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小学生掌握标点
赞美老师的好词-辞职信的范文
浅谈如何教小学生掌握标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而标点符号的掌握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因为
一个个看
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章的未尽之意,而且,
不同的
标点符号用在相同的一句话中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这就让学生们常常觉得标点符号
p>
难以理解和运用。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就有这些情况:
朗读文章时,
读不出文章的语气和意思。
写文章时,<
/p>
有的通篇只有一、
两个标点符号;
有的却
想在哪里打标点符号就在哪里打标点符
号,以致一段话就有很多个标点符号。
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标点符号,我想了很多办法:
一、强调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体会到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后,才能主动地学习并掌
握标点符号。
1
、从故事入手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让他们从自己
喜欢听的故事中学习知识,
就比教师空洞的说教的吸引
力大得多
。
于是,我找了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
在抗日
战争期间,日本人
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他们想让当地的老百
姓有粮食都不卖给八路军吃,
从而让八路军饿
死。于是,
他们在大街的墙上写了这样一条标语: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p>
,
但标语没有加
标点符号。第二天一早,这
条标语就被人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吃!
”这可把日本人气坏了。
2
、从比较入手
出示句子: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
着急。
”
让学生们讨论如何加标点符号。经过讨论,学生
找出了以下几种加标点符号的方法:
p>
(
1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
2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
妈妈。
(
3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妈不见了,着急的是弟弟。
< br>
学生经过比较之后就会认识到标点符号加在不同的地
方,
句子的意思就会不同,
应根据不同
的意思加标点符号。
3
、从朗读入手
出示相同的句子,打不同的标点符号,让学生朗读后体会标点
符号的不同用法。如:
(
1
)他回来了。——表示陈述语气,告诉别人他回来了,读时语气要平缓
些。
(
2
)他回来了?——表示疑问语气,问别人他是否回来了,读时句末声调上扬。
(
3
)他回来了!——表示感叹语气,可能是说话人高兴或气愤。如高兴,读时要读得轻快;
如气愤,读时要读得重而快。
二、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分类讲解
按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来讲解。
(
1
)表示
停顿
说
话有长有短,而写在纸上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这种停顿,如:句号、逗号、顿号、分号
等
。在讲句号的用法时,要先讲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否则学生会把句号和逗号搞混淆。
(
2
p>
)表示语气
我们说话的语气大概分为这几种:陈述语气,
告诉别人一件事情
,
句末用句号。疑问语气,
向别人提出问题,句末用问号。感叹
语气,表示表扬称赞,句末用叹号。祈使语气,要别人
做一件事情:当语气重时句末用叹
号,语气轻时句末用句号。
讲解这一部分时,配合学生的
朗读效
果会更好。
(
3
)表示词语的性质
某些词语加上某种标点符号(如引号、书名号)时,词语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单说“北
京”指的是我国的首都,写成“
《北京》
”就
表示一首歌、电影、书籍或文章的名字。如单说
“小明真聪明”
,
表示小明头脑反应快。
如果在
“聪明
”
二字上加上引号说
“小明真
‘聪明’
”
,
就表示小明笨、蠢。
2
、比较讲解
把一句话的标点符号换了,
或在句子
不同的地方打标点符号,
让学生比较,
从而体会标点符
号的用法。
3
、以书为本讲解
我们教学时用的语文书中,有我们学习的所有知识。因此,在
学习标点符号时,语文书就成
了我们重要的工具。
我们可以读书
中的文章,
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以抄书中的段落,体
会标点
符号的写法。
哪种标点符号掌握差,就读、
抄文中带哪种标点符
号的段落,
不光规范
了标点符号的写法,同时在读、写中领悟标
点符号的用法。
三、儿歌总结记忆
在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后,
学生不一定能记住标点符号的用法。
< br>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系统地总结,
最好用朗朗上口的儿歌,以便学生尽快记住。如记
以下儿歌:
标点符号歌
一句话说完,用句号。
中间要停顿,用逗号。
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并列分句间,用分号。
总结导语间,用冒号。
问了别人话,用问号。
命令和称赞,用叹号。
引用和特殊,用引号。
转折或注解,用破折号。
意思说不完,用省略号。
书名和文名,用书名号。
四、反复练习巩固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因此,光讲了、记了
还不行,还有要反复练习才能使知识得
到巩固,
特别是标点符号
中的难点——引号的运用。
引号主要表示直接引用和特殊意思两种,
光是直接引用中的引用人物的对话就有四种形式:
1
、说话人在前的;
2
、说话人在中间;
3
、说话人在后边;
4
、省略了说话人。
学生对于这几种情况下引号的运用是很难掌握的。教师只有让
学生反复地练习才能掌握。
当然,
标点符号的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急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