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
职工行为准则-性格心理测试题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教学设计
1
、能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出空气的特点。
教学目标
2
、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能够流
动的物体,我们周围都有
空气。
3
、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材料
准备
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能够流动。
分组材料
: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
250ML
)、粉笔、泥块、
海绵、毛巾
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猜谜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并自然地
导出课题。
一、猜谜,
1
、让学生猜谜语:奇妙奇妙真
个别回答
引入课题
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
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
了。
2
、引出课题:空
气是什么样子
的。
二、
找空气
1
、
要研究空气,
先要找到空气,
p>
汇报
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
2
、组织学生收集空气。
通过在不同的地
分
组用保鲜袋
方找空气,让学
去
小组想去的
生初
步体会我们
地方收集空气。
周围有空气。
三、
< br>观察空
1
、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你
< br>小
组讨论并汇
气
用什么方法观察它?
分组观察
报实验方法。
通过亲身的观察
和感受,非常自
小结:空气没有颜色、透明
的、
学生用眼、耳、
然轻松地了解了
没
有味道,没有气味。
2
、感受空气的流动性:
舌
头等感官来
空气的特点。
观
察空气并汇
先将气球吹涨,
< br>再对着自己的
报观察结果。
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
学生活动
感觉?
说
出
自己的感
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
受
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能够流动的一种气体。
四、
到处有
1
p>
、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
个
别回答并演<
/p>
开拓学生思维
空气
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空气的
示方法。
存在呢?例如你怎样证明这个
气球里有空气呢?
观察实验现象
2
、
p>
演示实验:
将气球放进水中,
个别回答
提出问题:
你看到
了
什么现
象?说明了什
么?
3
、出示实验材料,你猜它们里
学
生填写
猜测
引导学生学习证
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
< br>
并
小组讨论并
明空气存在的方
回答
法。
分
组实验并填
写
实验现象及
放手让学生探究
判断结
果。
物
体
里
有
无
空
汇报实
验结果,
气。
有
不同结果的
培养学生的实验
可以重做一次。
记录习惯。
五、小结
1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2
、回家之后,将今天的海绵或
别的物体里面有空
气的实验做
给爸爸妈妈看。
回答
让学生对所学东
西做个回顾。
使学生将科学带
回生活中,也引
起家长对科学
的
注意和重视。
(审定: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
李怿珍)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天河区长
湴
小学
樊翠萍
一、教材分析
:
p>
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讲述了空气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
之一,人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它。但是空气一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
,由于没有真正研究过它,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空气”当作一个名词,而没
有把它作为一
种物质看待,
所以常常会认为充满空气的杯子、
瓶子等空间是<
/p>
“空
的”
,没有意识到空气的存在。而本
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吹泡泡”游戏引入,
然后通过
2
个有趣的小实验“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
、
“
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证实空气湿占据空间的,也进一步证明了空气是存在的。
二、教学目标:
㈠科学概念
⒈初步意识到看似神秘的现象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的。
⒉能够证明在一些被认为是“空气”的空气中间充满了空间。
⒊知道空气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它占据者我们周围的空间。
㈡
过程与方法
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
的特点,
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能尝试对实验
现象作出初步解释,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人沟通、交流,感受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难点:用实验证明、解释空气占据了空间。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泡泡水、纸巾
教师准备:
玻璃水槽、烧杯、锥形瓶、漏斗、橡胶塞、纸巾、红墨、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导入
学生活动
教学思路
⒈导入:
教师出示吹泡泡动画,
⒈猜测泡泡是如何
激发学生上课
的兴趣。
这环节有利
吹泡泡游
让学生比一比谁吹的泡泡个
形成的。
戏
大。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观察
⒉泡泡
和空气袋、
水
于让学生联系上节
泡泡是
如何形成的。
中泡泡虽然外表不
课学
习到的知识:
泡
⒉泡泡和空气袋、水中泡泡有
< br>同但都是含有空气。
泡和空气袋、
水中泡
什么相同阿地方?
泡虽然外表不同但
都是含有空气。
<
/p>
二、杯子里
⒈教师先演示一个带有魔术色
⒈认真观察实验,
思
的纸团会湿
彩的实
验:把纸巾塞在杯子的
考问题。
吗?
底部,
然后垂直倒扣在水槽中。
问:纸团是干的还是湿的?推
测的理由?
激
发
学
生
的
好
奇心和驱动他们去
动手探究其原因。
⒉观察纸团,
惊奇地
开始有目的有意
< br>⒉引导学生观察杯底的纸团,
发现纸团是干的。
百
识地培养学生动手
抛出问题:
为什么纸团
p>
“泡在”
思不得其解,
小组讨
做实验,
让他们在实
水里而不湿呢?
论,
无果。
对这个
“魔
验过程中自己发现
术”实验很好奇。
问题,
解决问题
。
达
⒊讲解实验步骤,要求先做垂
⒊学
生认真听实验
到老师问题驱动式
直倒扣的实验,再做倾斜倒扣<
/p>
步骤,
并开始自己实
教学的目的和结果。
的实验。
验。
引导
学生用科学的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
和最终出现的现象。
⒋学生观察试验
过
眼光看问题、
分析问
⒋在实验的基础
上,组织学生
程,
可能发现垂直倒
题。
看似神秘的现象
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讨
< br>扣时,
杯子里面几乎
原来也可以用科学
< br>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没有水流进杯子里,
的知识来
解释,
增强
呢?”启发学生从中推断
出结
而斜着倒扣时,
水会
学生学科学,
用科学
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
流
进杯子里。
了空间”
,
而且能意识到魔术的
联系之前学过的知
现象可以用科
学的道理来解释
识——空气的特点,
的。
进行小组讨论,
尝试
解释“魔术实验”
。
的习惯。
⒈课件展示生活情景:把杯
子
⒈学生思考回答,
可
从生活实际出
里的水倒进小瓶口的瓶
子里,
能有学生回答用漏
发,
联系漏斗
在日常
水洒出来了,问:怎样才能把
斗;
如果想不到,
就
生活中的作用和现
倒
进瓶子里而水又不洒出来
展示人们在商店买
象。
呢?
散装酱油时,
售货员
用漏斗的图片。
< br>培
养
学
生
的
动
⒉演示用漏斗把红墨水引入烧
⒉
观看演示实验,
了
瓶里
(瓶口细小)<
/p>
,
水流顺畅的
解漏斗的作用和使
手实验。
让更多学生
流进瓶子里。然后再演示把
带
用漏斗的结果。
信服实验并不止老
三、水能流
橡皮塞的漏斗塞进烧瓶里,然
仔细观看对比演示
师可以做到,
他们自
进
瓶
子
里
后
倒进红墨水,结果红墨水只
实验,
发现实验结果
己也能的到相同的
吗?
流进了一点就不流进去了。为
与原有的想法不一
实验结果。
增强学生
什么会这样呢?
< br>
致时,激发了思考:
的信心
和学习动力。
为什么红墨水不能
减少实验的“神秘”
性。
⒊请部分学生上讲台独自操作
流进瓶子里呢?
实验,注意观察每个实验步骤
p>
⒊部分学生参与实
的变化。
验,
体会实验过程中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⒋引导学生联系上一个活动的
的奥妙。
出的结果,共同归纳出结论:
⒋小组交流看法,
尝
问题的能力,
利
用刚
塞子把空气堵在瓶子里出不
试每位同学都来解
学到只是来解决新
来,占据了空间,所以
“外面”<
/p>
释一下为什么,
比一
的问题,
拓展学生的
的红墨水也进不去烧瓶里面。
比水最具科学家的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⒌问:怎样让红墨水流进瓶子
分析头
脑。
里呢?
⒌根据红墨水不能
流进瓶子里的原因
进行逆向思考,
应该
把橡皮塞拿走。
出示两组拓展题,
让学生解决:
回家制作瓶子里的
让学生的科学课堂
⒈
问<
/p>
:
“
看
看
谁
能
把
气
球
吹
气球,
然后尝试把瓶
的到延伸,
用课堂上
大?”
(展示实物)
子里的气球吹大,
然
学到的只是解决、
解
要求:
把小气球放置在塑料瓶
后解释为什么。
可以
释新的问题和现象。
子中,气球口一部分翻在瓶口
邀请家长一起参与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外面封
住瓶口,然后尝试把瓶
探讨。
四、拓展、
延伸
子里的气球吹大。
表达交流能力,
< br>并且
乐意和家长分享。
问:
“如果吹不大,是为什么
呢?”
两
题
选
做
一
p>
题
即
⒉问:为什么注射器的活塞不
可,
注意要联系本节
能压下去?
演示:把注射器抽满空气,再
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
然后往
下压内管,为什么不能顺利地
压到底呢?
五、
教学后记
课学到的知识。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仪器准备,但是往往学生是较难预料的,更
何
况我第一年教书,没有预料学生即场反应的经验,所以课堂上学生表现
得非常兴奋。这出乎我的意料,使得课堂过于活跃,显得有点乱。特别
是一些学
生不举手就说出他的看法,七嘴八舌的,也听不清楚。我认为
这也和家长就坐在他们旁边
,学生很想表现一下这种情况有关。幸好平
时奖红花的做法还是有效地控制了“狂热的学
生们”。
还有几个教学环节我没有注意倒有些失误,例如:用
100
毫升的烧
杯倒扣在水槽中,的确
不能把整个杯子淹没,会使学生觉得是水位不够