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文档
建行金卡有什么用-美容小窍门
《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正如培根说的:
“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
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
,就是毁灭一个人。也正如萨穆尔,斯迈尔所说:播种
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
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
运。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也是很必要的。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的第
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
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基
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
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
尝试自主解决问
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我们确定了“小
学
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课题。
b5E2RGbCAP
二、课题的实施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
知识的构架和网
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
移奠定基
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
面
的准备。
p1EanqFDPw
2
、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
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
< br>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
准备。
DXDiTa9E3d
3
、通过预习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
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
问题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RTCrpUDGiT
三、课题的培养目标
1、使学生树立
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
下良好的基础。
3
、使
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当前,如何提高
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
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它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
品质,它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
异,便于因材施教。古人云:“授人鱼,
不如授人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
性。基于以上种种认识,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深
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实践与探索。
5PCzVD7HxA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以往的
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学习能
力较好的同学,他们
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
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
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
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
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
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
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jLBHrnAILg
(二)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
“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儿童的自
学意识和自学能
力的幼芽,也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
要想让学
生学会预习,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
p>
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
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此
之外,还要做好家访工作,调动家长参与培养学
生预习工作,在家里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预
习的空间和条件。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
< br>识宝库的“金钥匙”,
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
也
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
xHAQX74J0X
所以,要想
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上一
节专门的预习指导
课和制定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根据学生提纲进行预习,掌握预习
方法再过渡到让学生自己
独立预习,总结预习方法等。
(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
题有些同学
容易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有意回避。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
问题记录整理下来
,以便于在课堂上听课时加以解决,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要
养成习惯,让学生形成“
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这种学
习态度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
力。
Zzz6
ZB2Ltk
(五)巧用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
习和改进教师的
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将会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
,对进一
步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们就要给予及时的
表
扬。再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和具有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
p>
持续物质奖励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成功的
喜悦,激发学生认真预习的兴趣。
dvzfvkwMI1
五、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及预计的突破点
(一)现状分析
LDAYtRyKfE
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
p>
1
、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
质量地完成
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
识意
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rqyn14ZNXI
2
、自主学习
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
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
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
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
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EmxvxOtOco
(二)预计的突破点
p>
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
能自己获得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
获
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SixE2yXPq5
布鲁纳说
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
者,而应该是知识获
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自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
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
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
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
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主体
能力的研究作为突破口。
六、具体培养计划
(一)介绍预习方法。
6ewMyirQFL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
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
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
特点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
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学生下面几种
预习方法:
kavU42VRUs
(
1
)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
预习。
(
2
)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
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
3
p>
)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
< br>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y6v
3ALoS89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
单的眉
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
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M2ub6vSTnP
(二)指导预习方法。
在初始阶段以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语文预
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
七步进行:
1
、通读预习内容,动手
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
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
了解了新的所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
句子画一画、
圈
一圈,
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
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
备。
0YujCfmUCw
2
、细读
内容,理解主要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
定的了解后,就要
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eUts8ZQVRd
3<
/p>
、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
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
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
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
因为有了问题,
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
有目标
的学习,
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sQsAEJkW5T <
/p>
4
、
学会思考,
勤于质疑。
这是阅读的核心,
也是预习的关键,
它重在思考理解。
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
要善于思考,
思考,
再思考。
< br>” 预习时,
要求细读课文,
思考预习题。古人说:“学
贵有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
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
要求。一般来说,学生很少能做到这点
。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习惯和
兴趣。
提出这些问题
,
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GMsIasNXkA
5
、博采众长。这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
有些问
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较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
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文本中
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左右前后的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
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
TIrRGchY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