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六班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
青州市春节风俗活动调查报告
益都师范附小四年级六班
一、问题提出
春节俗称“过年”,是
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每年
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打扫卫生,<
/p>
准备年货,
给小孩添置新衣服。
到了腊月
三十
(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岁,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齐鸣。以后的几天
p>
大家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吃好吃的、收压岁钱、放鞭炮是我
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过
年的习俗也不一样,
我们对
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与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相比,春节的习俗发生了哪些变
化?我们就决定开展关于春节习俗活动的实践研
究。
二、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
1
、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春节的研究小课题
,并制定计
划。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提出有关活动的注意事项。
2
、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通过图书、上网、访问等
多种渠道收集春
节有关信息,
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
理的能力。
并学习用交流的方
法丰富
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
3
、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亲身实践,学会在
实
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4
、通过小组自主参与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调查情况及分析
(一)春节习俗。
通过对青州春节民
俗文化的调查,
我们总结了关于春节的一些习俗,
包括了
静态民俗、动态民俗、饮食民俗。按时间顺序具体有:
1
、过小年。要说真正进入春节,那就理当从小年开始。在北方,每年的腊<
/p>
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
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
所以一大早人们就把印有灶王爷爷的年画
贴在
灶台旁,加以供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
p>
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另外这一天一定要吃水饺,
取义送行饺子迎春
风,在我们家乡,刚出锅的饺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
爷爷面前,并摆上筷子,用
以供奉灶王爷爷和他的两位娘娘。
2
、除尘
腊
月二十四这天,
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
我们一同打扫卫生,
p>
房间的里里外
外、
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
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爷爷告诉我:
“腊
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
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
< br>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
户
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
帘等。
年前打春时,
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
外卫
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3.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
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
这件事。
每年春节,
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
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贴春联的同
时,一些人家
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
“福”字,是我国民间由
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
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
愿。
人们还喜爱挂贴年画
。
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
年
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
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
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
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
画的内
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
产生了《福禄寿
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
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
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
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
节日气氛,也集
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
、守岁、年夜饭
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在这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的晚上,
家人团圆,
欢聚一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
从掌灯时分
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
谈笑畅叙。
在我们家,
每年的年夜饭
上都得有
8
道菜,
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
少的菜。
鱼
象征年年有余
,
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
还有糕点瓜果,<
/p>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
口彩:
吃枣
(春来早)
,
吃柿饼
(事
事如意),
吃杏仁
(幸福人)
,吃长生
果
(长
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 br>
必不可少的当然要数饺子。
大年三十包饺子,
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
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
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
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
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有一句
民谣叫大寒
小寒,
吃饺子过年。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
深受老百姓的
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br>
5
、放鞭炮:
在大
年三十晚上的
0
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
,
它寓意着"辞旧
岁
,
迎新春"。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
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
趣的
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
令人寒热,名
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
记载,
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
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
据说山魈最怕火光
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
一年,便
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