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2 为人民服务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阅读理
解专项训练
(
含答案
)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姿势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贺他们的儿子一周岁生
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
7000
米的雪山。
他们特意选定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一
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
气一如预报中的一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
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
5000
米
的高度。
然而,就
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
起,一时间狂
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
40
摄氏度。最要命的是,
由于他们完全
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
不足一米,上
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一处山洞,只好进洞
暂时躲避风
雪。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
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
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饿而死。
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
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
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
“
就喂一次!
”
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
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
受到了严重损耗。
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营救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
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
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失,孩子需要一次一次地喂奶,妻
子的体温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
这个风雪狂舞的
5000
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
奶
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失。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
/p>
已被冻成一尊雕塑,而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着的<
/p>
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
/p>
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
5000
p>
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并且告诉孩
p>
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
1
)
“
p>
生命的姿势
”
在文中指的是一种怎样的姿势
?
(
2
)为什么说母亲的这种姿势是一种
“
生命的姿势
”
?
(
3
)在夫
妇俩带着孩子登山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
4
)为什
么说
“
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
永恒
”
?
【答案】
(
1
)母亲给孩子喂奶的姿势。
p>
(
2
)因为在
50
00
米高山上,这位母亲给孩子每喂一次奶,就会严重损耗自己的体能,使
自己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失。当救援人员赶到时,这位伟大的母亲已
被冻成一尊雕塑,而她的儿子却脸色红润,神态安详地睡在父亲的怀抱里,是母亲用生命
哺育了孩子。
(
3
)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
40
摄氏度。
(
4
p>
)母亲给孩子喂奶的姿势是平凡而简单的,却倾注了母亲对孩子全部的爱,母亲为了让
孩子活下来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生命之爱是伟大的、永恒的。
【解析】
【分析】
< br>(1)
本题可以从
“
三天后,
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
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
尊雕塑,而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
倒。
”
这句话中找到答案。
(2)
此类题型主要是结合文章或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找出解
答题目的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
进行归纳总结。
(3)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
么。
(4)
解答本题要熟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
【点评】
(1)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
容进行
筛选。
(
2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
/p>
解答。
(<
/p>
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
文章,抓住关键性的
语句进行概括。
(
4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能
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
的主旨进行理解。
2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
/p>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①
太阳他有
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
转。于是
--
p>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
< br>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
< br>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 br>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
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在八
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②
过去的日子如轻
烟,被微风
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
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
白白走这一
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1
)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
括。
(
2
)从第二段看,
“
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
”
的原因是什么?
(
3
)指出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p>
(
4
)第四段
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那些感慨?
【答案】
(
1
)世间万物都有衰败的时候,都有再开放的时候,都是有轮回的。
(
2
)我因浪费很多时间而感到
羞愧。
(
3
)
①
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p>
②
用巧妙的比喻告诉我
们:流逝的时间就
这么白白的过去了,没留下什么痕迹,暗示自己没有什么作为!
(
4
)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
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
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
【解析】
< br>【分析】(
1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
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
2
)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
找到答
案。
(
3
)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比喻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
“
拟人
”
,就是把
“
物
”
当作人来写,使
“
物
”
具有人的情感
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
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分为三部分:本体
(
被比喻的事物
)
、喻词
(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
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
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
4
)结合
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
往具有某一
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
灵活作答。
p>
故答案为:(
1
)世间万物都有衰败的时候
,都有再开放的时候,都是有轮回的。
(
2
)我因浪费很多时间而感到羞愧。
(
3
)
①
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p>
②
用巧妙的比喻告诉我
们:流逝的时间就
这么白白的过去了,没留下什么痕迹,暗示自己没有什么作为!
(
4
)一连
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
看出他徘徊
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点评】(
1
)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 br>
(
2
)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
/p>
(
3
)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
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
4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3
.
课外阅读
“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
揪
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
鱼
,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
我
上酒店去打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
有
。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
自
己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地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
篮
。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
,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
了!
……
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
了
……
!
(
1
)写出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
(
2
)第一段是从
__
______
三方面来写的,它们之间是
________
p>
关系。
(<
/p>
3
)联系课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
“
吃的呢,简直没有。
”
这句话是说:
A
吃的东西根本没有。
B
吃的东西数量少,质量差。
C
吃的东西还可以,说得过去。
(
p>
4
)文中描述的是凡卡的童年,与之对比,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p>
(
1
)写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凡卡恳
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家。
(
2
p>
)挨打、挨饿
、睡不好觉;先后
(
3
)
B
(
4
)
p>
凡卡的童年生活太悲惨了,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好好珍惜。
【
解析】
【分析】(
1
)考查概括段意的
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
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
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
话。
(
2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
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
3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
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
4
)谈自己的感想,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
的主旨,二要结合
个人的认识。
故答
案为:(
1
)第一段:写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第二段:凡卡
恳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
回家。(
2
)挨
打、挨饿
、睡不好觉;先后;(
3<
/p>
)
B
;(
4
p>
)凡卡的童年生活太悲惨了,我
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好好珍惜。
【点评】(
1
)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
)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
内容的前提下筛
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
)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
)
此题
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
述正
确,文通句顺即可。
4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艾华学习特别认真。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
课,并积极思考,举手发言。他的作业每次都按时完成,书写得又工整又漂亮。一次放
学,老师把作业发下来,他看到自己的作业中有一道错题,便自己留在班上订正作业。其
他同学都回家了,而他却一个人在教室里苦苦思索,直到做出正确的答案,他才露出了满
意的笑容,安心地回家。
< br>(
1
)这段共有
_______
_
句话,主要是围绕
________
这句话来写的。
(
2
)文中写艾华学习特别认真,主要是从艾华在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这三个方
面的表现
来介绍说明的。
(
3
)照样子写词语。又工整又漂亮
________ ________
(
4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仔细
—
________
聚精会神
—
________
思考
—
________
(
5
)读文
中画横线的句子,练习用
“
直到
……<
/p>
才
……”
造句。
【答案】
(
1
)
5
;艾华学习特别认真
(
2
)听课;书写;作
业
(
3
)又
惊又喜;又气又恼
(
4
)认真;全神贯注;思索
< br>(
5
)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才乖乖拿出这节课要用
的书。
【解析】
【分析】(
1
)考查语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
看标点。考查找中心句的方
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
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
要的句子。
“
找中心句
”
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
中心句写的。我
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
句
在句首:艾华学习特别认真。
(
p>
2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在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 br>(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
情况。从给出的词语
“
又工整又漂
亮<
/p>
”
来看,是又
A
又
B
式结构,如:又惊又喜、又气又恼。
(
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
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
解词义再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p>
(
5
)考查运
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
准确,简洁
,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
“
直到
……
才
……”
:直到上课铃声响起
,同
学们才乖乖拿出这节课要用的书。
【点评】(
1
)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把握能力及考查学生掌
握
“
找中心句的方法
”
并运用。
(
2
)此题考查筛选
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
3<
/p>
)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
p>
要学会积累词语,增加词汇量,为写作奠定基础。
(
4
)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
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
累,增加词汇量。
(
5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
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
感。
5
.
阅读短
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