年级阅读课怎
么上?主要抓什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
好
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
书习惯,习得
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
解,体现由读正确
--
读通顺
--
p>
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
学生练读的过程。还要重视认字、写字教学和
语言的积累。有时间、有条件,
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将一年级
的阅读教学任务提取
出来,就是识字、写字;朗读指导;语言积累;拓展阅读。
(第六张)第一学段具体要求如下:识字写字方面,喜欢学习汉字,有
主
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努力养成良
好的写字习惯,姿势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阅读方面,
< br>喜欢阅读,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好、感叹号的
不同
语气,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
7
张)在吃准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吃
准教材,这篇文章是儿
歌,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
谣题”诗歌。
有人说:“自从有了母爱就有了儿歌”。可以说,儿歌是带着天籁般的纯美
走
进孩子们的世界的,它的自然、活泼和快乐,给人之初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
使他们得到最初的精神陶冶和知识启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教学更是承
< br>担着陶冶儿童性情
开发儿童思维、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纵观小学语文课本,儿歌在低年级
占相当
的比重。一年级上册中,仅拼音部分就有
11
首儿歌,课文和语
文园地中
的儿歌也有
10
首以上,
p>
如
《四季》
、
《小
小竹排画中游》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小小的船》、
《影子》、
《比尾巴
》、
《比一比》、
《日月明》、
《菜园
里》、
《平平搭积木》、《雪地里的小画家》等。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课本中,
p>
识字部分有相当数量的儿歌,
在课文和语文园地里也有很多儿歌,<
/p>
如》
《小鸟》
、
《人有两件宝、《快乐的节日》、《秋天到》、《欢庆》、《我爱祖国》、《走
山路》、
《谁和谁好》、《拍手歌》等。这些儿歌,类型多样,表现手法各异,
读起来优美动听,
韵味十足,充盈着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限快乐。从四
册开始儿歌基本上淡出了学生
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儿童诗,
4
到
1
2
册中共出
现了
20
< br>多首儿童诗,儿歌和儿童诗形式接近,但他们是有区别的。儿童诗与儿
歌同属于儿
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
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
着明显的区别。
一、在境界方面,童诗重「情」,儿歌重「趣」。
二、在内容方面,童诗较「雅」,儿歌较「俗」。
三、在意象方面,童诗较「稳」,儿歌较「显」。
四、在声韵方面,童诗不一定要押韵,儿歌却一定要押韵。
五、在结构方面,童诗「严谨」,儿歌「宽松」。
六、在流传方面,童诗不可以任意更动,儿歌却可以随己意改编歌词。
<
/p>
七、在读者对象来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 br>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从教学目
的来看,低年级主要是培养阅读兴趣,初步了解儿歌内容,读中
巩固识字,实现读文与识
字的统一。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感受优美
的语言,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
心自然和生命,释放孩子的童心,发挥儿
童的想象力,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洗礼
和智慧的启迪。其他学段在儿
童诗的学习上注重品味语言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特点,通过
读诗歌,编诗歌,
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
8
张)最后还要吃准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
基础和方
法,能运用生活积累和识字方法学习识字。在写字方面,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
/p>
下观察生字,发现汉字笔画长短,占格位置等字形特点。朗读方面,学生学完
拼音之后,已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读通课文。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依然存在
难点,即书写姿势不正确,书写不够整洁,“鱼”的笔顺把握不准,不易朗读
出感情。<
/p>
(第九张)一、与文本对话,确定教学目标
< br>针对文章的语言特点、文体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我开始研究本课
的教学目
标,首先,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
经过我的分析,
我对原来的教学目标进行取舍,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 br>1
、
识字
11
< br>个,写字
3
个,学习偏旁“虫”和“目”,学习感叹句、
,反问句,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p>
2
、
了解四种动物爪
(蹄)
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想
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