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玛丽莲梦兔
514次浏览
2021年03月02日 21: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理科有哪些专业)



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

< p>
限度的教育,


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

< br>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


基础。


基础教育处于教 育金字塔的塔基,


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


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 教育


内容的全面性。


它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小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


生命本位、


培养公民


和多元 发展是我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的三维目标。



1



赋予生命最基本的内涵,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



2


、为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 打下基础。



3


、培养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



关键词


:小学生身心特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


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如何实施


基础教育,由 此首先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身心发 展的特点包括三方面内容,


分别是认知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发 展的特点,



及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人的心理现象 是一个五彩缤纷、


异常复杂的系统。


在众多心理现象中,


最基本的心理过


程是认知过程。


它包括:


感觉、


知觉、


思维、


想象等以及与之相随而生的注意这一心理现象。


它们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 途径,是人们产生其他心理现象的基础。



所谓认知发展,是指 学生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小学 阶段,学生身体发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无论从骨骼、肌肉的变化,


还是心肺 机能的发展都比幼儿有了较大的增加。


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


兴奋、


抑制两个过


程日趋平衡,


内抑制 迅速发展,


从而加强了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


使他们对内外 环境的


刺激能更好的进行分析综合,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接受正规学习做好准备。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


是思维活动 的基础。


小学生的辨色能力,


有了较大的发

展,


6


岁以后出现了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他们的视觉调节 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


10



以后这 种调节能力开始降低。


言语听觉能力和辨别声调高低的能力发展迅速。

< br>小学生已能逐


渐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通过教学,


能正确说出一些几何图形和概念。


对时间的延缓


反应较困难。


对短时间和过长时间的知觉估计不准确。


小学生手部关节有了较大发展,


但尚


未成熟,

< br>肌肉力量在不断加强,


这为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小学生


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 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


一段过程。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


表现在,


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 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


发展;


从无意识记忆为主向有意识记忆 为主发展;


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但对词

< p>
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


尤其是低年 级学生,


注意常常带有


情绪色彩。


他们 的注意不稳定、


容易分散,


分配能力不强,

注意的范围较小,


转移品质较差,


这以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 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


式。


低年级学生的具 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


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


两 种思维


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



维的自觉性、批



1




判性、


灵活性等品质较差,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年级 的升高,思维品质逐


渐完善,对概念的掌握水平逐渐提高。在言语方面,书面语言和内部 语言有了较大的发展。



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种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


想象由模仿性、


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


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

< p>
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


性过渡。


想象中的概括性 成分不断增加,


但主要属于形象的概括。


其中既包括事物的本质 属


性,也包含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从小学生 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来看,


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概 念是在经验积


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 中对自己的印象,


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


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 成的。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


研究


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 述发


展。


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多一 些。


到小学高年级,


学生才能开


始从更 为复杂的内部特征、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等比较抽象方面来描述自我。但即使如此,


他们 的自我概念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而且还发现,


小学 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


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对自己的印 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而女生则年龄越大,


对自己的印 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


自我评价 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小学生的自我


评价 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评 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


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


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



我评价的稳 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


小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


随着


儿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他们的自我体验也会随之而逐步加深。


在自我调控方面,


小学生


的这方面发展,从总的看来 落后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调控能力还不高。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 体说来,


小学阶段是个体成长发育最旺盛、


变化最快、


可塑性最强、


接受教育最佳的


时期。这一时期学 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 br>言语从口头到书面;


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


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抽象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道德概念的认识从直观具体、


比较肤浅 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


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 为。



在社会化方面,


同伴在儿童生活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表现出对同伴明显的依从性


或同调倾 向。



在个性发展方面,


此时儿童的个 性特征更加明显,


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


我。



二、基础教育及培养目标



什么是基础教育?


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


会上给它的定义是:


“基础 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


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 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 福,


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


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 量。




1990

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



2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


与声音跳舞-空间导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